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役用动物?动物考古学者们的探索之路牛骨病理头骨形态学

有关考古遗址出土牛骨有过关节病变的报道很少且缺乏标准。Siegel(1976:359)曾报道有18个英国的遗址发现过骨骼病变,但这只是非随机性的数据集合,其结论是不确定的。Siegel(1976:359)取得的结果以及样本量多变、诊断冲突、病因不清等因素的影响,都表明在鉴定役用阉牛遗存时出现的问题具有复杂性。

在阐释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骨学研究结果时,应该牢记考古学的基本问题,即不可由它的静态结果完全推测出一个动态体系特性(Cribb,1984:164)。因此,外观形态学乃至病理学变化的症状和病因之间的联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厘清(Horwitz,1989:170)。对形态测量和微观结构可变性的研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动物考古学家通常缺少一个用以描述病理学特征和病理诊断的可靠数据库。就像Rotschild和Martin(1993:1)所指出的那样,这类信息只能从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实践中获取。

脚骨

牵引导致的重压可以引发关节炎症,特别是在跗关节上(Alur,1975:411)。冯登德里施(vondenDriesch,1975:423)将腕/跗骨(飞节)和指/趾节骨上的关节炎以及慢性变形性与强硬性关节周围炎(如牛的髋关节炎)列为由过劳或者年老引起的骨骼病变。根据Silbersiepe等人的研究(1965:486),跗节内肿通常发生在服重役的牛身上。Harcourt(1971:267)发表了一个公元1世纪的与跗关节病有关的跗节内肿案例。Harcourt暗示引发这类畸形的并非感染(关节炎)。Pfannhauser(1980:106)报告了Germania遗址罗马时代晚期牛的跗节内肿。Hüster(1990:45,Fig.18c)发表了中世纪的跗节内肿案例。最近,Frey(1991:173)也将不合理的动物饲养和“机械损伤”一起作为引发牛的跗节内肿的病因。不过,机械性损伤仍被认为是动物考古遗存中这类病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关于较轻微的掌/跖骨畸形的案例,Mennerich(1968:35)将牵引使役归为罗马时期牛的掌骨远端内侧滑车关节面向内外两侧增宽的原因。冯登德里施(vondenDriesch,1975:420)和Uerpmann(1994)也描述过类似的案例。这些工作把研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掌/跖骨远端非对称性增宽的测量上(Davis,1992:5)。

其他骨骼

Ghetie和Mateesco(1971,1973)研究了罗马尼亚新石器时代中期牛骨上的整体特征。通过与现代牛在肱骨和股骨的近端骨骺以及桡骨的关节面进行比较,显示出了牵引使役造成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新石器时代牛的桡骨和掌骨背侧之间的夹角稍微尖锐一些。Mateescu(1975:15,Fig.3.2)在现代牛的身上测量出的角度是173°,而在新石器时代的牛身上测出的是196°。然而,这种个体畸形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环境影响而不是脚部遗传结构,尚存争议(B.Kovács,1977:127)。

骨的内部结构

到目前为止,对役牛的鉴定工作还没有进入到微观层次。Kratochvil等(1988)虽然使用了掌/跖骨的X射线影像来鉴定中世纪早期牛的年龄和性别,但他们放弃了尝试鉴定役牛这一有争议的任务。

显而易见,动物用于使役的最基本的表现是由过度负重或牵拉引起的骨骼的功能性增大。因此,要分析这种现象,对野生和家养牛骨骼的微结构的比较影像学和组织学研究很有意义(Bknyietal.,1965;Paaver,1972;Lasota-Moskalewska,1979)。这些研究阐明了驯化造成的牛体型的总体退化,这种退化使得这类动物更容易产生前文提及的畸形病变。

为了探究山羊的驯化过程如何影响其骨密质的棱柱状结构与板状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开展了微观研究(Drewetal.,1971:282;Bouchud,1971:271)。然而,骨胶原的保存状态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讨论(Watson,1975:382)。

