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银行案例分析及中美互联网银行与实体银行差异对比未央网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0"v-text="'原作:'+postInfo.postMetas.postOriginal">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0级硕士生刘明皓黄宜源宋坷汶邹润津

1.新网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涉足于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互联网银行,通过监管部门的批准,依法经营货币银行业务。新网银行主要依托大数据风控技术、金融科技能力以及互联网开放运营模式,提供大额云贷款产品(好人贷)、存管业务产品以及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的企业网银。

2.互联网打开TAM空间,化解传统银行业务痛点

2.1不依赖资源和流量,跳脱于传统银行盈利模式

2.2获客范围广、限制小,弥补传统银行对B、C端的服务不足

在全流程数字化的运营中,新网银行的获客渠道避免了来自物理网点的限制。目前新网银行近八成左右的客户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也覆盖了大量“无征信报告”、“无信用记录”、“无贷款记录”的“白户”以及从未接触、享受过正规金融机构授信服务的客户群体,而从当前市场来看,这一群体的量级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新网银行力求完成银保监会批筹时所赋予“服务小微群体、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的使命。面对B端,新网银行将账户、支付、风控等多种业务进行封装,通过模块化、组件化的输出,使企业和机构能够具备“自金融”的能力。面向C端则主要通过自主的开放平台,将金融服务以标准化的路径接口应用于互联网场景之中,真正地弥补解决在传统银行中B端小微企业融资难、C端长尾客户贷款难的弊端。2019年,新网银行客户总数超过3100万,累计放贷超过1.1亿笔,累计放款金额超过3800亿元。在弥补传统银行服务小微客户能力不足的同时,也通过小额、高频的方式,分散了潜在的资产质量风险,进而实现高业绩增长。

2.3风控技术效果显现,克服互联网银行痛点

对于互联网银行而言,利润和风险的同向关系会表现的尤其明显。在全流程线上贷款服务中,借款人会通过互联网自助完成借款申请的流程,而贷款人同样会在互联网上,通过大数据信息和风险模型,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资金贷款,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防范线上欺诈行为,便成为互联网银行开展一切业务的前提和保障。

从当前新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来看,在庞大的交易量级背后仍能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6%的水平,说明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生物识别、反欺诈、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构建风控模型,新网银行能够较为有效的对各项风险进行管控,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对安全的交易环境,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形成鲜明对比。

3.新网银行的发展与同业对比

在“小额、高频”的轻资产发展模式下,新网银行的总资产由2017年的163.2亿元人民币快速上涨至441.43,增长率接近200%。2019年,新网银行贷款能力稳步提升,累计发放贷款约3800亿元,服务客户量超过3100万人次,贷款余额由2017年的98.65亿元上升至334.44亿元。

同时自2017年成立以来,新网银行以金融科技服务输出为核心支撑,2019年度申请专利139项、软件著作权37项,中间业务实现快速突破,净利润达到11.33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67.5%,资产收益率增长1.42%,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截止2019年末,新网银行不良贷款率达0.6%,贷款拨备率3.16%,拨备覆盖率为525.24%,表明通过运用科技的手段,全方位、多维度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和管理,新网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在贷前、贷中和贷后都得到有效控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与其他可比互联网银行对比,虽然新网银行的资产规模无法与具有强场景优势、大客户流量的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进行比较,但与同级别的互联网银行相比,新网银行的经营效益远高于众邦银行和百信银行,其净利润达到11.33亿元人民币,近乎后二者之十倍,更是接近网商银行的12.56亿元,并且营业收入也位于三者之首。这有赖于其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新网银行的存款余额仅267.24亿元,远小于众邦银行与百信银行,但其贷款余额却是众邦银行的近两倍之多。

