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案例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PPt1: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列出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元素。每小组至少说出三个且不得重复。大家讨论热烈,集思广益,联想出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南京的明孝陵、夫子庙、江南的山水画、风筝、京剧脸谱、北京四合院、贴倒福、贴春联、传统服饰(唐装、旗袍)、刺绣、剪纸、书法、浑天仪、西安的兵马俑、茶文化、古代四大发明等等。教师过渡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元素都体现了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共同的积淀,说明了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象征性、代表性、传统性……”(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民族性来描述,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教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学生:“继承性。”教师:“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融,体现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第一张PPt,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感知,归纳出它所具有的特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工人文化宫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精神文明社会的重要组织部门,具有一套完整的公共文化体系,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对工人文化宫的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档案已经成为工人文化宫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之间的异同

1.传统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联系

1.1电子档案的形成建立在传统档案的基础之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化信息资源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常见,但是,电子化信息资源的使用仍然需要传统档案的支持。档案的信息资源不会自己进入到网络当中,而是通过电子的形式传输到网络当中,然后在传统档案的基础之上作出进一步的加工与整理,形成电子档案在网上使用。

1.2电子档案进一步扩大了传统档案的信息资源

2.传统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区别

二、提升工人文化宫电子档案管理的手段

1.加强对电子文件的收集与整理

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为工人文化宫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是档案管理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基本保障。像是工人文化宫的历史档案、业务档案的管理都需要建立在档案资料收集的基础之上,从而更好的进行这些档案的查阅与利用。而从工人文化宫电子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将电子文件资料的收集作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像是收集工人文化宫举办活动的电子文件资料、收集工人文化宫历史电子档案资料等。但是,在进行电子文件的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方法、收集要求和收集范围的使用与规定,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文件收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

2.积极使用现代化的归档管理手段

工人文化宫电子文件的归档主要就是指对电子文件的整理,根据电子文件中的内容确定其属性,之后从存储器上拷贝或刻录到存储载体上,为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便利。工人文化宫电子文件的归档方法需要根据其电子文件的产生条件来确定,如果工人文化宫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以通过电子数据库的形式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如果工人文化宫是以存储载体的形式对电子文件进行保存,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助工作与认证工作,结合传统档案进行电子文件的归档。

3.健全子档案管理审核制度

1.东方美学风格体现。

2.东方审美手法妙用。

李安影片中流露出的东方式渲染。为整幅画面增添了无穷的艺术感染力,传达出整体的艺术感觉。比如《冰风暴》中李安对那场30年罕见的自然现象的描绘,就为影片涂抹上动人心魄的悲剧色彩,将影片的感染力推向。《绿巨人》整部影片都以绿色为主色调,从整体上形成一个现代基因科技的氛围,从而激发人们的思考。《卧虎藏龙》的拍摄,前半部影片中使用略带橙色的色调与淡淡的冷艳月光相吻合,随后茫茫戈壁的闪回镜头中突然转换成一种浓烈的红黄色,那是玉娇龙与情人之间的一段历险经历,最后的三分之一影片中融入一种变幻无常的绿色调,以渲染发生在竹林中武打动作的中国江南。《断臂山》中,这种渲染更是达到顶峰。清丽高远的蓝天、巍峨雄壮的山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垠的草场和清澈见底的溪流。两个孤独寂寥的牛仔在这里相识、相知,最后相恋到至死都不分开的绝美画面,加上恰到好处的配音,让观众始终沉浸在一种超越凡尘的唯美爱情体验中。

3.东方元素天然跃现。

李安影片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屡见不鲜。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国饮食文化、婚宴习俗,由此构成了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情。太极推手的面从始至终贯穿于《推手》整部影片中。《喜宴》各自安排了一场结婚宴会作为东方文化奇观出现。《卧虎藏龙》里中国武术、京韵大鼓鼓点都成为影片重要的卖点,并且将水墨画似的山水意境作为武打场面的背景而展现比来。李安在不经意间展现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小桥流水、深宅大院、幽远山水。李安的影片始终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来叙事,节奏有张有弛,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让观众在情节的渗透中深深回味和思考。

