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第二章知识点
学习需要动力。学习的动力来自不断求知上进的内在要求,也来自竞争和生存的外在压力。今天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基本题型一:最小费用法在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应掌握各方案的资金流量图绘制、折现及比选。知识点汇总如下:
1.计算前提:如各方案的产出价值相同,或方案能满足同样的需要但其产出价值难以用价值形态计量时,采用最小费用法进行方案的比较选择。
3.评价原则:费用最小(或收益最大)的方案最优
4.说明:使用最小费用法应注意两个问题:
(1)被比较方案应具有相同的产出价值,或能满足同样的需要;
(2)费用现值,要求被比较方案具有相同的计算期。要求:熟练绘制现金流量图及进行现金折现计算
基本题型二:费用效率法在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应掌握费用效率法的主要解题思路,主要知识点汇总如下:
1.寿命周期理论与评价方法
2.费用效率法解题思路其计算步骤如下:
(1)对方案的投资“成果”进行分析,列出系统效率(SE)所包含的主要项目,并计算SE;
(2)分析投资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LCC),分别列出设置费(IC)和维持费(SC)所包含的项目,并计算LCC;
(3)分别计算各方案的费用效率:CE=SE/LCC=SE/(IC+SC);(4)比较各方案的费用效率,选择费用效率值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基本题型三:价值工程在多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1.价值工程理论在多方案选优中的应用解题思路如下:
(1)确定各项功能的功能重要系数:
运用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对功能重要性评分,并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即功能权重);
①0-1评分法的运用
●仅给出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将各功能一一对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
●为防止功能指数中出现零的情况,需要将各功能得分分别加1进行修正后再计算其权重。最后用修正得分除以总得分即为功能权重。计算式为:某项功能重要系数=该功能修正得分/∑各功能修正得分
●0-1评分法的特点是:两功能相比较时,不论两者的重要程度相差多大,较重要的得1分,较不重要的得0分。②0-4评分法的运用
●仅给出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各功能因素的权重需要根据0-4评分法的计分办法自行计算。
●按0-4评分法的规定,两个功能因素比较时,其相对重要程度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同样重要的功能因素各得2分。●功能权重的计算式为:
某项功能重要系数=该功能得分/∑各功能得分
说明:这一步是解题的关键,须注意:①对角线法则;②总分规律。
①对角线法则
0-1评分法中,以“×”为对角线对称的两个位置的得分之和一定为1分;0-4评分法中,以“×”为对角线对称的两个位置的得分之和一定为4分。
②总分规律
无论两两对比关系怎样变化:
0-1评分法中,最后功能总得分之和一定等于n(n-1)/2,修正功能总得分之和一定等于n(n+1)/2;
0-4评分法中,最后功能总得分之和一定等于2n(n-1)。
(2)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
根据专家对功能的评分表和功能重要性系数,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
(3)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FI):
各方案的功能指数=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Σ各方案加权得分;
(4)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数(CI):
各方案的成本指数=该方案的成本或造价/Σ各方案成本或造价;
(5)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数(VI):
各方案的价值指数=该方案的功能指数/该方案的成本指数;
(6)方案选择:
比较各方案的价值指数,选择价值指数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2.价值工程理论在单方案改进中的应用解题思路步骤如下:
(1)计算各项功能的功能指数FI:FI=该功能得分/Σ各功能得分;
(2)计算各项功能的成本指数CI:
CI=该功能的成本或造价/Σ各功能的成本或造价;
(3)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指数VI:
VI=该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该功能项目的成本指数;
(4)确定各项功能的目标成本F:
F=该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总目标成本;
(5)确定各项功能的成本降低期望值△C:△C=目前成本(改进前的成本)-目标成本。
基本题型四:综合评分法在多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应掌握综合评分法的应用思路,主要知识点汇总如下:
主要解题思路:
1.确定评价指标;
2.分配指标权重;
3.对各备选方案的各个评价指标打分;
4.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其权重相乘并汇总,得出各备选方案的综合得分;
说明:
式中:S—备选方案综合得分;Si—某方案在评价指标i上的得分;wi—评价指标i的权重;
n—评价指标数。
5.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基本题型五:决策树在多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应掌握决策树的绘制、计算及选优。
1.绘制决策树。决策树的绘制应从左向右,从决策点到机会点,再到各树枝的末端。绘制完成后,在树枝末端标上指标的期望值,在相应的树枝上标上该指标期望值所发生的概率。
2.计算各个机会点的期望值。决策树的计算应从右向左,从最后的树枝所连接的机会点,到上一个树枝连接的机会点,最后到最左边的机会点,其每一步的计算采用概率的形式。
3.方案选择。根据各方案期望值大小进行选择,在收益期望值小的方案分支上画上删除号,表示删去。所保留下来的分支即为最优方案。
基本题型六:工期-费用组合最优方案的制定
解题思路一:工期一致的前提下,费用最少的方案最优
解题思路二:费用一致的前提下,工期最短的方案最优
解题思路三:进度上如需赶工,赶工费最少的'方案最优。即:1在关键线路上赶工,优先压缩有赶工潜力且赶工费少的工作。在赶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压缩后质量有保证。(此题型可与第五章网络进度计划下的索赔问题相结合)
2.关键线路的判定原则
(2)当计划工期(计算工期)等于合同工期时,工作总时差为零的线路。
(3)当计划工期(计算工期)小于合同工期时,工作总时差最小的线路
3.在网络图上进行工期-费用的优化步骤
(1)找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并计算出计划工期。
(5)若计算工期仍超过要求工期,则重复以上步聚,直到满足工期要求或工期已不能再缩短为止。说明:
(2)在优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步骤:
(2)计算各工作的赶工费(直接费用率);赶工费(直接费用率)
(4)比较压缩对象的赶工费(直接费用率)与工期奖罚款(工程间接费用率)的大小;
①赶工费(直接费用率)>工期奖罚款(工程间接费用率),停止压缩②赶工费(直接费用率)=工期奖罚款(工程间接费用率),压缩③赶工费(直接费用率)<工期奖罚款(工程间接费用率),压缩
(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或被压缩对象的赶工费(直接费用率)大于工期奖罚款(工程间接费用率);
(7)计算优化后的工程总费用。要点:
(1)应逐级压缩,避免出现关键线路变化。
4.与索赔、工程变更的结合(详见第五章)
小结最优赶工方案解题思路:
基本原则:实现目标工期,赶工费最小的方案最优如与网络进度计划相结合,应注意:
1.在关键线路上赶工,优先压缩有赶工潜力且赶工费少的工作
2.在赶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压缩后质量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