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AutomaticManifestSystem自动舱单系统录入费,用于美国航线
ACI——AdvanceCommercialInformation加拿大舱单系统,用于加拿大航线
ENS——EntrySummaryDeclaration入境摘要报关单,用于欧盟
包干费(本地费用)——LocalCharges
电放费——SurrenderedFee/TelexReleaseFee
并单费——CombinedCharge
改单费——AmendFee
集卡费——TruckingFee/ContainerTruckingFee
快递费——CourierFee
熏蒸费——FumigationCharge
单证费——DocumentFee
提单费——B/LFee
注销费——LogoutFee
改配费——Re-BookingFee
查验费——InspectionFee(海关查验或商检查验)
订舱费——BookingFee
保险费——InsuranceCharge/Premium
外拼费——Co-LoadFee(Co-Load是货运代理同行间相互合作或拼货的行为)
内装费/装箱费——LoadingFee(内装一般是指由发货人把货物送到订舱代理指定的场站或仓库,由场站或仓库装箱,并集港的操作方式)
清关费——CustomsClearanceFee(习惯把出口的叫做“出口报关”,进口的叫做“进口清关”)
商检费——CommodityCheckingFee(商检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我们平常所说的商检局CIQ,就是负责这个工作的。商检是“三检”的一部分,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和卫生检疫合称“三检”)
特殊操作费——SpecialHandlingCharge
码头操作费(THC)——TerminalHandlingCharge(THC费用包含了在从船到堆场或堆场到船之间所产生的与集装箱有关的所有费用,一般包括:集装箱装卸费、码头过磅费、拖头使用费、底盘车费、绑扎费等)
二、港口货代常见费用术语
装箱费/内装费——ContainerLoadingCharge或ContainerStuffingCharge(includinginlanddrayage)
疏港费——PortCongestionCharge
集卡运费、短驳费——Drayage
订舱费——BookingCharge
操作劳务费——HandlingCharge
商检换单费——ExchangeFeeForCIP
换单费——D/OFee(D/O是Deliveryorder的缩写,意为“提货单”,因为进口时才有,也叫进口提货单)
港杂费——PortSurcharge
电放费——B/LSurrenderedFee
冲关费——EmergentDeclarationChange
海关查验费——customsInspectionFee
待时费——WaitingCharge
仓储费——StorageFee
改单费——AmendmentCharge
拼箱服务费——LCLServiceCharge
动、植检疫费——Animal&PlantQuarantineFee
移动式起重机费——MobileCraneCharge
进出库费——WarehouseIn/OutCharge
滞期费——DemurrageCharge
滞箱费——ContainerDetentionCharge
卡车运费——CartageFee
商检费——CommodityInspectionFee
转运费——TransportationCharge
污箱费——ContainerDirtyChange
坏箱费用——ContainerDamageCharge
清洁箱费——ContainerClearanceCharge
分拨费——DispatchCharge
电汇手续费——T/Tfee
转境费/过境费——I/Ebondedcharge
三、常见海运附加费
BAF——BunkerAdjustmentFactor燃油附加费,国际海运的燃油附加费有时也称为FuelOilSurcharge或FuelAdjustmentFactor(FAF)
FAF——FuelAdjustmentFactor燃油价格调整附加费,日本航线专用
EBA——EmergencyBunkerAdditional紧急燃油附加费,常用于非洲、中南美航线
EBS——EmergencyBunkerSurcharge紧急燃油附加费,常用于澳洲航线
IFA——InterimFuelAdditional临时燃油附加费
CAF——CurrencyAdjustmentFactor货币贬值附加费
CSC——ContainerServiceCharge集装箱或货柜服务费
DDC——DestinationDeliveryCharge目的港卸货附加费,常用于美加航线
GRI——GeneralRateIncrease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
THC——TerminalHandlingCharge码头处理费/码头操作费
ORC——OriginReceiptCharge原产地收货费,一般在广东地区使用(类似其他地区的THC,不过一般比THC高)
PCS——PortCongestionSurcharge港口拥挤附加费
PCS——PanamaCanalSurcharge巴拿马运河附加费(远东地区到美东,以及美西到美东的航线一般都要经过巴拿马运河,船公司需要向运河当局支付一定的通航费用,这个费用船公司通过“巴拿马运河附加费”的形式向客户收取)
SCS——SuezCanalSurcharge苏伊士运河附加费(亚洲、大洋洲、东非等地区到欧洲的航线基本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船公司需要向运河当局支付一定的通航费用,这个费用船东通过“苏伊士运河附加费”的形式向客户收取)
PSS——PeakSeasonSurcharge旺季附加费(一般在旺季货运繁忙时很多船公司都会收取,跟我国的春运涨价类似。每年4-11月份一般为国际货运的旺季)
SPS——ShanghaiPortSurcharge上海港口附加费
WARS——WarSurcharge战争附加费
YAS——YenAscendSurcharge日元升值附加费,日本航线专用
LLA——LongLengthAdditional超长附加费HLA——Heavy-LiftAdditional超重附加费
CISF——ChinaImportServiceFee中国进口服务费(这是欧洲专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所收取一项费用。中国产品出口到欧洲经常有这个附加费,通常由目的港代理向收货人收取。这个费用一般由买方支付,但也可以由卖方支付。最好在订立合同时就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集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集港?
