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户背后的金融智囊团,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
“保险+期货”,将分散的农户与期货市场联系起来,是江苏运用创新金融工具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2020年8月,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落地首单“保险+期货”项目——生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保障农民收入、服务初级农产品保供稳价。2021年1月,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生猪期货,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同步签下江苏首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保单。截至今年11月,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累计为全省9个市28个区县的2651户次农户提供“保险+期货”风险保障,其中生猪61.17万头、家禽116.3万羽、玉米0.45万亩,保障金额达12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保障农户收益
近几年,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尤其2023年1—11月,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一度跌至成本线以下。在徐州沛县龙固镇,养殖户姚元林却并不感到过于恐慌。这是为什么?
虽然不懂什么是“保险+期货”,但是姚元林清楚:“一旦猪肉价格跌了,保险公司会根据约定赔偿。”这份生猪价格保险,保险期间一般为1个月或2个月,以保险起期的生猪期货价格为基础,如果保险期内生猪期货价格下跌,则视为发生风险,由中华财险将差额部分赔付给农户;中华财险同时向期货公司或其风险子公司购买场外看涨或看跌期权,转移自身承担的价格风险;期货公司或其风险子公司对期权进行复制,通过商品交易所的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在期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中分散风险。这样,价格风险由农户转移到保险公司,再通过期货公司向期货市场转移。
除了切实保障农户收益,对于保费,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也努力引入外部资金,充分利用各类补贴项目降低农户自缴保费压力。在姚元林参与的大连商品交易所项目中,保费支付方式为大商所负责50%,农户负责50%。这些补贴可以降低农户的经济压力,也让农户有更多的参与意愿。
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累计开展大商所农保计划项目15个,撬动大连商品交易所补贴541.3万元;累计开展头部公司补贴项目16个,撬动头部公司保费补贴131.36万元。
不仅在提高农户投保意愿上下功夫,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还不断丰富“保险+期货”项目品种,进一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沛县养殖户郑伟拥有11个鸭棚,今年7月和10月,他一共为3.4万只鸭子购买了中华财险的商业性鸭饲料价格保险,之后通过“保险+期货”模式获赔6.8万元。“今年饲料价格波动大,我心想这咋整?养鸭子我有信心,但是饲料价格一涨我就不敢养,或者推迟养。幸好有饲料价格保险,可以帮我控制成本。”鸭养殖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能占到90%,尤其是玉米和豆粕约占到饲料配方的70%—80%,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
从生猪和肉鸭,到肉鸡和鸡蛋,再到玉米和豆粕……“保险+期货”品种不断增加,覆盖地区持续拓宽。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负责人说,“保险+期货”的保障范围也不只在销售端,养殖户可能同时面临成本端饲料价格上涨,以及销售端生猪价格下跌的风险。对此,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推出了价格险、饲料成本险、养殖利润险等多种保障,根据品种和市场行情,给农户推荐合适的方案,进一步保障养殖户的实际收入。
“普通农户可能并不懂‘保险+期货’的专业原理,但是,他们能切身感受到产品能否稳定生产经营。”蒋岩说。
截至目前,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已开发“保险+期货”创新险种12个,其中全国行业首单产品1个,江苏省行业首单产品7个,包括首单生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首单生猪价格保险、首单省级财政补贴型生猪期货价格保险、首单生猪养殖利润指数保险、首单鸡饲料成本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首单鸭饲料期货价格保险、首单以鸡蛋价格和鸡饲料成本为核心的蛋鸡养殖利润指数保险。
抢抓政策机遇,拓宽覆盖广度
猪粮安天下。近年来,为了应对“猪周期”,江苏一直推动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协作,通过“保险+期货”模式,化解生猪价格下跌风险。
2022年6月,江苏省开始尝试财政支持政策,将徐州、淮安、盐城3个市9个区县作为试点,省、市两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专用于对生猪存栏量一万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购买“保险+期货”保费80%的补贴,参保生猪养殖户只需自交20%的保费。今年3月,江苏省进一步扩大生猪“保险+期货”试点范围,试点范围扩大到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南通市、扬州市、宿迁市等7个设区市的22个县(市、区),财政支持资金也较上年增加一倍,总金额达到6000万元。
其中,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于2022年取得淮安市、盐城市试点业务承办资格,2023年承办区域进一步扩展至南通等地。一方面,“保险+期货”为农户提供了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的一种工具,另一方面,政策性“保险+期货”的保费由省级、市级和县级财政及农户共同承担。