此外,在同级别的对比中,新网银行是唯一拥有自主研发投入的互联网银行,这也是其拥有较高收益的因素之一。在未来,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和对专利的使用,无疑会使新网银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在行业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众多互联网巨头为完善金融生态布局、获取低资金成本通道,纷纷利用自身的社交、电商、搜索等大数据流量入口,进军互联网银行市场。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获批开业,成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标志着互联网银行崛起的开始。2015年6月,网商银行开业;2016年12月,新网银行开业;2017年1月和5月,百信银行及众邦银行纷纷宣布开业。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银行聚焦于小额业务,基于各自不同的流量入口,选择不同的客户定位。例如微众银行利用腾讯的社交大数据定位于个人消费者,网商银行利用阿里电商平台聚焦于小微企业与农村用户,新网银行把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风控视为自身的核心能力,服务小微群体、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这些互联网银行凭借各自不同的优势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也体现出了金融科技的强大生命力。

1.传统银行探索新型发展模式,互联网企业开展银行业布局

1.1规模对比

中国互联网银行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相较于传统实体银行,互联网银行更具有规模成长性。自2014年微众银行获批开业后,中国的互联网银行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过程,相较于美国,中国的互联网银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体量增加迅猛。如图表2所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众邦银行以及百信银行这五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均呈现出上涨趋势,其中微众银行稳居第一,2019年总资产规模达到2912.36亿元,2016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4.6%,经过五年的发展,其总规模已经达到大中型城商行的水平。新网银行、众邦银行以及百信银行虽然总资产规模远远不及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但其增长速度处于较快状态,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5%、69.8%和143%。相比之下,中国实体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增长速度都稍逊色于互联网银行,金城银行和富民银行在2019年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307亿和451.52亿。

1.2主要财务指标比较

贷款结构与不良贷款率方面,相较于互联网银行,实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更低且增长更慢,一直均在1.5%以下。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分析的不断深入,各种风控技术和识别技术快速进步,但由于互联网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加广泛,且借款人群背景更加复杂,三四线城市贷款人群占比最多,相较于实业银行,其贷款对象违约概率更高。但随着AI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银行将来具有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可能性。

互联网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为个人,只有一小部分为企业贷款,主要进行国内结算,而实体银行更偏向于向组织结构进行贷款,并进行国内外的结算。以微众银行为例,在贷款人群中,“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事非白领服务业”、“单笔借款成本支出低于100元”的客户占比超过了贷款总额的70%,其中有近20%客户为首次获得银行授信。而金城银行和富民银行这种实体银行,将服务所在地区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经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自己的市场定位。

1.3负债结构及息差比较

互联网银行的负债结构与传统银行较为相似,但网商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仍然较高。实体银行有部分存款来自于向央行借款,这是互联网银行所没有的。近年来互联网银行的负债结构逐步改善,负债成本与传统机构差距未来将缩小。网商、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负债能力通常弱于传统的实体银行。

从负债结构看,由于没有实体网点、无法办理一类存款账户,互联网银行很难吸收低成本存款,因此其负债成本要高于实体银行。根据上述互联网银行的财报显示,其同业负债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银行。但近几年来,互联网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率与传统银行的差逐渐缩小,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银行的规模扩大带来的品牌力可以增强吸收存款能力、中长期利率市场化在存款端的最终落地将帮助互联网银行缩小与传统银行的负债差距,另外,如果未来金融监管放开线上业务权限,也有助于互联网银行拉近与传统银行在负债能力方面的差距。

互联网银行的净息差基本均高于实体银行,富民银行的净息差远低于行业平均。尽管互联网银行无法开办一类账户,没有办法大量的吸收存款,但由于其贷款人群、业务种类以及数据口径的不同,近年来其净息差均大于民营银行的行业平均值,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在行业平均水平浮动。富民银行由于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需要通过增加存款利率以及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来吸引客户,所以其净息差低于民营银行的平均水平。

1.4资产收益率(ROA)比较

互联网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普遍高于实体银行,其中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为新网银行,达到2.57%,最低为百信银行,达到0.03%。互联网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个人以小微企业,生息资产收益率本身就高于行业水平,再加之以普惠金融为定位的互联网银行逐渐探索出了适应自身禀赋的服务模式,大大缩减了IT运营成本,使得每账户科技运维成本降低至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左右,线上化轻资产运营使其盈利能力远高于其他类银行。

