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颁布多项国际贸易投资政策和法令,这些新规定已经或即将开始生效实施。进口许可、通关便利、贸易救济、产品检疫、外国投资等方面均有涉及。下面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国内
11月1日起海关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
为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申领原产地证书。
11月7日起《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开始生效实施
自11月7日起,《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将正式在中国生效实施。届时,中国送往其他缔约国使用的公文书,仅需办理《公约》规定的附加证明书(Apostille),即可送其他缔约国使用,无需办理中国和缔约国驻华使领馆的领事认证。
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
10月20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将此前实施临时管制的球化石墨等3种高敏感石墨物项正式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时,取消对炉用碳电极等5种主要用于钢铁、冶金、化工等国民经济基础工业的低敏感石墨物项的临时管制。上述政策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对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10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在调查期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上述国家的进口乙醇胺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分别为美国76.0%-97.1%,沙特阿拉伯10.1%-27.9%,马来西亚18.3%-20.3%,泰国37.6%。
对原产于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已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3年10月24日起,对原产于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税率分别为韩国6.2%-30.4%,泰国18.5%-34.9%,马来西亚8%-9.5%。
对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进口氢碘酸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10月1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进口氢碘酸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在调查期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进口氢碘酸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美国123.4%,日本41.1%。
近期,国家药监局组织对瑞典科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肺脏灌注系统开展远程非现场检查,检查发现该产品存在生产地址与注册证载明信息不一致等问题。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决定自即日起,暂停瑞典科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肺脏灌注系统的进口、经营和使用。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消防救援装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2024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公布
据商务部公告,2024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4300万吨。2023年底前将第一批允许量下达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其后根据企业实际进口情况、经营需求和新增合法产能情况适时追加和调整。近2年无进口业绩的企业不再安排允许量。
具体内容按以下网址查询:
海关发布“导热液体”商品归类决定
为便于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正确申报商品归类事项,保证海关商品归类的统一,海关总署将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关于“导热液体”商品归类意见转化为商品归类决定。
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延续实施
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公告规定,对2023年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1210、9610、9710、9810)项下申报出口,且自出口之日起6个月内因滞销、退货原因原状退运进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
塞尔维亚苹果获准进口
阿根廷原羊毛获准进口
斯里兰卡锡兰肉桂获准进口
老挝鲜食芒果获准进口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获准进口
智利鲜食核果获准进口
泰国鲜食西番莲获准进口
阿曼野生水产品获准进口
缅甸野生水产品获准进口
巴拿马野生水产品获准进口
缅甸养殖水产品获准进口
芬兰热处理猪肉获准进口
芬兰麦芽获准进口
国外
哈萨克斯坦
11月10日起与中国互免签证
据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消息,5月17日在中国西安签署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于2023年11月10日生效。根据该协定的第一条,两国公民因私人事务、旅游、医疗、国际运输、过境以及商务目的,可免办签证。自入境之日起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
孟加拉国
实施全面核查进出口货物价值新准则
孟加拉国《金融快报》10月9日报道,为防止税收流失,孟海关将采用新准则,更加全面地审核进出口货物价值。新准则审核的风险因素包括进出口量、此前违规记录、退税量、保税仓库设施滥用记录、进口商、出口商或制造商所属行业等。根据该准则,海关在进出口货物清关后,仍可以根据核查需要评估货物的真实价值。
允许工会进入除出口加工区以外的经济区
韩国
对进口胡椒粉产品开展检查
10月11日,韩国食药部(MFDS)发布2023年第123号进口食品检查信息通知,为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管理,将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胡椒进行检查,检查项目为七氯(Heptachlor)残留限量。
英国
发布进口有机食品规定
日前,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发布进口有机食品规定。其中,要将有机食品进口到英国,收货人必须在英国注册,且须由英国控制机认证进口的食品为有机产品。
具体规定按以下网址查询:
美国
允许两韩企向其中国工厂提供设备
新版进口食品预先通知指南生效
暂时解除对委内瑞拉多项制裁
斯里兰卡
明年将取消鸡蛋和鸡肉进口计划
斯里兰卡农业部表示,考虑到本地鸡蛋和鸡肉产量激增,政府明年将取消鸡蛋和鸡肉进口计划。
苏丹
取消关于允许进口鸡肉的行政令
10月17日,苏丹新闻网报道,动物资源部次长哈桑博士宣布,取消10月4日发布的关于允许进口鸡肉的行政令。
智利
签署冰鲜银鲑鱼输华协议
智利《信使报》10月18日报道,在博里奇总统访华期间,中智双方签署冰鲜银鲑鱼(coho)输华协议。此前大部分智利出口水产品多为冷冻产品,协定签署后该品种也将纳入冰鲜三文鱼出口名单,将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额、巩固在华市场。
参议院通过《渔业补贴协定》
10月29日,智参议院投票一致通过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完成智国内立法程序,下一步将向世贸组织交存接受书。《协定》旨在通过禁止补贴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活动(IUU)、过度捕捞活动和在无管制公海区域进行的捕捞活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协定》将在超过三分之二的世贸组织成员接受后正式生效。
欧盟
《外国政府补贴条例》正式生效
加蓬
宣布解除金矿开采活动暂停令
9月20日,加蓬矿业部发布公告,即日起解除金矿开采活动暂停令。矿业部表示,在符合环保要求和政府规定的前提下,支持当地手工淘金从业者以可控和负责任方式开采黄金及其衍生品,并将向有关从业者发放手工勘探证,使其身份合法化。有关开采活动将在矿业管理局监督下开展,所开采黄金将由赤道矿业公司等统一收购。
法国
议会正式通过绿色工业法案
10月11日,法国参议院正式通过绿色工业法案。该法案旨在加快实现法再工业化,促进生态转型。法案提出改革环境许可审查和公众咨询程序,以加快行政审批,并为“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工业项目”设立特殊程序以加快其实施。该法案内容还涉及工业用地、绿色产业项目融资、绿色产业税收抵免等。
泰国
数字科技与产业外籍人才将可延长居留1年
泰国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汀10月4日透露,将对国家奇缺的数字科技与产业人士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吸引这些人才在泰国居留和就业,可以考量为符合资格条件的外籍人士提供更长的合法居留权,即从现在的3个月,变为可合法居留1年。
尼泊尔
与德国签署技术劳工移民协议
吉尔吉斯斯坦
实施新的外国人停留政策
近日,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新闻中心发布消息称,吉开始实施新的外国人停留政策。取缔原visa-run政策(外国人需频繁离抵境,以延长在吉境内停留期限),实施60/120和90/180免签政策,即:享受60天免签政策的外国人,可在上次离境后60日内再次入境;享受90天免签政策的外国人,可在上次离境后90日内再次入境。
对煤炭价格实施临时调控
据吉尔吉斯斯坦塔扎别克新闻网报道,自10月25日起,吉将对煤炭价格实施临时调控,周期为90个自然日,旨在抑制煤炭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