二、构建多元化文化共存与交融

1.构筑多元文化认同。

从李安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对多元文化的体认和解读,以及由此显现的开阔宽容的文化姿态。李安着意挖掘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性,采用“共存互补”的方式,打通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的接受认同。同时又凸现自身的文化特性,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若即若离”的境界沉淀在人物塑造、影像运用以及影片的整体格调和审美风格上。他是第一个在美国好莱坞及世界影坛取得巨大成功的华裔导演,2006年因电影《断背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成为华语世界电影人的旗帜。李安的电影亦中亦西、宜古宜今,既富文化底蕴艺术趣味,又是票房热片,在华语世界和西方主流社会都得到很好的认同。

2.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安所有的电影是他对生活,对传统,对文化长久以来一直在积累在感悟的一次集体释放。他的电影在华人看来相当西化,西方的观众却觉得具有东方原味。《断背山》中,那恬静的美国西部草原风光,山坡、森林、河流一如中国的田园诗般直触心底。而《卧虎藏龙》也同样将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相结合,赋予“侠”的内涵以绵长的韵味。李安的“中国文化思维”有的缓慢、含蓄的表现手法本身就很富于中国化的诗意和文学性。美国西部不再粗犷而代之以中国古典的世外桃源,牛仔的含蓄与中国人的温文尔雅融为一体。

3.西为中用、中为西用。

一部《卧虎藏龙》仅从片名中我们便寻到了“虎从风,龙从云”的意象,更从片中看到了古典中国融入了“风吹帘动故人来”的情致里,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绵长而有质感的中国,而其中的人物又似乎在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观其背影。也正是他作品里的经典东方气质和美学态度,从影像结构的内部颠覆了西方以强化人物和戏剧冲突的外在表征为核心的经典叙事传统,打造了有着东方神韵之美的一系列影片,只不过它的使命不是征服而是融合。“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李安也许正是这样一位来自东方征服山顶的攀登者。

三、对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时代的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多样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课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四个活动,充分运用信息资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点。

二、教学设计

案例一:导入: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下我留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型。(我把头发挽成发髻)

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发髻在中国古代的含义?

案例二:请同学们找一找今天我们课堂上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案例三:欣赏央视春晚版周杰伦的《兰亭序》视频,并找出视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

案例四:思辨: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该继承

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该抛弃

案例说明:案例一中,我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个发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导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案例三中,我选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比较崇拜周杰伦,周杰伦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二是这首《兰亭序》带有浓浓的中国风,在整个视频中学生可以感受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并且视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众多,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通过此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传统文化的形式,教师在活动最后点拨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特点。案例四中采用辩论的方式,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通过学生的激烈辩论,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利有弊,并感悟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教学设计分析

我通过案例一的设计,引入到该堂课的主题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案例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得出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并由学生深入思考得出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案例四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态度。整堂课在四个活动中一气呵成,

四、教学设计反思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本来课时量就不大,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要现学现卖,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21世纪的媒体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什么?这是媒体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思想、知识和精神泛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基本上谈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遵道守德,持中和谐。我们的节目内容的根,应该立足于此。这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引起百姓共鸣,并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

(二)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继承

媒体环境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其宗旨是:古为今用。其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深入式如书法专访,节目当深入到中国传统书法历史背景,书法渊源,书法传承,美学欣赏等;

2)穿越式如历史文化古迹,还原历史场景,政治风貌,经济分析,文化内涵等;

3)嵌入式如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既能诵读经典著作,欣赏其思想内涵和韵味,又能结合当今,汲取营养,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4)开放式形式多样,事件本身内含传统因素,或事件中可挖掘出传统因子,或事件可用传统元素加以分析等等。在节目中,可用其一或几种方式糅合到一起。实践证明,媒体环境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增加节目的厚重感。

(三)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发展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否则,便没有生命力。在继承中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传统文化与当下结合媒体下的传统文化宣传,重在宣传,切入点在当下。这种结合应该是有机、自然和有效的。忌空话连篇,泛泛而论。

