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1.面积、产量。2018年,世界草果种植面积约为450万亩,中国草果种植面积约为355万亩,越南草果种植面积约57万亩,缅甸草果种植面积约为28万亩。2018年,世界草果干果总产量约12550吨。中国总产量约10700吨,越南约1000吨,缅甸约850吨。

2.区域分布。我国草果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海南、四川的局部地区,其中云南的产量占据全国的95%,云南怒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

3.生产模式。目前,草果生产仍以小农生产模式为主,多数是小种植户、合作社等;并逐步涌现出“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现代化企业组织形式下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4.主要品种。草果的品种鉴定、选育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权威机构鉴定。实际生产中大多会依据果实形态将草果分为纺锤形果、椭圆形果、球形果和近球形果等4种类型。

(二)消费

1.消费区域。中国是草果的主要消费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生产但不消费。

2.消费量。2018年,全国7大主要草果干果交易市场日交易量估算值为40吨。受到天气、节假日等影响,全国有效需求天数约为300天,全年合计消费量为12000吨。此外,综合考虑安徽亳州等新兴市场消费量,以及由于草果价格涨幅过大导致出现八角、香叶、白芷等替代品消费,全国草果干果年消费量约12550吨。

3.消费模式。90%草果用于调味香料,北方主要是用于煮牛羊肉,南方主要用于火锅底料加工;10%草果用于中药材以及其他加工原料,主要产品有健胃消食药材、草果精油、巧克力、饼干、手工艺品、牛羊饲料等。

4.消费变化趋势。草果消费区域过去以云南、贵州、四川和甘肃为主,现在已经拓展到全国18个主要省市;消费量从2014年12000吨干果,增长到2018年12550吨;过去草果市场以烟熏果为主[1],现在烟熏果市场份额约70%,电烤果市场份额约30%;消费品种过去以单一的干果消费为主,现在拓展为包含手工艺品、时蔬、精油、巧克力等多品种消费。

(三)加工流通

1.加工方式及发展趋势。草果全部用于加工,不用于鲜食。加工方式主要有烟熏、电烤、日晒三种,其中,烟熏约占70%,电烤约占30%,日晒极少使用,因电烤加工更为绿色健康,是未来加工发展的趋势。

2.加工发展水平。目前,草果加工以初加工为主,且标准化程度不高,总体工艺水平不高。深加工尚处于试验阶段。

3.流通渠道及方式。草果主要流通方式为传统经销商模式,较少使用电商模式销售,但也有外地客商会通过网络视频看货、选货、买货。

(四)进出口

中国是草果主要消费国,缅甸、越南生产草果但不消费,中国只进口草果不出口草果。2019年,越南通过边贸出口到中国的干果约为2000吨,缅甸通过边贸出口到中国的干果约为1000吨。

(五)市场价格

1.产地收购价。由图3可知,草果干果产地收购价格一般在30-50元/千克之间。2016年1月,中国云南、广西、越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天气,草果大幅减产,加之市场炒作,2017年草果价格飙升到135元/千克。

2.产地批发价。由图4可知,草果产地福贡县统货批发价格与产地田头收购价格基本同步涨跌,产地批发价格比产地田头收购价格高3-10元/千克。

3.零售价。由图5可知,广西玉林市场的草果零售价格跟产地批发价格长期波动一致,一般高于产地批发价格,个别时候会出现价格倒挂。

(六)成本收益

1.成本收益情况。由表2可见,企业、种植大户、小种植户3类经营主体中,小种植户每亩销售收入最低,但净利润水平最高。主要是政府对小种植户政策支持多,小种植户除了劳动力投入外,土地是自己的,种苗是政府发放,都不计入成本。

2.与竞争性作物的比较情况。草果的竞争性作物主要有重楼、黄精等中药材。

(1)市场价格对比。由图6可知,重楼价格高波动大,草果价格低波动中等,黄精价格中等价格平稳。

(2)其它方面对比。由表3可知,从管理上来看,草果种植投入人力和精力最少,重楼种植投入的人力和精力最多;从技术门槛上看,草果、黄精种植技术门槛低,重楼种植技术门槛高;从收入上来看,草果种植收入最低,重楼种植最高;从市场风险来看,黄精种植最低,重楼种植最高。

