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院网

消费者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对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信心、维护经济安全与稳定、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消费市场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省法院与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2021年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旨在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维权、依法维权,提醒经营者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共同创建诚实守信、绿色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

典型案例1

典型案例2

销售假冒“星巴克”品牌的咖啡,应对消费者承担惩罚性赔偿

案情:某公司系专门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公司。该公司在明知其采购的速溶咖啡为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商品的情况下,仍以单位名义,通过销售员推销、物流发货等方式,先后销售给分布在全国18个省份的50余名商户,销售量达19264件,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724万余元。案发后未销售的咖啡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检测,查获的假冒“星巴克”商标速溶咖啡符合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的标准要求。某公司最终被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二十万元。江苏省消保委为维护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起公益诉讼,要求某公司承担对消费者构成欺诈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支持了公益诉讼请求,判决某公司承担销售金额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2172万元。(江苏省消保委)

点评:该案某公司制假售假,严重侵害不特定多数群体的利益,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市场秩序,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民事领域,该公司明知对外销售的咖啡假冒“星巴克”商标,却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构成欺诈,法院依法判决该公司承担销售金额三倍赔偿,彰显了司法裁判坚决制止售假行为的决心。江苏省消保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及时对本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全面、有效地维护了不特定多数消费群体的利益和市场秩序,打击了违法者制假售假的嚣张气焰,发挥了公益诉讼制度的价值。

典型案例3

向不特定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损害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案情:章某自2017年6月1日开始从事文身经营,累计服务消费者上百人,其中七成为未成年人。2018至2019年,有未成年人家长因子女文身而与章某发生纠纷,公安机关介入处理。此后,章某仍然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据查实,章某在经营中不核实消费者的年龄及身份,部分未成年人文身后就学、就业受阻。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认为,章某的行为侵害不特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请求判令章某停止侵害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法院认为,文身行为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社会交往、就学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应当认定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经营者向不特定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故法院判令章某立即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行为,并在国家级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众书面赔礼道歉。(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典型案例4

将被他人购买使用过的汽车作为新车出售,构成欺诈,应当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案情:2020年7月,徐某在某公司购买一辆奥迪牌轿车。签订合同时,某公司告知徐某车辆离合器存在问题,但并未告知其他事宜。徐某在办理车辆牌照时发现,该车辆曾购买过保险且办理过临时牌照。徐某与某公司交涉后,公司才告知徐某该车辆曾出售给蔡某,蔡某使用后发现离合器存在问题遂将车辆退回。徐某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诉至法院要求某公司退款并支付车价三倍的赔偿金。法院认为,案涉车辆曾被蔡某购买并使用,并非新车。某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使徐某陷入错误认识以新车价格购买案涉车辆,该行为构成欺诈。故法院判决撤销徐某与某公司的汽车销售合同,徐某退还案涉车辆,某公司返还徐某购车款并支付三倍赔偿款1134000元。(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点评: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汽车销售者利用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与第二十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负有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真实、全面信息的义务。本案中,某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向徐某交付新车。按照一般消费者的理解,新车应指全新、未经使用、未经维修的车辆。案涉车辆曾被蔡某购买并实质性使用,不属于新车,该情况属影响消费者选择权的重大信息。某公司有义务将该情况告知徐某,但故意隐瞒案涉车辆曾被他人购买使用的重大信息,致使徐某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以为案涉车辆是新车并支付相应价款,该行为构成欺诈。某公司应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向徐某支付汽车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本案提醒汽车销售者严格自律、诚信经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健康运行。

典型案例5

美容机构借用他人资质开展诊疗构成欺诈,应承担惩罚性赔偿

典型案例6

典型案例7

网拍平台内经营者拒绝以竞拍价发货,应当向竞拍成功的消费者赔偿相应损失

点评: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购交易模式也层出不穷。一些网络经营者出于营销等目的,采取1元底价甚至0元底价的竞拍方式吸引消费者,有时出现竞拍成交价明显低于商品市场价,经营者因此不愿履行发货义务的情况。对于此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经营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经营者承担继续履行发货义务的违约责任,如果经营者在事实上已经不能履行,应当向消费者赔偿相应损失。本案中,经营者已将案涉拍品卖给他人,事实上已不能履行合同,导致消费者失去了以竞拍价获得拍品的机会,人民法院判令经营者向消费者赔偿竞拍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损失,弥补了消费者的损害,同时也符合损失认定的可预见性规则,妥善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8

