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型保险依旧占据“C位”分红险成理财新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彭妍

根据监管要求,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降至2.5%。

预定利率下调后,哪类保险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以及银行重点推荐对象?对此,《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当前预定利率2.5%的新产品已经陆续上架销售,除了传统型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之外,采取保底+浮动收益模式的分红险产品成为银行重点发力方向。

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热销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由3%降至2.5%,而分红型保险和万能险的上限则在10月1日分别下调至2%和1.5%;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

目前,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依旧是不少银行重点推荐的产品。

北京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最近考虑购买储蓄型保险的客户增加,尤其是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咨询量明显上升。长期来看,与三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相比,预定利率为2.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更具有性价比。

“最近来银行咨询保险产品的客户增多,很多储户开始寻找新的理财方式,将目光转向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一家国有大行的理财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增额终身寿险除了现金价值明确写入合同、提前锁定收益之外,还具备保险保障属性,可以有效满足客户中长期的理财需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虽然下调了,但是增额终身寿险仍然受到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稳定收益、风险防护和税务优势,而且寿险的利率相对于存款利率仍然具有一些优势。在当前利率环境下,这类保险产品仍然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这种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分红险吸引力有望提升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险的吸引力有望提升。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产品的回报率下降或者是保费涨价。预定利率下调后,为了维持产品的吸引力和有效地维护客户,保险公司可能会调整产品结构,预计会考虑推出更多分红险产品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分红险的收益分为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两部分。保证收益就是预定利率,是分红险产品定价时为保单设计的利率,写入合同;非保证收益是分红,受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分红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不过,根据监管要求,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调整为2%。

“目前银行的主推产品是分红型的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除了2.5%预定利率保证收益之外,还有分红,组合下来收益还不错。”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10月1日起,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5%降至2%,如果想买保险的话,建议这个月购买。

田利辉表示,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除了具有稳定收益之外,分红险还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因为它包含了保证收益和非保证的分红部分,这样即便预定利率下降,投资者仍有机会通过分红获得额外收益。

未来,分红险将成为险企销售的重要产品。近期,多家上市险企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后续产品策略将聚焦分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等大型险企均计划将分红险销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

对此,田利辉认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公司需要减少对高成本保障型产品的依赖,转而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成本收益更高的产品,进而优化业务结构。由于分红险不受预定利率的直接影响,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增加分红险的推广力度,以吸引那些寻求稳定收益加潜在分红收益的客户群体。

田利辉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购买分红险产品需要注意条款细目、风险评估、费用结构和长期承诺。投资者需要仔细阅读并切实理解保险合同中的所有条款,特别是关于分红的计算规则和保证收益部分。分红险虽然是保险产品,但它也具有投资性质,因此投资者需要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投资者还需要了解产品所涉及的各种费用,如管理费、手续费等,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实际收益。

THE END
1.储蓄型保险收益高吗?保险利率计算公式储蓄型保险的收益与投资收益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相对较稳定,但相对于其他投资产品,其收益率可能较低。这是因为储蓄型保险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保险保障,而非追求高收益。因此,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率通常会受到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chuxuxingbaoxian-3259268.html
2.美国存款年金IUL寿险的理财功能对比1)固定收益年金(Fixed Annuity):该类年金的原理很像定期存款,保险公司扣除一定费用后,投入相对比较保守的投资账户,按照合同的固定利率给予投保人一个固定(Fixed)的储蓄回报率,通常高于银行定存利息。 2)浮动收益年金(Variable Annuity):该类年金属于投资型年金,高风险高回报,保险公司一般不会保证投资收益,收益根据市场...https://www.meipian.cn/4zdmbk2k
1.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行储蓄型保险热度不减要闻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部分投资者已将目光转向保险产品,特别是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受到关注。银行理财经理、保险营销员已开始大力推荐此类保险产品。 业内人士提示,保险产品的收益测算方式较为复杂,与存款有所不同,投资者需要充分理解产品。此外,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适合长期持...https://www.cet.com.cn/gppd/yw/10017921.shtml
2.2.75%增额寿终究还是来了,最后的3%红利你要错过吗?现金金生保险业首批预定利率2.75%产品月初正式推出,就是泰康人寿尊享世家增额版2024。 这也意味着后续会有更多的2.75%新品上市,而3.0%产品也会陆续退出市场。 可别小看保险这0.25%的下调幅度,收益差距真的蛮大。 保险可以锁定终身利率,通过持续的复利增值,3.0%和2.75%的收益差距会越来越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O9GPPC0519QIKK.html
3.关于储蓄保险意愿需求的调研问卷6. 您认为储蓄保险的收益率如何? A. 高于银行存款利率B. 与银行存款利率相当C. 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7. 您认为储蓄保险的风险如何? A. 高风险高收益B. 中等风险中等收益C. 低风险低收益 8. 您认为购买储蓄保险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A. 年轻时B. 中年时C. 老年时D. 随时购买都可以 ...https://www.wjx.cn/xz/249390342.aspx
4.“打飞的”去香港买保险又火了,标榜6%在收益上,根据陈女士提供的保单收益演示表测算,20年时保单可提取的现金价值为25万美元,对应的收益率为5.21%;60年时可提取的现金价值为410万美元,对应的收益率为6.6%。 整理自陈女士保单 为了吸引客户投保,香港各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优惠活动。有香港保险公司针对重疾最高可以给到5个月的保费折扣;储蓄保险方面,5年期...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487313.html
5.利多多3号终身寿险分红型怎么样?利多多3号是存款还是理财?因此长期持有的情况下,这类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率通常高于传统的银行定存利率。 举个例子,30岁男性选择利多多3号,年缴10万,共缴纳10年。 含分红的情况下,持有10年即可回本。 到了50岁时,现金价值达到154.9万元,复利收益率(IRR)可达2.84%,单利收益率则为3.55%。 https://www.naibabao.com/cms/show-44572.html
6.邮政理财储蓄有风险吗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储蓄保险的收益率可能会降低。因此,在购买储蓄保险前需要了解相关的利率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4、通货膨胀风险:储蓄保险的收益虽然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但是如果通货膨胀严重,可能会降低储蓄保险的实际购买力。因此,在购买储蓄保险前需要了解相关的通货膨胀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92556
7.存款降息下理财新变化:寿险分红险“火”了,黄金也被推荐一位保险业从业人士对记者分析,虽然有可能很多人会来购买储蓄型保险产品,但是如果产品背后的投资收益不达预期,这种锁定长期收益率的产品对险企未来的影响就会很大。东吴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提示道,此次国有大行降息对压降2024年负债端成本的作用明显,也打开了明年年初LPR下降的空间。若后续LPR持续调降,或将打开...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9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