2)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任何宣传都会有时代烙印。作为媒体人,应该在时代洪流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3)传统文化须汲取新的营养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不断汲取外来营养。同样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汲取其它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4)引领传统文化向前发展媒体人有责任和义务引领传统文化向前发展。所以媒体人须具有:一定高度、广阔的视野和超前意识,通过节目引导传统文化向前发展。

二、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透视和辐射

(一)案例透视

目前,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有喜亦有忧。喜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互助友爱,传递正能量;忧主要表现在:吸引眼球而忘记深层次分析和引导。以下是几则报道分析:

案例一:盐城广播电视台爱心传递系列活动:最美孝心家庭评选活动;公益圆梦行动;“广电温暖教室”;暖冬微公益活动等。深度分析:

1)孝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百善孝为先。子女赡养老人,是责任,是义务,是美德。弘扬孝心美德,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仁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体系中,仁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道德目标。仁是指怜悯之心、仁慈博爱之心。盐城电视台的记者、主持人来到一些社会弱势群体中间,帮助他们圆梦,传播爱意和温暖,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奔向幸福。

3)爱“广电温暖教室”是为困难家庭的孩子送温暖。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在他们幼小稚嫩的心间撒播爱的种子,在不远的将来必定可以收获一片广阔无垠的善良之林。

案例二:2014年2月10日,两位准备到盐城农业银行汇款的老人,由于在银行门接不慎,导致两万元纸币瞬间散落并飞舞在大风中,众人纷纷伸出援手拣拾。深度分析:

1)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治国的根本。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个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普世准则。通过此案例宣传,倡导不贪不占、诚实守信、崇尚道义的美好品德。

2)修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如果人人行好心、做善事,互助友爱、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气很快就会形成。

3)道义在成语里,有舍生取义,义薄云天。当义与利矛盾时,当取义舍利。我们的社会,应弘扬正气。得利不损人,是道义的最低要求。以上案例说明,节目中融入传统文化因子,进行深度分析,则增加节目的厚重感,引发人们思考和共鸣。

(二)能量辐射

三、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

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是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媒体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习提升,变中华传统文化为媒体宣传资源

博学众采,自我提高。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庞杂,博大精深,媒体人应该夯实基础,自我提高———古文化的提高、修为的提高、认识水平的提高。只有做到肚中有货,用时才会有神来之笔。只有资源库中的东西多了,媒体宣传的资源才丰富。自然嫁接,为我所用。媒体中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自然地嫁接到媒体中,融合到媒体中。过程中应做到顺其自然,恰到好处,千万别牵强附会。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理念,如“天人合一”宇宙观,它所包含的价值因素应当为现代人重视、继承和运用,它的内含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是总体的观念,统一的观念,也是发展的观念,人本的观念,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提高境界,引导受众遵守中华传统文化准则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教学疑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层,难以把握其中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参与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2.教材分析:文化生活的内容“易讲难精、易教难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课的内容中,如果无法将抽象的“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引导为上,知识记忆为下;贴近生活为上,空谈文化为下;辩证思考为上,照本宣科为下”。

3.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一些“有所思考但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思想的碰撞和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做法如下:

其次,介绍并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传统文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逐一以案例加以说明。以四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兴衰原因。

“传统建筑”的教学以学生们“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的四合院作为案例。在普及北京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以“梁林故居的拆除与重建”来引导学生正视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建筑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艺”的教学则选择“相声”作为代表,提醒学生注意在传统文艺中不仅有“庙堂文化”也有“草根文化”。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零距离感受这种诙谐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思想”的教学是在之前一系列案例铺垫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最后,以归纳法总结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回顾本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之后,以两道高考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情景创设。

【教学演示】PPT演示《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及其材料。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老规矩”,在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统称为“传统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聊一聊关于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2.新课讲解。

