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术语论文汇总十篇

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正式推出《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以取代已经在国际货物贸易领域使用了近十年的Incoterms2000,新版本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一、Incoterms2010与Incoterms2000的对比

自从1936年国际商会制定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之后,此项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用的合同标准就经常性地更新换代,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步调一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考虑了免税贸易区的不断增加,电子沟通在商务中的不断增多,以及被更加重视的货物运输中的安全和变化等问题。

(一)新版本的主要变化

1、术语分组的变化

Incoterms2000将贸易术语根据开头字母划分为E,F,C和D组,共13种,且卖方对买方的责任大小依次排列。新版本整合为11种贸易术语,且按照所适用的运输方式划分为两大类,即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七种以及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四种。具体列表如下:

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海运,公路,空运,铁路运输l)

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

ExWorks(EXW)

FreeAlongsideShip(FAS)

FreeCarrier(FCA)

FreeonBoard(FOB)

CarriagePaidTo(CPT)

CostandFreight(CFR)

CarriageandInsurancePaidto(CIP)

DeliveredatTerminal(DAT)

DeliveredatPlace(DAP)

DeliveredDutyPaid(DDP)

2、术语的增减

创设DAT和DAP两个新术语,取代DAF、DES、DEQ和DDU,贸易术语从原来的13个减少到11个。具体对比如下表:

新增术语

新术语含义

卸货费承担

被取代的术语

新术语的优势

在指定目的地交货

卖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货物处于买方控制之下,而无须承担卸货费

DeliveredatFrontier(DAF)

DeliveredExShip(DES)

DeliveredDutyUnpaid(DDU)

用DAP替代以前三个术语,适应所有运输方式,指定目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更简化。

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

卖方需要承担把货物由目的地(港)运输工具上卸下的费用

DeliveredExQuay(DEQ)

“Terminal”可以是任何地点,如码头,仓库,集装箱堆场或者铁路、公路或航空货运站等。更加适合当今运输模式。

3、术语义务项目的变化

4、“船舷”概念的消失

在Incoterms2000针对传统的适用于水上运输的主要贸易术语如FOB,CFR和CIF,“船舷”是十分重要的风险划分界限。而在实际操作中,“船舷”这个界限只能作为买卖双方活动领域之间假想的界限,不具有可操作性,长期以来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此次新版本的修订,删除了“船舷”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装上船”(placedonboard)。之前关于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风险,在新术语环境下变化为“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

5、关于“StringSales”(链式销售)的补充

(二)新版本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术语使用范围的变化——将Incoterms的使用范围扩展到国内货物销售合同

传统的Incoterms规则只在国际销售合同中运用,此种交易货物运输都需跨越国界。Incoterms2010明确表明可适用于国内贸易合同。这主要是考虑到像欧盟这种单一市场内部的进出口过程中,国与国的边界手续的大量消失,以及在美国国内贸易中,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Incoterms而不是UCC(美国统一商法)。

2、注册商标带来使用格式上的要求

以往的Incoterms2000不是注册商标国际贸易论文,因此在使用的格式上往往会出现差异。而Incoterms2010是注册商标,这就要求在使用时格式必须规范,并且,由于是注册商标的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使用任何贸易术语时都需要将“Incoterms2010”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作为后缀,或者术语选择时的必要构成要件在合同中说明。

3、风险临界点的变化,贸易术语中地点的重要性

删除了以越过船舷为交货标准而代之以将货物装运上船。这更准确的反应了现代商业现实,避了以往风险围绕船舷这条虚拟垂线来回摇摆。但这也并不能杜绝在风险划分点上产生争议。贸易术语的使用中,只有当事人双方选定特定的一个收货地或港口时,所选术语才能发挥作用。地点或港口名称越精准,Inconterms规则越有效。

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影响分析

(一)总的来看,影响力有限

此次Incoterms2010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首次修订,也是中国专家代表首次参与该规则的修订。但笔者分析此次修订影响力不会太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贸易术语只是沟通工具,非强制使用

2、此次修订的是D组贸易术语,对现在广泛使用的贸易术语影响不大

此次修订新增了两个D组术语,替代以前的四个D组术语,而目前在贸易实践中使用较多的还是FOB、CFR、CIF、EXW等术语,也就是说,使用量最大的术语在此次修订中没有实质性变化。

3、技术层面东西,对贸易本身影响不大

4、未必能解决THC问题。

DAT和DAP两个新术语有助船舶管理公司弄清码头处理费(TerminalHandlingCharges)的责任方。目前,常有买方在货物到港后,投诉被要求重复缴付码头处理费,一方面是来自卖方国际贸易论文,一方面是来自船公司,而新通则明确了货物买卖方支付码头处理费的责任。

但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工具性,用不用取决于贸易双方的达成的意愿,并没有强制性,所以在买卖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新版本引入的意在解决THC纠纷的两个贸易方式——DAT和DAF,虽然明确了买卖双方对THC的责任,但在实务操作中可能很难发挥实效。

(二)实务各方应如何应对

1、海关——对报关通关无影响

在货物的进出口通关实践中,涉及到贸易术语的主要是在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项目中“成交方式”这一栏,但海关规定的《成交方式代码表》只有6种成交方式可供选择填报,(见下表)。

成交方式代码

1

2

3

4

5

6

成交方式名称

CIF

C&F

FOB

C&I

市场价

垫仓

代码表给出的成交方式主要体现成本、运费、保险费等成交价格构成因素,目的在于方便海关确定完税价格和计算税费。这几种成交方式不完全等同于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术语的概念,它适用于所有的运输方式论文怎么写。因此,在填制报关单时,如果买卖双方成交时实际使用的成交方式不属于海关规定的《成交方式代码表》中的成交方式,要依照实际成交方式中的成本、运费、保险费等成交价格构成因素选择代码表中具有相同价格构成的代码填报。

