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曲彬表示,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工作开始于2008年,截至目前经过了15年的创新发展。坚定地秉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一站式”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了“五个聚焦”:
一是聚焦消费者多样诉求,持续拓宽纠纷解决渠道。二是聚焦纠纷化解时效,科技赋能助力提档升级。三是聚焦调解专业性,打造分级分类调解团队。四是聚焦消保主体责任,引导保险机构履行职责。五是聚焦消保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加强理论实务研究。
在强化调解队伍建设方面,行业建立了一支由230名兼职调解员组成的团队,涵盖了承保、理赔、客服、合规等各领域专业人员,及保险专家、高校学者和资深律师。同时对调解员队伍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将他们分为五级四类,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难度,迅速匹配合适级别和类型的调解员。
保险机构是承担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主体单位,协会在推动保险机构合规经营管理,妥善化解纠纷、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此,协会在行业内印发保险合同纠纷处理指导意见和工作提示,帮助公司将常见纠纷解决在基层,实现“小纠纷不出公司”;提供合议制调解方式,汇总行业内外调解力量解决疑难案件,帮助公司实现“大纠纷不出行业”;指导公司明确纠纷调解的责任部门、岗位和人员,建立纠纷案件联络人机制,确保诉求得到及时响应,纠纷解决明确到人,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纠纷处理服务。
在多年的调解实务中,协会还一直致力于挖掘并整理各类消费者常见纠纷,编制成了七册共计270余篇调解典型案例。每个案例都根据法律法规、行政规定、行业惯例,借鉴法院审判思路,提出了调解观点。这不仅促进了纠纷的迅速解决,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外,协会还建立了行业调解专家库,吸纳了业内外各类专家,依托他们的专业智慧开展理论研究。
“与此同时,我们从消费者根本利益出发,特别注重重点人群的保护,积极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持续出版《金融伴我成长》系列读本,包括小学生、大学生、老年人和新市民版。同时,我们依托节点活动和日常宣传等方式,帮助广大老百姓理性认识保险的功用,合理规划保障计划,并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提升他们的理性投资理念、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曲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