银行怠于履行对客户不良征信信息的删除报送义务,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案情:2006年8月,胡某与某银行、仕某签订《个人担保借款合同》一份,约定胡某向银行借款5万元,仕某为借款的担保人。合同到期后,胡某、仕某未归还上述借款。银行于2009年9月起诉至法院要求胡某、仕某立即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诉讼中,银行申请追加某公司为被告,并同意将该笔贷款直接纳入某公司名下,某公司亦确认该笔贷款由其实际使用,同意偿还借款本息,各方据此达成调解协议,约定案涉贷款本息由某公司偿还。2021年1月,胡某查询其个人信用报告时发现案涉5万元贷款仍记载为逾期状态,遂要求银行删除其不良征信信息但遭拒绝,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银行立即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报送删除胡某不良信息的申请,并赔偿胡某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法院经审理后判决支持胡某的诉讼请求。(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

典型案例9

经营者转让店面致使消费者预付费无法正常使用的,应向消费者退还未消费余额

典型案例10

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网络游戏大额充值,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需将钱款退还

THE END
1.银行消保工作典型案例总结20221114184819.docx银行消保工作典型案例总结 XX银行消保工作典型案例总结一、典型案例客户余女士于2016年11月1日来电反映,其于当日下午4点40左右来到我行XX分理处存款,但是发现下寅分理处已经把大门关的差不多了,离地只剩10公分左右,便对工作人员表示存款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且金额较大而下寅这里治安混乱,希望能进去办理存款业务。但...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14/8005011123005012.shtm
2.黄岐支行消保案例学习:消保服务经典案例银行消保案例学习 消保服务经典案例--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防止财产遭受侵害 近年来,以投资理财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猖獗,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合法 中国人民银行 权益。非法集资情况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借用私募基金、P2P等概念对金融消费者实施诈骗,有的 网上办事 则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保险公司业务...https://www.meipian.cn/4wwk248s
3.兴业银行青山街支行:消保案例演练,提升全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安徽财经网https://www.ahcaijing.com/index.php?m=wap&siteid=1&c=index&a=show&catid=21&typeid=10&id=497199&page=2
1.银行最新案件深度解析与观点阐述,案例剖析与启示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一起银行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本文将围绕这起银行最新案件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个人立场及理由。 正反方观点分析 1、正方观点:银行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此案凸显监管有必要加强 ...http://www.blmsaf.com/post/22760.html
2.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心得两篇经管文库(原现金交...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心得两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703264-1-1.html
3.银行消保工作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银行消保工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银行消保工作...上半年,共上报县局宣传稿件14件,上报市局12315中心信息3篇,典型案例1篇,市场警示3件。***省《燕赵...制定《XX年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方案》,截至11月共集中学习12次,党组成员撰写读书笔记7万余字,学习心得...https://www.360wenmi.com/f/dvoz63jx2dr6.html
4.有银行员工出售900余份征信报告!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消保典型案例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消保典型案例 10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提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收取个人客户唯一账户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非法获取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转嫁贷款抵押评估费用、增加企业融资负担等违规案例。 案例显示,消费者李某向监管部门投诉,反映其在商业银行被扣收了10元...https://bank.hexun.com/2023-10-11/210511811.html
5.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500字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1500字十一篇(模板)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500字 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1500字篇一 (一)、新消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788740/
6.三部门联合发布28个消保案例,有银行员工累计出售900份征信报告...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28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 在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中,第一个典型案例即为某商业银行主动监测拦截电信诈骗,帮助消费者避免资金损失。据统计,2022年以来,该行已累计通过反诈系统主动拦截和劝...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213022.html
7.新鲜出炉!2021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案例发布!在3月14日举办的“2022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峰会”上,由《中国银行保险报》和广东正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共同编写的《2021年度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 《蓝皮书》收录了2021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案例。案例重点反映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开展特...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23/c6331016.html
8.112个案例入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名单本次案例评选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流程,顺利完成了案例征集、参评资格初审、网络投票、各协会复审推荐和专家评委线上评审等环节,最终有112个案例从761个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并入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名单。 从行业看,112个入围案例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81个、融资担保公司12个、财务公司7个、小贷...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9232856677217.html
9.普惠金融内控合规的两类风险:业务风险和案防风险内控新闻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普惠贷款产品的消保审查。与个人消费者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产品服务(含产品准入风险评估、重检和退出)、规章制度(业务规则、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协议文本(合同、章程等)、收费定价(收费调整、优惠公告等)、营销宣传(含宣销方案、宣传文本以及包含产品营销推介功能的公告、 短信、信函、推文等),都要...https://www.neikong.cn/2188.html
10.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总结另外,我行重新修订了《遂宁银行董事会议事规则》和《遂宁银行战略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了董事会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战略、政策、目标等的制定和监督、评价,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消保工作落地实施。此外我行还成立了“遂宁银行董事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和“遂宁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分别从董事会和...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284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