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保险+期货’模式的实施,促进实现农民不愁价、不愁卖、不愁钱。未来,通过金融市场的多方合作,以期进一步提升‘保险+期货’项目对农民的保障效果,使农民从种到卖,实现全链条的风险保障。”刘鸿君说。
大商所市场发展部经理艾克白尔·阿布拉介绍说,大商所自2015年开始在国内首创推出“保险+期货”项目,十年来,项目覆盖了除了港澳台之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项目保障玉米、大豆、生猪、鸡蛋、饲料等品种现货量近1900万吨、种植面积3200多万亩。
事实上,作为服务方,期货经营机构在开展和推广“保险+期货”模式方面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宏源期货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季表示,展望未来的发展路径,市场参与各方要持之以恒地夯实“保险+期货”业务的根基。“其中,保险公司要不断加强保险产品的设计,优化产品的类型和结构,形成多元、丰富的保险产品体系,为各类农户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服务资源。同时,期货公司也要加强专业力量的建设,特别是在交易对冲能力建设上要持续加强发力,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价格风险管理服务功能。目前,麦盖提县”保险+期货“项目已经实现了全县域的覆盖,但是还有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参与度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各方力量要加强对‘保险+期货’业务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农户能够享受到‘保险+期货’业务带来的强农富农实惠。此外,还要加强资金筹措汇集的综合管理,争取能够形成支农惠农资金的汇聚地。”李季说。
此外,多年来,“保险+期货”模式不断创新,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在“保险+期货+N”领域,创新地引入了公益的模式。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定心丸·乡村普惠金融项目成员李润露表示:“作为海内外的学生群体,我们希望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有限的能力,能够参与到推广‘保险+期货’模式的队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