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动画电影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动画作品三要素
第一,出人物,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是角色造型,所以造型是否吸引人是重中之重;第二,出情怀,一个优秀的民族必须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第三,讲故事,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共就几种故事,所以人物和情怀是最重要的,然后是讲故事。现在的动画创作非常注重故事的故事性,大家几乎把重点和难点放在如何设置矛盾、起承转合等,那么很多优秀的动画片和知名的动画角色,更加注重的是什么?是角色的表现性。因为动画最大的一个优势相对真人影片来说,优势并不是讲故事,而是如何在动画表演的过程中讲故事,需要的是非常丰富的表现手段,通过个性化的表演和动态设计让简单的故事波澜起伏、张力十足。下左图为动画片《魔术师和兔子》中的镜头画面。整部影片没有对白,全部是由动画角色的表演来演绎故事内容。动画角色的表演动作十分夸张,表情丰富,能够通过动作表演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对影片的结局产生强烈的好奇,并且在欢笑之余对动画师对角色动作表演的设计给予肯定。
二、动画片的四个表演风格
(一)生活化的表演
(二)虚拟化表演
(三)无厘头的表演
无厘头的表演是融入闹剧和表现主义风格,比如说《辛普森一家》《海绵宝宝》等等。从表演的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海绵宝宝》,它的表演风格非常鲜明,典型的无厘头表演代表,观众是不会介意这个道具的出现是否合理,特别具有现实意义,有点反讽、批判的感觉。其实我们的现在的动画片中也有这种风格,比如说《喜羊羊和灰太狼》在无厘头的表演风格上做得比较鲜明,它拥有自己的美术风格和表演风格。
(四)戏剧化的表演风格
三、三维动画角色表演的独特魅力
(一)角色的动作创新要素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陆续涌现出了一批以探索中国动画民族化为己任的艺术家,包括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特伟、靳夕、钱家骏、王树忱、徐景达等,他们创作的一部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作品,先后在国际上获得一个个大奖,从而以“中国学派”而著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动画艺术家取得的成就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他们的名字也越来越被埋没。尽管当今动画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动画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一种叙事艺术来说,无论其如何发展变化,一些基本方面总是相通的。“中国学派”在动画电影叙事方面所做的探索仍然值得我们当前的动画制作者借鉴。本文主要谈谈“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塑造上的特点。
一、鲜明的民族化风格
“中国学派”动画家是以“探民族风格之路”为号召的,为打造具有高度民族化的作品,他们广泛借鉴各种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不仅运用于人物造型上,更是运用在叙事空间的塑造上。
“中国学派”动画家醉心于民族传统文化,他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者和弘扬者,又由于他们大多是美术行伍出身,因而能较好地运用绘画手法把各种民族艺术形式巧妙地组织到动画电影的画面之中。
二、独特的意象化表现手法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在叙事空间设置上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意象化表现手法的运用。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对意象化表现手法的多方面运用,使其叙事空间的意蕴内涵更加丰富深厚、耐人寻味。
三、富有诗意的意境设置
浓厚的民族化风格、独特的意象化表现手法,加上深入细致的刻画,使“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叙事空间具有诗一样优美的意境。
“中国学派”的经典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鹬蚌相争》、《草人》、《螳螂捕蝉》等具有田园诗般的艺术境界;而《山水情》、《鹿铃》、《蝴蝶泉》等则具有山水诗般的艺术境界。这些影片将叙事空间与人物活动、故事情节融合无间,创造出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尤其是《山水情》,虽然时长仅短短的20分钟,但影片几乎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帧画面,尤其是结尾:少年端坐崖巅,手抚琴弦,深情的琴声在山谷大河间回荡,老琴师在连绵不绝的琴声中渐行渐远,逐渐消失于茫茫的云海。[2]动画电影通过酣畅淋漓的水墨画面和优雅纯净的古琴音乐把“天人合一”的高远意境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中国学派”的经典动画长片中,也有很多富有诗意的意境设置。《大闹天宫》整部影片就仿佛是一幅逐渐展开的壮丽的山水长卷,其中有花果山、龙宫、天空、蟠桃园、灵霄宝殿等场景,其所营造的虚无缥缈、光怪陆离的神幻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花果山,意境设置深邃、层次丰富,这里飞瀑直下、怪石嶙峋、草木葱茏、花果繁盛,是群猴自由自在生活的乐园。《哪吒闹海》在背景的处理上延续了《大闹天宫》的风格,采用色彩瑰丽的平面装饰与朦胧写意的意境塑造相结合,在表现波澜壮阔的大海、富丽多彩的水下世界、雄伟优美的古代建筑以及重峦叠嶂的陆地景观时,影片背景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装饰之感,富有壮观、华丽的格调;而在处理天宫、仙境、云天、荷塘时,背景则倾向于烟雾缭绕、霞光满天的写意风格。[3]191《天书奇谭》中的山、石、云、树、花鸟、建筑等都采用工笔和写意相结合,并根据环境气氛的不同及表现剧情的需要使用不同手法营造不同风格的意境,如,云梦山景象采用水墨渲染,烘托气氛;市井楼台亭阁则全是工笔细描,突出其繁华。[4]