集港和报关有什么关系?
集港用英语怎么说?
一、集港的含义和集港原因
顾名思义,集港就是把集装箱集中到港口码头堆场——即把分散在各处的集装箱集中到港区。为什么要集中到港口码头堆场?因为要准备装船。为什么要提前集港?因为在船舶靠港之前,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没做准备,船舶靠港了,要装船的箱子还没有集中到码头堆场,就会耽误装船。
但也不是越早集港越好,毕竟港口码头的堆场有限——不能太早集港,占用港口有限的场地,甚至造成无谓的港口拥挤,影响装卸效率。
集港一般是根据集港计划进行的。集港计划又是什么鬼?哈哈,这个一般是码头安排的集装箱进港、为装船做准备的计划,我们就没有必要非要去弄个“水落石出”了。
三、集装箱如何集港?
我们都知道,集装箱装箱(做箱)一般分为两种:内装和产装。1)内装是指先送货到港口周围或附近的装箱堆场或仓库,在这些堆场或仓库进行装箱,等待集港。2)产装是指直接把空集装箱拉到工厂或物流仓库,直接装箱,装完后再拉到港口周围或附近的堆场,等待集港。
1)内装装完箱子后,直接集港(如果已经开港);如果还没开港,就放在内装堆场,等待集港。
2)产装装完箱子后,直接集港(如果已经开港);如果还没开港,先拉到港口周围或附近的指定堆场(注意:这些堆场都是海关监管堆场),等待集港。
四、集港一般由谁负责?
1.如果是内装,一般由内装堆场或仓库自己搞定(他们收取的装箱费一般会包含集港费)。如果是产装,一般由集装箱车队负责集港。
2.内装堆场或集装箱车队给你报价时,可能会把拖车费和集港费分开报,也可能合并,拖车费已经包含集港费。不管哪种报价方式,都是有集港费的。因为集港是把集装箱从“外围”堆场拉到港口码头的堆场,这个运输肯定会有费用。
3.如果海关查验,就要把箱子从堆场拉到海关查验场,查完后又把箱子从海关查验场拉到码头进行集港,这个运输一般由谁负责?这种情况,一般是报关行帮你搞定,报关行一般会有自己合作的车队,他们会安排这一切,当然你也好支付一笔两三千元左右的海关查验费,这个两三千的查验费里面一般会包含拖车费、查完后的重新集港费以及掏箱、重新装箱等费用。
五、开港、集港和截港有什么区别?
但是,规定是死的,现实是活的。在现实操作中,只要不爆仓或其他特殊原因,截港之后只要船舶还没有离泊,还是可以办理加急的,这个通常也被称为申请latecome(也叫晚集)——不能在截港前集港,但是差不太多,实际也允许,能安排得过来,船公司一般也会批准合理的latecome申请。当然,latecome一般都会有费用。
六、集港和报关有什么关系?
集港和报关没有严格的谁先谁后的关系。大多数港口的海关都没有硬性规定——可以集港前报关,也可以集港后报关。但是为了预防查验赶不上船,最好多提前几天报关,也就是最好集港前就报完关。
七、集港英文怎么说?