比如在报关单填制时,一批空运货物出口实际成交使用的贸易术语是FCA,但由于海关规定的《成交方式代码表》中没有FCA,因此不能够填报FCA。因为FCA的价格构成只包括成本不包括运费、保险费,所以应该选择《成交方式代码表》同样只包括成本的成交方式,即FOB填报。这样看来,此次新版本虽有贸易术语的增减但不会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报以及通关带来影响。

2、买卖双方——辨识新旧版本,明确风险费用

(1)正确地选择贸易方式,辨识新旧版本,避免纠纷

选择贸易术语需要与货物,采取的运输方式相适宜,最重要的是合同双方是否添加额外的义务,不论选用何种Incoterms规则,双方应该意识到对合同的解释会受到使用的港口或地址惯例影响。

如果确定要适用某一版本规则,应在合同中明确表明,例如:所选择的Incoterms规则(含指定地点)适用Incoterms2010规则。

(2)明确风险、费用划分

(3)INCOTERMS不是一份完整合同,其他事宜需约定

Incoterm规则确有阐述销售合同中当事人的特定义务,然而,Incoterms并没有关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违约的后果等明确的规定。这些问题通常是通过销售合同的明示条款和适用的法律条文来解决。

3、托运人与承运人——明确费用

参考文献

[1]Incoterms2010,Bythe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ICC),ICCPublicationNo.715,2010Edition

[2]FromtheintroductionofIncoterms2010.iccwbo.org/incoterms/

[3]TransplaceHighlightsChangestoIncotermsanditsEffectonInternationalShippers.,logisticsmatter.com/.,byPressReleasesonDecember16,2010

一、国际贸易术语教学的重要性和难点

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贸易条件,它包含了贸易双方分责任,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牵涉到贸易双方至关重要的经济利益。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知识对国际贸易和其他商贸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基础的要求。而且,能否该部分的内容还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后续内容的教学,因此这部分知识是个基础,这部分没掌握好,后部分的学习会受很大影响。

二、国际贸易术语教学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作者以往的经验,以独立的方法分别教授13个贸易术语,教学费时费力.学生掌握困难。作者采用整体的方法,把这13个贸易术语分为三大类,总结其共性的基础上,同时细分其差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要点分别讲述如下:

第1组FOB,CFR和CIF

这组贸易术语的共同点是:三者都适用于水上运输;三者都属于象征货;它们有统一的风险划分界限,即装运港船舷边.以这条线为准,买卖双方基本上分别承担这条线分属于自己这方的风险和责任。有了这个作为基础之后,FOB就非常容易清楚了,买卖方各司其职;接下来要加深一点,CFR术语下,我们通常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卖方除了承担本来就属于自己这边的风险,责任和费用之外.还要负担本属于卖方这边应该承担的运费,其他不变;CIF术语比CFR更进一步,卖方除了要承担CFR下多承担的运费还要承担本该由买方承担的保险费。

我们可以理解我在三个贸易术语的条件下,卖方所要支付的费用,由FOB到CFR再到CIF,是逐步增加的。同时学生也会很快能理解到,对卖方而言采用FOB术语时商品报价是最低的,CFR报价次之,而CIF报价是最高的,这对后面的商品报价的计算学习很有帮助;反之如果是买方而言,那就正好相反,CIF最有利,CFR次之.FOB最不利。

用简单的公式表示为:

FOB卖方费用二越过船舷前的所有费用

CFR卖方费用二越过船舷前的所有费用+船舷后的运费

CIF卖方费用=越过船舷前的所有费用十船舷后的运费十船舷后的保险费。

第2组FCA,CPT和CIP

这组贸易术语的共同点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方式;风险和责任的划分界限是第一承运人;都是属于象征货。

此组贸易术语的风险和责任的划分界限是第一承运人,那么以这条线为界限,买卖双方基本上分别承担这条线分属于自己这方的风险和责任;其主要地区别在于费用,采用FCA时,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只需承担风险分界线属于自已这方的费用即可,而采用CPT时,除了要承担自己本该承担的费用外,还要多承担本该由买方承担的运费;而在CIP条件下,卖方要多承担本该由买方承担的运费之外,还要承担本该由买方承担的保险费。而对买方而言,如果分别采用三个术语,所要承担的费用是逐步减少。

FCA卖方费用二货交第一承运人前的所有费用

CPT卖方费用二货交第一承运人前的所有费用+第一承运人之后的运费

CIP卖方费用二货交第一承运人前的所有费用十第一承运人之后的运费十第一承运人之后的保险费

第3组EXW,FAS,DAF等其他贸易术语

这组贸易术语牵涉的术语较多,有7个,分别是EXW,FAS,DAFDES,DEQ,DDU和DDP,这组术语的特点是都属于实质货;没有统一的责任,风险和费用以分界线;买卖双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以分界线来划分,不存在费用跨过分界线的问题。

尽管没有统一的分界线,但经研究发现,这组术语的分界线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了分界线的移动规律,学生也好掌握。通过排列,可以发现该组术语的交货地点由卖方的工厂逐渐向买方所在地移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因此可以让学生对这组术语以动态的眼光来把握,交货地点移动到了那里,其风险,责任和费用就以此为界,买卖双方分别承担两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

这7个贸易术语的风险分界线分别如下:

上图非常清楚地从左到右展现了这组贸易术语的风险分界线变化趋势,交货地点逐步向买方靠近,那么双方的责任承担的多少也是有变化的,可以看出处于两极的是EXW和DDP,EXW术语下卖方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最小,买方承担责任和风险最大;相应地,DDP术语下,买方承担责任和风险最小,卖方承担责任和风险最大。简单地说,越往左边对卖方越有利,越往右边对买方越有利。

因此,在这组术语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整体运动的观点,不要固定不变,还要注意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来掌握这7个术语。

三、教学效果总结和分析

这种教学思路的改革在经过实践教学的检验之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以下方面的改善:

国际贸易术语是为了适应买卖双方相隔遥远,分属不同国家的特点而产生,明确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合理运用各种贸易术语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是出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之~。

一、贸易术语和货物损失风险规避的关系

《INc0TERMs2000)中对4组贸易术语的解释里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转移,这里的“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CIF术语,买卖双方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货物越过船舷。采用此种贸易术语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发生的全部货物损失(包括货物由工厂至仓库或者码头的运输过程中,在集装箱堆场或码头的存储过程中,由码头装船越过船舷之前时所发生的损失)由卖方负担。

按照卖方承担的货物损失风险由小到大划分,贸易术语变化趋势依次为Exw—FCA,CPT,CIP—FAS—FOB,CFR,CIF—DAF._DEs—DEQ~DDU,DDP。出口企业在选择贸易术语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和风险转移的界限,结合贸易的现实情况,如市场情况,谈判力量对比,商品性质,运输条件等,争取采用卖方承担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F,C组术语……尽量避免采用D组术语。

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积极投保,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是有效地避免货物损失风险的一种手段,如采用CIF术语的时候,卖方可以针对越过船舷之前的货物损失风险,尤其是卖方所在地距离装运港比较远的情况下。在装船前向保险公司投‘装船前险”,也称国内运输险。针对装运港至目的港航程较远,途径国家政局不稳,沿途海盗多,气候变化大等情况,合理投保相应的国际货运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保险会增加卖方的成本,卖方在报价时,要把这块成本考虑进去。如果客人的条件许可,卖方也可以考虑改变CIF贸易术语,改用诸如FCA,CPT或CIP,这样货物风险可在货交第一承运人的时候就转移,减少了货物损失的风险。

二、贸易术语和贸易政策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交易所采用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受贸易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这种变动会导致较大风险的。如采用FOB,CIF,CNF这样的贸易术语,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提交单据,出口企业就必须对出口许可证,配额政策,商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及其变动很熟悉,哪些商品要许可证,哪些商品要主动配额,哪些商品要被动配额,要和不要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的商品有没有变动,申请许可证或配额的渠道,商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检测和认证,检测标准和要求有没有更新,何时提供检测,何时能拿到的检测报告,在哪检测等,你不了解这些贸易管制政策及其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出口清关是否及时、客人进口清关是否顺利,进而影响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安全收汇。

三、贸易术语和价格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从备货到最后交货收汇过程漫长,期间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的成交价格,最终影响订单的利润。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汇率等,这些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交价格。贸易术语是出口成交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一些要素价格对成交价格的影响,如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比较厉害的时候或是市场好转,出口货物数量节节攀升的时候,国外运费也随之频繁变化。

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就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FOB,FCA),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如在本国货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采用EXW,FCA,CPT这类术语,可以实现相对较早交货,相对应可以较早收汇,避免汇兑损失。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时,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贸易术语,把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自己控制能够控制的成本。

四、贸易术语和收汇风险规避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风险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收汇风险,能否安全收汇是业务的关键,如何规避收汇风险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在工厂(仓库)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最稳妥的做法是买方生产前支付预付款,发货前付清所有货款。客人一般只在最初几单或者定单金额较小的情况下,会接受此支付方式,一旦生意步入轨道或者定单金额加大,很少有客人愿意使用此种支付方式,这占用客人资金,不利于客人资金周转,损失利息,也不利于客人控制出口企业,如果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客人有更大余地应对。鉴于这些原因,客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要求一部分货款放帐,这样就会出现货交了,款没收齐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出口企业可以准备风险准备金,万一剩余款项收不回来,用准备金冲抵。

由此案例可以看到,卖方在选用贸易术语时,由于不懂或选用不当将增加贸易风险,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我国内陆出口企业在采用FOB术语达成交易时,要承担出口商品从内陆存仓地到船舷这段路程间货物灭失、损坏等风险。因此,FOB贸易术语并不是内陆企业出口时的最佳选择。

二、FOB的缺陷给卖方带来的风险

3.内陆地区采用FOB术语还有一笔额外的运输成本。在FOB价格中不包括运费,但从内陆地区到装运港装运之前还有一部分运输成本,如:甘肃、青海、新疆等偏远的内陆地区到我国东部装运港之前的费用一般要占到货价的一定比例,这无疑增加了卖方成本,削弱了出口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三、采用FCA术语给卖方带来的优点

3.承担的费用减少。本案例中的出口企业位于内陆地区,与港口距离较远,若选择FOB术语,则需要承担过多的风险和费用;若选择FCA术语,则卖方不需要承担陆路地区的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

综上,我国内陆出口企业应改变以往思维模式,开阔思路,在选择贸易术语时不要拘泥于传统的FOB术语,最好摒弃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商业习惯。学会运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FCA术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如广大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尽管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但是由于深处内陆,交通不便,使用FOB贸易术语在港接货物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这就制约了外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晶莹,邓旭.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增强和中国贸易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的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水准的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和翻译人才。商务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融合了基础英语和专业商务知识,成为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重要载体。如今,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院校,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投入其中。但是,商务英语,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商务函电的翻译却并不像基础英语的翻译那样,它所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十分广泛,如金融,运输,保险,法律等,因此,写作中用词和翻译必须兼具正式文书的严谨性和商务英语的陈述性。商务信函是准确传达商务信息,成功处理商务交易,调和贸易冲突的基本桥梁,只有掌握好商务英语信函的用词和翻译,才可以摒除国际贸易中的种种不便和损失。

正确的外贸信函翻译是信函写作的前提,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准确的翻译商务用词和句式是有一定技巧的,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首先,商务英语中的词汇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不同的情景来翻译成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在cover这个词,请见以下几个例句:

1.Theseregulationscoversuchcases.

