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优秀案例: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TRS_AUTOADDP{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T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DIV{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一、基本情况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ERCITA)是于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专门从事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农业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精准农业与智能装备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工程与自动化技术、食品质量安全与物流技术等五大方向,进行源头技术创新、技术平台构建和重大产品研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独立法人实体构成。设有软件工程、动漫技术、智能系统、信息工程、精准农业等17个业务部门,依托中心建立了农业部和北京市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物联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网络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年与大学联合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40多名。

中心在农业智能系统、精准农业、农业定量遥感和数字农业测控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先后获专利100余项,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的技术产品体系。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2003年获世界信息峰会大奖(e-Science)。科技成果已在全国30个省市得到示范应用,建立成果转化基地100多个,部分科技成果还推广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二、主要做法

案例1:“互联网+”金种子育种平台

中心针对民族种业育种技术体系升级发展的需求,研发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企业级商业化育种平台。目前成功推出3个软件产品:(1)面向大型商业化育种企业的“金种子企业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和现场实施服务;(2)面向科研单位和中小企业育种的“金种子云平台”,以低廉的收费和优质的服务广泛推动育种信息技术的普及;(3)面向国家品种试验、省级品种试验、测试联合体、绿色通道等需求的“金种子测试平台”,专注于品种测试试验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力、数据自动化分析能力和性状数据采集能力的提升。

案例2:“互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及民众安全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根据农产品及食品供应链的特点及质量安全监管的现实需求,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成为确保民众“舌尖上安全”的迫切需要。在充分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流程、责权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产品个体标识与编码技术、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字化管理技术、生产信息实时采集传输与安全预警技术、条码打印中间件技术、物流配送过程监测技术、多平台溯源技术等;研制了多功能条码电子秤、车载式配送过程监测设备、手持式农畜产品监管设备等;开发了面向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市场交易、销售溯源、执法监管等不同环节的应用系统。

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与追溯系统框架

案例3:“互联网+”北京智慧村产业发展服务系统

项目在北京市大兴区9个智慧村和2的农业园区进行应用示范,总计辐射带动300户村民增收致富,促进2个现代农业园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智慧村产业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项目建设受到北京市智慧村建设领导小组、区农委、村镇、农村合作社以及村民的一致认可,建设模式对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乡村文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4:“互联网+”多平台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创新实践

中心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共建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在应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查勘定损方面,探索出一套“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的农业保险多遥感平台精确按图服务技术,实现农业保险“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新模式,提升农业保险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

1、农业保险无人机平台开展灾后损失评估

采用自主研发无人机系统,实现农业低空遥感数据获取。先后在山东、湖南、甘肃、福建、广东等省市开展洪涝、森林火灾、果树虫害等精准评估,2012年以来累计飞行超过2000架次、覆盖面积超过40万亩。该工作标志着农险行业在应对突发性农业灾害遥感数据采集方面获得突破,获各地媒体电视台广泛报道和宣传。

冬小麦倒伏无人机航拍及评估结果

2、农业保险多遥感平台精确按图服务技术

2012年以来,先后在山东、辽宁、内蒙、新疆、河南、河北、北京等10余个省市开展农业灾害保险精确评估服务,累计监测评估面积超过1.6亿亩。主要评估流程如下:

多平台遥感技术开展灾害评估技术流程

多平台遥感技术定损不但有效地帮助保险公司确定受灾程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而且辅助保险公司将赔偿金发放到真正受灾的农户。工作成果在中国网、中国金融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和辽宁日报等传统媒体都给予了广泛报道。

多平台遥感技术为农业保险部门提供大范围、快速及时、客观的灾情情况。极大减轻了核查损失的工作量,按照当前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成本3%来算,按照2015年度种植业保险费计,年度直接经济效益为2亿元左右。荣获2015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案例5:“互联网+”绿云格

