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发布日期:2017-10-2618:50:22点击次数:

最近我看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之后,确实有很多感慨。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智慧,并了解到在故宫内部还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让可能尘封近千年的一些珍贵古物重新绚烂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原以为修复这些身价过亿的国家珍宝的老师们大概都会像影视作品中展示的那样,在充满着各种精密仪器的房间里进行操作。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这古老厚重的故宫,他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到工作地点,在自己工作的庭院中种植一些蔬菜,也喜欢在杏子成熟的时候,找一个床单接着用棍子摇晃下来的果实。许是沾染了故宫自身的中国古意味道,这里的文物修复大师们给我一种年代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可能源于他们中大部分人说着顺口的北京话,沿袭着传统的师徒制,也可能是源于他们某些修补的技术还来自于智慧又细腻的古法,取材于自然却再次因强大的手工艺术而存活。

回想自己在三四年前游过一次故宫,脑子中出现的画面是天安门广场上那些宏伟的建筑,宽敞的宫殿,也能记起在某处宫殿里面的玻璃柜中展览着一些精致的文物,惊艳于这些文物穿越了岁月的沧桑仍能保持其特有的风采。许是玻璃柜将我跟“文物”隔开成为两个世界,让我对这些历史留下的物品,保存物品的地方,甚至与文物相接触的人和物都产生了一种距离感。然今日看到这些大师们与在玻璃柜中的“宝贝”相处的模式,着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谦卑的大师态度。无可厚非,我佩服他们精湛的技艺,欣赏他们修复这些艺术品所必须拥有的文化底蕴,但我透过这种纪录片更佩服的是他们的那种态度。这些文物修复者中,有老一辈艺术家的传人,也有来自现代大学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传承者。他们在做着了不起的工作,却也仍然对人对物有着跟普通人一样平凡的感知。他们骑着普通的自行车,却可以自由穿梭在如今仍然戒备森严的紫禁城。平凡和伟大在这里如此有序地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想再去一次故宫,这一次带着敬畏与细腻,体会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伟大中流露出的平凡。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作者:王书灵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责任编辑:晥宁曳孜】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位访客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THE END
1.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数智技术"复活"紫禁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数智技术“复活”紫禁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五洲设计院(以下简称“五洲设计院”)就参与到故宫博物院的各类修缮、文物保护与建设工作中来。从“钟灵毓秀”院藏钟表三维数据采集加工,到V故宫·院藏文物三维线上展示项目。从太原博物馆377件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到马首铜像、...https://weibo.com/1791805181/P0SEAeSWT
2.博物馆冰箱贴的新一轮爆火,带来什么启示眼下,新闻中提到的两款冰箱贴供不应求,为了抢到冰箱贴,很多人甚至凌晨四五点就开始在馆外排队。面对这种火爆场景,有一些专家和网友担心,文创产品会成为人们来博物馆的唯一目的,弱化人们对于博物馆、文物本身的关注。文创产品的设计团队也坦言,现在网上更多的是介绍如何排队才能买到冰箱贴,但介绍凤冠文物知识的还不够多...http://yz.jsjc.gov.cn/zt/fytx/202411/t20241115_1676412.shtml
3.年度最静心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尽展大国匠心娱乐新闻2016年年初,随着央视首映的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获成功,一群专业文物修复师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The documentary earned a high score of 9.4 points on Douban Movi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IMDb, surpassing the hot documentary, A Bite of China, to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documentary ...https://www.kekenet.com/read/201612/486012.shtml
4.《我在故宫修文物》(萧寒主编绿妖撰稿严明摄影)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我在故宫修文物》,作者:萧寒主编 绿妖撰稿 严明摄影,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最新《我在故宫修文物》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我在故宫修文物》,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15375.html
5.《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在一个新闻端看到这部片子的文章,安利理由:小成本的现象级纪录片,很好奇。 全片分为三集,将各个部门依次介绍,很规矩。但是在三集讲述节奏与手法都很相似的情况下,它包含了三种内核,即师徒传承,手艺传承与古今会通。在了解各类文物修复工作的同时,它又给我们带来了对“工匠精神”一种...https://edu.iask.sina.com.cn/zw/3bfAZVGVbbD.html
1.如何用国际化的思维传播东方美学,他有自己的方法(故宫)剧评《故宫》,被称作「中国Discovery式纪录片的成功」。《敦煌》,被媒体誉为“让人们看到艺术终极归宿的一部史诗”。《下南洋》,被媒体广泛赞誉为“华人史海的成功打捞”。以象取意,以形写神,从无观有。这些独特的中国式审美思想理念,都融汇贯通在他的作品里。不止于此。不让东方美学只活在历史里,用国际化的传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295427/
2.中原文博会丨《?上新了·故宫》特色展馆带您认识故宫文创“包含有毛毯、水杯、氛围灯等带有故宫特色的100多种文创产品将在《?上新了·故宫》特色展馆里进行展示,相信这些文创产品会让您眼前一亮。”11月11日,《?上新了·故宫》特色展馆引进方李先生介绍。 《?上新了·故宫》是一档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文化季播节目,目前已播出四季,今...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18714
3.好评中国·四海文心荧屏连接古今,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当代第六期,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接受采访,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与演变,同时,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掘问题进行专业分析,探索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411/15/139997_54746980.htm
4.《我在故宫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宫六百年》跨年播出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断延续着这片古老建筑群的生命。《我在故宫修文物》姊妹篇,纪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将于12月31日晚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开播。 《我在故宫六百年》海报 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中央广播...https://www.gzstv.com/a/a1a8e03bc2a34f6ea7ecdf63154a45ee
5.你荐我读《我在故宫修文物》:择一事,终一生南方plus《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6/11/c3634146.html
6.《我在故宫修文物》影评“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http://www.tv-8.com/comment/PxsQMmB/
7.《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通用15篇)还是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介绍,后来又看到其他人的推荐,然后在我没剧追的时候想着去瞟两眼。但是看了,哪儿只是瞟两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犹未尽。纪录片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传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国》《互联网时代》,现在又多了个《我在故宫修文物》。 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1219080438_634264.html
8.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https://www.shuashuati.com/ti/6d9b51cb900f46668ec0f32cac292456.html?fm=bdb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