这些规定适用于这类情况。

2.Arethegoodscoveredagainstfiredamage

这批货物保了火险吗

3.I’llcoverforJanewhileshe’sonholiday.

简休假时我替补她工作。

以上的三个句子中的cover分别代表了包含,投保,代替的含义,而在实际商务英语中,它的含义更加丰富,如果不能根据上下文正确地翻译出来,张冠李戴的话,其句子意思将会相差甚远,造成严重的偏差,导致贸易不能顺利进行。

其次,商务英语中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所谓专业术语,指特定领域对一些特定事物的统一的业内称谓。专业术语在国际惯例中是通用的,专业术语可以用在各行各业中,比较明显常用在商务学和各门专业技术上。也就是说,某些英文词汇,只有用在商务中才会有这一特定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如果不掌握这些就盲目按照常用含义来套用的话,必定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1.Heofferedmeaglassofwine.

他端给我一杯酒。

2.Theyofferedtohelpme.

他们表示愿意帮助我。

3.Shetravelswhenevertheopportunityoffers.

她一有机会就去旅行。

4.Wecouldofferyouwoodpulpatattractiveprices.

我们能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就木浆报价给你方。

5.PleasemakeusanofferCIFLondonfor20metrictonsofbrowncashmere.

请给我们20公吨棕色开司米要毛成本加运保费到伦敦的报盘。

这个关于offer的简单的例子直观地体现出专业术语和常用英语的区别,在商务英语中,它往往指的就是报价的含义,而这在日常英语中比较罕见,因此,正确掌握专业术语的含义和实用方式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函,翻译信函。

在商务函电的英汉互译中,对于词汇的翻译还要注意词汇的词性的转义,尤其是名词和动词,介词和动词的转义。比如说favor用作名词表示偏好,利益,用作动词表示有利于等。这样的例子在函电中十分常见,因此在具体的句子中一定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剖析长句句式,准确地找出词汇的词性并做出相应的翻译。

总在,外贸函电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作,包含了词汇,语法,语境,用词技巧等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只要扎实地掌握其用词的规律,就能摸索出其翻译的技巧。因此,它需要学习者不断地练习以完善函电的写作。

参考文献:

与运输单据诸条款不同,UCP600第28条“保险单据及保险范围”,对于保险单据应记载的内容没有做详细的规定。具体保险单据应记载的内容,需要开证申请人在条款中预先规定。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进口开证项下保险单据的不符率远高于出口单据,保单不能反映合同原意而银行不能拒付的情况时常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国外出口商对国际惯例的理解有偏差,条款表述不够透彻,导致保险单据不符,或者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要求落空。这些问题,往往伴随着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未得到有效覆盖,被保险人权利受损等情况。因此,拟定简单、具体的条款,提醒国外出口商按要求投保,可以保证进口贸易顺利开展,减少贸易纠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针对以下条款中容易出现的不符点或问题,逐项分析如下:

一、投保币种错误

INCOTERM从1990版开始,就要求CIP、CIF价格术语下,投保货币应当为合同货币。为了保持UCP与INCOTERM的一致性,UCP600沿用UCP500的观点,第28条F.I款规定“保险单据必须表明投保金额并以与信用证相同的货币表示”,详见ICC511号出版物《UCP500与UCP400比较》关于“第34条的改动”。作此规定,是为了保护进出口商:投保币种如果不是信用证下货币,可能产生因该国外汇管制而无法汇出、货币兑换发生损失等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后果。

然而有些国家的进出口商、银行或保险公司,对国际惯例的理解并不深刻,保单上常常照抄此条款,同时用本国货币表示承保金额。制作保单的人员似乎根本不了解UCP和INCOTERM的规定。投保货币与信用证不符的保险单据,常来自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乌克兰等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的保险法规规定,投保国际货运险的本国企业,只能按本币获得赔付,外币赔付仅对境外被保险人有效,保险公司的外币头寸也受到诸多限制。这些国家的保险单,常见投保金额以该国货币表示,有时补充了等值若干外币或表示一个外币投保金额。

例如,信用证币种为美元,受益人国别巴基斯坦,保单条款:“…CLAIMPAYABLE…INCURRENCYOFTHECREDIT…”(保险索赔款项,可用本信用证的币种赔付)。常见不符:来单照抄CLAIMPAYABLEINCURRENCYOFTHECREDIT,同时表明SUMINSUREDPAKISTANRUPEE…(承保金额巴基斯坦卢比…)

所以,对于从外汇管制国家的进口,笔者建议保险条款中强调“…SHOWINGSUMINSUREDINCURRENCYOFTHISCREDIT…”。

二、投保金额不足

常用条文:“FOR110PERCENTOFINVOICEVALUE”(按发票金额110%投保)。非专业人士往往并不了解,对于投保金额,UCP600第28条F款规定“如果从单据中不能确定CIF或者CIP价格,投保金额必须基于要求承付或议付的金额,或者基于发票上显示的货物总值来计算,两者之中取金额较高者”。《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ICC681号出版物)第178段规定“如果从信用证或单据中可以得知最后的发票金额仅仅是货物总价值的一部分(例如由于折扣、预付或类似情况,或由于货物的部分价款将晚些支付),也必须以货物的总价值为基础来计算保险金额”。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常因受益人误解这一条款而导致投保不足:

一是发票金额小于货物总价。大宗原材料往往先凭临时发票、运输单据、保险单结算大部分货款而不是全款,如进口铁矿石、煤炭等商品时,信用证常规定临时发票金额为货物临时总值的95-98%;机器设备贸易中,常常规定凭发票、运输单据和保险单据等支取60-70%的价款而不是全款。如果信用证不特别要求发票金额应为总价,此时受益人出具的发票往往为本次支款金额,小于货物总价。

二是信用证允许随货提交不计价的样品;样品没有计入总价。

三是货物有折扣。如信用证货描为货物总价1万美元,来单发票显示货物原价12500美元、折扣20%,发票净额1万美元。

实践中,不熟悉这些规定的受益人还是大有人在,自作聪明按本次发票的净额投保,从而导致投保不足。一旦发现此类不符点,预约投保项下,保险单据尚可更换,有补救的可能;而如果是独立的保险单项下,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承担增额和追溯从前的责任。

为了避免投保不足可能产生的风险和纠纷,开证申请人应事先判断是否会出现发票金额不能反映货物总值的情况,如果是,则建议开证时列明“…FOR110PERCENTOFFULLGROSSVALUEOFINVOICEDGOODS…”,提醒受益人按发送货物的总值投保。

三、险别条款问题

UCP600第28条g款规定,“信用证应规定所需投保的险别及附加险(如有的话)”。

笔者建议进口开证前,与出口商要约定好保险条款。选择条款时,要注意尊重投保地的保险公司习惯,首选是ICC条款,其次是投保地的常用条款,是因为保险公司对于不常用条款,往往需要启动特殊流程,单独审查条款、单独报价,在费率和服务效率上自然会打折扣,甚至拒保。

在国际海运保险业务中,英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它所制定的保险规章制度,特别是保险单和保险条款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海上保险业务中直接采用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条款”(InstituteCargoClause,简称I.C.C.)。此外还有AMERICAINSUTITUTECARGOCLAUSES、DTVADS德国远洋船舶保险条款等。

二是进口开证时需慎用CIC一词。“在中国,进出口货物运输最常用的保险条款是C.I.C.中国保险条款…”,这段中国人保官网的文字广为传抄。然而据笔者考证,1981年中国人保国际货运险系列条款时,是否使用CIC这个词已不可考,当年参与修订该条款的回金鳌同志在其论文中未用过CIC一词;1995年央行在银发[1994]328号《关于下发外币保险业务类保险条款的通知》中废止了中国人保当时的所有国际货运险条款,附件中的央行版条款未使用CIC一词;此后,中国人保并未将CIC、中国保险条款这个词做注册或备案。按照现行保险法,CIC或者CHINAINSURANCECLAUSE并不是一个中国保监会认可的正式名称。PICC官网的表述是“以上八种条款,投保人可按需选择投保”,即保险单应显示该公司已备案保险条款的全称,例如ALLRISKSASPEROCEANMARINECARGOCLAUSE1/1/09,而不是ALLRISKS(CIC)。笔者无意纠结于CIC目前是否可用,但是,要求国外的保险公司按照它所不熟悉的、名称未得到监管机构认可的CIC条款承保,确属强人所难。

四、查勘理赔机构的问题

常见条文:“SHOWINGCLAIMPAYABLEINCHINA”(中国境内可赔付)。它的本意是为了方便进口商,一旦出险,进口商应可以联系该保险公司在当地的查勘、赔付,就地完成理赔,发生纠纷时,适用中国法律。所以,如果保险公司在当地没有显示查勘或赔付,中国境内可赔付这一承诺就无法落实。

虽然办理出口保险时,国内保险公司见此条款会主动加列目的地的查勘理赔机构,但是进口保单就往往忽视这一点。国外保险机构繁多,竞争激烈,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能很好地处理国际货运险业务,目前仅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来单能较好地写上中国大陆的查勘理赔机构。欧洲国家的保险公司常指定港澳台的保险机构,甚至有些国外来单,照抄“CLAIMPAYABLEINCHINA”而不标明中国的查勘,此时开证行无法拒付,因为保险单据显然载明了”CLAIMPAYABLEINCHINA”;而此时进口商面临的却是,或者港澳台、新加坡的保险公司无法在大陆开展业务、不能直接来大陆查勘,或者需克服通讯不畅、语言不通的困难,赶紧联系海外保险人,给查勘理赔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防止类似尴尬局面,建议进口商开证时补充列明”INDICATINGASURVEYAGENTINCHINAMAINLAND”。同时要求银行通过特别条款列明“INSURANCEDOCUMENTSINDICATINGSURVEYAGENTINHONGKONGORMACAUORTAIWANUNACCETABLE”。一旦保险单据上未载明在我国大陆的查勘,银行即可理直气壮拒付。

五、被保险人、仓至仓以及空白背书问题

汇款按照使用的结算工具不同,可以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按货物、货款的运送及支付顺序不同,汇款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有两种运用方式: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其中,预付货款对于出口商而言较为有利:既可以降低货物出售的风险,同时减轻了资金负担;货到付款则对于进口商较为有利:既可降低资金风险,也能先收货后筹款,相当与得到资金融通。如付款的期限较长,甚至可以将货物售出后,用所售收入支付款项。因此,用汇款方式进行结算,风险承担和资金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不均衡。结算的风险(如货物运出后能否顺利收回货款以及货款付出后能否顺利地收到货物)和资金压力完全由一方承担,另一方则相对有利。

