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单的法律功能

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特有的重要运输单证。英美等国将海陆空运单据通称提单,当专指海运时则称为海运提单,英国船运法规定,提单是由船东或其他代理人所签发的文件,该文件确认货物装上何船并驶往何港,以及运输装船货物的若干条件;在德国,提单是承运人接受承运货物的书面证明,承运人通过提单承担将接管的货物依其所证明的状况运至目的地,并根据提单的内容交付货物的义务。在台湾地区,海运提单称作载货证券,载货证券为运送人或船长于货物装载后、同托运人之请求发给托运人、承认货物业已装船,约定运送期间权利义务及领受货物之特种有价证券。简言之,载货证券为一种货物已上船之书据。它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及承运人收受或装载货物的文件。缴回该文件时,承运人应交付货物;提单条款内所载的人或所指定或持有提单人请求交货时,承运人即有交付货物的义务。

《联合国1978年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第1条规定:“提单是指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单证。单证中关于货物应交付指定收货人或按指示交付,或交付提单持有人的规定,即构成了这一保证”。

我国《海商法》第71条对提单所作的解释是:“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提单中载明的向记名人交付货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或者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条款,构成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两者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概括了提单的本质属性,即: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证明承运人接管货物或货已装船和保证据以交付货物。提单的上述本质属性则决定了提单在海上货物运输关系中的法律地位。

二、提单的法律功能

一位著名的英国法官曾说:国际贸易像一张网,提单是这张网的中心。这高度概括了提单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从上述提单的定义和它的由来不难看出,提单具有如下三个基本法律功能,而这些构成其法律地位的核心内容:

(一)提单是承运人出具的已接收货物的收据

提单是承运人应托运人的要求签发的货物收据,以此确认承运人己收到提单所列的货物。无论是《海牙规则》还是我国《海商法》均规定,承运人对于非集装箱运输货物的责任期间是从“货物装上船时起”,并在货物装船后签发“己装船提单”,表明“货物己处于承运人掌管下”,所以提单具有货物收据的性质。但是,提单的货物收据的属性,在班轮运输的实践中,通常不以将货物装船为条件。通常的作法是,当托运人将货物送交承运人指定的仓库或地点时,根据托运人的要求,先签发备运提单,而在货物装船完毕后,再换发已装船提单。

提单中属于收据性的内容主要是提单下面所载的有关货物的标志、件数、数量或重量等。当提单在托运人手中时,它是承运人按照提单的上述记载收到货物的初步证据。原则上承运人应按照提单所载事项向收货人交货。但允许承运人对货物的真实情况在提单上进行批注,并允许承运人就清洁提单所列事项以确切的证据向托运人提出异议。当提单转让给善意的受让人时,除非提单上订有有效的“不知条款”,承运人对于提单受让人不能就提单所载事项提出异议。此时,提单不再是已收到货物的初步证据,而是已收到货物的最终证据。

(二)提单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订立的运输合同的证明

提单不仅包括上述收据性的内容,而且还载明一般运输合同所应具备的各项重要条件和条款,这些内容从法律上讲,只要不违反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对承运人和托运人就应具有约束力。同时,当承、托双方发生纠纷时,它还是解决纠纷的法律依据。基于这些原因,可以说提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运输合同的作用。但是,由于提单是由承运人单方制定,并在承运人接收货物之后才签发的,而且在货物装船前或提单签发前,承、托双方就已经在订舱时达成了货物运输协议。所以,它还不是承运人与托运人签订的运输合同本身,而只是运输合同的证明。原则上,提单上的条款应与运输合同相一致:当它与运输合同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以后者为准,