【教学演示】PPT演示“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本课的整体框架”。

【重点概念讲解】我们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有两点应当特别注意。第一,我们说的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别的国家的文化。第二,传统文化一定是传承至今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那些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以北京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北京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板书)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有很多俗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下面我们来一起解读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教师过渡】在传统习俗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统节日。以我们最熟悉的春节为例,你们家中过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守岁、吃饺子、压岁钱、贴福字、放炮竹、看春晚等等。

【教师过渡】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四合院等。

【教师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它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下四合院的特有魅力。

【教学演示】PPT演示四合院的图片,并按图讲解四合院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幅图片为梁林故居的图片,详细讲解。

【教师引导】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梁林故居被“维护性拆除”。一代国学大师的故居,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反而成为一片瓦砾。为了一些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些传统建筑无情拆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好在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一传统建筑的重生提醒我们过去的错误不能再犯,要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教学演示】PPT演示老舍、梅兰芳、侯宝林的照片。

【教师过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艺。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三位文艺名人分别是谁?又分别代表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艺呢?

【学生回答】老舍(舒庆春)——小说、戏剧、文学;梅兰芳——京剧;侯宝林——相声

【教师引导】可见,传统文艺不仅有“高大上”的庙堂文化,也有贴近我们生活的草根艺术。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跟随他们的表演,一起回到相声最繁荣的“天桥时代”去探索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也同时去了解一下老北京人褒贬不一的生活方式。

【教学演示】播放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关于天桥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段。

【教师引导】在刚才这段相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艺术需要观众,需要生长的土壤;现如今传统文艺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传统文化不能要求观众无条件的喜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孤芳自赏。传统文艺只有根据观众的兴趣变化做出革新与调整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达到保护传统文艺的目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相声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最直观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常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人传统思想优点的高度概括。当然,北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好面子”、“讲排场”、“好享受”等一系列的“不足”。这些“不足”也会对新一代的北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老北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与不足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摒弃其中的不足。

【教师讲解】同学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将其总结为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过渡】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它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是指它形式上的稳定与内涵上的不断变迁的动态的统一,不可以狭义理解为一成不变。之前讲到的春节习俗的变迁能够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第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状况

中国的原始彩陶、青铜器、中国画、书法、剪纸、皮影、木版年画,还有广为人知的戏曲脸谱,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屡见不鲜,成功案例更是不胜枚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中的中国印、中国银行标志设计中的古钱币、中国联通标志设计中的盘长都是经典案例。在标志设计中适当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既可以为企业树立与众不同的文化形象,又可以向世人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当代标志设计正成为一种设计风尚,广受推崇。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规律探析

简洁精确、易识易记是现代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传统文化元素经过历代相传,其视觉形态更是深入人心。把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当代标志设计中,不是简单的复制或嫁接,而是根据设计目标、对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运用,具体规律如下。

1.适度适量

每一个设计主题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特征。以生产型企业为例,家电企业和传统民族企业在标志设计中纳入传统元素时就有很大不同。家电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迅速且国际性较强。在企业标志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要注意适可而止。如,格力公司的标志设计只在汉字部分融入了传统书法的特点,海尔集团的标志也是突出英文“Haier”,汉字部分用一种独特的书法体呈现。而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企业的标志设计则可以大量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著名老字号企业全聚德,它的标志(图1)主要采用传统毛笔书写的形式,“全聚德”三字的字体形式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又如,老凤祥作为中国的百年民族品牌,其标志设计(图2)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凤图案,告知受众老凤祥是我们的经典民族品牌。

2.删繁就简

标志设计的首要前提是简洁,过于复杂的造型和色彩不仅无益于受众了解,反而容易产生沟通的障碍。在把传统元素引入标志设计时,必须采用有效的简化手段,让标志造型符合标志设计简洁而不单调的造型要求。首先是简化元素的方法。在标志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时要归纳总结,取其精华,选择能展现其特点的局部进行运用。如,华夏银行标志设计中的龙形来自红山文化玉龙,以龙首为主。其次,为了简化造型,除了减少不必要的局部元素外,还可以对选用的元素进行适当的抽象几何化处理。其一,外形几何化处理。标志设计外形可以抽象成圆、方或三角等简单的抽象几何形。其二,标志笔画几何化。传统图案一般迂回曲折,以自由的曲线造型居多,在标志设计中可以将曲线适当取直,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大曲线代替传统造型中重复而烦琐的构造线。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设计(图3),传统的凤造型被抽象简化成三条相似的曲线,既兼顾了凤这一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的凤舞九天、吉祥如意的精髓,又体现了航空的主题。