托收是指由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行或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货款或劳务价值的一种结算方式。虽然托收与贸易汇款都属于商业信用基础,但是跟单托收通过用单据代表货物控制货物所有权,从而将结算风险及资金负担在进出口双方之间进行了平衡。对于出口商来说,出口商通过控制货权单据来控制货物,不付款或承兑就不会交单。一般不会受到"银货两空"的损失,比赊销安全。对于进口商来说,只要付款或承兑,马上就能取得单据,从而得到货物的所有权,比预付货款方式安全。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信用证(L/C)是开证行根据买方(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这种方式把应由买方承担的付款义务转化为银行的付款义务,从而加入了银行信用,由于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有审单的义务,使得结算的程序更为严格、规范,对于买卖双方而言,结算的风险进一步得到控制;资金融通也更为便利。因此,该种方式被贸易各方广泛接受。

二、选择支付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客户信用等级的高低。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很一般或是贸易双方是首次进行交易,应该选用L/C的方式;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较高,可以选用D/P,既可以达到即节省开证费的目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物权凭证的安全性;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非常高,就可以选用D/A甚至是直接T/T的方式。

2.货物供求状况不同。如果是畅销的货品,卖方可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支付方式,如要求用L/C进行结算,甚至要求买方预付货款。如果是滞销的货品,则所选择的支付方式可能会有利于进口商,如D/A,甚至可以货到付款。

3.选用的贸易术语和合同金额的高低。不同的贸易术语对于买卖双方的责任规定以及风险分担有所不同,因此也应根据贸易术语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对于象征货组中的CIF和CFR,就可以选用托收和L/C的方式;而对于FXW和实际交货的D组术语,一般就不会采取托收的形式进行结算;对于FOB和FCA等术语,由于运输的事宜是由买方安排的,出口人很难控制货物,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选择托收的方式。另外,合同金额如果不大,则可以考虑选择速度较快、费用低廉的T/T方式或光票托收方式。

三、正确选用支付方式的建议

从国际贸易实践情况来看,单纯某一种结算方式总是不能满易各方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有必要采用综合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2.汇款和信用证相结合。如:定金的部分以T/T办理;主要的货款采用L/C的方式进行支付;至于一些余款,以T/T的方式进行。

3.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这样的组合既可尽量地避兔不必要的开支,也能对作为物权凭证的单据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将D/A和信用证和银行保函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要求使用由代收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原来的商业信用就被转变为银行信用,将出口商的风险转嫁给银行。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支付方式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导致出口人是否能够安全、快捷地得到货款。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风险,也要考虑对方的成本,力图达到双赢的日标。所以,要根据对方的资信等级、货物的供求状况、合同金额的高低、运输方式和种类、财务结算成本高低等因素来决定。同时,灵活运用组合的、综合的支付方式来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以分散结算的风险。

[1]王立武.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与风险.中外企业文化,2004(1).

[2]高增安.国际贸易出口方支付方式的理性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2(4).

[3]任晓燕,任哓鸿.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商场现代化,2007(9).

[4]危英.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最佳选择.求索,2004(11).

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并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同时商务英语语言严谨,语法结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以提高翻译质量。

一、商务英语语言特点

商务英语语言词汇方面的特点。商务英语词汇具有术语性、普通词的专业性、简约性和繁复性等特点。(1)多用专业词汇,商务英语拥有数量可观的专业词汇,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词义专一。如:stock(n.)存货repeatorder重复订购confirmedL/C(n.)保兑信用证;(2)用语简洁,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尽量避免拖沓、繁琐的语言。句式上的特点,多用长句:商务英语在句式上具有长句多,有时整个一大段就是一个长句和多用被动语态。

二、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1.一词多译及专业术语商务英语中词汇的翻译要根据前后搭配、上下文的联系准确选择。如Premium这个词有如下的汉译:a.保险费;b.额外费用,附加费c.超出平常价,溢价。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其词义可千差万别。试看下面例子:

Theycannotobtaincreditatallinthetrade.他们生意信誉已荡然无存。

TheyhaveopenedthecoveringcreditwiththeBankofChina,London.他们已从伦敦中国银行开立了有关信用证。

以上两个句子credit词义都有所区别。商务英语翻译中包含大量的词汇,因此对于常见词汇的精确运用在翻译中很重要。作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就要大量的掌握这些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和复合词和缩略词语。如价格常用术语FOB,CIF有其特定的专业内容,又如C.W.O定货付款;B/L提货单;L/C信用证;C.O.D货到付现;W.P.A水渍险;bluechip蓝筹股、绩优股;baddebt呆账,等等。商务英语翻译要遵循商务专业用语。所以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及翻译技巧。

2.长句的处理商务英语中长句的构成成分主要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要翻译好这些长句,不能受原文长句结构的影响,应该将译文的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如:Afterall,onlyafewyearsearlierthecompanyhadsuccessfullyopenedaDisneythemeparkinJapan,bridgingtheenormousdifferencesbetweenJapaneseandAmericancultures.EuroDisney,atleastinitially,provedtobeanotherstoryentirely.几年前,公司弥合了日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在日本成功建立了一家迪斯尼主题乐园。但在欧洲建立迪斯尼乐园却完全是另一番情景,至少先期阶段并不成功。原文的bridgingtheenormousdifferencesbetweenJapaneseandAmericancultures根据逻辑关系放在了主句谓语动词之前才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atleastinitially放在句末起补充说明的作用。3.词类转译

