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型船管公司成立!船舶航运船务赫伯罗特集装箱船seaspan

近日,班轮巨头赫伯罗特完成了最新一笔收购,正式接管了德国船舶管理公司HamburgerLloyd的业务。

HamburgerLloyd成立于2007年初,前身为ReedereiHamburgerLloyd与BefrachtungscontorHamburg(BCH)在2006年9月合并而成。公司创立之初,得到了总部位于汉堡的MMWarburg银行和德国金融机构HansaHamburg的支持,两家机构成为其股东。

在公司巅峰时期,HamburgerLloyd既是船东又是船舶管理,拥有并管理着集装箱船、散货船和成品油轮。

据了解,由于两家公司同在德国汉堡,两家公司之前关系一直非常亲密。

2021年,HamburgerLloyd出售最后四艘集装箱船给赫伯罗特。船舶规格为4620TEU,包括RHLConcordia和RHLConscientia(均建于2012年)、RHLCalliditas和RHLConstantia(均建于2013年)。然而,HamburgerLloyd保留了这些船舶的技术管理权。此后,这些船舶更名为DachanBayExpress、JakartaExpress、MombasaExpress和AricaExpress。此后,HamburgerLloyd正式从船东转变为船管身份,为800-15,000TEU的集装箱船队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过去3年双方成功的合作促使赫伯罗特在HamburgerLloyd增加了另外25艘船舶的管理,这也使得HamburgerLloyd为赫伯罗特管理的船舶总数达到29艘,涵盖从小型船舶(600TEU)到大型船舶(16,000TEU)的各种类型。

Pane表示:“我感到高兴和自豪,最终达成了这笔交易,这是对所有员工来说的一个极佳解决方案。”

赫伯罗特扩张船队的同时,也在大手笔的买船!

11月6日,德国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赫伯罗特正式官宣2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新造船订单。

据小编了解,17,000TEU的“超新巴拿马型”船舶长度约350米,宽度约56米,建造成本在2.02亿至2.1亿美元之间,通常配备LNG动力系统。相对较小的8,500至9,000TEU船舶长度约260至272米,宽度45.6米,造价预计为1.24亿至1.28亿美元。

这一系列船队扩张计划是赫伯罗特巩固其2030战略的又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船队运营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还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合理猜测,随着未来新燃料船舶数量的增加,赫伯罗特在船队管理方面的压力将逐步增大,这可能也是其收购HamburgerLloyd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万邦船务有最新收购

话音刚落,如今便取得重大进展。据最新消息,万邦船务(IMCShipService旗下的lMCShipManagement并购了船舶管理公司TrustMarineServices(TMS)。

3、ONE和Seaspan合资成立一家新的船管公司

就在近日(11月15日),日本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与世界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东塞斯潘(Seaspan)宣布在新加坡成立合资船舶管理公司OneSeaSolutions(ONESEA)。这家全新的公司专注于船舶技术管理和海事人才开发,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官方消息没有透露未来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将管理多少艘船舶。

但公开资料显示,ONE由日本邮船(NYK)、商船三井(MOL)和川崎汽船(KLINE)于2017年成立,三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8%、31%和31%。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ONE目前在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排名第6,运营249艘船舶,总运力达195.2万TEU,并持有46艘新造船订单,总运力为60.4万TEU。

ONESEA的首席执行官RamanHanda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ONESEA,并致力于通过先进技术和卓越人才创造价值,实现行业最高标准。ONESEA标志着ONE和Seaspan之间伙伴关系的演变,旨在利用双方独特优势,在船舶管理领域创建一家卓越企业。我们的追求将聚焦于安全、效率和创新。”

ONE和Seaspan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和脱碳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ONE在2024年10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其Scope1排放强度与2008年基准相比已减少62%,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每TEU公里排放强度减少70%的目标。

与此同时,Seaspan也在推进其脱碳战略,包括持续提升效率、探索过渡燃料路径、加强船队管理以及推动市场化脱碳举措。上个月,Seaspan宣布在中国沪东中华造船厂订购六艘未来燃料兼容的13,600TEU集装箱船,这些船舶预计将于2026至2028年交付,并具备未来燃料改装的潜力。

ONE由日本邮船(NYK)、商船三井(MOL)和川崎汽船(KLINE)于2017年成立,三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8%、31%和31%。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ONE目前在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排名第6,运营249艘船舶,总运力达195.2万TEU,并持有46艘新造船订单,总运力为60.4万TEU。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舶租赁公司,Seaspan目前运营217艘船舶,并持有包括PCTC在内的41艘新造船。如果这些订单全部交付,其总运力将达到230万TEU。

