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奉上《日本购车攻略》的第二篇。
在上一篇中,我们分析了在日本买车的必要性,劝说大家不要冲动消费。
这次,我们来分析买车前大家都会想到的另一个问题:
到底是买新车好,还是买旧车好?
先上结论。让我们给出从不同方面看待这个问题后,最终得出的结果:
可以看出,在日本,比起买新车,选择二手车(中古车)要更划算那么一点点。
注意这个结论只是“一般情况下”的结论,有三种情况肯定是要排除考虑范围的:
-您对汽车有“处女情结”,非新车不买,觉得别人开过的车就是脏(这种情况您只能选择新车)。※注意,无论款式多新的车,甚至里程几乎为0的车,也是会流通到中古车市场的。如果您只是想要新款,而不是狭义上的“新车”,您还是需要考虑买中古车的选项。
-您对某款或某一些非现款汽车有情怀,非它不买(比如所谓的“经典JDM性能车”,市场上的只有旧车)
-您的预算极为有限且无法借贷(即根本买不起新车)
所谓“一般情况”,指的是并不确定是新车好还是旧车好,预算充裕但也不想乱花钱的情况。虽然赤坂相信本公众号的读者中很多人都目标明确,但其实这才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状态。
下面结合上面图中的结论,我们来一条一条分析。
01.新车旧车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
原厂提供的选配或定制装备,是有轻微“新车处女情结”的人士往往会在意的东西。
如今日本的车商也越来越鸡贼,把很多在以前会放进标配的装备变成选配——或者说越来越精简“标配”的装备。丰田等大厂的很多车型标配都不带音响系统(只带喇叭),说的好听是为了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其实就是想在新车售出前就把选配装备上的利润赚个够。
然而,日本的中古车市场流通量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你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条件的一台。中古车的魅力之一也在于能遇到很多被前任车主精心配置(不一定是改装)的车子,买车的同时赚到一大堆价值很高的装备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无论是向新车经销商定制各种装备,还是在中古市场寻觅一台已经装载各种想要的东西的车,都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02.同样预算,中古车的选择比新车更多
无论是新车还是旧车,都可以自由选择装备,毕竟这些到底都是“身外之物”。那么同样的预算下,车子本身的选择各能有多少呢?
显然在这一个问题上,中古车有着极大的优势。全款购新车的情况下,120万日币只能买到KCar或紧凑型小车,而如果花在中古车上,几年前的8座豪华Minivan、双座敞篷跑车、高级四门轿车都可以买得到。
即使只想买一个类型的车,新车市场中只会有每个厂家出的一两款现款,而中古车市场则可以找出各个年代的好几十款车。前面已经说了,装备都不是问题,两三年前的车和现在的车在技术上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作为外国人在日本买车,贷款其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没有永驻签证的外国人是很难借贷购车的,即使借的到,利率也不太划算。因此,很多朋友的预算其实真的不会宽裕到哪里去。
好消息是,日本的中古车真的非常非常便宜(有多便宜呢?请看《一台新iPhone的价钱在日本能买哪些二手汽车?》),大几十万日元基本上就可以全款买几乎所有车型的旧车。更多的人一开始就只有中古车这个选择。
03.新车专属?日本的减税优惠政策
在日本购车,很多人选择新车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包括政府对新车的减税政策。减税减的多的,无疑是那些低排放的“EcoCar”。