词类转译是国际商务翻译中常见的译词技巧。常见的有名词与动词、介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名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如:Beforethepaymentofthesetariffs,theimportedgoodswillbeinthecustodyofthecustoms.交关税前,进口货物由海关保管。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词典上难以找到贴切具体上下文词义,如生搬硬套,译文往往语意不清,甚至导致误解。显然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意义,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引申。领会词类转换,把握句子、段落的联系就句子内部而言,英语重形合,句子各成分联系紧密,汉语重意合,结构松散,更多依赖句内各成分的关系。汉语重视句子间的联系,而英语不太重视句子间的联系。Theeconomicgrowthratehasbeennoticeeablyaffectedbythechaoticstateofthemarket译文:经济增长的速度受到市场混乱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英语中noticeably是副词,修饰谓语动词affected,翻译时将其当作一个句子来处理反而符合汉语习惯。)Duringthehalf-hourtalk,thetwosidesexchangedviewsonthechoiceoftermsofpayment.buttheymadenomentionofthemethodoftransportation.译文:在半小时的商谈中,双方就付款方式交换了意见,但没有提到运输方式。(mention是名词,译成汉语时要变为动词。)

4.词量增减

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词量增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翻译技巧。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原文上下文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时有时增加原文字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内容已包含词,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语言表达用不着词。适当增词、减词,平衡断句与并句的关系英汉语句子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段不尽,所以为使译文更加精练,更符合汉语表达,有时需要省略部分词语;而有时为了使译清楚,可按意义、修辞和句法的需要在译文入原文无其词而有其意的词,使译文更加。同时也可将原文的一句话分成几句,或具体情况把两句话合成一句,及将原文的作适当的调整,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译文的完整准确。WearepleasedtohavereceivedyourinvitationtothesymposiumonInternet.非常高兴收到了参加因特网会议的邀请。(省去代词“我们”)。PerhapsyouhaveoverlookedthefactthatyouraccountforJulypurchaseshasnotyetbesettle.译文:也许您忘了七月份购货帐还没有结。(名词fact不译出)。

总之,翻译不但是一种语言转换,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不仅要求译者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和基本的翻译技巧,也要熟悉两种文化。因此,需要翻译者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磨练。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支付条款是国际易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是不相同的。选择正确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某种通融,从而促进交易目的的实现。在选择中,应从贸易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出发,本着风险分摊的原则,选用综合结算方式,从而促成进出口商的双赢。

在现有的结算方式中,基本的有三种:汇款、托收、信用证。另外,还有一些延伸的结算方式,如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在实务中,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结算方法,如电汇中加入第三方(船方)来控制风险。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各不相同。

一、常用支付方式简介及风险分析

汇款是指汇款人(债务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行,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产生最早、使用最简单的结算方式,也是其他各种结算方式的基础。

在未签发可转让运输单证时,托运人。可见,在不可转让运输单证中,单证持有或丧失对有关权利作用有限,因为此类单证尚不具抽象性,也不是代表货物的物权凭证,持有此类单证所起的作用自然与可转让单证不同。当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与运输合同双方当事人对有关控制权问题的约定有所不同的时候,由于受指示的相对义务人是作为运输合同一方的承运人,控制权人也是基于运输合同享有控制权的,此时应以运输合同的约定为准。例如,在CIF买卖中买卖合同约定卖方(运输合同中的托运人)将货物的控制权转给买方(收货人),但并未在运输合同中规定,亦未就此约定内容通知承运人,则承运人可不对买卖合同中约定的控制权人负责。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未签发可转让运输单证的情形下,托运人作为运输合同当事人有保留变更交货指示的权利。在托运人为货物买卖的卖方时,最能体现在运输法中规定控制权有效的保障卖方救济权利的作用。二、发货人

总之,发货人由于并非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其若想享有控制权,或者依赖于控制权人的转让,或者在签发可转让运输单证的情形下,通过控制和支配单证而对海上货物行使独占的支配权。尤其在FOB买卖下,作为发货人的卖方可以基于提单而享有控制权,在买方拒付或破产的情况下,其至少可以行使控制权控制货物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三、收货人

综上论述,收货人由于没有与承运人以及货物的直接联系,其一般不应享有控制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其可以基于托运人或其他控制权人的转让而享有控制权。四、单证持有人

其次,从控制权设立目的看,赋予合法的单证持有人以控制权也符合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好的考虑了相对义务人,即承运人的利益。在此条件下,承运人不必费力识别何者为货物所有权人,只需依据谁持有单证辨明收货人即可。提单下货物控制权如此,其他可转让单证下的货物控制权也同理。国际海事委员会1990年第34届大会已通过了《国际海事委员会电子提单规则》,该规则中即规定电子提单保留传统提单的流通功能。电子提单下货物的支配权包括向承运人请求提货,指示收货人或替换收货人,或者根据运输合同的条款和条件向承运人发出指示,如请求在货物运抵目的港之前交付货物等项权利。电子提单有其特殊性,其形式是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一系列电子数据;其流转是按密码进行,以有效防止海运单证的欺诈。所以,它的持有人不是事实上持有有形的单证,而是通过知悉密码等排他使用或控制电子记录的人,电子记录持有人自然享有电子记录下的权利,可依此控制货物。

