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一站式服务政策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保一站式服务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措施

一、承办大病保险给商业保险公司带来的机遇

(一)提升企业形象和公信力

(二)推动产品设计的进步

通过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与社保/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合作,可以充分深入地获取承办地区的群众基础健康数据,帮助商业保险公司设计、丰富新的健康险产品及其他保险产品。从长期来看,健康险将成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潜力险种。

(三)提高客户粘性,带动增量保费

通过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可获得庞大准客户群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大病理赔、量身定做地推销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阶层、不同保险需求的其他保险产品,极大地提高客户粘性,为销售商业保险公司的其他业务创造了准客户条件,推进整体业务的大发展。

(四)凸显风险管控的专业管理能力

二、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困难挑战

(一)政策风险

无论是城镇居民医保,还是新农合,其政策和运行受政府干预多,变数多。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与之对应的大病保险业务也有很大的政策风险。承办的保险公司有可能要承担地方医保遗留问题的风险。

(二)支付风险

城乡居民医保的参合参保人员主要构成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基本医保补偿金和商业保险公司的大病理赔金支付,由于支付对象的原因不得不以现金支付,且以受益人委托领取方式为主。存在因支付不到位等情况引发的现金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基本医疗基础管理参差不齐影响大病保险服务品质

居民医保,特别是面向农民的新农合,基本以县区为管理核心。新农合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个别地方尚存在基本医疗补偿手工操作的情况。这就给与之密切关联的大病保险的高效运营带来障碍,进而影响服务品质、企业形象和政府信誉。

三、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要点

六部委《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要加强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经办服务的衔接,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确保群众方便、及时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二)发挥专业和行业优势,与基本医疗联动,强化医疗核查,加强风险管控

大病保险的理赔给付风险和医疗核点是医疗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合理性。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与基本医疗联动,进行事中、事后的医疗核查。通过进入医院的医疗信息或医疗档案管理部门、走访主治医生等方式核实医疗档案的真实性:核对姓名、病种、医疗费用、住院ID号码、医疗费金额、医疗费发票号码等信息,查证提供核查的信息与医院保存的信息是否一致,核实定点医疗机构是否存在随意、私自添加药物、检查或诊疗服务项目,变换药物分类,放任患者挂床治疗同时收取各项费用等现象。

在具体医疗核查形式上,商业保险公司应区分两个方面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第一,对于在基本医保辖区内定点医疗单位救治的患者,应以借助医保核查平台为主。通过结合网上核查结果,对重点患者与医保稽查人员一道深入医院病房,开展事中走访、核查。第二,对于外转到医保辖区外救治的患者,医保的稽查鞭长莫及,商业保险公司应充分借助自身网络优势,协助医保/新农合完成核查工作,弥补基本医疗风险管控的短板。

(三)打造专业队伍,提高专业能力

凡事以人为本。尽管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大病保险参保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建立具有医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服务人员队伍,提高业务的专业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是承保好大病保险的前提。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钦,臧文斌,刘国恩.医疗保障水平与中国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J].保险研究,2013(7):95-107.

[2]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12〕2605号)[Z].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198”政策落实,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截止2020年4月21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参保条件的应参保人口(0000)人,其中参加当年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或同类型保险)的(0000)人,参加当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达到100%,享受参保费用(个人缴费部分)财政补贴政策(4000)人。

建档立卡贫困患病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按规定转诊的住院医疗费用,通过政府兜底机制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均达到要求(14、15年退出户;16年、17年脱贫户实行差异化兜底报销比例80%)。截止2020年4月21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住院(2358)人次,总医疗费用(1317.031888)万元,报销医疗费用(1222.58313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954.321636)万元、统筹基金二次支出(51.404219)万元、大病医疗基金支出(61.355391)万元、医疗救助基金支出(120.521553)万元、财政兜底基金支出(34.980334)万元、医疗兜底手工补差(0)万元),住院报销达到90%。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门诊特殊慢性病卡,按规定在县域内或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医疗费用,通过政府兜底机制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要求(14、15年退出户;16、17年脱贫户实行差异化兜底报销比例70%)。截止2020年4月21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患者(3603)人次,总医疗费用(115.237626)万元,报销医疗费用(104.863856)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79.114957)万元、大病医疗基金支出(2.620862)万元、统筹基金二次支出(2.659704)万元、医疗救助基金支出(15.123115)万元、财政兜底基金支出(5.345218)万元、医疗兜底手工补差(0)万元)。