(三)提单是承运人船舶所载货物的物权凭证

提单使其持有人有权提取货物,同时也能用以代表货物,处分提单就相当于处分了仍在海上的货物.由此在法律上可以反映为这样的概念,持有提单事实上就意味着对货物的支配,这是对货物占有权利的一种体现。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运输本身无非就是占有的转移,提单在一定的意义上,充当了作为承运人识别占有人凭证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提单成为货物的象征,以单据交付作为交付货物的有效证明,同样也反映了提单交付就是占有的转移。当然提单只是拟制为货物,因而它所标示的也只是一种“拟制占有”,即拟制为对海上运输运送物的占有。

对于提单的这个法律功能,我国《海商法》第71条规定:“提单中载明的向记名人交付货物,或者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条款,构成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

三、提单法律功能适用的基本原则

提单在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提单可能发生纠纷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涉及提单的债权关系、提单的物权关系以及提单法律行为的效力等等。而通常所说的提单的准据法多指的是提单债权关系的准据法,这是由于现实中关于提单的立法多集中在提单的债权关系方面,此外,关于提单的公约以及不少国家关于提单的立法也多集中在提单的债权制度方面。

(一)内国强制性规则最为优先

一般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涉外法律都会有专门的条款规定本法的适用范围。例如波兰海商法规定,本法是调整有关海上运输关系的法律;我国海商法第2条也相应规定了本法的适用范围。但这些条款都是国际私法意义上的法律适用条款,并没有规定哪些案件必须适用本法。但也有国家直接在本国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中适用单边冲突规范的形式规定了法律适用规范,其中主要是由于某些参加国际公约的国家为使公约生效,将公约的内容列入各自的国内立法,在二次立法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其法律的适用范围作出不同于公约规则本身规定的法律适用范围的强制性规定。

英国1924年《海上货物运输法》第1条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以英国港口为航次起运港的所有出口提单均适用该法。英国1971年海上运输法也相应地把原来只管辖与适用出口签发的提单的条款改为也适用进口。

美国1936年的《海上货物运输法》的规定,对外贸易中作为进出美国港口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据——提单或其他权利单据受本法的约束。除美国外,类似的国家如比利时、利比里亚、菲律宾等,只要外贸货物运输是进出其国内港口的,提单就须适用其国内法化的海牙规则,而不论提单签发地是否在缔约国。因此这类国家法院在审理以上所言及的法律所规定的某些案件时,是直接适用这些法律适用规范所指向的国内法,一般是排除当事人的选择和其它法律适用原则的,因此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能通过任何手段排除其适用。

这类国家在依据所缔结或加入的国际公约制定内国法时,同时也是在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因此制定这些强制性法律适用规范,并没有违反公约的规定,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际公约的适用范围。

(二)缔约国法院优先适用国际公约原则

关于提单的三个公约均是实体法性质的国际公约,公约既然是国家制定的,按照“合约必须遵循”的原则,缔约国负有必须实施其所缔结的国际公约的责任。缔约国在其域内实施其所缔结的统一实体法公约,在许多情况下都意味着缔约国的法院必须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适用该国公约。当然也有例外。某些国际公约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全部或部分排除该公约的适用。但是有关提单的三个公约没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条款,在法律效力上,它们属于具有强制性的国际统一实体法规范,缔约国的法院有义务对符合公约适用条件的案件优先适用公约,在这种情况下,缔约国的法院是排除当事人选择的其它法律的。

(三)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自由选择应适用的法律。大多数国家在一般情况下是承认这种条款的效力的。单据的流转是海上运输的一个特点,因此承运人不可能和每个有关的当事人都一起协商法律适用条款,各国制定有关的法律和缔结国际公约,规定了承运人的义务和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限制承运人的缔约自由,从而保护货主的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再去否定提单上的法律选择条款。对于交易而言,法律关系的稳定性比公平性更加重要。提单条款虽是格式条款,但都是公布在外的,托运人或提单持有人并非不能知道该条款,无法表达对争议解决条款的意思。而且与提单的交易流转结合起来,提单持有人和收货人虽然没有与船方协商争议解决条款,但可以通过与托运签订买卖合同开具信用证时,就签发何种提单作出约定,从而表达其对解决争议的意思。在我国,根据国内外国际私法理论、立法及司法实践,对该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限制,并应据此确定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效力。

