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张霞通讯员郭月辛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大下河村深入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乡村治理模式,特别是人民调解工作方面,突出“关口前移”,强化“众议众调”,基层治理根基更加夯实,良序善治格局更加健全。
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是目的,但矛盾纠纷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更是关键。大下河村把“法德结合、文明理家”的乡村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多措并举推进依法治村进程,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法治观念落地生根,在村内实行“一人必学,两人必谈,三人必讲”学习活动。“一人必学”要求村干部坚持学党章、学政策、学法律,将一切民主自治行为全部纳入法律法规框架;“两人必谈”要求村干部要与群众开展“实打实、面对面、心贴心”式的交流,主动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和发展建议,确保决策施政不偏颇;“三人必讲”要求村干部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及时向群众有效传达,“串百家门、喝百家水、坐百家凳”,让村干部讲清楚、说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摸得着,通过“一人必学,两人必谈,三人必讲”的新模式,不断提升村级党员干部依法自治水平,提升政策法规宣传落实能力,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矛盾纠纷。
大下河村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创新形成“众议众调五步化解”工作法,注重发挥村内家族、长辈等家庭力量参与人民调解,确保纠纷化解和法治教育“双管齐下”。通过“众议众调五步化解”的工作方法,确保每一起矛盾纠纷能够从“客观实际”和“主观心理”得到全面有效化解,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
通过“学谈讲三步预防+众议众调五步化解”推进构建村级良序善治工作法,大下河村党员干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回应群众具体需求的工作能力,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断悟深悟透老百姓的“巧点子”“妙办法”并充实完善到具体工作中去,做到“爱干会干、善学会学、学以致用”,大下河村也先后获批“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