3.含义相通

4.“势能”

类似在传统图案中,每一个符号元素都有独特的“势能”。如,狮子、老虎图案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龙、凤图案给人以吉祥如意、飞翔腾空之感。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图形符号由于形态不同,会有不同的“势能”存在,有的图形使人感到时尚、灵动,有的图形使人感到经典、稳重、大方。当采用传统图形进行标志设计时,要使传统图形与标志设计在“势能”上达到一致,这样会使标志设计的“势能”得到加强。如凤凰网的标志设计,一对中国传统凤的形象由中心点开始向四周盘旋放射,给人以快速发散的动感,这种“势能”与网络面向大众辐射信息的属性正相吻合。又如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志设计(图5),一只展翅高飞的燕子图案处于一个圆形中。展翅高飞的燕子图案采用刚劲有力的直线和圆弧线构成,给人以振翅高飞、直冲云霄的“势能”感,这正吻合东方航空的航空运输属性。

5.识别求异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现代标志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互联网时代,一个成功的标志的受众可能是各个国家的人,标志在向大众传达企业信息的同时肩负着向他们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其次,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标志设计,对传统文化而言具有创新的意义。为了适应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师在标志设计中引入传统元素时,要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在设计形式上也会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变。这种改变就是文化的创新,文化的创新必将带来全新的发展。总之,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当代标志设计,既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可以开拓和发展当代标志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丁梦南.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1(19).

[2]崔蒙,杨光,高莲萍.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大众文艺,2015(8).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现状分析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古文教学为主,包括古诗词和寓言故事,传统文化的渗透较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古文的理解常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传统文化的渗透会出现障碍。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上缺乏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关于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的挖掘。语文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积累词汇,传递阅读技能,而且是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和延伸的重要基地,丰富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材案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优化和扩展教材内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好,尤其是古诗词的教学中,注重将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都引导出来,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进行体会。例如,在《咏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舒缓的音乐和春天优美的图片,带领大家走近诗意的课堂,感受春天的美。然后通过语言,贺知章用两句话就把春天的美好描绘了出来,大家想听吗?教师引导学生闭起眼来倾听配乐诗朗诵感受诗歌的美,并交流你听到了怎样的春景图,引导学生进行感性体验,寻找春天的气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诗词分析就会更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展开思考,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仿写,续写自己的春景图,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体裁――诗词,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美。

(二)融入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文本内容本就是作者一种思想的传递,包含着多元化的文化,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文化是什么,而且要注重文化思想的渗透,注重学生文化情感的熏陶,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例如,在《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包括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哪些省份,最后注入何地,全长等基础信息,黄河为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生存带来哪些资源,黄河改道又给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教师借助实验室采用黄河水流向动态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立体的地质图片,看黄河水的贡献和可能存在的隐患,这样就更有视觉冲击,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积极和主动,有效地对母亲河的文化进行了渗透,感受黄河文化。

(三)用民族风俗吸引学生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与素质教育的改革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教材案例,增加案例中文化情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营造;扩展和延伸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文化的积累。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其传统文化更是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在现代的各个设计领域,如包装设计、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园林设计等等,已经有很多设计案例成功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设计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得益于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传承着文化的理念,因此,对于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和研究来讲,如何清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涵盖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蕴藏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总而言之,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看到它就能联想到中国,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思想文化,无论是材料还是颜色,无论是建筑还是服饰,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可供借鉴的设计资源。

1、动植物类,包括麒麟、龙、凤、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松、柏、牡丹等等,由于印刷工艺技术的提高,在外观上很多工业产品都会有一些画龙点睛的图案,这样不仅使得产品外观更具个性化,也提高了产品的文化品位。