动画的定义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的解释是:动画空间和人物造型等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和逐格拍摄的手法把静态的人物逐一拍摄下来。电视电影动画呈现出来的不只是瞬间静态的美,而是可以超越时空,对客观事物夸张的再现,寄托人们对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电视电影动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电视电影动画作品能够反映过去和未来,反映生活和畅想,同时还要求能融化各种文化因素,发挥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赋予动画作品想象力、表现力等美学特质,实现电视电影美术艺术的美学特质,使形象美、意味美和道德美的因素融合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当中,满足多层次观众的审美要求。
一、影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戏剧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近千年,而脸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更是喜闻乐见,在很多时候,脸谱已经不单单是装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中国人喜欢用脸谱来刻画人物的真、善、坏、恶,例如我们在传统戏剧中了解的“生、旦、净、末、丑”一样,根据他们自身的性情、身份、地位的不同,脸谱的造型也各有千秋。我们熟知的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渔童》中的县官、《张飞审瓜》中的地保、《九色鹿》中的舞蛇人等,由于他们本身的丑恶角色,因此,脸谱也是都是运用丑角的。而相反的《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大闹天宫》中的玉皇大帝、《天书奇谭》中的裒公、《九色鹿》中的皇帝,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形象都决定了他们的脸谱具有戏剧中“生”的形象。再如《张飞审瓜》中的张飞、《大闹天宫》中的护法、《哪吒闹海》中的天兵天将、《骄傲的将军)中的将军等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经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人们对他们的形象耳熟能详,因此,他们大多数是以“净”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二)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我们的动画片有着独特的区别于世界其他风格的艺术形式:山水画、剪纸、木雕、皮影、刺绣、年画等,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的国产动画片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叫不动座。我们归结原因是:(1)现在的动画工作者一味抄袭国内外的艺术形式,只是学其皮毛,加之自身修为不足,无法驾驭好这种艺术形式;(2)片子的情节幼稚,内容缺乏兴趣性,故事讲解得不清晰,忽略了动画片的镜头感和视觉剪辑,仅仅将动画片停留在拍摄画面的低级层次;(3)由于好多动画片的创作者是搞绘画的出身,因此导致好多的画面是优美而生动的,但是其中没有内涵,视觉效果差。
一部动画片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美学修为、创作理念、镜头感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动画片的创作者应该注意挖掘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内涵,坚持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和语言风格,加之当代艺术形式、当代美学风格去诠释,决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没有深度。
二、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艺术特征
动画片和常规的电视电影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常规的电视电影片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物体,真实的动作在屏幕上的再现。而动画片是用绘画工具、材料和技法绘制的图画,是平面二维动画。例如用美术颜料、绘画颜料在透明板或纸张上绘制图画等。
(一)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道德美
动画片既是具有一定的艺术美,又应该包含一定的道德美,具有道德价值,传播一定的道德规范,当然一些专门的宣传纪录片除外。我们可以使电视电影动画片的艺术美和道德美相结合,其实,在动画电影中,它的道德因素是对真善美的追寻,这种对道德美的追寻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是我国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风格之一。
(二)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形式美
形式美并非我们所说的美的形式。形式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美的形式则注重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第一是,内容不同。美的形式和要描述的对象本身内容是分不开的,是确定而又具体的;而形式美却不是这样,它表现的是形式本身的内容,与要描述的对象内容是脱离的,其单独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有宽泛的意味。第二是,存在形式不同,美的形式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形式美则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三)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意味美
三、如何在电视电影创作中发挥动画美术艺术特性