集港用英语怎么说?有人说是“ConcentrationofContainers”或者“Cargoconcentrationinport”。感觉像中式英语,不知道老外能不能看懂。
做过海运货物出口的一般都知道,提单确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单必须由发货人或托运人确认。
海运提单(BL)确认为什么很重要?
到了截单日但有的信息(如集装箱号)还没有怎么办?
超过了船东规定的截单日还没有确认提单怎么办?
周五的船,周一就要确认提单信息;周日的船,周二就要确认提单信息;周一的船,上周四就要确认提单信息,等等。
注意:
有的地方,尤其是华南地区,提单信息可能被分为“两部分”去确认。
先确认在订舱时就知道或能够确认的信息,例如收发货人等。
然后提柜、装箱之后,还有一个叫做“提单补料“的环节。“补料”主要是提供柜号、铅封号,准确的件数、毛重、尺码等信息。因为有的柜子在装完货之后才能确定最终的“件重尺”。因为在装柜时,可能会“装不完”(减货),也可能会“装不满”(加货)。这会导致实际装运的货物与订舱时提供的货物,数量等信息不一致。所以需要通过“补料”来补充信息,并确认最终的准确信息。
2)需要发货人或托运人确认的提单信息
3)到了截单日但有的信息(如集装箱号)还没有怎么办
拿到船公司放的调箱单(华南一般叫做S/O),并且打单,提箱之后,才有确定的集装箱号(柜号)。一般做法,司机去堆场提柜,是随机提的,提到哪个柜子就是哪个。因此,柜号也是“随机”的——提到了,才能确定你的柜号。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到了截单日还没有提箱,还没拿到柜号,咋办?
通常的做法是,“指定柜号”,也叫“指定箱号”。
“指定箱号”是指还没有去打单、提柜,而是提前指定一个柜子,这个柜子不给别人提走,专门留给你用。截单日越早,越有可能需要“指定箱号”。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指定箱号”很可能涉及到“倒箱”等额外操作,因此“指定箱号”一般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指定箱号”一般是收费的。
第一,看看是否可以晚一点(如晚半天)确认。尽量争取一点“缓冲期”。如果超过太多,比如一两天,一般是不行的。
第二,实在不行,那就先确认了。如果有的提单信息还需要改,也是可以改的。只不过是需要改单费而已。因为船公司或其代理已经向目的港发送了舱单信息/提单信息,如果再改,就要收取费用,这也正常。
总之,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花钱解决了。有问题,不要惊慌,总有解决办法。花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是嘛。
40GP和40HQ是海运最常见的集装箱之一。40GP俗称干货箱,40HQ俗称干货高箱(因为40HQ比40GP高一英尺)。所谓GP,就是GeneralPurpose的简称,意为普通的、一般的、通用的。所谓HQ,就是GeneralHigh,也叫HighContainer/HighCubic,所以40HQ也经常称为40HC。
1)40GP和40HQ的长度和宽度完全一样
长度:都是40英尺≈12.192米。宽度:都是8英尺≈2.438米。
2)40GP和40HQ的高度不一样
40GP的高度:8英尺6英寸=8.5英尺≈2.59米40HQ的高度:9英尺6英寸=9.5英尺≈2.89米
40HQ的比40GP的高一英尺,即高30.48厘米。
1英尺=12英尺=12*2.54cm/英寸=30.48cm。
3)因为长度宽度一样高度不一样,所以容量(CBM)不一样
40GP的外体积=长*宽*高=12.192*2.438*2.59米≈77CBM——实际可装货物约65m3
40HQ的外体积=长*宽*高=12.192*2.438*2.89米≈86CBM——实际可装货物约75m3
4)关于费用
海运整箱费用,40GP和40HQ的很多费用,经常一样。比如:
海运费(OceanFreight),经常一样。港建费和港安费,也一样。港杂费和THC,往往也一样。甚至装箱费,都有可能一样。不过多数情况下,40GP和40HQ的装箱费是不一样的,毕竟40HQ容积比40GP大嘛。
5)使用方法
订40GP的,还是40HQ的,根据货物的总重量、总体积以及单件的高度来决定。比如:
1)如果货物比较轻,体积达到70CBM左右,那么肯定要订40HQ的。如果只有五六十个CBM,也没有必要订40HQ。当然,在实际中,有一种“高代平”的模式,就是客户订的是40GP的集装箱,但是船公司堆场没有40GP的箱子了,就用40HQ的箱子代替40GP的箱子,各方面的费用和40GP一样,这就是“高代平”。
2)如果货物特别重(如瓷砖),体积有三四十个CBM,肯定不用40HQ,因为用40HQ纯粹是浪费,因为不用装满一个40GP就超重了(一个集装箱通常不能超过26吨)。实际上,类似瓷砖这样的重货,连40GP都是浪费,因为装满一个20GP的集装箱,重量已经达到20多吨的重量限制了。
什么是自有箱或自备箱?SOC和COC又是什么?