(二)在定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全区范围内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的“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根据自治区医保局的统一部署,加快社会保险“一门式”经办管理信息系统安装使用。安排经办人员到自治区医保局医保局参加业务培训,区医保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进行培训,从2019年6月14日起正式启用广西社会保险“一门式”经办管理信息系统。

(三)全面实施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我区共辖11个乡镇、12个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根据区扶贫办提供国扶系统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4月7日,我区总贫困人口42288人,根据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人口健康信息业务应电子平台)显示,截止4月21日我区常住符合签约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签约42236人,签约率99.88%。并按照公共卫生要求定期进行随访。优先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治。

(四)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卡办理进展情况。制定和印发《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鉴定发证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29种特殊慢性病集中认定的通知、关于第二次开展贫困人口门诊29种特殊慢性病卡办理工作的通知、关于第四次开展贫困人口门诊29种特殊慢性病卡办理工作的通知等四份文件,先后4次组织区人民医院及市精神病医院多名专家深入到各镇开展慢性病集中认定,对确诊的患者当场发放慢性病证并及时录入医保系统,确保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落到实处。根据各镇上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4月21日全区疑似患门诊特殊慢性病5965人,符合办理条件5556人,已办卡5556人。

(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情况

1、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将区中医医院列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行动计划,目前正在建设。

2、卫生院建设标准化建设情况。全区共有卫生院12所,目前业务用房面积达标12所,已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

3、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情况。全区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政府办村卫生室,共建设成178所,已全部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村卫生室都配备有一个具有乡村医生资格以上的村医。辖区村卫生室均实现医保结算。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医疗救助工作开展不畅。机构改革后,医疗救助工作衔接不畅,目前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工作尚未开展。

(二)贫困人口慢性病情况改变,检查办证有延后。慢病属于进展性疾病,原来摸排检查不没达到29种慢性疾病办理标准的患者,病情改变达到办理标准未能及时办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三)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加大对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机制落实情况和收取住院押金检查力度,严格要求各医疗机构按照区卫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区农村住院患者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钦北卫计报﹝2017﹞38号)文件精神执行,并加大健康扶贫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认识。加强与区扶贫办信息对接,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对每个申请住院患者身份进行逐一排查,确保每位贫困住院患者均能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一、坚决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1.强化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首位,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行业扶贫日常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每月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研究医保扶贫工作,常态化开展包保村帮扶工作。

2.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协调扶贫、公安等部门和各镇、村摸排贫困人口去向及参保变更情况,做好信息比对工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205人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其中,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11710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95人。

3.规范贫困人口慢病管理。根据省医保局加强慢病管理文件要求,协调市卫健局做好慢病人员排查和信息比对工作,将我市贫困人口中符合慢病条件人员纳入慢病管理,通过医保系统标识,在贫困人口“一人一策”上粘贴“医保慢病待遇标识”。

二、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医保待遇

1.基本医疗保险方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85%,封顶线20万元;慢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封顶线由6500元提高到7000元的倾斜政策,切实减轻贫困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全年农村贫困人口按提高比例政策享受新农合待遇15491人次,补偿金额1788.21万元,其中提高部分金额171.99万元。

2.大病保险方面。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下调到3000元,报销比例在支付比例基础上分别提高5%,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切实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受益水平。2020年,按照大病保险65元/人、意外伤害保险25元/人的标准,累计为全部参合人员即38631人缴纳大病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费347.68万元,其中大病保险251.1万元,意外伤害96.58万元。

3.医疗救助方面。加大对城乡医疗救助的投入,加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个人缴费补助政策。2020年市财政为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补助130元/人,为农村特困人员(含农村孤儿)全额补助个人缴费部分270元/人。共资助困难群体参合12931人170.61万元。累计医疗救助2610人次166.67万元。

4.大病兜底方面。对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通过财政出资设立的“大病兜底资金”再次给予补助,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和42种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确保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累计大病兜底补偿14650人次193万元。