《役用牛骨骼鉴定指南》

(书名原文:DraughtCattle:TheirOsteologicalIdentificationandHistory)[(匈)拉斯洛·巴尔托谢维奇、(比)温·范·尼尔、(比)安·伦塔克著]是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本专业著作,旨在界定役用牛的形态学和形态测量的特征。该书通过对罗马尼亚收集的现代役用牛的脚骨形态和尺寸的分析,界定了一系列与牵引有关的病理特征,并将研究现代役牛的结果应用于一个比利时遗址出土的罗马时期牛骨分析中。同时,还通过对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现生牛骨标本进行骨病观察和骨骼测量学研究,制定了根据病理组织变化和测量数据来识别役用牛的标准,并阐述了黄牛作为役畜所体现的文化、历史和经济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在牛脚上观察到的病理现象都一定是由牵引劳作引起的,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自然环境以及动物饲养的环境等,也可能导致牛脚的畸形病变。

本文摘编自《役用牛骨骼鉴定指南》[(匈)拉斯洛·巴尔托谢维奇、(比)温·范·尼尔、(比)安·伦塔克著;马萧林、王娟、侯彦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11]一书“第1章引言”“译者序”,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THE END
1.动物世界(23)牛科动物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https://www.meipian.cn/3d2gkync
2.动物园牛科动物知多少——野水牛动物世界野水牛,又名亚洲水牛,是偶蹄目牛科水牛属的野生动物。野水牛是家水牛的野生祖先,尽管家养的水牛不计其数,但野水牛的数量已不足4000头,属于濒危动物。 野水牛比家水牛更大更重,弯刀状的牛角也是现存野牛物种中最大的,角的外缘可长达2米,雌雄野水牛都拥有这巨大的角,这是区分野水牛与家养水牛最简单的标准。它们...http://lyhylj.liuzhou.gov.cn/xwzx/ylwh/dwsj/202109/t20210930_2928067.shtml
3.[动物生存秘籍——蹄和角]牛科动物羚羊的特征[动物生存秘籍]羽翼的力量 黑脚企鹅的双翼 [动物生存秘籍]羽翼的力量 鸟类的喙 [动物生存秘籍]羽翼的力量 火烈鸟的生存策略 [动物生存秘籍]羽翼的力量 互利共生策略 [动物生存秘籍]羽翼的力量 在浅水区觅食 [动物生存秘籍]羽翼的力量 不会飞的鸟 [动物生存秘籍——蹄和角]牛科动物羚羊的特征 [动物生存秘籍——...https://tv.cctv.com/v/v3/VIDE1407256928220139.html
4.上海动物园“牛科宝宝”亮相1月31日,上海动物园“牛科宝宝”——旋角羚宝宝亮相。 近日,2021年上海动物园出生的第一头“牛科宝宝”旋角羚在园区亮相。旋角羚是偶蹄目牛科旋角羚属的唯一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红色目录极危物种。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1月31日,上海动物园“牛科宝宝”——旋角羚宝宝在觅食。 https://m.gmw.cn/2021-01/31/content_1302083937.htm
5.牛科家族系列之——“高原之舟”牦牛陕西自然博物馆牛科动物中有一类牛,身体强壮,背部有明显隆起,身披长毛,浑身散发着充满力量的萌态,是的,它就是——牦牛。 牦牛是一种大型食草类动物,体型健美,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耳朵很小,公牛和母牛都有犄角,母牛的犄角略小一点,它们的四肢短而粗壮,背部的毛发较短,两侧和腹部的毛很长,能够很好的保持体温,应对恶劣天气。https://www.sxnm.net/index.php/wap/azr/749.html
1.哺乳纲动物之牛科动物所有的鹿类动物都是反刍动物,胃有四室。但和牛科动物不同的是,它们不习惯吃粗硬的草,而依赖较容易消化的植物,例如幼苗、嫩叶、嫩草、地衣和果实。即使全吃草的品种,也需要吃大量高品质的树叶。 鹿类动物由鹿科和其他三科跟鹿很相像的有蹄类动物组成。其中包括鼹鹿科的鼹鹿和麝鹿科的磨鹿,二者都有长犬齿,而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23/14/37113458_816994121.shtml