在海运集装箱运输中,无论整箱货(FCL)还是拼箱货(LCL),箱子(货柜)一般都是由承运人(即船公司)提供的。船公司的箱子(货柜)不断往返,重复使用。集装箱(Container)是船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自备箱海运费会低一些,或船公司会少收一些海运费,因为没有使用船公司的箱子,对船公司来说少了用箱费。其实,用箱费都是包含在海运费当中的,只有超出一定的期限,比如开船前提前10天就提走箱子(通常是7天以内免费),或者到港后超过14天还没有归还箱子给船公司(通常是14天以内免费),就会收取额外的压箱费/滞箱费/用箱费。
对于出口来说,如果货主,托运人,或发货人自备箱子,箱子到了目的港客户手中后,有可能把箱子直接卖给客户,或者“送”给客户,也有可能再装进口货运回国内货主、托运人或发货人手中。
如果再运回国内时无货可装,空箱运回,这样的话,回程的费用就是纯粹的成本支出,这笔费用和出口时的运费加起来,SOC自备箱所付出的总成本就会高于直接使用船公司箱子的总成本,所以一般不会这样使用SOC自有箱,除非SOC箱是船公司没有的特种箱,不得不使用自备箱,客户又不需要箱子,箱子价值又比较高,不得不空箱运回。
海运出口,拖车到报关的整个流程是怎样的啊?
海运整箱FCL,和海运拼箱LCL的操作流程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整箱是直接提空箱到工厂或物流仓装箱,而拼箱则是安排车子先把货物送到指定的拼装堆场或仓库,由拼装堆场会仓库提取空箱,并同意进行装箱(做箱)
让我们来看一下海运整箱的基本流程:
1.订舱之后,订舱代理会从船公司或其代理那里,拿到一个订舱确认书——俗称提箱单或调箱单,华南地区也叫SO。
3.拖车公司拿到订舱确认书(SO)后,先去指定窗口打单(不同船公司打单地方不一样)。所谓打单就是拿着订舱确认书去指定的地点,换一个叫做《设备交接单》的东西回来。这个《设备交接单》在提箱、装箱、还箱等环节都要用到。
5.然后开始装箱,装完箱之后,把集装箱用铅封封上,司机把装完货的箱子拉回指定的场站或港口堆场。堆场收到箱子后(装完货的箱子通常叫做“重箱”),向海关系统发送运抵信息。
过程大概是这样。海运拼箱道理差不多。由于一般货主只是按时把货送到指定仓库就可以了,后续的怎么做,都是拼箱公司的事儿,因此货主没必要劳心劳力去了解。这里不多说。
20GP、40GP和40HQ是三种最常用的集装箱
1)20GP的尺寸为:长20英尺X宽8英尺X高8.5英尺,简称20尺普柜
2)40GP的尺寸为:长40英尺X宽8英尺X高8.5英尺,简称40尺普柜
3)40HQ的尺寸为:长40英尺X宽8英尺X高9.5英尺,简称40尺高柜
长度单位换算方法:
1英寸=2.54cm1英尺=12英寸=12*2.54=30.48cm
集装箱的长宽高计算:
1)宽度:8英尺=8*30.48cm=2.438米2)普柜高度:8英尺6英寸=8.5英尺=8.5*30.48cm=2.59米3)高柜高度:9英尺6英寸=9.5英尺=9.5*30.48cm=2.89米4)小柜长度:20英尺=20*30.48cm=6.096米5)大柜长度:40英尺=40*30.48cm=12.192米
集装箱的箱体体积(CBM)计算:
1)20GP的体积=长*宽*高=6.096*2.438*2.59米≈38.5CBM,实际可装货物约30m32)40GP的体积=长*宽*高=12.192*2.438*2.59米≈77CBM,实际可装货物约65m33)40HQ的体积=长*宽*高=12.192*2.438*2.89米≈86CBM,实际可装货物约75m3
45HQ的尺寸和体积又是多少?