ONESEA的成立不仅强化了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也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绿色航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愿景。这一合资企业将助力实现航运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文化契合是合并的关键,注重可持续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文化和运营模式的契合性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关键。

正如今天提到的赫伯罗特和HamburgerLloyd。两家公司关系一直亲密。其逐步深化的合作模式成为顺利整合的基础。双方在运营层面的高度信任,两家公司在战略上也保持一致。都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推动LNG动力船舶等绿色航运项目上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战略一致性。赫伯罗特计划通过引入更环保的船舶及技术,提升运营的可持续性,而HamburgerLloyd在其管理的船舶中同样体现了对节能和环保的重视。

此外,去年OSM与Thome的成功合并得益于双方在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上的一致性。贝仕集团收购LNG船舶管理公司PRONAV也是如此,证明文化融合对成功整合至关重要。其他成功并购案例包括Wilhelmsen收购Zeaborn船舶管理公司和Anglo-Eastern收购Euronav希腊业务,这些合并进一步证明了企业文化和共同理念的重要性。

而根据信德海事网此前报道《》,ONE此前通过PoseidonAcquisition联合体完成对Seaspan母公司AtlasCorp的私有化,持有其28.7%的股份。同样根据信德海事网的报道《》,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有助于ONE在未来的租船途径上获得更多选择和灵活性。

而ONE与Seaspan的这次最新合作,也同样可以理解为两家公司在理念上有着较大的契合度的一种表现。

正如同SynergyMarineGroup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ubbiah所认为的那样,“价值观、领导风格和运营方法的差异构成了挑战。“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公司走到一起时,这可能会扰乱日常运营并导致效率低下,最终减慢合并后的整合过程。”

众所周知,在技术革新与法规收紧的双重压力下,船舶管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整合。企业不但面临着应对船东需求多样化的压力,同时还需要精简运营程序、兼顾可持续性、数字化及船员福祉。

THE END
1.StarBulk业绩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净利2.6亿美元船东动态2024年前三季度,Star Bulk 实现总收入9.6亿美元,同比增长39.5%;EBITDA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55.3%;调整后的EBITDA为4.2亿美元,同比增长58.7%;净利润为2.6亿美元,或每基本股净利2.54美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4亿美元,或调整后每股净利2.37美元,同比增长106.4%。 https://www.eworldship.com/html/2024/ShipOwner_1120/208030.html
1.全球十大集运公司都做出了选择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根据Alphaliner发布的报告,包括地中海航运公司(MSC)、马士基(Maersk)和达飞海运(CMA CGM)在内的全球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都承诺订购替代燃料船,这些公司一共运营着全球市场84%的集装箱船运力。 不过,该报告指出,在长期减排战略方面,“没有明显的赢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23265
2.海事服务网CNSS据海事服务网CNSS了解,近日,巴西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正在寻求租用一系列新型苏伊士型动态定位(DP2)穿梭油轮。同时,中韩五家船厂也在竞争参与该项目。 据《贸易风》报道,Petrobras几周前启动了四艘158,000载重吨穿梭油轮的租船招标,吸引了数个大型油轮公司和造船厂的兴趣。据悉,参与竞标的公司包...https://ocean.cnss.com.cn/html/sdbd/20241118/355074.html
3.CMACGMCMACGMAboutUsChina达飞集团是行业内注重保护环境的领军企业,是创新和环保技术的先驱。集团坚决致力于减少碳足迹,以保护环境以及海洋和生物多样性。2017年11月,集团向中国订购9艘22000-TEU液化天然气集装箱船,于2020-2021年交付使用,成为全球首家为此类型巨轮选择使用新能源的航运公司。通过选择使用液化天然气(LNG),达飞集团将超越现行规定...https://www.cma-cgm.com/local/china-agencies/about-us?eqid=b5cce8ef000082fa00000004646f145a
4.StarBulk业绩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净利2.6亿美元,船东动态航运市场...2024年前三季度,Star Bulk 实现总收入9.6亿美元,同比增长39.5%;EBITDA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55.3%;调整后的EBITDA为4.2亿美元,同比增长58.7%;净利润为2.6亿美元,或每基本股净利2.54美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4亿美元,或调整后每股净利2.37美元,同比增长106.4%。 https://news.soship.com/show/26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