2.冷知识丨有些动物叫牛不是牛,是牛却不叫牛专家介绍,牛科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除少数种类外,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都长有角。而且牛科动物角的骨心和角鞘终生都可以生长,从不分枝和脱落。 另外,由于长期食草的原因,牛科动物的犬齿和门齿已经严重退化。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牛科动物进化出了非常完善的反刍功能(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https://www.cqcb.com/shuangcheng/2021-03-03/3798385_pc.html
3.牦牛(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的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的动物 牦牛(拉丁学名:Poephagus mutus,英文名:Wild Yak),[1]藏名音译亚归,是哺乳纲偶蹄目洞角科的动物,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看物种起源 立懂百科带你了解牦牛 00:59 “牦牛”是什么意思? 00:36 切记!牦牛粪只能烧不能喝! 03:43牦牛体长可达2米多,体侧披长毛;尾端长毛形成簇状,雄兽的...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21595
4.解读牛家谱而在距今一千万年至五百万年前,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季风气候体系的形成以及草原的大规模扩张等诸多因素,牛科动物获得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机。仅在中国发现的化石就有16属之多。其中包括了较大型的乌米兽、近旋角羊、陕西转角羚等,以及新近在甘肃省和政地区发现的由我国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邱占祥先生命名的和政羊...https://www.cdstm.cn/gallery/media/mkjx/smsj/201605/t20160527_327514.html
5.冷知识丨有些动物叫牛不是牛,是牛却不叫牛所有的羊都是牛科动物 “叫牛的不是牛,是牛的却不叫牛。”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专家,点开《中国哺乳动物名录(2015)》,其中列举的31种牛科动物中,既包括野牦牛、野水牛等叫牛的动物,也包括藏羚、长尾斑羚等叫羚或者羚羊的动物,还包括北山羊、岩羊等叫羊的动物。 https://www.thecover.cn/news/7055762
6.以下哪种动物是牛?99%的人都答错据上海动物园专家介绍,牛科除了牛亚科的牛族统称为牛,羊亚科的羊族统称为羊外,其它多统称为羚羊。羚牛、牦牛、角马、斑羚、旋角羚等都是牛科动物。图为摩佛伦羊。 羚牛也被称为“六不像”:庞大隆起的背脊像棕熊,两条倾斜的后腿像非洲的斑鬣狗,四肢短粗像家牛,绷紧的脸部像驼鹿,宽而扁的尾像山羊,两只角长得...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1170094.html
7.动植物资源《山海经》中《西山经》有提到麢(líng),就是现在的羚羊。羚羊是对一类偶蹄目牛科动物的统称。羚羊类的动物总共有86种,分属于11个族、32个属。 羚羊的特征是长有空心而结实的角,是区别于牛、羊这一类的反刍动物。体形优美、轻捷,四肢细长,蹄小而尖,机警。有的种雌、雄均有角,有的种仅雄的有角。 按照外形...https://www.dgbc.cn/zhuanti/Animalsandplants/
8.任乐乐动物考古学最新研究成果本项研究是青藏高原首次牛科动物古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将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从此前的约29°N扩展至约34°N。研究团队提出中全新世适宜气候条件促进热带动物迁徙至青藏高原东北部,生物多样性优势促使该地区成为东亚最后的狩猎场之一,而距今五千纪后的气候冷干趋势和人类活动的叠加作用导致印度野牛等热带动物在青藏高...https://whyc.lzu.edu.cn/portal/article/index.html?id=143&ci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