三、全面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

1.实现医保政策透明化。指定专门窗口和专人负责政策宣传并帮助贫困人口兑现政策,解决群众政策不知情、就医报销难等问题。在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大厅、出院结算等地点设置医保扶贫宣传内容和宣传资料取阅点,公开“一站式”办结流程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现各项补偿政策“只跑一次”。

2.推进医保服务便民化。启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信息系统”,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正式。在县级公立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彻底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一单制结算”、“一站式”信息交换。县域内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

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进医保政策全覆盖

1.开展医保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通报典型案例等多种措施,与“两定”机构配合开展各种医疗保险反欺诈宣传,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集中宣传解读医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2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0.4万份。

2.印制发放医保扶贫宣传材料。发放《医疗保障扶贫政策“一单清”》《农村居民门诊、住院医保报销流程“一本通”》宣传单(手册)3万份。印制朝汉双语版《医保扶贫政策解读》宣传折页1万份;协调各镇分管领导和镇卫生院院长召开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研究会,并在各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悬挂张贴《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宣传展板共计80张。

3.广泛开展扶贫政策培训活动。领导带队先后到8个乡镇进行巡回宣讲;应镇、村培训需求,组织业务人员到龙城镇龙新村进行政策解读;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大病兜底系统操作培训;举办全市脱贫攻坚培训班;针对县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开展城乡居民医保系统操作暨最新医保扶贫政策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医保扶贫政策培训班9场次1500人次。

五、促进“两定机构”规范管理

在全市范围内将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管理融入日常的重点监督检查之中,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结合智能监控系统,更好的收集和锁定违法违规证据,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对全市18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8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展专项检查,检查覆盖面达100%。对涉及违规医院、药店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一是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178人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并做好动态调整和监测。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缴费延期至2020年3月31日,并不设待遇等待期。

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经办中心。

二是稳定贫困人口待遇保障水平。落实新增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的要求,继续做好对贫困人口的各项医保待遇倾斜支付。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将大病兜底第四道防线归并到医疗救助第三道防线内,住院报销90%,门诊慢病报销80%。

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待遇保障科。

三是实现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印刷医疗政策宣传手册和省医疗保障局APP卡片,通过乡镇、驻村工作队和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宣传,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

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综合科,待遇保障科,药品价格管理科。

五是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医保扶贫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由于医保基金赤字,今年被省局定为医保基金监管重点县,省局将不定期到县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将重点配合好省局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重点整

治不按临床路径诊疗方案诊治患者和转诊率居高不下的过度医疗问题,维护基本安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基金监管科。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要求,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我局根据实际情况,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健全三重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基本医保保障待遇,巩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管理政策,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执行统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及认定标准。落实“两病”门诊用药政策,对于参加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未达到门诊规定病种准入标准但仍需采取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切实减轻“两病”患者门诊用药费用负担。

3、建立健全医保网格化管理。健全县、乡、村(社区)、组四级联动机制,建立医保服务网格,形成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政策宣传、报销代办服务“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服务体系。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网格监管职能,在村、社区等基础网格选拔产生网格监管员,方便群众举报和受理处置医疗乱象及欺诈骗保等违法行文。

4、持续落实农村困难群众帮扶。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常态化帮扶体系,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对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分类资助,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专项台账,确保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贫困人口全员参保,实现应保尽保。巩固提高困难群众住院和门诊救助水平,加大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费用给予救助。

为贯彻落实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检视整改民生工作和民生工程突出问题实施方案》(民生办〔20xx〕xx号)文件精神,根据市民生办工作安排,我局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目标,进一步检视整改医疗保障领域民生工程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将我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整改台账。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医疗保障领域民生检视整改工作;建立台账,认真梳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民生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反馈清单健全清晰完整的整改台账。

(二)坚持强化责任,及时整改落实。对梳理检视的问题,认真反思,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研究对策,立行立改。对当下能够改进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完成纠偏整改和对账销号;对需要长期坚持的,紧盯不放,明确目标,坚持长效整改,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确保检视整改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坚持精准精细,提升民生效益。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认账担责,全面抓好抓实抓细任务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整改工作进行精细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在对账销号抓整改上做彻底,不断推动医疗保障领域民生工作、民生工程高质量实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组织实施。