动画片的美术设计风格是我们对一部动画影片的第一印象,它是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受众是否往下看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它决定着整部动画片的成败。它主要是受影片故事情节的制约,它必须是最适合故事内容和动画基调的美术设计风格。
(一)促进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丰富电视电影动画制作手法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以前的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动画逐渐被多种剪辑手法与镜头转换技巧、三重景深关系的调度处理、转换背景的技巧所替代。而一些人工不能完成的领域也在今天得以解决,多媒体高科技、三维电脑软件的应用使得目前的动画影片制作更逼真、便捷。例如国产影院动画片《宝莲灯》的“战斧出现”等场面运用的造型手段主要是对罔画类、灯光图形类的综合运用。《断箭》和《碟中谍》里的惊险打斗,《龙卷风》中席卷而来的龙卷风等都是三维动画在高难度动作中的电影运用。还有《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小鸡快跑》《怪物史莱克与驴子》等片中都有应用三维动画效果。
(二)明确故事基调,深化美术设计风格
在确定了影片的故事基调后,美术设计师依据确定的故事基调选择最恰当表达主题的美术设计风格,起到打动观众的目的。例如奥斯卡最佳动画艺术短片《平衡》的角色造型在身高、服饰、目光、情绪、运动节奏等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同时在好多方面上采取删繁就简。这种简约的美非但不会使动画内容贫乏,反而加强了动画片的基调。再如荣获1996年第34届奥斯卡最有活力的动画影院片《Ⅸ钟楼怪人》,着名三维动画片《冰河世纪》,它的设计风格主要是简单硬气的线条,画面干净纯清,大胆采用单色调白和蓝,同时大量的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受众充分感知冰冷的气氛,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三)挖掘民族情感,凸显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个性特征
所谓的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个性突出,主要是指在动画片的艺术场景的设计和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角色造型设计等艺术风格上都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落俗套,大胆创新。在中国,这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个性显得更为突出,我们了解的《一幅僮锦》的场景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美术表现手法;《哪吒闹海》中陈塘关的场景设计参考了《群仙祝寿图》中的色彩设计,既富丽堂皇同时也暗喻着一种不祥;剪纸片《南郭先生》以传统的画像砖与画像石的风格为基调。这些艺术个性的使用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情怀和民间艺术气息,古风古韵又不乏现代美感,朴素却不失大方。
(四)绘制手法的创新,增强电视电影动画美术的视觉感染力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凶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二、“以静制动”的审美取向
三、国产动画电影形式美个性化的缺失
四、视觉愉悦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黄生亚.理性审视青少年动漫文化的时尚需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11(4):302-304.
[2]王仁勇.全球化语境下国产动画片之民族化、现代化走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5):112-116.
[3]潘鲁生.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服务中国动画产业——潘鲁生博士访谈[J].山东社会科学,2014,21(11):139-143.
成功的儿童动画电影作品在带给观众娱乐之余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难忘而深刻的东西,美国儿童动画电影凭借自身独特的主题选取与立意特色获得了世界范围内儿童以及成年人等受众群体的喜爱与认同,这是因为这些主题能够让影片本身的内容跨越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时空的局限而进行传播,在体现自身民族文化思想的同时引发儿童乃至成年人的心理共鸣。
电影《极速蜗牛》内容梗概及其主题
从电影《极速蜗牛》看美国儿童动画电影的主题特色
(一)本土文化性特色
(二)成人化特色
综上所述,通过《极速蜗牛》可以看出美国儿童动画电影主题对美国本土文化思想的表达,在此基础上,美国儿童动画电影不仅不乏欢乐与笑声,同时也能够通过自身所蕴涵的普世的价值观来打动成年观众。总体来说,以《极速蜗牛》为代表的美国儿童动画电影在重视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深谙观众心理与人类永恒心理诉求,通过对自身艺术取向的坚持以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稳定的价值观与风格。虽然仅从《极速蜗牛》主题来看不免落入俗套,但是影片本身所表达出的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亲情、友情和信任情感的推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含义和发展
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简单,情节精致
(二)托物言志,文以载道
(三)离形得似,虚实相生
(四)气韵生动,意境悠远
[1]陆小玲.论“中国动画学派”的探索与创新[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蔡文林.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董冠妮.文化的传承与撞击——开放三十年来银屏经典动画人物的造型变迁[J].电影文学,2009(08).
