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监管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之“外有所助”
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民监管”理念,不断完善“全流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连续开展“消保专项治理年”“消保深化治理年”“消保规范治理年”三年攻坚行动,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辖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提升金融教育宣传工作质效,充分发挥正面案例的示范效应,推动金融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五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第五期“外有所助”——外籍来华人员服务案例篇如下。
01
携手交通民生行业,
推出国内首个出租车综合支付系统
监管提示:
近年来,监管部门指导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与第三方商户的合作与联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切实保障在沪外籍来华人员基本生活便利性,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02
提升外卡支付便利性,
优化境外人士在沪生活体验
近年来,随着外籍来华人员的不断增加,为不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和涉外金融服务水平,监管部门指导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多措并举,丰富在沪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服务供给,聚焦“医、食、住、行、娱、游”六大场景,进一步优化外卡受理环境,切实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
03
推进薪酬购汇服务升级,为来沪工作的境外个人提供足不出户一键购汇的便利
薪酬购汇是境外个人来沪工作的刚需金融业务。某商业银行于2024年6月推出境外个人境内薪酬购汇线上便利化服务,支持个人签约或企业批量合作两种模式,实现境外个人通过手机银行完成线上薪酬购汇,足不出户,一键购汇,无纸化便利办理。截至8月末,已为复旦、交大、哈罗外籍人子女学校等高校、民非教育机构的外籍教师、海外人才实现薪酬购汇的服务升级,累计办理近百笔批量便利化线上购汇业务,有效解决了传统柜台办理薪酬购汇耗时久、流程长的痛点,优化了来华人士支付体验,助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获得客户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监管部门指导金融机构围绕外籍来华人员常见资产管理、保险保障等金融需求,丰富金融产品或服务类型,探索为符合条件的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
3、我司以尽责的态度,独立、客观地提供资讯。所有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意见,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我司提供资讯中所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我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在任何情况下,过去的走势不代表将来的表现,由于各种经济、市场或其他因素,未来的结果可能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此外,任何潜在风险或收益的预测仅作说明之用,不应被视为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或获得的最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