2.相辅相成快速发展,逐渐趋同或成总体趋势

在客户群体覆盖方面,互联网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小微贷款,部分互联网银行的个人贷款客户占了据贷款人群的80%以上,每笔贷款金额较小,贷款周期较短但总贷款数量庞大,覆盖了许多传统银行也无法服务到的长尾人群,实体银行面对客户群体质量相对偏高,每笔贷款额更多,更偏向于有一定存款的个人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在服务人群上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最广的并集,促进了金融普惠的进程。

在业务方面,互联网银行主打实时审批授信的贷款业务,包括有小额贷款、车贷、企业贷款等,科技输出和财富管理成为互联网银行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业务领域。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达到1,740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0.06%,据研报显示,乐观预计2030年行业科技投入规模可能接近万亿元。目前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以及新网银行的科研投入占总资产比重已经分贝达到0.44%、0.39%及0.47%,远远高与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银行可以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赋能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一些资产规模偏小且科技基础薄弱的区域性银行机构。

疫情放大了互联网银行的触达能力。新冠疫情导致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放缓,冲击了小微企业资金链,单纯依靠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而服务小微企业和长尾零售客户正是微众和网商银行的定位与优势所在。3月13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及,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

在未来,互联网银行扩展更多元化的业务领域,传统银行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下提升授信效率,精准客户画像,降低分析成本。互联网银行和传统实体银行已经从相互协作到融为一体,或许会成为未来几十年内的整体趋势。

从业务层面分析,美国的互联网银行从本质上并未改变银行的业务内容与可触达的客群,仅通过线下业务线上化,通过对线下运营网点的取代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凭借较高的存款利率引流,强科技属性的风控措施保证“薄利多销”的可行性,通过优于传统银行的价格及风险控制,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快速扩张。

1.美国主要互联网银行巡礼

1.1AXOS(a.k.a.BOFI):房贷为主的O2O模式

AXOS系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银行业务的典范,除总部外,AXOS不设立营业网点,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远高于传统银行,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20年6月,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38.5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83亿美元。此外,AXOS通过运用科技手段,降低了成本,保持了低不良率。

AXOS的贷款方式相较于传统银行更加灵活。对于小额贷款,申请者可直接网上进行申请、网上审批放贷,而除零售渠道外,AXOS还与独立的抵押贷款公司或经纪人合作,从传统渠道方面挤压线下银行的生存空间。

业务模式方面,住房抵押贷款占比最高但有所下滑,风险更高的高利率商业贷款占比有所提升。2016年以来,商业及行业性质贷款占比快速提升,主要系公司利用长期积累的数据及数据分析技术,在贷款对象风险研判领域能力增强,因此得以通过高收益率贷款打平高存款利率带来的成本压力。

存款成本方面,2016-2019年存款利率逐年提升至1.7%左右,高于同期传统商业银行利率,2020H1受货币政策影响存款利率下降至0.8%左右。此外,AXOS净息差位于3.7%左右,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张,不良贷款率有所提升。

1.2AllyBank:高息揽储、薄利多销的汽车金融银行

AllyBank系AllyFinancial的银行部门,后者前身为通用汽车公司于1919年成立的通用汽车验收公司(GMAC),从事汽车客户融资服务,目前通过汽车金融、保险、互联网存贷、财富管理等综合金融业务形成金融生态圈。截至2020年6月,AllyBank资产规模超1700亿美元,但近年增速有所放缓。

Ally的汽车金融业务基础为AllyBank提供客户引流的天然优势,同时Ally体系丰富的金融产品提升了AllyBank客户的粘性与生命周期价值,叠加显著高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在线储蓄账户年化收益率可达1%vs传统银行0.01%),吸储规模实现快速扩张。

业务模式方面,公司以汽车金融服务为主,主要资产为各类汽车贷款(占比50%左右)。不同于其他互联网银行,AllyBank采取薄利多销战略,其净息差、贷款收益率近年来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同业。