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部分统筹地区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经办招标进展缓慢的问题。积极配合市局对已招标选定2019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商保机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2、医疗救助申报材料较多,个别群众在办理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有多次到社居委补交材料的现象,部分群众对申请材料不熟悉的问题。精简申报材料,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凡是能在系统查询到的信息不再需要另行提供,如身份证复印件、住院记录、基本医疗保险报补单等。同时,加大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市级医院开展一站式医疗救助。

3、医疗救助五保、低保等人群属性标识不清楚。及时配合市局将民政部门识别的“五保”“低保”数据导入医保信息系统,并动态调整维护。实现“五保”“低保”人群在医保信息系统准确标识。

4、少数地区存在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未办理慢性病证现象。加大慢性病政策宣传,积极配合市局做好慢性病鉴定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管理,经鉴定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慢性病证(卡)或标识慢性病身份;经鉴定不符合条件的,做好政策解释,书面告知,并登记在案。

(二)资金使用。

1、部分统筹地区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积极配合市局加强对全市医保基金的运行分析研判,强化基金监管,科学制定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体系。

2、医疗救助财政补助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目前各县、区医疗救助资金还存在一定缺口。我区2019年目标任务为2500人,截止目前全区实际救助2701人,其中:参保救助2324人,直接医疗救助377人,资助资金累计支出136.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做到了应助尽助,应救尽救。

3、城乡居民医保资金发放不及时。积极配合市局实现30个工作日报结手工报补。

(三)基础管理。

1、城乡居民医保未实现慢性病门诊就医省内异地联网结算。积极配合市局在原省异地就医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增加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功能。完成异地就医定点医院HIS系统改造,开展异地就医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病的联调测试工作。实现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就医异地联网结算。

2、城乡居民医保少数参保人员信息不完整,身份证号码、姓名缺失或不正确,个别人员联系信息不准确。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参保人员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3、医疗救助存在协议医疗机构录入“一站式”医疗救助病种信息错误等情况。加强与医院沟通、严格审核,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

4、医疗救助工作因机构改革职能转化,业务交接上手较慢。社区工作人员在办理手工救助时,对政策文件内容了解不透彻有审核金额错误的地方。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政策、文件的学习,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制度完善和监管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培训及文件学习,该类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四)宣传引导。

1、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群众知晓率不高,部分群众不了解报销政策。宣传门诊住院待遇、转诊转院、意外伤害就医和特慢性病申报程序和材料、就医及支付范围、待遇标准等政策,引导参保群众按照政策办理手续享受待遇。

2、部分患者对大病保险政策不了解。向大病保险待遇享受人群加强政策宣传,同时联合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保公司投放政策宣传海报,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大病保险政策的知晓率。

三、下一步工作

一、领导重视

二、结合实际,分类施救

一是科学制定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对救助的范围、救助比例、年封顶线分别反复进行测算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医疗费同步结算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对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的指导思想、救助对象、救助原则、医疗机构、结算程序、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机构设置、部门职责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为实施同步结算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是定点医院全覆盖。在选择定点医院时,重点考虑四个因素:一是群众就近、方便就医;二是医院有一定的垫付能力;三是依托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定点医院;四是兼顾县级、乡(镇)不同层次医院相结合,尽最大努力达到“小病不出乡镇、就近能住院、大病及时转院”,满足不同群众不同的医疗需求。

三是整合资源。把对优抚对象的医疗救助和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合为一体,实行统一救助。把优抚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对社会特困群体救助资源进行了有机的资源整合,更有效地夯实了医疗救助工作的基础。

三、精简程序,拓宽范围

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服务,关键在于解决城乡困难对象的看不起病、医疗救助报销手续烦琐的问题,同步结算工作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切实起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

一是规范各项服务流程。在定点医院醒目位置制作城乡困难对象就诊、结算和补助公告牌,规定完善就医就诊、医疗结算和救助程序。县级医院开设医疗救助窗口,医疗救助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从各个环节为城乡困难对象就医提供决速、便捷的服务。取消了村、乡证明等手续资料,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程序,城乡困难对象只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救助类别证件即可到定点医院就医。开辟绿色通道,急危重症对象可先入院就诊,24小时内再补办人院手续。