以盐城为例。养殖户周贺平共计为1700头生猪购买了地方财政补贴型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自缴保费3.32万元。数月后,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周贺平获得9.87万元的赔付。
在淮安,有效抵消因为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对农户的不利影响,保障农户收益、稳定农户养殖信心、助力产业健康发展、稳产保供的案例比比皆是。2022年,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取得淮安区域生猪“保险+期货”创新项目试点独家承办权。经与省财政厅积极汇报、谋划,在省市县多级联动下,同年6月28日,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在淮安盱眙落地全省首单省级财政补贴型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业务,为4户养殖户的2000头生猪提供了541万元的价格风险保障,参保农户只需自交20%的保费。数据显示,仅2022年一年,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在淮安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14批次,承保覆盖3个试点县区的22个乡镇77个村,为205户次中小养殖户的13.04万头生猪提供3.07亿元的风险保障。
财政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参与“保险+期货”项目的积极性。将“保险+期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不仅减轻了农户的经济负担,也充分展现了政府对“保险+期货”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更大规模的推广。截至2023年11月,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承担的省级财政补贴型生猪“保险+期货”试点业务,累计为淮安、盐城、南通3个市11个县区1334户次农户养殖的36.03万头生猪提供了7.6亿元价格风险保障,项目平均赔付率近70%,农户自缴获赔率近400%。
“提升新增试点县的覆盖面,是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应该主动做农户的金融智囊团,让更多中小农户能真正享受到金融便利,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走得更远。”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张军说。
探索“+N”延伸,合力赋能产业
创新,一直是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保险+期货”模式持续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词。当下,“保险+期货”产品在江苏的规模和覆盖面持续扩大,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进一步探索延伸模式,汇集金融链、产业链上下游力量,共同促进农民保收增收。
比如,尝试“保险+期货+银行”模式。在淮安盱眙县河桥镇,养猪户蔡建平已经从事养猪20多年。2015年,他从上海来到淮安,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然而,在2022年9月,由于饲料成本上涨和生猪价格波动,蔡建平的养猪场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幸运的是,时值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保险+期货+信贷”模式在淮安推广,蔡建平成了第一批申请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蔡建平迅速完成资信审核工作。没多久,50万元贷款资金就到账了。“没想到申请这笔贷款这么方便,凭借保险就能申请,到账也快。饲料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蔡建平高兴地回忆。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都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融合发展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全面、多元化的金融保障。”淮安市财政局金融处处长张凌说,引入“保险+期货+信贷”模式既可以保障农户面临的价格风险,又可以解决资金需求,从而更全面稳定地支持农户的生产。在蔡建平的案例中,保险公司通过设计“保险+期货”产品降低了农民的农业生产风险;银行则通过保险公司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民提供生产资金支持,不再要求“强担保”;银保合作建立分险机制,分担信贷风险,又通过期货进一步分散经营风险,切实提升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成效。
另外,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创新探索“保险+期货+订单”模式。笔者走访时了解到,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收集农户对于签订远期收购合同的看法。在“保险+期货”为养殖户提供价格保险的基础上,农户可以按一定价格将生猪售卖给第三方企业,该模式不仅可以提前解决农户的生猪销路、售价问题,也可帮助下游企业获得稳定的货源,锁定采购成本。
“这些年来,通过不断实践‘保险+期货’项目,我们充分利用不同金融机构的特性进行跨界合作,为农户提供更广阔的金融选择和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保险+期货+N’模式,实际上是将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整合更多产业链资源,群策群力,联合创新金融服务。”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多、更好、更贴心的金融支持,助力江苏乡村产业做大做强。
陈娴杨宇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