由此可见,三种作物各有优劣,但草果技术门槛低、低投入、挂果年限长,更符合西南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种植。

3.与主要出口国情况比较。从表4可见,越南、缅甸草果种植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等生产优势。

二、草果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产量将迎来高速增长。2016-2017年,受草果高价格刺激,国内大量新种植草果,现逐渐步入盛果期。中国草果市场价格较好也带动了缅甸、越南两国的草果种植。中国企业也开始到缅甸种植草果。尽管中国一些地方在海拔1200-1600米种植的草果出现减产的情况,但未来草果产量仍将迎来高速增长。

(二)进口贸规模易呈增长趋势。由于越南、缅甸草果种植具有生产成本优势,加之种植面积的增加,预计草果边贸规模会在3000吨干果的基础上增长。

(三)消费量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趋势。草果药用需求量较为平稳,调味香料需求量逐年增长。2010-2019年,平均每年需求量增长率3.5%。草果消费区从4个省(市)拓展到18个省(市)。未来草果消费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四)供需紧平衡可能被打破。目前,草果供求暂时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2016-2017年以来新种植的草果逐渐步入盛果期,越南、缅甸种植面积的扩大,草果供给将激增,而草果消费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年增长率约3.5%,未来可能出现供过于求。

(五)产业过度投机可能引发加工企业兼并潮。因草果价格波动较大,很多企业和合作社都反映收购鲜果加工之后,成本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出现价格倒挂现象。草果市场过度投机,使得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经营风险增大。

(六)新中医药典可能引发加工行业重新洗牌。2020年,中医药典将完成修订,可能会对草果加工提出更高的标准,一些转型调整不及时的加工企业极有可能被淘汰,而对于一些调整及时、应对得力的企业,这可能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遇。

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18年,草果总产值约3.5亿。草果主产区、次产区、零星产区共涉及3省12市28个县,其中22个县属于贫困县。以怒江州为例,草果产业直接带动泸水、福贡、贡山3个县(市)4.31万户农户,覆盖人口16.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万户3.78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23.05%,帮助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700多元;此外,怒江州成立草果专业合作36个,入社农户168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2户,实现销售年收入5874.78万元。

(二)主要经验做法

1.怒江州模式

因地制宜,突出优势,重点培育。出台《怒江州关于加快草果产业发展的意见》系列政策措施,成立草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多部门资金投入,无偿提供果苗,扶持加工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保障草果产业发展的动能。

示范引领,创新模式,全面推开。一是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选派农技干部驻点,培养种植能人进行引种试种,确保建成一个试点,引领带动一片。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强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从培育选优种苗、种养管护、采摘加工等技术环节入手,提升群众种植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绿色防控保障。三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了“公司+农户+基地”“集体经济+基地+建档立卡户”“农村能人+农户”等经营模式。

加强研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立香料研究院,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接,着力开发“草果+”系列新产品,强化品牌创建;建香料园区,办园区会展,通过会展促招商,通过招商促研发,构建以草果为核心的产、学、研精深加工平台。

2.红河州模式。红河州创设了“四扶持一完善”模式。技术扶持,举办草果烘烤培训班,提高农户草果加工技术,建立草果种植示范基地;资金扶持,出资扶持农户建草果烘烤房,每建一户给予2万元补助;种苗扶持,发放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所需的种苗;销售扶持,经常发布农产品信息,为农户联系市场销售渠道;完善基础设施,积极筹措资金,对于道路不通畅的村寨,修路架桥,解决草果运输问题。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乡村能人兰纪三

2011年,乡村能人兰纪三创建的泸水市兰利草果种植林农专业合作社,通过“三帮扶、二联系、一牵头”的模式带领10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1.三帮扶。种植帮扶。兰纪三通过赠送种苗、免费培训、田间指导、发放种植资料等方式帮扶入社贫困户,还带领大家到缅甸种植草果。加工帮扶。兰纪三用个人科技奖金为合作社购置烘干设备,带领大家用草果秸秆加工各类工艺品,加工牛羊饲料,在低海拔地区种植作为蔬菜食用的草果。销售帮扶。兰纪三托底收购社员的草果鲜果,如果价格高则允许社员随行就市。

