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阶段分析,总体来说,我国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1、垄断阶段,新中国成立一直到80年代初期,我国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只有国营的中外运和中国远洋两家,处于完全垄断的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前,对货运代理的需求极少,韦华乾(2010)的论文中提到,在计划经济中国营的两家大型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完全垄断了整个市场。
4、运力过剩阶段,大型集装箱船不断试水成功并投入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的目的,例如中远的新船订单量已经超过该公司船队规模的39%。但是,近些年来,运力过剩已经成为困扰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2009年以后,货运需求量的增长远远低于运力的增长,行业正面临着货运需求增长量低、运力供应高增长和竞争产生的运价过低这三重挑战。在这一时期,燃油价格的变动与运价的不断下跌,对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尤其是承运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市场需求的低迷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严重不同步,促使行业内一些承运人开始考虑削减运力,减少资源浪费。
二、行业规模分析
我国每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国际海运货运代理在对外贸易的带动下,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大量从事国际海运货运代理的企业顺应发展的潮流加入到行业竞争中来,行业规模空前庞大。《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规定,下放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权,最低注册资金的执行,让更多中小型企业更加容易地进入到了行业中。
三、行业分布分析
由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又占据了对外贸易的地理优势,内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对外经济并不像沿海地区那么发达,对国际海运货运代理的需求也就相对较少,造成了我国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分布的严重不平衡,据不完全统计,沿海地区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占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总数量的比例接近80%,而其他所有地区总共只占20%左右。据中国国际海运网所收录的57150多家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统计得出,国际海运货运代理物流企业较多的前8个沿海地区依次为:广东约19000个,上海约12000个,山东约6400个,天津约6200个,浙江约4300个,福建约2500个,江苏约250个,辽宁约1900个。具体来说,收录企业最多的广东占收录企业总数的约33%,位居第二的上海则占20%,其余的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为:山东约11%,天津约10%,浙江约7%,福建约4%,江苏约4%,辽宁约3%。在这份收录中,沿海地区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的比例高达92%,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他地区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只占到收录企业数量的8%,我国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分布的不平衡由此可见一斑。
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不仅阻碍了行业的进步,对内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个客观上的不利因素。近些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建设力度逐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业务增长显著,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对我国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的网络分布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海运货运代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一些沿海地区国际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往内地延伸。
四、行业竞争格局
入世后,国内国际的经营环境经历了急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普遍影响,使得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我们从波特的五力竞争理论可以看出,同一行业五种力量的基本竞争,决定着行业内企业的竞争规模与竞争程度,从而影响着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的竞争环境主要来自于以下5方面:
3、服务购买者分析,中国是生产与加工制造大国,对外贸易方式逐步趋向多样化,跨国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货源越来越多,海外指定的FOB货物和EX-WORK货物也越来越多,客户从国内的货主逐步延伸到国外,货物运输也包括了拼箱、整柜、空运、联合运输等不同的方式,对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很多生产型企业和小型外贸公司倒闭,真正自主的CIF货主货物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长,由于需求的萎缩,市场的海外指定货物也在减少,导致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客户流失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国际海运货运代理服务购买者的客户,经常在几个相互竞争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间游走,以图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服务。再者,随着货运代理市场的透明化和货主企业经验的增长,以及竞争对手的不断压价竞争,使得客户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在这一市场竞争环境下,利润不断下滑,但是服务质量却由于竞争形势的威逼而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三节行业发展趋势
一、服务创新趋势,我国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状态长期以来都是低层次的粗放式经营,缺乏有效的全球网络,提供全球供应链的管理服务有一定难度。所以,服务创新便是提升企业层次的首选手段。目前的服务创新主要有三种形式:
1、以增值服务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仓储运输、分拨包装以及配送这些基本环节,还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缺乏系统性经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很多国际海运货运代理物流企业着眼于开发以基本的劳务附加值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实现基本流通环节系统化和标准化,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
2、以培育新客户为目标的商务附加服务,客户对物流的需求是差异化和多样性的,为潜在的客户提供订舱、通关、单证处理以及财务结算等量体裁衣式一体化商务附加服务,可以在有效的支撑企业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扩大服务领域。
3、以产业更新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将企业服务与客户需求以及双方利益结合起来,建立有机联系,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为双方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共同发展。货运代理的服务创新是一个由传统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重新定位的过程,服务创新以差异化来增强传统业务的竞争能力,培育新的客户群;以增值服务和物流管理服务来创造新的利润空间与增长点。
二、业务模式创新趋势,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促使我国国际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以往的盈利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过于单一,顺应新的时代变化趋势,货运代理企业创新了业务模式,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促进了行业的深入发展。
1、战略联盟模式,为应对目前国际贸易与国际海运货运代理市场的寒流,一些中小型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主动抱团取暖,以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联盟的模式集中操作,提高谈判筹码,从而在承运人方面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与运价,同时集中调配资源进行业务合作,提高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