1.3Discoverbank:信用卡业务优势构筑高竞争壁垒

DiscoverBank母公司DFS发行的DiscoverCard系是美国仅次于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的第四大信用卡品牌,积累了海量客户数据与品牌口碑,DiscoverBank作为其银行业务部门,利用信用卡流量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收入放缓,截至2020年6月,资产规模1100亿元左右。

业务模式方面,DiscoverBank以信用卡贷款为基础,通过持卡人数据积累,逐步拓展至个人贷款、学生贷款等其他零售银行贷款业务领域,目前信用卡贷款占比超78%。

与多数互联网银行相似,DiscoverBank通过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的策略吸引大量客户,并通过较低的流量成本及运营成本对冲。同时,由于消费类贷款占据主要地位,DiscoverBank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其他互联网银行。

2.高运营效率叠加薄利多销模式构筑互联网银行竞争优势

2.1互联网银行虽体量较小,但近年增速远超传统银行

截至2019年末,AXOS总资产规模达到近100亿美元,AllyBank资产总额达790亿美元,十年间均实现了超过10%的年均复合增速,DiscoeryBank也突破了500亿美元资产大关。其中,尽管AXOS体量从绝对值上是最小的,但其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2009-2016时期的年化增长率高达21.5%。

2.2互联网银行运营效率大幅优于传统银行

美国互联网银行中,除了DiscoverBank信用卡贷款为主,营销及渠道类成本相对较高外,以AXOS和AllyBank为代表的大部分互联网银行运营成本相对传统银行都更低。如图所示,AXOS凭借合理的净息差、更低的非利息成本、更高的杠杆实现了远高于行业平均的盈利水平。Ally也不遑多让,其非利息费用占总资产的比例均低于2.0%,而其他传统银行均高于这一数值。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言,运营效率的增加带来的成本下降是非常关键的。

2.3互联网银行人效更高

相比于传统银行,美国互联网银行的人均资产/利润更高。即,在人均资产管理规模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以AXOS为代表的美国互联网银行实现了接近80%的额外利润,其人均利润达到了惊人的16万余美元,相比于行业均值约95万,具有非常巨大的优势。这说明互联网银行在服务客户时,能够将其吸引到利润更高的部门。用户粘性较大,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2.4互联网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资产比例更高

互联网银行享受着更高的净利息收入占比。AXOS以将近4.5%的占比遥遥领先,Ally也超过行业均值近一个百分点。尽管为了吸引客户,互联网银行普遍采取低息差战略。但其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例却远高于船用银行,这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如之前提到的,由于互联网银行运营效率更高,节省了非利息支出,人效比高,单个工作人员可以承揽更多业务,以及互联网银行采取了其它策略,如更高的杠杆等等。

2.5互联网银行盈利能力更强,资产回报率更高

综合诸多因素,美国互联网银行享受了更高的资产回报率,ROA、ROE更高。以AXOS为例,其ROA达到了1.8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40%。而其ROE水平更是达到20%,接近于行业均值4%五倍的水平这样巨大的差异昭示了极大地发展潜力,使得互联网银行在美国资本市场大受追捧。AXOS也因此成为了美国资本市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1.息差不同,美国互联网银行低息差,中国互联网银行高息差

中美互联网银行的息差都与传统银行有着显著的不同。但非常戏剧性的是,中国互联网银行的息差高于传统银行,美国互联网银行的息差低于传统银行。

这是由于其资产端和负债端以及竞争对手、监管环境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一方面,美国银行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传统银行,必须通过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客户,而中国互联网银行相对于国有控股大银行,深入基层从事小微金融,本身相当于进入了新市场,同时承受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得到了更高的息差水平。当然,这与两国不同的监管政策以及竞争对手态势也是分不开的。

2.负债端:吸引资金策略不同

BofI的吸储策略即通过不同的直销渠道,为客户提供高利率存款产品,从而实现存款规模的快速增长。AllyBank在互联网存贷业务上采取“薄利多销”策略,即通过较高的存款利息吸引客户,而在贷款端未能维持较高的净息差水平。作为直销银行,Discover同样采取了高存款利率留存客户的策略。

