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美国与巴西大豆产量(千万吨)及占全球总量比重(%)
图3巴西国内市场大豆供需缺口(百万吨)
巴西大豆主要用于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不断提高,2015年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06年,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为43.8%,2015年已提高至56.1%。从全球市场来看,由于巴西出口的复合增速超过了同时期全球总出口量的增速,因此,巴西大豆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2015年,巴西成为全球第一大大豆出口国,总量上超出美国约800万吨。供需正缺口不断扩大,导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在主产国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高企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将延续弱势。2012年8月,大豆期货收盘价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620.8美元/吨,此后价格表现出总体波动下降的趋势,至2016年1月,已降至325.2美元/吨,较最高水平下降了47.6%。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之所以积弱难返,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导致供需失衡,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印度的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天气条件也有利于大豆生长,导致全球大豆的产量屡创新高。同时,消费增速缓慢导致大豆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一直维持在高位。
图4CBOT大豆期货收盘价(美元/吨)
四、大豆上下游行业(一)上游原料供应1.巴西农药生产能力不足,主要依靠进口,而国际农药价格呈上涨趋势,提高了整体的农业生产成本2004年,巴西农药进口额为7.4亿美元,2007年之后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已扩大至30亿美元。经估算,2004年农药进口量为13.5万吨,2013年增长至33.1万吨,复合增速达到10.5%。进口农药平均单价也有大幅上涨,2004年为5400美元/吨,2013年增长到9100美元/吨,复合增速为5.8%。农药进口单价的提高,无疑会提高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的农作物生产成本。
图5巴西农药进口额和估算进口量
2.巴西化肥产量规模较小,且保持稳定,进口量占消费的比重一直维持在高位2004年以来,巴西的化肥产量一直比较稳定,2004年生产320万吨,2012年最高产出也只有359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的比重一直维持在高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进口量所占比重一度跌至60%,此后又进入持续快速上涨期,2013年涨至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