在日本,除了购车时所需缴纳的“自动车取得税”,车主每年还需要在5月缴纳“自动车税”。这两种税都可根据车辆相对于排放标准减排的百分比得到减免,电动车、燃料电池车、PHV、CleanDisel柴油车等甚至还能免除取得税。而对于超过13年的旧车,每年的自动车税还会多收25%。
那么二手车就完全没有减税的可能了吗?严密地说并不是——只要你买的二手车足够新。需要注意的是减税政策的基准非常严格,稍微旧一点的车很可能就已经不在减税范围了(除了完全不排放的电动车),换个角度来说,买旧车的目的本来就是省钱,为了节省一点税费而去选择价格仍然不低的较新车型,多半没有太大意义。
不过多出来的油钱和未减免的税金一样,简单算一算车子要开几年,每年大概烧多少油,把总价算出来再去对比较新的省油车和较旧的大排量车的差价,就能知道亏不亏了。
如果您懒得算,不妨粗暴地假设60万的差价用来烧150日元/L的汽油,这2000L油足够一辆3.5L的旧皇冠跑30000公里,开个两三年费用其实和买新一点的飞度差不多——那么您觉得是飞度好呢,还是皇冠好呢?(此处仅为粗略计算,实际计算还需考虑更多其他因素)
再多延伸思考一下,我们还能得到以下结论:
想开的车一两年一换,是日本等旧车价格便宜的市场特有的玩法
——花几百万日元买个新车开五六年的花费,比每次花几十万日元,一两年换一次车开七八年还要贵。
04买新车和买旧车时被经销商坑的风险都差不多
不管买新车还是中古车,除了车子本身,人们还总会担心的就是“我是不是会被经销商坑?”这个问题。拥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东瀛车生活甚至要特别提醒部分持有“正向偏见”的人士,不要认为日本商家就是白莲花,从来都是顾客至上、不坑骗“上帝”消费者。
日本的商家,顶多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坑人罢了。手法包括但不限于将车子以超出其本身价值(此价值中已包含车商自留利润的正常额度)的价格卖出、在装备上赚取过大差价、在将旧车卖出前省略一些必要的整备等。
同时,也千万不要以为新车经销商挂着丰田、日产、本田等大厂的牌子就一定比街边的中古车店靠谱。中古车商可以把一辆算上正常利润也只值150万的旧车以200万的价格卖给你,新车车商也可以把一辆本来可以折扣30万的车按原价卖,并且加上一堆在外面自己找店安装会便宜20万的选配。
要想不被坑,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练好自己的交涉能力,保持自己的气场。我们也将在后续为大家推出《防坑攻略》,教大家一些规避风险的具体办法。
05.车子买入价越贵,车子转手时贬值越严重
无论是买新车还是买旧车,转手价值都是必须考虑的一件事情(除非你真的打算把一辆车开一辈子永远不卖、永久珍藏)。
而买车时是新车还是中古车,对车子的转手价值影响其实不大,除了一种情况:购买的是现款车的中古车——新车二手转出价比中古车三手或者N手转出价确实是要高不少。(当然还会有其他特例,但本文的前提是“一般论”,在此不再复杂化。)
在日本,汽车的折价率高得令人发指,除了那些人气且限量的车型,基本都是新车到手就掉个大几十万,一些进口豪华车型甚至会遭遇转手就腰斩的局面。
什么车开多少年会掉多少价,这个问题得根据车型来具体分析。办法也很简单,到日本的主要二手车平台(如CarSensor,Goo-net等)把搜索条件设成“未使用车”或“行驶距离1万公里以下”,看看结果里的车的售价和新车差多少就行了。
只行驶了2千公里的日产风雅落地只要402万,而新车标价480万
要对比新车和中古车在折价率上的优劣,不妨用会计的办法来算一算——把贬值的金额按使用年数分摊,算出折价费,再记入税费等其他养车成本里去。
汽车的折价费是按年数呈指数下降的,所以根据对比车型的不同,很多新车每年的折价费说不定比旧车的修理费还要高。那么问题来了,一般车子的折价费是不可控的(严密地说只会因事故损伤等外因大于正常水平,而不可能因为保养的好就少折价),而很多日本车只要不乱开,十几年都要不了几个修理费。何况之前已经提到,一开始花大钱买洗车,就算享受减税优惠,一年到头的费用也不一定比旧车便宜。
