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人打着“央企背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的名义,借着安盛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的旗号,左手把自己旗下的资产偷天换日,右手再通过自己的经纪公司虚假宣传销售出去。
透过多种手法误导投保人,让其以为有大企业背书,选择的投资基金是“稳赚不赔”的。
在这种曲折离奇的布局下,投保人如待宰的羔羊,并不知道一张布局错综的大网正徐徐展开,等待他们的正是一场无情收割。
近些年暴雷事件不断,P2P、原油宝、银行理财、国企债、泰禾别墅、蛋壳公寓……
甚至养个虚拟宠物,都能被骗11万。
有人吐槽说“没事,贫穷使我安全”,请别忘记我的200块钱小黄车押金。
镰刀千万种,总有一款适合你。
01
四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
不知道还有多少朋友记得去年“4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事件,这件事最近有了新进展。
香港警方在今天召开记者发布会,商业罪案调查科高级警司游健雄提到在昨日开展了代号为“峭锋”的拘捕行动:
以犯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的名义逮捕了13男11女,破获了这宗涉及4.75亿港元和263名受害者的诈骗案;
并冻结了约4.2亿元资产,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和价值3.7亿元的物业。
我们常常强调保险的安全性,这里怎么和“诈骗”联系上了呢?
作为保险圈的“福尔摩肆”,我追查这件事情的背后,把线索联系起来,发现很多信息警方没有说明。
这事要从去年六月一封名为《四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的公开信说起。
原来有263位投保人,其中250名来自内地、其他人来自香港和马来西亚,多年前通过保险经纪公司宏亚的推荐:
选择了基金HKIF,并和他们所投保的香港安盛投连险保单价值进行挂钩。
随后,在毫无市场征兆的情况下这款基金净值暴跌95%、血亏4亿。
投保人人均净亏损200万,损失最大的有2000万,最少的也有20万。
投保人事后去到香港安盛保险公司拉横幅抗议,那么保险公司安盛、经纪公司宏亚、基金HKIF和投保人,究竟孰是孰非呢?
02
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与投连险
在知乎上有人问到安盛天平的一款医疗险,有代理人回复说没听说过这家。
安盛天平和工银安盛都没听说过的话,那估计这位朋友连安盛都不知道。
安盛成立于1816年,从规模上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了。
其实买保险和保险公司的规模也没啥关系,主要和具体的险种和产品有关。
拿保险投资说: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以寿险最为普遍。市场上的寿险产品有传统型寿险和投资型寿险两大类。
传统型寿险又被称为保障型寿险,比如年金险和增额寿险,是保本保收益的。
投资型寿险与传统型寿险是相对的,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保障在保单签发时并非完全确定,存在着非保证成分或投资成分。
年金险和增额寿险是保本保收益的
根据投资成分的不同,可再分为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这三类,当中投连险的非保证收益成分最高。
需要注意的是,投保人在投保投连险时会被要求选择一支或几支基金构成一个“投连账户”。
在内地购买的投连险,投保人选择的资产组合是由保险公司直接管理。
而香港的比如安盛这款投连险,投保人可以自由、开放、独立地选择市场上的各类资产进行投资和挂钩。
投资标的由我选,投资风险由我承担,我为什么不直接去买基金,而要与投连险挂钩呢?
因为保险具有独特的法律、税务属性,可以做到某种程度的避债避税、定向传承、防范离婚风险等。
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此外,投连险仍然属于人寿保险,保险公司还是会提供身故赔偿责任的。
那么经纪公司宏亚是怎么做到在上千只基金独独踩中暴雷的HKIF呢?
这背后是一个金融老千处心积虑多年把自己垃圾资产卖出去的“励志故事”。
03
亚洲金融老千
我们顺着暴雷基金HKIF和销售方经纪公司宏亚顺藤摸瓜。
2014年至2016年,来自中国内地和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经纪公司宏亚得知:
安盛发行的“EVOLUTIONHKIF“保险产品收益稳定、资金安全,主要用于投资香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中的增按服务。
他们怀着对安盛保险、香港地产的信任,怀着对预期年化收益9%的向往,迈入了布局四年之久的陷阱。
1.假借安盛名义将Evolution投连险包装成一款只投资HKIF的寿险产品,未提及投资者其实有多种基金可以自由选择。
宣传材料里面重点描述安盛实力与背景,利用安盛为HKIF背书,对HKIF真正的基金管理人却避而不谈。
2.以高息吸引投保人。宣传材料里面称HKIF基金收益稳定,主要用于投资高回报的香港房地产,年化收益在9%-12%左右。
4.让投保人误以为宏亚的人员是安盛的员工。
5.没有确认及审查投资人是否是专业投资人。
Evolution连接资产的高度开放性决定了这是一款仅向专业投资者,也就是仅面向机构专业投资者、法团专业投资者以及资产超过800万港元的个人专业投资者销售。
7.伪造投保人专业投资者的资格。
经核实,东航香港确实属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的下属全资子公司。
但是HKIF的真正基金管理人却是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这是一出蹭“央企背景”名气的李鬼遇李逵:
HKIF基金最终把投资者的钱投向了第一亚洲控股集团,而第一亚洲控股正是经纪公司宏亚的母公司。
这意味从保单销售到基金操盘,都是诈骗集团的一场老千局。
04
对我们的警示
这些骗子处心积虑数年,利用内地消费者的多项盲点和误区:
1.对两地保险产品的差异不太了解;
2.会误把代销机构的信用当做理财产品本身的信用;
3.对”央企背景“、“国有控股”、大公司的迷信。
这也提醒我们: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打破刚性兑付的情况下,铭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耳提面命: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2.要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质和风险,为自己的投保或投资负责。
但凡储蓄险投资的纠纷,十之八九源于销售误导,如果是健康险、人寿险的纠纷,还有第二个因素:带病投保。
就储蓄险而言,提醒大家:不要光看收益率,更要了解背后的风险程度。
不同性质的香港储蓄险,收益率背后的风险是不一样的——
分红险:持有20年,保底收益1%左右,预期收益6%左右,客户和保险公司共担风险。例如友邦的“充裕未来3”、保诚的“特级隽升2”等。万能险:如持有15-20年,保底收益2.5%左右,预期4.5%左右,不同产品有差异,例如安达的“荟聚成金卓越”等。万能险也是客户和保险公司共担风险,因为保证部分高,所以风险小,当然预期收益也会少些。投连险:客户自己选择基金组合,完全自担风险,可能收益很高,也可能本金全无。年金险和增额寿险:收益固定,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T博士
最近两年我推荐给很多人的内地年金险和增额寿险,终身固定收益逼近年复利3.5%到4%。
不管在香港还是大陆,都是保证收益最高的。
不要迷信“银行”、“500强”等销售渠道,也不要被“分红”、“演示高收益”迷惑,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有保证的才是心头好。
3.选择有信誉、专业的咨询服务,这也正是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等专业顾问的责任。
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8年妈龄,连续多年获得国际寿险行业最高荣誉,已服务过上千个家庭。
●一家四口,先给谁买保险?
●同样的保障什么她可以少花三千元?
●保险公司会不会垮?垮了怎么办?
在T博士这里,你都能找到答案。关键是,她不为任何保险公司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