1、法律选择的方式

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有明示法律选择和默示法律选择两种。前者是指当事人双方以合同中的法律选择条款或合同之外的专门法律选择协议明确表达有关法律选择的意图,这种方式已为各国普遍接受。后者是指当事人通过合同条款或其行为表达的有关选择法律的暗示。

为了避免法官在推定当事人选择法律的默示意思时过于主观臆断,最近许多国家的立法和一些国际条约的发展趋向是对默示选择加以限制,要求必须在事实十分明显或者在确定的条件下才得推定当事人的意思。如1985年《海牙公约》第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选择协议必须是明示的或者从合同的当事人的行为整体来看可以明显地推断出来”。

3、选择法律的空间范围

选择法律的空间限制是指,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必须与合同或当事人之间有一定的客观上的联系,否则当事人的选择无效。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法律都有此种要求。美国1971年《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也强调:允许当事人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准据法,并不等于给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缔结合同的自由。当事人选择法律时,必须有一种合理的根据,而这种合理的根据主要表现为当事人或合同与所选法律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即合同或在那里缔结,或在那里履行,或合同标的位于该地,过当事人的住所、居所、国籍、营业地在该地。否则,选择应被法院认为无效。而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只要当事人的选择是善意的、合法的、不存在规避公共政策的意图,当事人可以选择与合同没有客观联系的法律。日本、泰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瑞士等国的立法,也没有这种限制。

此外,1978年的《海牙代理法律适用公约》、1980年欧共体《关于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和1986年《海牙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法律公约》。也没有禁止当事人选择与合同无客观联系的法律。对于该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允许当事人自行选择任何一国法律来制约其合同。尤其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而言,它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海商法和一般的民商法相比,又具有很强的涉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只要当事人不存在规避法律的意图,允许他们选择某一更加完备且为双方熟悉的第三国法律来决定其权利义务,不仅有利于当事人达成协议,也可以更好地体现意思自治原则的优越性。实际上,我国海事司法实践对当事人选择法律也无特别的空间上的限制。如1995年“全国海事审计工作(宁波)研讨会纪要”写道:“根据海商法第269条的规定应承认提单中约定的适用法律条款,在具体适用时应受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制约”。

(四)最密切联系原则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选择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该原则是在批判传统冲突规范的机械性、僵硬性的基础上产生的,与传统的冲突规范相比具有灵活性,有利于案件公正、合理地解决,然而,由于“最密切联系原则”这一概念本身的抽象与模糊,若不对该原则进行适当的限制,就无法减少或避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这同样也是不利于案件公正合理地解决的。因此在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要尽可能做到既能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又能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合理。我国海事法院在审理涉外提单纠纷案件时,经常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但在运用此原则确定提单应适用的法律时,却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案例中仅写明:“原告与被告未在合同中约定解决纠纷所适用的法律,应适用与合同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解决本案纠纷。由于本案货物运输目的港是中国汕头港,故本案适用中国法律。”也有案例只是简单地写明:“综合考虑,中国与本案合同纠纷的联系最密切,因此,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处理本案。”

对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或提单法律关系不同国家的法律或国际公约在运用“特正性履行”的方法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结果都不同。如197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于国际民事、家庭和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国际经济合同适用法律的条例》第12条规定,对于货物运输合同、承揽运送合同,其合同应当分别适用运输人、承运人的主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但也有的法律对运用“特征性履行”方法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的推定,规定了较严格的条件,如欧共体于1980年在罗马签定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合同义务的法律适用公约》第4条规定,货运合同在订立时,承运人的主营业所所在国也是装货地或卸货地所在国,或者也是承运人的主营业所所在国,应推定这个国家为与该合同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我国法律则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提单的法律适用未进行推定,因此法院对此类案件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仍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大多国家的提单纠纷案件可适用的往往只有其中几种,但在考虑如何适用时的顺序却是一致的。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我国目前提单法律适用的原则主要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那么在审理提单纠纷案件时,首先考虑适用的就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当事人未就法律适用达成一致时,再考虑“最密切联系原则”。此外,如果我国将来加入有关的国际公约,则还要承担相应国际公约的义务。