THE END
1.用提单调整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关系的运输方式是()。【多选题】班轮运输的特点是( )。 A. 是一种灵活的运输方式 B. “四固定” C. “一负责 ” D. 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以签发提单条款为依据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班轮运输的运费应该( )。 A. 包括装卸费,但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B. 包括装卸费,但应计滞期费和速遣费...https://www.shuashuati.com/ti/2d17ff2f908446c78f13614777060cca.html?fm=bd5d9280884dd2a6abc11d345442cee7bb
2.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一)98、提单中并入条款对提单持有人的效力如何? 答:租船合同条款有效并入提单后,承运人和提单持有人(非托运人)的关系属于提单运输法律关系,而非租船合同法律关系。除非在并入条款中明示,租船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管辖权条款及法律适用条款并入提单,否则这些条款不能约束非承租人的提单持有人。 https://china.findlaw.cn/jingjifa/shewaifalv/swflfg/20110414/91553_3.html
3.CIF术语,运费支付方式在提单上的表示为()。用提单调整承运人、托运人之间关系的运输方式是()。 A、班轮运输 B、航次租船运输 C、定期租船运输 D、光船租船运输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登记吨是船舶的()。 A、重量单位 B、容积单位 C、自身重量 D、长度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班轮运费()。 A、不包括装卸费用 B、承...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104582.html
4.《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df8,对外贸易量(volume of foreign trade):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9,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http://read.cucdc.com/cw/37506/52433.html
5.集运指数(欧线)期货80问期市韬略08交接方式的选择与集装箱货物的交接形态有关。一般来说,班轮公司常用的交接方式为场对场,承接拼箱货的无船承运人常用的交接方式为站到站。 13.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有哪些参与者?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运输工具所有者、承运人、货运中间人和托运人等。http://m.mindcherish.com/article/content?id=5722417
6.国际贸易实务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根据《公约》的规定,受盘人对发盘人表示接受,可以有几种方式,下列( )不属于之例。 A、通过口头向发盘人声明 B、通过书面形式向发盘人声明 C、通过沉默或不行动表示接受 D、通过实际行动表示接受 2、【单选题】根据《公约》的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采用( ) ...http://xuzhou.ehqc.cn/html/11_7.html
7.关于VGM,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物流知识海运知识a.增加海上安全,提升海上安全运输的系数; b.减少因为不实的集装箱重量造成不合理配载,进而引起的岸上,海上人员伤亡,货物灭失的风险。 6. 实施VGM要求的生效日? 从2016年7月1日开始生效。 7. 谁有责任提交VGM信息? a.托运人(提单上的发货人)是负责称重并提供VGM给承运人的一方; ...http://www.yicang.com/college/36796.html
1.国际航运管理复习总结题维斯比规则的习题56.当提单从托运人手中转让至善意的收货人或其他第三者时,提单便成为承运人收到该提单记载货物的最终证据。 (√) 57.拼箱货物运输属于集装箱运输方式,签发提单的承运人或无船承运人的责任期限与杂货运输方式相同。 (√) 58.当某船挂靠多个港口时,某货物在装港开航时船舶已经适航,而以后某挂靠港“开航当时”船...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804566
2.国际贸易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填空题(本题共有10个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空白划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要约是由一个人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2、按照国际惯例,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一般以条款规范承保人的保险责任。3、调整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两个主要公约是和。4、用提单调整承运人、托运人之间关系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是。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2/0819/12/8134042_231112884.shtml
3.货代集装箱运输基础知识2. 货到目的地,拼箱货(LCL)送至货运站由承运人拆箱后分别由收货人提取。 二. 散货的运输模式:散货的运输模式按货物的交接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 1. 门到门(Door to Door)交接方式: 门到门交接方式,是指运输经营人到发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接受货物,负责将货物运至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交付。 https://www.yjbys.com/edu/huodaiyuan/234604.html
4.国际贸易与实务问答题6篇(全文)1、适用范围广,出口方(尤其是内陆出口方)可以任意采用适合的运输方式。 2、风险转移时间提前,出口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接管时,货物的风险就转移给买方承担。 3、承担的费用降低,出口方(特别是内陆出口方)将货物交至指定的承运人处后就完成交货义务,不负担货物运至装运港的费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7w2v0d5.html
5.最简单运输合同范本(精选15篇)甲方(托运人): 乙方(承运人):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订立货物运输合同,条款如下: 一、合同期为___年,从___年___月___日起到___年___月___日为止。 二、上述合同期内,甲方委托乙方运输货物,运输方式为汽车公路运输,具体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运费、到货地点、收货人、...https://mip.oh100.com/a/202203/4376462.html
6.论提单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中由承运人签发给托运人的一张单据。它在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商法学术界中争议最多的一个法律概念。围绕提单可能发生的纠纷主要涉及提单的债权关系、提单的物权关系以及提单法律行为的效力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提单的准据法多指的是提单的债权关系的准据法,这是由于现...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73251_5401.html
7.2021年10月自考05372国际物流导论复习资料三自考航次租船合同与班轮运输合同的相同点:1)都属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2)合同中都规定由承运人或船东全面负责船舶的营运组织,负责完成运输任务;3)合同中都规定由托运人或租方支付约定的运费。 航次租船合同与班轮运输合同的不同点: 1)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同。班轮运输合同的一方班轮公司具有垄断地位,而航次租船合同的租...https://www.educity.cn/zikao/310607.html
8.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题一(精选6篇)3)三是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条款规定了承运人、托运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责任豁免,是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 2.在国际贸易中构成不可抗力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通常认为构成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意外事件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无法预防的。(2)意外事件必须是订立合同之后发生的。这是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qavx10d.html
9.货物运输合同协议示例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详情可以点击“合同范本”查看更多相关的各类合同参考。 货物运输合同协议示例1 甲方(委托方):___有限公司乙方(承运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www.xuexila.com/hetong/c1230002.html
10.货物运输协议书13篇甲方(托运人): 乙方(承运人):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订立此货物运输合同范本,条款如下: 一、货物运输合同范本期为一年,从年月 日起到 年月 日为止。 二、上述合同期内,甲方委托乙方运输货物,运输方式为汽车公路运输,具体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运费、到货地点、收货人、运输期限等...https://www.jy135.com/xieyishu/114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