3.一牵头。兰纪三牵头带领大家自筹经费,自投人工,修了3公里山路,改善运输条件,降低运输成本。

兰纪三走南闯北练就了独到的商业眼光,研究草果30年,对草果种植、培育、管理、采收、烘烤、销售等方面都有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他极具商业头脑,综合能力强,最关键的是具有乡土情怀,认为“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愿意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愿意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大家,愿意做乡亲们的代言人与国内外政府沟通,愿意利用自己市场渠道优势为群众草果产品托底收购。兰纪三以及他的合作社能成功应该归功于他个人有眼光、有情怀、有能力。

案例二:乡村能人杨开贤

2016年,乡村能人杨开贤是成立了杨老七中药材种植林农村专业合作社,共有71户成员,其中建档立卡户23户,现在合作社的建档立卡户已经全部脱贫。

1.创新合作模式:“屯田制”式的合作社运作模式。忙的时候合作社成员聚拢,从事草果等中药材收购、加工等工作,闲的时候合作社成员各自散去忙各自的事情,相较加工企业,大大节约了成本。

2.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最低保护价和投机利益分成。合作社与社员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按保护价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按市价收购。社员还可以选择把草果囤在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适时抛售,社员与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创新加工模式:变单一加工为复合加工。草果采摘期只有三个月,原材料的季节性导致草果加工企业开工不足,厂房设备闲置。因此,合作社选择走多元化道路,6-7月加工花椒,9-10月加工核桃,10-12月加工草果,闲的时候再补充加工一些中药材。

4.创新销售模式:利用信息、机制优势,低吸高抛。草果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低温降雪以及干旱气候对草果产量影响显著。每年消费需求的增长对草果的价格影响也非常明显。杨开贤凭借产地信息优势,依靠多年销售经验,能够大体预判草果价格涨跌,从而待价而沽。

5.发挥能人优势,向上争取支持对外拓展业务。杨开贤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依据边疆地区特惠政策把三河村申请认定为信用贷款村,村里每户可贷款20-30万元,为自己和合作社成员的创业融资奠定了基础。

杨开贤的合作社,创建了价格托底收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销售机制,采用“屯田制”企业运行模式,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渠道、技术为合作社背书,带领了社员脱贫增收。在生产旺季,合作社高峰期需雇佣37人。

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一)主要问题

1.区域品牌建设亟待推进。近年来,草果消费量在稳定增长,但是与花椒、八角、桂皮等相比,消费者认知程度低。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在谋划草果的“三品一标”,启动了首届草果文化周,并与抖音合作宣传草果,但普通消费者仍对草果了解不多,草果还没有走进消费者厨房,因此,要系统的加快草果品牌建设,以草果“三品一标”为抓手,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并接纳草果,构建草果区域品牌,做大草果产业。

2.发展深加工迫在眉睫。目前,草果供求暂时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未来很可能供过于求,如果深加工未能及时跟进,极有可能造成草果价格下跌,一旦草果鲜果田头收购价格跌破4元/斤就会伤及产业的基础。因此,发展草果深加工迫在眉睫。

3.科技支撑保障滞后。品种选育滞后。云南草果栽培历史悠久,但均未进行专门的种质资源分类整理。种植技术落后。草果种植仍是管理粗放,基本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依靠种植、采摘、割草三板斧,很少采取施肥、病虫害防治、增加荫蔽度等提质增效手段,也尚未推广标准化、精细化高产栽培技术。

(二)风险分析

1.过度投机风险。过度投机会增加企业和合作社经营风险,导致加工企业兼并,出现局部垄断。过度投机会给种植户带来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种植户可选择余地少,议价能力减弱,种植户利益难以保障;二是价格波动过大,可能会出现价格跌破生产成本,导致种植户改种其他作物,进而损害产业基础。

2.初加工无序竞争。国有企业介入草果初加工,能稳定草果鲜果收购价格,引领加工技术创新。但国有企业介入草果初加工,也会抢购草果鲜果,抬高市场价格,对民营中小加工企业原材料收购形成挤压,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线闲置,经营风险增加,最终可能会导致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大量倒闭。