二是分类实施医前救助。建立与定点医院协调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对救助对象的优惠政策,减免检查、用药等诊疗项目,救助对象可优先就医就诊。住院期间医疗救助部分的费用均由定点医院垫付;为缓解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医病难问题,实行了适度的医前救助,即在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入院时,根据病情适度减少住院押金的缴纳数量,医疗终结,城乡低保对象的诊疗费先由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给予补助后,剩余部分按比例予以救助。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实行“一站式”医疗费用即时结算,使城乡困难对象在出院时实现医疗费用同步结清,简化了办事程序,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被救助对象看病难的现实。

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县民政局医疗救助办公室将救助对象的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救助对象身份证明复印件、出院证明、医疗救助结算清单等及时立卷归档,随时接受上级和有关部门检查指导,确保医疗救助档案完好无缺。

四、加强管理,确保医疗救助工作健康发展

(一)统筹层次和统筹范围

各省直辖市现已开始进行阶段性的实施落实,部分县市进行试点,由于经济财政和医疗消费的差异,全国统筹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不会实现。从统筹范围来看,有两条路线:一条线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一体化,另一条是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个系统,现阶段主要是统筹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

(二)大病保险资金的可持续性

(三)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科学量定

大病保险中“大病”是经济概念,因此各地区要以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经济承受能力、财政状况为考量基础,在大病补偿情况统计分析下,如何客观、科学、精确地设定支付标准存在很大困难。

(四)政府、保险公司、医疗机构以及医药企业在大病保险链条中的关系

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医药企业、政府的错综复杂关系,需要谨慎妥当处理。如若不当,会出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医疗风险缺陷。因此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医疗风险控制机制,确保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匹配度,医保与商保机构流程的衔接。

(五)即时结算、转移结算效度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存在,造成医疗费用结算的复杂化。所以要合理确定各项制度的保障范围和水平,尽快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异地结算服务,最大程度方便参保人。

二、政策的公平、效率

《指导意见》原则上指出,不设最高支付额上限,换句话说就是多花多报销,这样一来就会引发“马太效应”,造成“穷人补贴富人”的现象,因此如何保证在实施过程中让民众体会到相对公平的保险福利,达到预计的理想效果是摆在面前的的难题。

关键词:医保管理;医疗保险;问题;对策

一、医保管理存在的不足

1.硬件设施配备问题。医保办主要负责各类医保的审核以及结算工作,在医院中处于中间人的位置,既要和科室联络患者病情,也要向病人解释医保报销内容及比例,还要和财务科及时对照结算数据。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网络和电脑,所以电脑设备老化、网络速度缓慢、医保管理系统不完善、打印机速度滞后等问题的存在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引起病人不满,损坏医院形象。

2.医保管理信息录入不完全。自从国家倡导全民医保以来,参保人数越来越多,医保种类越来越丰富。有许多患者盲目参保,对自己是自费、医保、商保不明确,就造成了患者入院医保信息录入不全,这不仅影响了科室医疗指标的准确性,病案的内涵质量,同时也影响了病人的医保报销,甚至埋下了医疗纠纷的隐患。

4.医保政策的属性、地域性及其他的种种不同造成管理不便。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种不同的医保种类由于国家补贴比例不一、患者缴费的不一,造成了门槛费以及报销比例的不一,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又造成了不同地区的门槛费以及报销比例的不一,这就给医保的结算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5.医保专业人才的稀少。以前医保概念在大家心目中没有什么具体印象,而医保专业的人才就更加稀少,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保概念应运而生,意味着新型专业的产生。

二、解决医保管理不足的对策研究

1.加强硬件设施的改善,硬件设施是优质服务的保证,是提高医院档次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硬件设施改善后将有利于更好的和患者交流,保证患者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是提高医院声誉和自身建设的需要。对于患者和病区医生的疑问,可以专门设置医保政策咨询台以便解答,还可制作医保政策标牌以作指引;对于医保审核和结算网络可以设置专业人才负责网络的建立及维护;同时还要加大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重视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完善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切实消除医保工作流程中的瓶颈,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形象。

2.加强住院登记处的医保管理,确保患者入院及时读卡,录入完整、准确的医保信息,制作医保病人入院流程确保患者人手一份,还有各类医保的报销比例以及注意事项的醒目标牌,配置电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让病人能够一目了然;推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并要求病人或病人家属在清单上签字,对医保账目实行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医保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知各类医保的政策,以及不同的结算比例,还要及时跟科室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的用药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以保证患者的报销达到最高,清楚的就医,明白的消费,安心的住院。