长=45英尺=45*30.48cm=13.716米宽=8英尺=8*30.48cm=2.438米高=9英尺6英寸=9.5英尺=9.5*30.48cm=2.89米
45HQ的箱体体积=长*宽*高=13.716*2.438*2.89≈96CBM,实际可装货物约85m3
8种常见的集装箱及代码(20尺为例)
1)干货箱:箱型代码GP;95码22G12)干货高箱:箱型代码GH(HC/HQ);95码25G13)挂衣箱:箱型代码HT;95码22V14)开顶箱:箱型代码OT;95码22U15)冷冻箱:箱型代码RF;95码22R16)冷高箱:箱型代码RH;95码25R17)油罐箱:箱型代码TK;95码22T18)框架箱:箱型代码FR;95码22P1
20尺、40尺、45尺明细如下:
仔细观察一下,发现“规律”了吗?
1)箱型代码第一个字母为“G”的,都是普通集装箱(普通箱和挂衣箱、冷冻箱、框架箱等特种箱相对),因为G就是General,表示普通的、一般的、通用的
2)箱型代码第二个字母为“H”的,都高箱,因为H就是High,表示高的
3)95码第一位数字为2的是20英尺,开头为4的是40英尺,开头为L的是45英尺
4)95码第二位数字为2的非高箱(8.5英尺高);为5的为高箱(9.5英尺高)——这个要特别注意,5并不代表45英尺,如40HQ的95代码为45G1,这个极易让人误以为是45HQ的柜子,其实45G1指的是40HQ
对了,95码是啥意思?
95码就是联合国UN/ISO标准代码库里面所提供的95版本的数字-字符型代码
货代新人如何做好LCL拼箱货?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1.要全面理解拼箱货的含义及与整箱货的区别和联系
海运集装箱运输主要分为整箱和拼箱两大类业务。拼箱只是针对发货人/货主而言的,对于船公司而言,只有整箱。因为拼箱货是通过拼箱货代(consolidator)操作的,拼箱货代以整箱(FCL-FCL)的方式向船公司订舱(booking)和操作(handling),拼箱货代再以拼箱(LCL-LCL)的方式去揽货,然后把揽到的散货拼装成一个整箱向船公司托运。拼箱货代负责集货、提箱、装箱,拼箱货代的目的港代理负责拆箱、分拣甚至派送。
2.要深入理解拼箱货的亏舱费问题
亏舱费是指在海运拼箱业务中,临近装箱时(如截货截关前2个工作日)因发货人/委托人的原因造成货物不能按照预定船期出运,导致集装箱“装不满”但是又不能取消整个箱子,拼箱货代因而向发货人/委托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弥补舱位空置的损失,这就是亏舱费。
亏舱费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由于生产、质检、商检、物流等原因导致入仓不及时没能赶在截货前到货;海关查验导致赶不上船,尤其是报关太晚或货物有问题时;取消出货却没有及时退订舱位;较大比例的缩方、涨方或超重——“缩方”可能导致箱子装不满;“涨方”可能导致货物装不下;“超重”也可能导致箱子装不满;货物进仓后发现货物本身问题导致无法承运(如属于危险品)等。
3.要注意拼箱货的计费标准以及最低收费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目的港为基本港时,最低收费都是1CBM。当然,有一些货量不是很充足,或者货量不稳定的,或一些偏港,由于成本较高且不太好控制,也有可能最低按2CBM计费。
4.拼箱货的涨尺、缩尺问题
涨尺、缩尺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出现“装不下”或“装不满”的问题。所以要养成向客户多次确认准确的货物信息的习惯,尽量让客户提供准确的货物信息。
5.拼箱货的“弃货”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
当货量较少,目的港费用又比较高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要发货人提供实际货值——如果实际货值不高,特别是货值低于目的港总费用时,目的港客人很容易因为拼箱货代收取的费用太多而干脆“弃货”。如果货值不高,或属于易腐易烂、不好拍卖的货物时,一定要谨慎。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发货人提供目的港《不弃货保函》——要求发货人保证:如果目的港客人“弃货”——所有目的港费用都由发货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