一、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主题
二、影片中洋溢的文学特性
三、音乐对影片主题的烘托
四、高超的画面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焦素娥,孙晗洁.宫崎骏动画艺术的人文情怀与诗意追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刘津津.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审美现代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张焱.宫崎骏动画电影风格评析[J].大众文艺,2010(21).
将每一帧画面都当做一场CG图对待,成就了这位观众口中的“背景之神”。对新海诚而言,无论是实景构图,还是背景作画,他在光影、层次等方面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写实风格,捕捉繁忙都市中的人文关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细致入微:零散性强的情节设置
新海诚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因此,他的作品多以短片的形式呈现,主要发掘角色内心的情感,注重深层的灵魂交流,而不拘泥于外在表现形式。细节、片段、瞬间,这些词汇成为了新海诚电影在叙事方面的重要特质,通过舒缓的节奏,许多不经意间的美好,慢慢从精致的画面中浮现出来。
三、高度写实:贴近生活的故事内涵
日本是动漫产业的第一大国,产值占据全球份额的70%以上,并形成了文化上的辐射效应,大大增强了国家软实力。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日本动画的内部更新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自20世纪末以来,日本动画越来越强调全年龄化发展,制作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潜在的成年人市场,希望能够打造出适合中青年观众的作品。同时,许多观众也反映了动漫的低龄化问题,期待着更具现实色彩的新作出现。新海诚的风格,恰好迎合了这一趋势,他从独立动画制作人起步,逐渐形成了团队制作模式,拥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流水线。
新海诚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2007年的《秒速5厘米》为界,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多以架空形式展开,在模拟的世界中进行,但并不完全脱离现实。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属《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为了架构出理想的故事背景,新海诚使用了“平行世界”“巨塔”等具有荒诞色彩的名词,让情节逐步走向架空状态。但是,影片还拥有另一条线索,即三个少年的人生轨迹,浩纪的升学、佐由理的患病,这些因素的出现,冲淡了科幻色彩,赋予了影片一些现实特质。可以说,此时的新海诚电影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借助大量的虚拟元素来支撑剧情,他将避世的想法,寄托在架空的宇宙中,幻想固然绮丽美好,但缺少了与现实的互动交流,还没有完全树立起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新海诚的后期作品则完全不同,主要讲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其间穿插着少年时代的回忆,这种闹中取静的手法,在许多日系电影中都能看到。一系列以“悲恋”为主题的作品中,新海诚自己的影子无处不在,他将纯爱与怀念,注入到每一帧动画中,通过记叙人物成长过程,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内心,执着地追求梦想。这样充满感情的电影,自然能够勾起许多成年人对过去的怀念,引发大范围的共鸣。
同样是描写少年时代的影片,许多热血作品仅停留在肤浅的理解层面,一味地为青春贴上理想化的标签。新海诚则试图建起一座通往过去的桥梁,用记忆的烛光来温暖现实。这种侧重于描写都市生活的作品,以高度写实这一特点脱颖而出,它们有着更强大的观众基础,以及广泛的社会价值,逐步成为了新海诚动画电影的主流。
结语
动漫在日本经济和文化两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与团队制作相比,独立动画电影的发展之路非常坎坷。作为新一代的独立动画制作人,新海诚不仅在画面和情节上发挥了自身才华,更重要的是跳出了日本动画的传统思维,以梦幻的画面,演绎出了现代都市中平民的悲欢,从《她与她的猫》,到《你的名字》,新海诚作品的艺术风格已然走向成熟。同时,这种面向全年龄观众的动画制作模式,也为中国电影人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