3.由医保管理办公室组织,举办医保培训班,让每一个医生都认真学习医保政策,知晓医保的重要性、长远性,不能抱打球的侥幸心理,要以患者为根本,认真贯彻执行各类医保政策,切实减轻患者的负担;成立医院医保管理委员会,制定医保管理处罚条理,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责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保办则可安排审核人员不定时去病区抽查病案,检查医生的治疗是否规范,定期考评医疗保险服务,加强病房管理,进行身份识别查有无挂床现象,进行病床边政策宣传,征求患者意见,及时解决问题;结算人员定时报表,并以每月报表为蓝本,核算出各项指标,对于超标项目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从严处理有关责任人。

4.规范出院结算这一环节的服务行为,针对不同的医保种类,实行专人负责,以免出现政策混淆,补偿错误的现象,本着以广大参保患者的利益为中心的宗旨,审核人员严格把关,结算人员友情操作,实行一站式服务,当场兑现医疗补助费用,认真解答参保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不让一位患者或家属带着不满和疑问离开。

5.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应该培养医保管理专业人才,抓住这个契机,把医保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__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__年__月__日

今年4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推出26条为民服务措施后,__市人事劳动保障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局班子会议、中层干部及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把26条便民措施当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突破口,把为民服务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收到良好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该局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二、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地说1、加强学习,深刻认识实行便民服务措施的重要性。一是开展了“换位思考”,“你所做的工作如何便民”的大讨论,要求同志们转变思想观念,把前来办事人员当做自己的朋友、亲人对待。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和为民办事的公仆意识。二是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政策法规,便民服务措施和各科室具体措施,使全体人员熟练掌握,以便做好咨询解释工作。为促使工作人员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组织了业务知识考试,对便民事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工作时限,全体人员都必须拿准吃透,对考试不合格的进行补考,直到合格为止。

3、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险登记工作实施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社会保险经办是我局两大窗口。为方便群众办理各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对涉及劳动就业方面工作,如培训就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等项工作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就业服务局,在一个大厅内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养老保险申报、缴纳工作过去须跑人劳、地税两个部门办理。省厅便民措施出台后,我局主动与地税局协调,每月1-10日由五名同志到地税局办公,实行申报、缴纳“一条龙”服务,解决群众“两头跑”的问题。

5、实行便民措施落实月汇报制度。在每月召开的工作例会上,把为民服务当做一项重要内容汇报,本月在工作中采取了哪些便民措施,有哪些好的反映,以期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使便民服务渗透到日常工作和机关管理之中。

三、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

通过便民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就业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采取多种措施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截止9月底,今年已累计劳务输出8192人,比去年同期多输出1500人,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找到了致富门路,受到农民的欢迎。今年1-9月份,企业养老保险申报征缴1120万元,当期节余158万元,比去年同期的904万元多申报征缴216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从去年8月正式启动,到目前参保人员已达120__人,参保人数在衡水市名列前茅。机关养老保险通过积极努力,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从今年下半年起,实现由社会保险机构通过银行或邮局直接发放,为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发放打下了基础。