结束语

提单的法律功能涉及到提单的国际公约,各国国内海事立法等。虽然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重要的海运大国在解决提单法律适用纠纷方面已经逐渐以判例或成文法的形式给我们提供了相对成熟、先进的成例,对我国的航运实践以及司法实践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毕竟各国在制定其海事法律时,更多的是从其本身的政治、经济等利于本国的诸因素来考虑的,各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制定出来的海事法律也不尽相同,仅靠各国制定各自的冲突规则来解决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冲突问题已不能符合日益发展的海事法律关系的需要。海事冲突法、海事实体法的统一是国际海事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杨良宜:《提单及其付运单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蔡镇顺:《国际商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司玉琢:《国际海事立法趋势与对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郭瑜:《提单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司玉琢:《海商法学案例教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

[6]郭国乡:《提单法律适用条款与首要条款若干问题研究》,载《海商法研究》,2000年第1期。

[7]许俊强:《论海事国际公约的适用》,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11期。

[8]王国华:《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选择》,载《海商法研究》,1999年第1期。

[10]孙岚、刘超:《提单首要条款性质的研究》,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2期。

[11]孙岗:《海运合同的法律适用研究》,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6期。

THE END
1.用提单调整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关系的运输方式是()。【多选题】班轮运输的特点是( )。 A. 是一种灵活的运输方式 B. “四固定” C. “一负责 ” D. 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以签发提单条款为依据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班轮运输的运费应该( )。 A. 包括装卸费,但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B. 包括装卸费,但应计滞期费和速遣费...https://www.shuashuati.com/ti/2d17ff2f908446c78f13614777060cca.html?fm=bd5d9280884dd2a6abc11d345442cee7bb
2.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一)98、提单中并入条款对提单持有人的效力如何? 答:租船合同条款有效并入提单后,承运人和提单持有人(非托运人)的关系属于提单运输法律关系,而非租船合同法律关系。除非在并入条款中明示,租船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管辖权条款及法律适用条款并入提单,否则这些条款不能约束非承租人的提单持有人。 https://china.findlaw.cn/jingjifa/shewaifalv/swflfg/20110414/91553_3.html
3.CIF术语,运费支付方式在提单上的表示为()。用提单调整承运人、托运人之间关系的运输方式是()。 A、班轮运输 B、航次租船运输 C、定期租船运输 D、光船租船运输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登记吨是船舶的()。 A、重量单位 B、容积单位 C、自身重量 D、长度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班轮运费()。 A、不包括装卸费用 B、承...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104582.html
4.《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df8,对外贸易量(volume of foreign trade):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9,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http://read.cucdc.com/cw/37506/52433.html
5.集运指数(欧线)期货80问期市韬略08交接方式的选择与集装箱货物的交接形态有关。一般来说,班轮公司常用的交接方式为场对场,承接拼箱货的无船承运人常用的交接方式为站到站。 13.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有哪些参与者?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运输工具所有者、承运人、货运中间人和托运人等。http://m.mindcherish.com/article/content?id=5722417
6.国际贸易实务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根据《公约》的规定,受盘人对发盘人表示接受,可以有几种方式,下列( )不属于之例。 A、通过口头向发盘人声明 B、通过书面形式向发盘人声明 C、通过沉默或不行动表示接受 D、通过实际行动表示接受 2、【单选题】根据《公约》的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采用( ) ...http://xuzhou.ehqc.cn/html/11_7.html
7.关于VGM,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物流知识海运知识a.增加海上安全,提升海上安全运输的系数; b.减少因为不实的集装箱重量造成不合理配载,进而引起的岸上,海上人员伤亡,货物灭失的风险。 6. 实施VGM要求的生效日? 从2016年7月1日开始生效。 7. 谁有责任提交VGM信息? a.托运人(提单上的发货人)是负责称重并提供VGM给承运人的一方; ...http://www.yicang.com/college/36796.html