当前,“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服务主体软硬件产品接口不统一、资源分散、服务缺乏针对性,服务受体需求差异大、成本承担能力弱等主要问题。绿云格平台建设云分布、云农场、云服务、云交易、云管理5大服务功能板块,建立了接口资源池、信息推送泵等应用支撑环境,提供设备、数据和系统接入,区域产业系统定制,信息订阅与推送,管家式的农场管理,全链条的农产品电商,数据智能分析,以及舆情分析、农机调度、农网视频、作物病虫害预测、冷链物流等专业服务功能;面向第三方平台提供设备、数据和业务流程协同集成服务。平台打破了农业软硬件产品的集成和协同服务瓶颈,降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与运维成本,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云分布

绿云格平台通过接口资源池,支持万余种物联网设备、全类型数据库及数据文件、跨平台信息系统的无障碍接入,实现行业软硬件产品的高效集成和协同服务;形成了低门槛、低投入、零运维、高可用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用户投入资金受限、IT技能偏弱等现实问题;应用覆盖京津冀及农业主产区2000个以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园区、涉农企业,以及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显著提高应用主体生产经营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和农业资源利用率。

THE END
1.“乡村振兴保”普惠保险推广创新案例入选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近日,农业农村部在梳理各地、各金融机构选送金融支农惠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遴选出可复制、可推广、可学习借鉴的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中国人寿“乡村振兴保”普惠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入选十大创新模式,中国人寿参与开展的吉林省商业性玉米种植巨灾保险保障案例入选十大典型案例。 https://m.gmw.cn/2024-05/28/content_37349536.htm
2.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电话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地址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是中国的一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主要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种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可能包括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木保险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风险保障服务。农业保险旨在帮助农户和农业企业减轻由于自然灾害、疾病、市场波动等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https://www.xyz.cn/toptag/dongjinghaishangridonghuozaibaoxian-30208.html
1.农业保险案例农业保险案例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上海调研时指出,要将农业金融保险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新增长点,坚持服务“三农”,推动实现产业发展、政府满意、农民得实惠。张桃林在听取了农业保险公司业务开展、险种覆盖、产品创新等情况汇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b79k72b.html
2.数据要素×现代农业数据要素x现代农业案例嘲三年行动计划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驱动力,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旨在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数字农业体系,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为全球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通过深化农业保险服务改革、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效能、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等具...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156294/article/details/138059742
3.农业保险中骗取财政补贴问题研究(二)结合案例并从农业保险合同涉及的内容入手,产生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现象的原因有 1.农业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小农户)相关知识素质低。我国农业发展尚未形成现代农业规模化模式,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单个小农户生产模式。农村地区文化水平偏低,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一些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反映在进行农业保险宣传的时候,土地户...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111188
4.农业保险发展分析12篇(全文)通过图1可发现, 近15年内, 湖北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不断增加, 粮食产量也不断增加,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诚然, 这跟水利设施的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增加、农业器具的便利等因素有关, 但与农险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关。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使农民更愿意出钱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买保险。Arrow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9g834js.html
5.“农业保险:守护农田的坚实盾牌——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创新之路...农业保险:守护农田的坚实盾牌——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创新之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河中,农业保险如同一面坚实的盾牌,为农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日益显著,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农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创新和发展对于保障农业稳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https://zhihxc.com/hy/2546.html
6.2022年海南保险业理赔典型案例发布涵盖农业保险降保险等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吴英艳)3月15日,海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7个2022年海南保险业理赔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2022年海南保险业理赔典型案例,涵盖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等不同险种。 据了解,2022年,海南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00.9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31%;提供风险保障65.77万亿元,较2021...https://www.hndnews.com/p/609960.html
7.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的政府定位:守夜人还是主导者?但是,农业保险经营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严重的逆选择、道德风险使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很高,而农民又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而,农业保险纯市场化经营在国际上鲜有成功案例。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很多国家政府纷纷以各种方式介入到农业保险市场。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也有必要介入农业保险市场,[1~3]也有学者提出...http://www.sass.cn/109001/375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