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产业强、科技基础好的区域,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引领地位,文化产业也已成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虹口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亦具有浓郁的底蕴及深厚的基础。近年来,虹口区加快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虹口现代服务业中较优质的部分。
一、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所涉商事纠纷的基本审判情况
(一)受理案件概况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受理涉文化产业商事纠纷(即包括涉案主体系从事文化产业的商事主体以及所诉争议事宜系文化产业两方面)共计410件(详见图一),其中2011年81件、2012年79件、2013年70件、2014年111件、2015年69件,近五年年均受理此类案件82件。
(二)主要纠纷类型
经对上述410件案件逐案研判及归类梳理发现,涉文化产业商事纠纷,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3、拍卖合同纠纷。该类纠纷发生在竞拍人与拍卖人之间、委托人与拍卖人之间。纠纷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竞拍人的资格、拍卖费用的计算标准及履行方式、拍品的保管、拍品的估价等方面。
6、企业承包、合伙协议、股权转让等企业内部经营方面的纠纷。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企业组织形式多样,体现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集体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等多种形式。基于我区的历史因素,文化企业尤以集体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方式设立的较多,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这些企业普遍将企业承包给他人经营、通过员工持股融资、将股权转让给私营主体等而引发新的纠纷。
此外,由于拍卖公司、乐器制作销售公司、字画销售公司等可能涉及贵重艺术品交易较多,出于风险考虑会购买不同类别的保险,故也存在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等其他类型的纠纷。
(三)结案方式分析
二、涉文化产业商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解析
(一)对外经营中存在的欠规范行为
3、演出行业财务安排不甚合理,资金链断裂致纠纷发生
4、会展会务类行业良莠不齐,合同条款约束力弱
5、拍卖行业违规违约操作现象较普遍
7、涉文化产品的定作合同忽视定作物的质量标准
8、涉印刷品、音像制品交易中书面合同存在瑕疵
(二)内部治理中存在的欠规范问题
1、股东恶性竞争谋私利
2、股权转让行为不规范
为工商手续变更之需,涉文化产业公司股权转让中也存在签订阴阳合同等不规范情形。例如,在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投资发展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中,原告即依据双方签订的所谓的“阳合同”提起诉讼,被告则认为原告系恶意诉讼。虽然承办法官最终立足双方真实合意作出裁判,但该些诉讼无疑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也浪费了司法资源。
3、经营人员缺乏基本的法律认知
4、企业承包经营极不规范
三、规范涉文化产业交易行为及内部经营的司法建议
(一)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内控机制
1、规范业务行为,优化完善签约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合同条款的设计,采取预付款、定金等履行合同的担保措施,加强合同动态管理,力争做到每个订单均事先签订对应的书面合同。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对自身各项经营业务的监控,完善企业经营风险管控制度。
(二)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与监督的功能
2、进一步强化行业商会的自律约束作用,助力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良性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促进经济发展、为会员服务、引导会员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托行业商会平台,协调部门资源,着力破解新兴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难题,重点扶持小微文化企业蓬勃发展,助力打造通畅的文化创意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