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亮点:阳光保险集团在绿色金融领域展现出显著实践亮点。集团将绿色理念融入业务创新,推出绿色建筑性能及建筑节能能效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助力行业绿色转型,同时构建全方位保险体系,为林业、农业等提供灾前预防至灾后补偿的全面保障。在可持续投资方面,阳光保险集团纳入ESG因素,建立可持续投资管理机制,积极布局绿色领域投资,推动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此外,集团利用科技赋能绿色运营,推进服务环节线上化智能化,大幅减少纸张使用,节约资源并降低碳排放。阳光保险集团还倡导绿色办公,营造低碳环保工作氛围,展现其对国家绿色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与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每经编辑张益铭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阳光保险集团始终着眼国家重要战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聚焦绿色保障、投资、运营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决策当中,推进保险业务和绿色发展相融合,主动肩负起服务国家绿色发展大局之重任,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国家大力提倡“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风险管理手段。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
近年来,无论是支持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还是助力自然灾害快速理赔,抑或是构建灾前预防保险长效机制,这些行动背后都有阳光保险集团的身影。
阳光保险心系“双碳”目标,了解不同行业的绿色保险需求。
如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阳光保险推出绿色建筑性能及建筑节能能效保险。承保建筑项目竣工后,如果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达到相应的绿色标准或出现偏差,阳光保险将提供绿色改造补偿,以确保项目最终达到二星标准。阳光保险还与中国建筑科学院合作,为客户提供项目设计、建造、评定等各节点审查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绿色金融保障。
绿色保障也正实实在在发挥出功效,为企业纾困,织牢灾害防护网。
未来,阳光保险将加大在绿色保险产品领域的研发力度,不仅在环境污染责任险、森林草原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巨灾保险等传统险种上持续发力;同时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等创新险种上不断加码,努力创新,服务客户,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达成贡献阳光力量。
投资是产业风向标,肩负着引领产业转型的社会使命。
阳光保险持续完善可持续投资框架,坚持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建立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投资管理机制。
截至2024年上半年,阳光保险可持续投资余额近550亿元,其中通过股权、债权形式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超190亿元,为建设环保型社会、营造绿色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助力“双碳”从细微处着手。
近年来,阳光保险充分利用科技资源赋能绿色运营,持续推进投保、保全、理赔等各服务环节线上化、智能化,并将“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全力推动公司发展绿色转型。这背后都离不开阳光保险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持续的科技创新。
运营方面,省时、省心的电子保单服务让保险服务便捷高效的同时,还能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阳光保险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提供纸质保单,以减少纸质保单打印所需纸张的耗费量及配送过程中的碳排放。以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人寿数据为例,截至2024年上半年,阳光人寿出单线上化率达99%以上,减少472万份纸质保单的打印及配送,节约A4规格纸张约1.1亿张;理赔线上化率达99%以上,减少纸质单证使用超过30万张。
日常管理方面,积极推行电子化办公,搭建阳光云会议平台,加强在线会议系统的推广应用,并持续提升OA系统及移动办公App对工作事项的覆盖率。
而阳光保险总部大楼——阳光金融中心本身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有力例证。阳光金融中心致力于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采用大比例绿色建筑材料和先进的节能技术,确保最佳的配套设施和环境质量。阳光金融中心成功获得LEED(绿色建筑)和WELL(健康建筑)双国际金级标准认证,在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