而中国互联网银行方面,负债获取难度大,但是具有较优质的贷款资产,所以通过信贷资产流转(ABS)盘活存量资产、以非息收入的形式融入资金成为其支持普惠贷款发放、扩展业务的有效途径。中国互联网银行还拥有独具特色的联合贷款业务对,一是手续费模式,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按照一定的出资比例发放贷款,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作为引流和推荐客户或者提供技术联合风控的佣金;二是分润模式,即二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出资,另行约定利息分配比例,一般互联网银行的分润比例会高于出资比例,多收的利息作为引流或提供技术的回报。

3.资产端:发放贷款重点不同

中美互联网银行都找到了各自相对传统银行的优势细分领域,但二者在发放贷款的策略上有着显著不同。

美国互联网银行往往深耕某一细分领域,且各自处于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贷款发放战略。BofI的资产端以风险相对较低的房地产按揭贷款为主,近年来在持续增加消费贷款、商业及行业贷款等收益率更高的贷款配置。AllyBank的资产端扩张策略为专注于汽车金融,通过互联网渠道精简融资流程、扩大经销商网络,并不断丰富汽车金融产品线,实现贷款规模扩张。DiscoverBank以信用卡贷款为基础,通过持卡人数据积累,逐步拓展至个人贷款、学生贷款等其他零售银行贷款业务领域,信用卡贷款平均余额的占比规模约为79%左右,其他类贷款的占比正以缓慢的速度逐年增加。

中国的互联网银行则集中在小微贷款领域,凭借领先的场景/科技优势触达长尾客群,尤其是传统金融结构无法服务的长尾零售和小微客群,向他们发放“金额小、期限短”的纯信用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在承担更高信用风险的同时获取相当的贷款定价。

4.风控端:风控侧重点不同

尽管中美互联网银行都将新技术运用于风险控制之中,却也有着显著的不同。美国互联网银行使用的数据中,传统数据地位更重,而中国互联网银行则大量使用了另类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进行风险控制。

中国互联网银行则更注重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微众和网商银行拥有基于背后集团的生态、场景、数据与相应的算法模型,大数据风控能力较强,比如微众银行评级系统累计建立了超过400个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和反欺诈等系列风控模型以及超过10万个风险参数;而网商银行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方式构建了县域农户专属的授信决策模型以及县域地域风险评级,实现了对农户的精确识别、精准画像、自动授信,并有效控制风险。

1.起源:与传统银行关系不同

中美互联网银行的起源并不相同,之后的发展历程也由此分化

美国互联网银行通常由传统银行设立,或由金融服务公司转型而来,基于其早期的业务与品牌声誉积累,将客户引流至互联网平台。如纳斯达克上市的BofI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体业务;汽车金融服务商Ally转型成为AllyBank、信用卡专业银行Discover等。

中国互联网银行则主要由互联网巨头申请牌照后设立。BAT利用自身社交、电商、搜索等流量入口,相继布局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及百信银行应运而生。微众与网商均聚焦于小额业务,但基于流量入口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客户定位,微众利用腾讯的社交大数据,定位于个人消费者,网商银行则背靠阿里系电商平台,聚焦于小微企业与农村用户。

2.发展:面临的监管环境不同

中美银行业监管体系差异较大,美国监管体系《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奠定了美国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1956年的《银行控股公司法》以及1970年的《银行控股公司法修正案》,增加了有关银行与保险业务分离的条款,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分业经营格局。然而,此后出台的许多行政办法不断对上述法案进行修正。如,1999年颁布的《金融现代化服务法》规定,银行可通过银行控股公司另外设立的子公司,可在限定范围内经营证券业务。实际上在《金融现代化服务法》通过以前,美国的分业经营体制已经解体,混业经营已经十分普遍,大商业银行已成为典型的美国式全能银行。该法案则是从法律上消除了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业务范围上的边界。至此,美国结束了长达66年之久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

但正是这种过度放松的监管体系,特别是在1999年出台“现代金融法”后,在诸多方面对银行控股公司即美国的大银行缺乏基本监管,特别是在创新产品方面,从而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现行的银行监管制度近似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监管制度。为了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至今仍然实行利率管制、分业经营,而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也是近期才放开的。但是,就是这种审慎的监管政策使得中国避免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

