银行保险业如何“向绿”而行?丨2023新金融发展报告④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蒋昭昆

责任编辑:谢艳霞

保险行业率先行动。2023年12月1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新闻发布会,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和各大保险公司高管宣称,《指南》是国内首个聚焦保险行业环境、社会与治理信息披露,即ESG信息披露框架和内容的行业自律性文件。

此前,原中国银保监会曾下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更加重视绿色金融业务及其自身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事实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

2023年,哪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较快?哪些支持政策在持续发力?哪些创新成为亮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绿色贷款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金融租赁等绿色金融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这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绿色信贷快速增长,推动产业低碳绿色转型。近三年,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年复合增长率达35.26%。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贷款余额分别达25万亿元、3万亿元、5万亿元和3万亿元。

绿色债券发展势头良好。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外绿色债券存量和增量规模分别为3.5万亿元和4692.57亿元。其中,境内新增绿色债券发行数量207只,发行规模约4505.07亿元。

此外,绿色信托和绿色金融租赁也不断发展。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上半年,绿色信托资产余额和金融租赁公司绿色融资余额分别为2916亿元和8500亿元。

政策支持是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金融监管机构持续推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完善以支撑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2016年以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和《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重磅政策陆续落地,不断引导银行保险业“向绿而行”。

2023年12月,证监会和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通知》,旨在通过完善绿色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支持央企发行绿色债券(含绿色资产支持证券)融资,助力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获悉,人民银行已牵头起草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和农业四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将在条件成熟时公开征求意见并发布。这将为金融机构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

在政策的引导和促动下,金融机构不断发力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统计发现,2023年,国内环境权益类创新产品发展迅速。银行业推出包括碳排放权和排污权等抵质押贷款产品及以碳排放权作为债券担保物的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与此同时,针对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等领域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推出了特色化的融资方案和绿色信贷产品,如园区贷、光伏贷等;

此外,金融机构还将贷款利率等贷款或债券条款与企业关键环境绩效挂钩,创新研发结构化融资产品,激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如,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

在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等领域,商业银行也围绕绿色消费加大创新力度,推出个人绿色消费贷款、绿色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碳账户和绿色信用卡等零售领域绿色产品。

整体而言,金融机构“带绿”产品更加多元化,并覆盖对公对私全业务领域。

在政策持续指引和促动下,加之自我变革驱动,ESG报告俨然成为上市金融机构“第二份财报”。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比国内外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转型实践建议,我国银行保险机构可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FSB(金融稳定委员会)和PCAF(碳核算金融联盟)等机构的准则,提高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能力,从自愿披露ESG治理转为强制披露。

作为绿色金融的有效补充,转型金融已成为绿色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转型金融重点服务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产业和项目,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很多金融机构开发设计多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转型。转型金融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如,阳光保险探索以“保险+服务”模式,助力棕色产业绿色转型;阳光保险还创新开发“低碳项目机器损坏碳交易损失保险”,为参与碳交易的各类企业提供减排设备碳损失保障。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议,在坚持市场化原则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和有效衔接的同时,中国银行保险业应借鉴G20转型金融框架,制定重点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提供更多转型金融产品,帮助实体经济平稳转型。

THE END
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2期(总期22期)在线培训课程在报送审批或备案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材料方面,在《管理办法》原有要求的材料基础上,修订版还增加了可行性报告的提交要求,包括:可行性分析、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主要特点、经营模式、风险分析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财险公司使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示范条款的,无需提交可行性报告;附加险无需提供可行性报告及精算报告。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6.html
1.绿色保险(十七)AH股气候信息披露观察上市保险公司仍需发力,气候...可分析的明确标准,引导保险行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和披露质量,为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期报告,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以下简称“绿色江南”)通过观察 15 家A&H 股上市保险公司披露的 2023 年年报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社会 责任报告及 ESG 报告),研究和分析A&H 股上市保险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现 状,旨...https://www.qingbaoyuan.vip/doc/70747/
2.2025三、上海天气保险资产端问题与措施 45 四、上海市天气保险发展趋势及潜力预测 46 第六节 国内天气保险发展案例分析——平安绿色保险 46 一、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46 二、加大风险减量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52 三、抓住绿色保险发展新机遇 54 第三章 国内气候类保险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60 ...http://bjchaoyang020077.11467.com/news/9225797.asp
3.保险业市场分析报告20252025-2031年中国保险业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报告,首先介绍了保险的定义、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保险业的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等细分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保险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资金运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2411/19-627742.html
4.保险投资在绿色金融中的角色与挑战保险类理财财经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投资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保险投资在绿色金融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二、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564.html
5.2023年中国绿色保险市场发展概况分析:绿色保险保额不断攀升[图]《2023-2029年中国绿色保险行业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绿色保险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绿色保险行业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从绿色保险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绿色保险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绿色...https://m.gelonghui.com/p/1043402
6.2023年保险资产管理年度报告行业规模增速回升,资产配置以固收类...2023年保险资产管理年度报告, 行业规模增速回升,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截至 2022 底,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达 27.15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9.08%,增速较 2021 年有所 回升;净资产 2.70 万亿元,较年初出现负增长,减幅达 7.85%。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增速回升主要 是源于产险https://m.vzkoo.com/read/20230406c7d7f6622de84cc799f37b97.html
7.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山东省保险学会发布《2022年山东保险业发展...《报告》从山东保险市场组织体系、发展概况、各地市保险市场分析、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行业发展情况、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和重大行业活动等九个章节较为系统的展示了2022年山东保险业市场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绿色经济以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等实践成果。https://i.ifeng.com/c/8SICTVSmK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