五、政策措施建议

(一)发展农业保险。草果干果耐储存,受投机资金青睐,价格波动大,但过度的市场波动会损害草果产业基础。草果产业需求量是逐年增加,产业基本面向好,所以通过发展农业保险来防范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十分必要。

(二)优化加工布局。国有企业涉足草果初加工行业,从生产效率上看低于民营中小企业、合作社,而且可能会导致草果初加工高度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草果销售时种植户议价能力减弱。因此,从政府层面引导国有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在镇(乡)建立初加工基地,是草果加工行业比较理想的产业布局。

(三)加强科技支撑。目前,草果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草果种植、加工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在品种培育、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等方方面都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因此,要加强科技投入,充分利用本地研究力量,在关键领域与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提升草果产业的科技贡献率。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E-mail: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农村财产保险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农村财产保险在中国农村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农户的房屋、农作物、牲畜等提供风险保障,助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保险的支持力度,保费补贴政策、保险产品创新等举措有效提高https://www.cir.cn/2/85/NongCunCaiChanBaoXianShiChangXia.html
2.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财政激励的研究与实证分析案例解读19政策性农业保险调研报告.pdf 20基于提高覆盖率的农业互助保险研究.pdf 21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研究.caj 22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优势与创设构想.pdf 23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的研究.caj 24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caj 25农户对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状况: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pdf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8219467_1.html
1.农业农村调研报告推荐6篇农业农村调研报告 篇1 调研目的:农业保险是农户分散农业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稳定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地处西南边远地区的云南省的农业保险发展亦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相关地市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困境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http://www.yueduku.com/fanwen/diaoyanbaogao/875/875706.html
2.保险公司理赔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1:保险公司理赔案例分析 截至8月中旬,山东临沂市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结束,理赔面积12.6万亩,理赔金额1762万元,16万农户得到保险理赔款。据了解,20,临沂市共有10个县区、134个乡镇、5545个村参加了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各级财政共支付保费2567万元,有效地提高了临沂市农户承担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m5k3klk.html
3.农业保险业务论文范文5篇(全文)农业保险业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处于萎缩状态,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政府力量的支持,政府补贴缺位。因此,有必要明确财政补贴的必要性,了解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困境,以探寻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出路。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https://www.99xueshu.com/z/Obift32dqxqb/
4.数据分析最具价值的49个案例(建议收藏)地质数据分析的案例数据分析最具价值的49个案例(建议收藏) 导读:本文是近年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大数据公司的一些经典案例总结。尽管有些已经是几年前的案例,但其中的深层逻辑对于未来仍有启发。 本文力图从企业运营和管理的角度,梳理出发掘大数据价值的一般规律:一是以数据驱动的决策,主要通过提高预测概率,来提高决策成功率;二是...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99558/article/details/85782339
5.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3000字(精选10篇)召集10个相关部门和东、中、西片12个乡镇(街道)及部分村干部、农业产业带头人进行座谈交流,台风“利奇马”过后又走访了两家农业企业,广泛收集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以及对该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https://m.ruiwen.com/baogao/6089964.html
6.调研报告总结范文(合集3篇)鉴于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案例调研报告难度应适中,难度过大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太小则会形成文字堆砌。案例调研报告的难度要适中,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要求学生运用原理分析、总结出案例存在的问题;二是要求学生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评价案例的得失。 https://www.77cxw.com/fl/885795.html
7.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MBA智库,专注于经济管理领域的学习成长平台https://mbalib.com/
8.如何了解普惠金融服务股票频道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普惠金融服务的效果和作用。例如,某小微企业在获得普惠金融贷款后,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或者某个贫困地区的农户通过农业保险,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行业报告和研究 金融行业的研究报告和专业分析能够提供全面、深入的视角。可以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普惠金融研究报告...https://stock.hexun.com/2024-08-21/214086997.html
9.农村金融市场分析报告2025下载订购协议 2025-2031年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pdf 农村金融服务是指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由农户、种植养殖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这五部分组成)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极大比...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2411/18-62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