1.国际航运管理复习总结题维斯比规则的习题56.当提单从托运人手中转让至善意的收货人或其他第三者时,提单便成为承运人收到该提单记载货物的最终证据。 (√) 57.拼箱货物运输属于集装箱运输方式,签发提单的承运人或无船承运人的责任期限与杂货运输方式相同。 (√) 58.当某船挂靠多个港口时,某货物在装港开航时船舶已经适航,而以后某挂靠港“开航当时”船...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804566
2.国际贸易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填空题(本题共有10个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空白划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要约是由一个人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2、按照国际惯例,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一般以条款规范承保人的保险责任。3、调整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两个主要公约是和。4、用提单调整承运人、托运人之间关系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是。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2/0819/12/8134042_231112884.shtml
3.货代集装箱运输基础知识2. 货到目的地,拼箱货(LCL)送至货运站由承运人拆箱后分别由收货人提取。 二. 散货的运输模式:散货的运输模式按货物的交接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 1. 门到门(Door to Door)交接方式: 门到门交接方式,是指运输经营人到发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接受货物,负责将货物运至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交付。 https://www.yjbys.com/edu/huodaiyuan/234604.html
4.国际贸易与实务问答题6篇(全文)1、适用范围广,出口方(尤其是内陆出口方)可以任意采用适合的运输方式。 2、风险转移时间提前,出口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接管时,货物的风险就转移给买方承担。 3、承担的费用降低,出口方(特别是内陆出口方)将货物交至指定的承运人处后就完成交货义务,不负担货物运至装运港的费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7w2v0d5.html
5.最简单运输合同范本(精选15篇)甲方(托运人): 乙方(承运人):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订立货物运输合同,条款如下: 一、合同期为___年,从___年___月___日起到___年___月___日为止。 二、上述合同期内,甲方委托乙方运输货物,运输方式为汽车公路运输,具体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运费、到货地点、收货人、...https://mip.oh100.com/a/202203/4376462.html
6.论提单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中由承运人签发给托运人的一张单据。它在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商法学术界中争议最多的一个法律概念。围绕提单可能发生的纠纷主要涉及提单的债权关系、提单的物权关系以及提单法律行为的效力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提单的准据法多指的是提单的债权关系的准据法,这是由于现...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73251_5401.html
7.2021年10月自考05372国际物流导论复习资料三自考航次租船合同与班轮运输合同的相同点:1)都属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2)合同中都规定由承运人或船东全面负责船舶的营运组织,负责完成运输任务;3)合同中都规定由托运人或租方支付约定的运费。 航次租船合同与班轮运输合同的不同点: 1)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同。班轮运输合同的一方班轮公司具有垄断地位,而航次租船合同的租...https://www.educity.cn/zikao/310607.html
8.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题一(精选6篇)3)三是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条款规定了承运人、托运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责任豁免,是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 2.在国际贸易中构成不可抗力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通常认为构成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意外事件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无法预防的。(2)意外事件必须是订立合同之后发生的。这是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qavx10d.html
9.货物运输合同协议示例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详情可以点击“合同范本”查看更多相关的各类合同参考。 货物运输合同协议示例1 甲方(委托方):___有限公司乙方(承运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www.xuexila.com/hetong/c1230002.html
10.货物运输协议书13篇甲方(托运人): 乙方(承运人):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订立此货物运输合同范本,条款如下: 一、货物运输合同范本期为一年,从年月 日起到 年月 日为止。 二、上述合同期内,甲方委托乙方运输货物,运输方式为汽车公路运输,具体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运费、到货地点、收货人、运输期限等...https://www.jy135.com/xieyishu/114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