总体来看,中国银行业与美国相比,是监管制度上和产品上都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但是,开展各类创新业务都必须考虑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管理创新的能力。

美国互联网银行的蓬勃发展,源于金融监管的放松。而中国互联网银行的产生,也是监管放开的产物。但二者间存在着微妙的不同。中国互联网银行更能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因,正在于监管方面的定向引导。

3.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同

中美互联网银行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同。美国互联网银行由传统银行或金融公司发展而来,其竞争对手仍为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中国互联网银行的竞争对手则较为复杂,既要面临大银行的压力,也要面临中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直接竞争,还要面对P2P、小贷公司等的非对称竞争,二者的竞争策略也因此存在巨大差异。

综上所述,尽管中美互联网银行属于同一行业,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与各自国家的传统银行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中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可以参考美国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以上信息我们将会严格保密,报名结果以官方通知为准。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0postInfo.postAuthor.authorDes:'TA还没写个人介绍...'">

THE END
1.商业银行法案例分析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商业银行法案例分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734089-1-1.html
2.金融法案例分析(35页)金融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6 年 5 月 2O 日,甲公司总裁 A 先生打电话给公司董事 B 先生,通知他两天之 内将召开一次特别董事会。这时,B 先生正住在某饭店。虽然董事 还有两天才召开, 他已经获悉了有关公司合并的传闻。他在饭店里给他的父亲 C 先生、他的儿子 D 先生 和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0/0727/8050062027002127.shtm
3.《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融资案例分析,熊熊,邹高峰,张小涛著,科学...全部商品分类 图书 电子书 童装童鞋 女装 食品 母婴玩具图书>法律>经济法>金融法>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融资案例分析,熊熊,邹高峰,张小涛著,科学出...分享 收藏商品 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融资案例分析,熊熊,邹高峰,张小涛著,科学出版社 作者:熊熊,邹高峰,张小涛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94429852.html
1.2021年度全市法院金融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法律条款同时,本案考虑了一人公司对外担保的现实情况,法律并未禁止一人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但一人公司在对外提供担保时,无法依照《公司法》第16条规定,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进行决议,因此, 一人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认定应以其担保行为是否得到唯一股东的同意而定。该案的判决对金融借款中公司提供担保的责任承担、银行的贷前审查义务...http://fw.mwfw.cn/fltk/229279.html
2.金融法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期限,拆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用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知情人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0356372.html
3.金融法学习总结范文(通用6篇)金融法规:深入研究了各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包括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期货法等,掌握了其立法目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要求。 金融监管:学习了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了解了监管机构的职能、权限和工作流程,以及监管手段的运用。 金融风险与犯罪: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类型、产生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了金融犯罪的表现...https://www.yjbys.com/zongjie/xuexi/251461.html
4.刘燕楼建波:“KODA血洗大陆富豪”事件的金融法分析本文拟以KODA事件为例,对金融衍生品跨境交易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在简要描述KODA事件之后,本文将对KODA合约的基本结构进行梳理,分析KODA交易中同时存在的三组法律关系,并揭示银行在其中的利益冲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KODA事件中暴露出的金融监管、特别是跨境金融监管的问题。最后,将结合英国、香港的相关案例探讨法...https://www.economiclaw.pku.edu.cn/xzzq/jrf/1325654.htm
5.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6篇(全文)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第1篇 1、开发商能否指定物业管理公司 案例:某开发商售楼合同规定:乙方(购房方)同意甲方(开发商)或由甲方所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为该房地产的管理公司,负责对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共设施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管理期限为十五年。该花园全面竣工交付使用一年多后,小区业主成立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qmci7bj.html
6.招联消费金融起诉案例分析与解读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多金融机构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招联消费金融作为其中的一家重要机构,其业务的扩展和客户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法律纠纷。本站将详细探讨招联消费金融的起诉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消费金融行业中可能存在的问及其影响。http://www.sxxynews.com/falv/yqjianmian/4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