2、服饰类,唐装、深衣、襦裙、直裰、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伪唐装、肚兜、斗笠、皇冠、凤冠、丝绸等,还记得阿莱西的设计师StefanoGio—vannoni设计的“TheChinFamily一清宫系列”吗,这套设计作品是设计师根据清宫的人物服饰和肖像设计的调味瓶、计时器、研磨罐等,使得中国历史文化与时尚家居完美融合。

3、乐器类,包括筝、笛子、二胡、鼓、锣、古琴、琵琶、箫、埙、唢呐、芦笙,还有一些板类乐器,如响板、梆子、木鱼等。这些中国传统乐器历史悠久,很多乐器的形态都是经典之作,现代工业产品的外形设计可以加以借鉴。

5、器物类,玉(玉佩、玉雕等)、瓷器、中国结、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兵器、青铜器、古玩、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罗盘、八卦、司南等,这些器物的形态都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6、民俗民风类,对联、门神、年画、鞭炮、饺子、舞狮、中秋月饼等。

7、民间艺术和工艺类,如剪纸、风筝、中国刺绣、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回纹、祥云图案、风眼、千层底、檐、鹫、脸谱、皮影、武术等。最经典的一个设计便是祥云火炬了。

8、建筑类,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等。

9、思想文化类,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孔盂思想)、道家(老子、庄子)等思想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庄子阐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教育人们应该与自然和睦相处,体现在产品设计上就应该讲求绿色设计,讲求简约为美的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为产品带来高附加值,也已成为本土企业打造高端品牌的重要武器。

2008年方正推出的卓越$2008就以中国红和牡丹的图案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我国,兰花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同样是方正2008年推出的卓越i500台式机的机箱前滑盖处印有兰花图案,给人以典雅的感觉。与此相仿的,2008年初,联想公司了一款奥运会火炬典藏版笔记本电脑,这款产品的外壳以中国印象的“漆红色”色彩与“祥云图案交相辉映,蕴含着吉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视觉效果冲击力十足,整体机身小巧、轻薄、精致。笔记本表面仿漆盒工艺,更体现了华贵高雅的品质。

-

在形态上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案例也有很多,比如TCL女性品牌蒙宝欧(MBO)“旗袍”系列手机,该系列是意大利设计团队专门为中国女性打造的,以古典民俗的旗袍元素为核心,集合了中国特色元素比如灯笼、折扇、中国结、窗棂、丝绸等,手机的外观非常个性非常女性化。手机的背面有的还采用了旗袍上面的盘扣式样,很是新颖。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应用广泛,在国外的设计中也备受推崇,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06年度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中,最受瞩目的红点设计概念至尊奖授予了源自德国制造而又蕴涵着“八卦”理念的“阴阳”椅。中国传统的阴阳八卦与家具设计相融合,不仅时尚美观,在人机和功能上也较为完善。

在材料方面,瓷器、竹子等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材料在产品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

此类产品设计案例不胜枚举。国际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说:“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深厚,将其精华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将使产品设计具有很好的文化支撑。新晨

三、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在表面堆砌,既不能刻意追求或者硬贴在产品造型上,又不能把传统文化泛滥使用;而是应该从符号学的角度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产品的特点和功能,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从而进行创作。在外观设计上,在深入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符号的基础上逐步对其挖掘、变化、改造,结合产品的特点,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成为时尚的设计;

