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正式启用。新址位于增城区荔湖街景观大道北7号,分A区和B区两个服务大厅,其中A区主要进驻38个区直单位的1017个服务企业法人的政务服务事项;B区主要进驻不动产、出入境、户政、社保、医保、公证、婚姻等政务服务事项402个服务市民个人的政务服务事项。
近两年来,增城区政务服务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的启用,是增城区委、区政府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重要举措,标志着增城区在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一门集办、一窗综办、一次即办、一网通办”方面跨出了新步伐。
增城区各进驻服务窗口部门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推陈出新,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机制,共同建设好政务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群众。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外景。
亮点1创立“6S”服务理念打造增城政务服务文化
通过文化塑造积蓄政务服务创新动力,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创立了“6S”服务理念,即主动(Self-motivated)、认真(Serious)、快捷(Speedy)、标准(Standard)、特别(Special)、满意(Satisfactory),从服务态度、服务模式、服务目标等方面推出了增城政务服务的核心理念。
在服务规范方面,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为服务工作人员制定了“六个一样”的服务规范要求,即干部群众一样尊重,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忙时闲时一样笑脸,大件小件一样热情,问多问少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要求工作人员以“无差别服务”、“无偏见待人”来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舒心、贴心服务。
在团队个人修养方面,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为服务团队制定了“六个好”要求,即“为了人好、见得人好、记住人好、能助人好、感恩人好、越来越好”。
在工作自律方面,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特别为服务团队设计了“八件事”,即今天的事今天去做,明天的事准备去做,不会的事学着去做,困难的事勇敢去做,日常的事用心去做,复杂的事细心去做,集体的事带头去做,群众的事积极去做。
亮点2222个服务窗口设于首层楼建设“增城政务服务主题步行街”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位于美丽的增江河畔,增江作为广东省建设“万里碧道”工程试点,是增城城区发展轴带上的重要景观廊道,有“增江画廊”之称。作为一个坐落于城市景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以创新的政务服务模式与人性化的功能区设置,使政务服务大厅与增江互为风景。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分为A区和B区,其中A区进驻行政许可、给付、征收、奖励、确认、裁决、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等8类面向法人的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B区进驻出入境、户政、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公证、婚姻登记等各部门专业服务大厅的面向个人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区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除特殊业务要求无法进驻的事项)。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设222个前台受理窗口,其中A区设42个服务窗口,B区设180个服务窗口,窗口设在一楼,打造“首楼层、智能化、有温度、体验佳”的“政务服务主题步行街”,让群众办事像逛街购物一样便捷。
不仅如此,为方便群众办事,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还规划建设了2个停车场,可容约800台车辆停放。
亮点3实行“一窗综办”与“双向免费快递”服务群众无需多头跑腿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行“一窗综办”服务,主要分为“一窗受理”和“一窗联办”两种模式。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法人的A区大厅100%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服务模式。将原业务部门安排业务窗口变为设立综合窗口通办,将原业务部门派驻前台窗口人员变为前台窗口人员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招聘和管理,事项办理的收件、发件两个环节由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真正实现“受理、审批”分离。
此外,为让办事的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合邮政部门特别推出了政务服务双向免费快递,即申办材料免费上门收取,业务办理结果免费送件上门,办事群众在线上或现场申办业务时,可以直接选择快递服务模式,提交材料或领取结果,实现办事“不出门”、“零跑动”。
亮点4创新企业开办“020”增城速度优化增城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增城营商环境,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特别设立了企业开办服务专窗,并推行“020”服务举措(即“0”材料提交、“2”小时办结、“0”费用开办),为企业开办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创造企业开办“020”增城速度的基础上,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以企业眼中的“一件事”为导向,全面梳理文体教育、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47个领域60种以上的企业后置经营许可准入条件,对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数据融合、业务协同、审批串接、流程再造,实现“一种经营范围、一表线上填报、一窗综合受理、一套材料复用”,形成如“我要开旅店”等主题式、集成化的服务模式,让市民群众开办企业“一次办全、一次办好”。
目前,增城区已实现“商场超市”“药店经营”“美容美发”“劳务派遣”“会计记账”“网络科技”“道路货运”“健身场馆”“医疗器材”“图文音像”“演艺经营”“垃圾处理”“林业种子”“作物种子”“畜禽养殖”等15种企业开办“主题套餐”证照联办服务,并在不断增加拓展。
亮点5建立电子证照“增城标准”企业和群众办事免去复印烦恼
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增城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的管理、注册、签发、转换、应用等工作,形成“五化”特征。
一是管理目录化。截至2019年10月,全区38个部门共1475个依申请事项的办事结果符合制作电子证照要求的有222种。
三是签发常态化。增城区222种电子证照中,累计签发数约253.3万张。
四是转换即时化。截至2019年10月,增城区222种电子证照,已完成150万张证照存量转化。
五是电子证照应用便民化。截至2019年10月,全区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51种电子证照进行应用。在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窗口人员通过增城区综合受理审批系统调取电子证照替代纸质证照,材料精简数量最高可达50%,平均精简率达28%。
亮点6推出“5G+智能政务”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实现从“互联网+政务服务”到“智能+政务服务”的跨越。
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在增城区应用5G网络,并实现5G网络全覆盖。基于5G环境下群众通过移动端进行业务申办更加快捷,无论是排队叫号,信息实时发送、业务查询等更顺畅,大大提升线上办事的体验感。
其中,综合政务自助分为综合政务、商事登记、综合警务、微警认证、自助取件5个功能,配备25台自助终端设备,可自助办理200多项业务。其中,综合商事登记一体机是全国首台实现集企业开办“照、章、户、税”四大环节一键申办、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为一体的终端;多功能警务一体机集成了出入境、户政、交警等业务,实现警务业务一站式自助服务;微警认证“网证机”,可以通过调用公安部人口身份数据库,实现对公民的“身份真实性、证件有效性、认证统一性”进行三位一体的同步验证,结合各政务服务场景的应用,解决办事过程中的身份认证问题。
公安业务自助分为出入境智慧办证、24小时自助服务两个功能。出入境智慧办证厅实现智能派号、出入境证件智慧办理,兼顾出入境自助查询、缴费、续签业务;同时摆放公安户政、出入境及交警业务共17台自助服务终端,能自助办理40多项业务。
税务业务自助分为自助领取、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三个功能,配备12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可自助办理70多项业务。另外,还配备1台“税小能”智能机器人,提供“智能咨询+远程座席”服务,即时解决纳税(缴费)问题。
亮点7建立“F2F”12345服务热线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
增城区将12345政府服务热线作为打造政务服务闭环的重要通道,不断创新热线工单办理服务模式,缩短热线工单办理时限,提高群众对热线工单办理满意度。
二是建立“F2F”回访机制。为更加深入了解群众对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的满意度,增城区还制定了热线“F2F”回访机制(facetoface),即热线工作人员与群众进行面对面随机回访,将原来的“键对键”回访转变为“面对面”回访,做到“合理的诉求解决好,一时解决不好的事情解释好”,真心、实心、诚心地为市民群众服务。
三是实行工单办理“110”。为进一步提升工单办理速度,增城区对热线工单办理时限在广州规定的时限上压缩一半,由原来的“220”缩减到“110”,即在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要求的咨询类工单2个工作日、非咨询类工单20个工作日内办结压缩到咨询类1个工作日办结、非咨询类压缩到10个工作日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