再结合“中古车一两年一换大法”,选择中古车的魅力似乎就远远大于新车了。剩下的关键要素,只剩下下面要讲的这一条了。
06.新车的保修期是最大魅力;中古车的保修踩坑几率高
旧车最让人担心的,莫过于其质量。日本车故障率再低,该坏的时候还是得坏,更多情况下这只是运气好不好的问题。
如果有保修,情况就要好很多了。遗憾的是,提供保修套餐的中古车商基本等同于“卖得比较贵的中古车商”,另有非常多的中古车商压根就不提供保修计划(虽然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会象征性地,“仅针对引擎故障,保修10天或1000公里”)。
新车则不会有这些问题。日本所有的新车经销商都提供长至5年、甚至可以继续加钱延长的保修计划。保修期内除了换机油等保养项目,基本都是坏什么给修什么,一律不需要修理费。
一些中古车商虽然也提供保修,但往往期限和覆盖范围有限
豪华品牌尤其需要考虑保修问题,因为一旦自费修理,费用将非常大。一些十多年的奔驰宝马,随便坏一两个零件,费用就可能搞过其本身作为二手车售出时的价格(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零件)。有人说在日本,进口车(除了日本厂商的车其余全部都是进口车)必须买新车,日本车则可以买旧车,这话不无道理。
除了期限较短的问题,中古车商所提供的保修计划,往往覆盖的范围也要小得多。很多毛病都不在保障范围内,又或者只保障修理费,不保障零件的费用。总之,买中古车即使加入保修计划,也一定要看清条款,防止被坑。(条款太霸王的话,还不如不加入)
但是,也有消费者利用保修制度,得以坑到业者的情况。
目前这种情况几乎只存在于一种车型,那就是马自达的RX-8。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款车的转子引擎的坑爹之处——开个8-12万公里就会趴窝,得Overhaul或者干脆换一只引擎才行,一次就是几十上百万的费用。
市面上有很多10万公里左右的RX-8被以数十万日元的价格贱卖,如果不知道引擎的特征而购买后,多半会在不久后就面临比车价还贵的修理窘境。购买这款车(以及其前辈RX-7)时,在车价上再加上七八十万日元的预备修理费用,才是实际的成本。
然而如果你买的RX-8的引擎在保修期内趴窝,那么就“中奖了”。赤坂的身边就出现过40万日元买入RX-8,多花20万买了2年的保修,结果开了1年半引擎blow了,免费换了价值80万的Rebuild引擎的案例。
尽管外国车的修理费较高,二手奔驰宝马在保修期间内多出几次毛病似乎也可以“赚回来不少”,但这种程度的修理费用一般早已被算在出售价格和保修plan的费用里。而且故障率高到能把保修费赚回来的车显然不会让您省心——三天两头跑修理厂可不是什么好体验。这样看来,仅仅是引擎较弱、其他部分相对外国车很难出故障的日本车RX-8如果遇上引擎Overhaul,还真是挺赚的一件事。
有朋友可能会质疑,RX-8的引擎坏了可以保修的话,那买个其他的JDM运动车,使劲糟蹋使劲上赛道猛开,把引擎或者变速箱开爆不也可以吗?很遗憾的是,赛道上常见的运动车往往在旧车市场也很难有愿意提供保修计划的商家,且过激驾驶造成的引擎故障和RX-8的“正常老化”也不是一个概念,商家很可能不会认账。
07.总结:落地价格其实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讲EcoCar减税的那一节里,我们已经提到了买省油的经济型新车和买喝油的豪华旧车开几年费用都差不多、甚至豪华车更省钱的现象。
与此思路类似的是,同样买新车的情况下,购买混合动力的紧凑型车(如丰田Aqua)和购买烧汽油的紧凑型车(如Vitz),一个看似省油又省税,一个虽然日常没有那么省但新车售价要便宜得多——除非这辆车开好几年,否则后者总体来说可能更划算。
结论无非就是,相比其他因素,落地价格其实最重要。
从新车和旧车的差价基础上,再去考虑装备、性能和售后等因素,就很容易得出孰亏孰赚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