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对物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墨子的“非乐、节用”思想,阐明了对物的设计不能过于繁杂,庄子的“返璞归真”思想,阐述了生态自然、绿色设计的思想,韩非子的“物以致用”,强调了产品的功能最大化的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先民的造物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针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但对现在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THE END
1.佛山中院发布9个家庭教育指导案例父母小辉留守儿童亲子关系5月15日,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佛山中院发布包括抚养权纠纷、健康权纠纷等不同类型的九个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多角度呈现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开展多元化、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助力家长“依法带娃”。 据悉,佛山中院此前出台的《佛山法院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操作指引》对家庭教育指...https://www.163.com/dy/article/I4QI0P2N0524TFHQ.html
2.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5篇).docx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5篇).docx 9页内容提供方:186***3950 大小:19.22 KB 字数:约2.25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21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3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5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17/6215055153010010.shtm
3.家庭教育案件分析报告(3篇模板).docx家庭教育案例深度解析报告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以及未来社会角色的定位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报告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深入分析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期为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二、案例一:过度保护型家庭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5994899.html
4.事后谬误的科学例子.docx文档介绍:该【事后谬误的科学例子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事后谬误的科学例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https://m.taodocs.com/p-1113162756.html
1.家庭教育案例与分析8篇(全文)家庭教育案例与分析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48-02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以滑县四间房乡一中实际情况为例,简要分析教育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整合的案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owy5n8a.html
2.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xuesheji/122308.html
3.教育案例范文(合集13篇)教育得走进学生的心灵DD班主任教育案例分析 背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这天,我们的学生也透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收了许许多多信息。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白纸,任由教师在上方涂涂画画。他们已对某些事物有了自我认识,我们要去改变他们,按自我的期望去塑造他们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https://www.gerenjianli.cn/fwdq/shiyongwen/10324497.html
4.案例的背景怎么写6. 事故案例分析怎么写 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5已经采取的措施。 案例 [案例1] 某单层工业厂房项目,檐高20m,建筑面积5800m2。施工单位在拆除顶层钢模板时,将拆下的18根钢管(每根长4m)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https://www.xuexi88.com/zhishi/343326.html
5.优秀家庭教育案例(通用6篇)在接触大量家长、分析大量家庭教育的案例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众多不快乐的家庭教育中,主要源自于父母与孩子的三大冲突。父母过高的愿望与孩子能力、父母的能力与孩子需要、父母的要求与孩子观点之间的冲突。 一些快乐家庭,主要是这三大冲突处理得很好。所以,我给大家提三条建议。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g0mu2hh.html
6.家长的家庭教育案例二、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几乎成为所有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也都带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在努力地培养和教育着孩子。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的家庭教育方法却收效甚微,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致使一朵朵本该绽放的花蕾却因为错误的培育方法而枯萎了。当他们面对那些跨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个个赞叹不...http://www.mxlxx.edu.sh.cn/info/1403/2575.htm
7.以下建筑中哪个是罗马风建筑的典型代表例子?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1a60abf919543a29f7d49f84ced51f9.html?fm=bdbdsd82a53958ae08cc68c5ddec21650f58d
8.免费HTML项目案例全套html项目案例资源【HTML项目案例全套】是一个全面涵盖ACCP5.0一学期HTML项目的教学资源包,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和实践HTML语言。ACCP5.0是一个知名的IT职业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实际开发技能的Web前端工程师。这个项目案例集合是该课程的一部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增强学习者的HTML编码能力。 在描述中提到的"超链接的背景变换"...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xinshi9608/675758
9.技师论文答辩要点范例【问题二】从此次维修案例获取了哪些经验? 答:电控汽车维修必须把握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条件:1、高压缩...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现实意义是指运用方面的意义,比如说可以供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课参考,引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等等...https://www.zzmce.com/lunwen/95509.html
10.大学生实习总结范例15篇2、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实际设计案例,深入了解设计程序与方法。进一步拓宽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视野,所到了很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我的第一次PLC教育主要由两个项目组成。应用花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PLC实现了自动分类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时学习了PLC软件的安装,实现了PLC及自动分类控制...https://www.cnfla.com/shixizongjie/3677359.html
11.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27...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案例 1 1、在三年级第二单元《除法》的复习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https://www.baihuawen.cn/zuowen/liunianji/722440.html
12.班主任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案例7篇班主任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案例7篇班主任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做孩子快乐的玩伴》主题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曲阳四小 陈允芳 心理学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案例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班主任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156.html
13.幼儿园家长论文范文(精选13篇)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同时,家长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关键词:家长工作;意义方法 一、实践案例...https://m.1314zhou.com/fanwen/qitafanwen/9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