THE END
1.安盛卓越馨选医疗险,适合孩子买除了住院可报销外,投保时,可以选择门诊责任一起带上(需要另外加费),带上后,可报销门诊费用。 ④等待期30天 投保后,有30天的等待期,等待期发生住院(或者门诊),是不能得到赔付的。 五、安盛天平这家保险公司怎么样? 安盛卓越馨选医疗险,是由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盛天平)承保,目前已在上海、北京...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59606030369192
2.未满18周岁独生子女住院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按()报销供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未满18周岁独生子女住院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按( )报销供养直系亲属住院医疗补贴。A.50%B.100%C.70%D.60%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https://www.shuashuati.com/ti/f7344b5d1d1f40549cb79005090cb5fa.html?fm=bd7b895d50caaceb0e8abdc94abd7b2bb4
3.唯有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派上用场了! 但如果,只是是如果,把这笔省吃俭用的钱交给保险公司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这就是保险的杠杆原理,以小博大抵御风险! 如果您拿着很多年以前的保单告诉我您早就有了保险,那我还是要打开保单看保障责任范围及金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定期做保单年检的原因!https://www.meipian.cn/1gzzykb4
1.一文读懂疾病住院保险赔付疾病常识1、保险金额:这是指被保险人在购买疾病住院保险时所选择的最高赔付金额,保险金额越高,赔付金额也会相应增加。 2、保险条款:不同的疾病住院保险产品在保险条款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赔付比例、免赔额等,在购买疾病住院保险时,需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保险公司的赔付规定。 https://www.zhaoweidong.com/news/Qq7z33Ak8q.html
2.关于办理重症与一般医保住院报销的全面解析与最新指引——面向...2、经治医生在《医疗保险证》的“病史和诊疗记录”中记载主要病情、检查(检验)结果和治疗处理情况;根据病情需要住院的患者,由经治医生开具住院证。 3、将《医疗保险证》、《医疗保险卡》和住院证到定点医院医疗保险收费(入院登记处)处进行入院就诊申请登记,医院将住院申请信息在网上传到医保局(《医疗保险证》、《医...https://www.tijian8.com/post/5A0961479213.html
3.医药费报销申请书(精选15篇)>医药费报销申请书二:医药费报销申请>>(151字) xxx保险公司: 由于在校内打球,导致(...什么地方)受伤,被送往医院后共花费...元钱。由于学校在(保险公司名字)贵保险公司投有学生保险。本事故在保险公司赔付范围之类,现特向(保险公司名字)贵保险公司提出赔付,谢谢! 此致! 再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frokf1w.html
4.十大疾病保险一年交多少钱?【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https://m.shenlanbao.com/wenda/12-257429
5.人被撞了,在住院,保险公司来人了,保险公司说费用到10000才能报销...人被撞了,在住院,保险公司来人了,保险公司说费用到10000才能报销,有这个规定吗交强险限额内,医疗费最高10000https://m.66law.cn/question/28933870.aspx
6.医疗费用管理制度(精选28篇)七、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控制标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杜绝冒名住院、分解住院、挂名住院和其它不正当的医疗行为,控制并降低住院药品占比、自费率占比,确保医疗保险药品备药率达标,将医疗保险各项考核指标纳入医院整体考核管理体系之中。 https://www.ruiwen.com/zhidu/6771610.html
7.一老一小医保卡的报销上限是多少?2018年一老一小门诊报销基数是...报销上限是55万元。 在报销金额方面,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15万元,加上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40万元,合计报销额度达到55万元,较原城乡居民医保最高50万元的报销额度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防范高额医疗费患者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https://dianshiju.xkyn.com/se/ygfaaraay.html
8.社保工作总结原有的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进行了整合,而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医疗救助隶属民政部门负责,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者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建议是否这三者统一管理和统一支付,探索三者联动机制,借助目前的医保结算平台,在结算基本医疗保险的时候,同时结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确保参保居民一个窗口办结报销...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331611.html
9.医保工作总结(通用13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保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保工作总结 篇1 今年4月1日起,我市医保结算方式发生了重大改革,最终根据《**市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基...https://www.9136.com/shiyongwendang/gongzuozongjie/480730.html
10.保险小知识大全1.主要保险类型 购买保险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保障,其次是财务管理和投资属性。因此,孩子的保险首选还应该是医疗住院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险,并且有一个盈余预算来考虑教育和财务管理。 如果报销医疗住院保险是报销门诊服务的首选,则市场上通常无法获得此类商业保险。通常,只有公司团体医疗可以与家人一起购买。 https://www.lishixinzhi.com/cc/1613761.html
11.财务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5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https://www.oh100.com/a/202301/5945357.html
12.投诉太平洋保险保单有问题,要退保给大家看看 原因1 孩子的住院医疗保险,合同10年制,合同规定住院医疗按百分之%85报销,孩子总共住院3次,2016年第一次住院费用 合作医疗报完我自费350,报销326,2018年第二次住院,我自费1500,报销760,第三次住院费用789元,报销660元,三次报销比例全都不一样,尤其第二次太少,我找保险公司了解,公司说:我一六年...https://www.xfb315.com/tousu/9432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