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中国游客排队通关出境
中越双方大力推进跨境旅游合作,携手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将构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新格局,更好满足人们对旅游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
文/《环球》杂志记者陈一帆
编辑/乐艳娜
进入2023年11月下旬,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的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添了几分寒意,但难挡游客游览的热情。《环球》杂志记者近日在德天跨国瀑布景区看到,瀑布自山崖间倾泻而下,水势激荡,烟雾溟蒙,蔚为壮观。不少游客通过“天空之戒”“界河竹筏”“观瀑稻田咖啡时光集”等观景点,“水陆空”多视角欣赏瀑布之美。
在中国和越南界河归春河上游,德天瀑布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形成亚洲最大跨国瀑布,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自然山水风光相得益彰,造就了中越边境线上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是中越两国共建共享旅游资源、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的重要体现,其作为边境跨境旅游和国际旅游合作的新载体,在我国跨境旅游合作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开创性意义。
“一日游两国”
自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试运营以来,“一日游两国”的新颖跨境旅游方式,吸引不少中越游客尝鲜体验。
“相比以前,现在景区内可以游玩的项目更多了。”来自南宁的游客严敏对跨境旅游期待已久,“合作区开通后,中越两国游客得以真正实现‘一日游两国’,尽享跨国山水画廊的魅力。”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是合作区试运营后迎来的首个长假,景区推出中越跨国欢乐集市、中越风情集市和奇妙夜德天等多元文化活动,还上线了首个悬崖岩洞咖啡体验馆。”中旅国际广西区域公司市场经理黎键坤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双节”期间,景区客流量保持高位运行,日均客流量两万人,跨境入区游游客也明显增多。
记者在“跨境游通道”看到,两名中越导游带领约10名越南游客组成的跨境旅游团从这里走出,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之前来过中国几次,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来自越南首都河内的游客陈氏文说,景区的基础设施很完善,可供游客拍照的观景点很多。通过这趟旅程,她了解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景点对越南游客开放,她会再次来“打卡”。
“随着跨境游热度不断升温,民众旅游需求得到释放,‘中越边关游’线路备受游客青睐。”从业多年的越南导游农氏白说,合作区试运营为中越两国旅行机构和旅游从业者注入了更多信心,“希望未来能向更多中国游客介绍越南文化,让他们在畅游山水的同时,见证和赓续中越传统友谊。”
文旅促经贸,合作“多点开花”
“德天瀑布气势磅礴,板约瀑布毓秀婉约,但长期以来,由于瀑布横跨两国,在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的情况下,德天(板约)瀑布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开发,其美丽、壮观的全景‘养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胡超表示,中越双方大力推进跨境旅游合作,携手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将构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新格局,更好满足人们对旅游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
《环球》杂志记者采访了解到,合作区由中国广西与越南高平省共同建设和实施。近两年来,中方在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创5A级旅游景区基础上,配套建成中越风情街、登高观瀑等项目,以及国际游客通道查验卡口等基础设施,越方也对景区停车场和沿途景观道、瀑布观景平台进行了完善,为游客提供别样的边境观瀑体验。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是加快推进中越两国跨境文旅合作的重要推手,是持续巩固中越两国睦邻友好和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见证,在持续推动中越两国高水平开放合作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全域旅游促进处处长莫志东表示,目前,中国(凭祥)—越南(文朗)跨境旅游合作区也在加紧推进,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多点开花”、持续升温。
受访人士认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不仅有利于提升沿边地区旅游开发开放水平,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双边各项贸易发展。
“中越两国对边境旅游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有助于深化中越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合作。”大新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局长黄文香表示,跨境旅游合作区启动试运营,将传统的中越边境经济合作模式向前又推进了一步,也为中越其他跨境经济合作区合作模式的运营实施提供了借鉴。
“随着双边国家游客往来密切,交往内容和交往频次日益扩大,将进一步深化民间交流,为贸易畅通奠定基础,中越经贸合作区建设将提速。”黄文香说。
跨境旅游合作先行先试
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是我国支持边境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支持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黑河、延边、丹东、西双版纳、瑞丽、东兴、崇左、阿勒泰等有条件的地区研究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
受访人士认为,中越德天(板约)跨境旅游合作区作为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不仅是广西文旅跨境合作方面的重要探索,其提供的建设经验、管理模式、运营方式等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全国其他边境省(区)也具有可复制、推广、示范作用。
胡超认为,一方面,把两国跨境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开发,成为中越两国跨境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另一方面,我国边境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为中国与毗邻国家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共同开发利用边境资源,将边境自然资源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树立了典范。
“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发展的新举措,对中国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合作带来有益启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探索沿边地区跨境旅游合作,不仅对发展边疆经济、巩固边疆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也有启示意义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