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和动画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流变理论前沿

【摘要】今天国产动画电影与几十年前“中国学派”动画的相似和区别,既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无端巧合。通过梳理中国动画的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动漫产业兴起和发展历程,对其历史变迁与现实选择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把握动画艺术和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分析中国动画的创作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动漫产业中国动画文化产品【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中国动漫产业的兴起与“中国学派”动画的式微

中国动画创作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而到本世纪初即2004年才有了动漫产业的兴起。作为艺术,动画在中国不仅起步早,而且早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美影厂就已创作出了一批重要作品,如《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童》《山水情》《三个和尚》《大闹天宫》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相当高的质量和水准,堪称艺术精品,而且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既表现在动画的题材、内容上,也表现在动画形式和艺术手法上,甚至创造了模拟国画艺术的水墨动画和借鉴民间工艺的剪纸动画、折纸动画三个独特的中国动画片种,尤其是水墨动画独步天下,震撼国际动画界,由此形成了堪比国际著名的萨格勒布学派的动画“中国学派”。

奇怪的是,如此成熟的动画创作团队、高品质的动画艺术成果、海内外公认的民族动画成就和世界性动画文化影响力,却并没有成为2004年起步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资源。相反,在中国动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中国学派”不进反退:尽管美影厂也在国家广电总局第一批设立的9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之列,但其动画片不论是创作数量还是艺术质量及作品受欢迎度却远不如前,与此同时其专业人才或流失或老化,艺术创意、创新、创作能力减弱,曾经辉煌的“中国学派”动画开始走向衰落。在美影厂退步和“中国学派”动画式微的背后,存在着影响整个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影厂和“中国学派”的衰况,也让民族动画艺术的成长和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多走了一段弯路。

中国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增加品类、培育IP

由于作品多而质量低、产量高而产值低,创作/生产出现泡沫而受到社会诟病,因此2012年开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从“规模拓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其重要表现有三:

第一,减少产品(作品)数量而提高产品(作品)质量。2011年以后,政府不再强调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数量,大多数省市取消了原有的“按分钟数奖励”政策,原来主要靠政府奖励、扶持资金维持既无经济实力又缺真正创作能力的一批投机企业退出了,而真正有追求有理想的动画企业和创作者则不用再患得患失于眼前利益,可以静下心来专注于艺术的精雕细琢,从而造成了全国电视动画片产量的急剧下降。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各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的通告》统计,2012年全国电视动画片共制作发行395部、22.3万分钟,是2004年中国动漫产业兴起以来国产动画片年产量首次下降。2012年以后我国电视动画片的年产量几年之内从20多万分钟断崖式地一直下降到8万多分钟,只占到2011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使是2019年有所回升也还不到10万分钟,维持在与日本动画年产量相近的合理规模。

在产量下降的同时,质量明显提高,这有两个方面的证明。一是从国家广电总局每年推荐的优秀电视动画片来看,2011年及以前虽然不是没有真正的优秀作品,如《虹猫蓝兔七侠传》《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秦时明月》系列等,但大多数却差强人意;而且,由于每年的动画片总产量高,基数巨大,即使被推荐者全优其总体优秀率也很低。而2012年以后的推优作品中真正优质作品则明显增多,《熊出没》系列、《天行九歌》《赛尔号》系列、《阿优》系列、《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系列等,这些被推荐的优秀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质量,而且有较大的影响,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有良好的市场反响。当然,还必须指出的是,转型升级只是淘汰了劣质(投机的、缺乏经济实力和创作能力的)企业及其低劣作品,而优质者都保留了下来,并且这些经历过第一阶段历练的动画企业及其代表性作品在2012年后有的表现得更加优秀,成为了国产电视动画领域的标杆。

第二,品类由以电视动画为主,转向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画多种并行。2012年以后,国产动画电影明显多了起来。不仅如此,国产动画电影总体占比也大多超过国外动画。

当然,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提高了作品的质量,丰富了动画的品类,打造了一系列品牌,而且还在深层次上调准了动画的定位、增强了动画的艺术品质、增加了动画的国际性和现代性特征。此前的国产动画观众定位偏低幼,转型升级后虽然并没有忽视低幼动画的创作,但“动画不只是儿童艺术”的观点逐渐获得共识,而动画电影和网络动画的异军突起则使成人或全龄动画作为主流成为现实。也由于面向成人并进入影院,动画的艺术品质、品位便必须提高标准,否则直接影响票房。网络动画许多改编自漫画,这种“漫改动”模式实际上是日、美动画所建立起来的国际通用创作模式,也表现了当前流行的“ACG文化”的重要特征,又正好切中了国产动画由“美术片”形成的割裂“动与漫”的传统弊端,而随着网络动画向动画电影的跨界改编,这种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动漫性”将成为国产动画的重要美学特征,并开启中国动画进入现代、走向世界的大门。

中国动漫产业走向成熟:以“再民族化”创建新的中国动画学派

在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中国动画艺术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所谓中国动画艺术的成熟,其标志是在提高质量、丰富品类、打造品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区别于任何国家动画的中国独有的民族动画艺术,其实现路径是动画创作的“再民族化”。之所以叫“再民族化”,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美术片的“民族化”,也经历过抛弃美术片或“中国学派”而大量模仿美、日动画的“非民族化”甚至“反民族化”,所以现在重新倡导民族化实际上就是“回到民族化”即“再民族化”。当然,“再民族化”首先是基于“民族化”的必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艺术不论是想在本国、本民族立足还是要走向世界都必须最终形成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艺术风格,所以一味地模仿日、美动画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哪怕艺术质量再高。而“再民族化”又不是简单地回到原来的民族化或“中国学派”,而是要有效地消化、吸收对美、日动画的模仿,变模仿为借鉴,在拥有了现代精神和国际视野以后回归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在新与旧、世界与本土、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中重建一个新的中国动画学派。

这种以“再民族化”为核心的重建中国动画学派的创作从动漫产业转型升级开始后、尤其是从2015年以来已有比较成功的尝试。

从上可见,作为目前中国动画走向成熟标志的“再民族化”表现之一,这种指向人性、社会性、日常性、现代性的神话、传说改写,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题材的选择与以往中国学派动画类似,但其讲述的故事已经完全不同,而表达的思想更有着巨大的区别,这可能正是原来的中国学派只能成为过去、新的中国学派必将拥有未来的原因。

第二,对艺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毫无疑问,“再民族化”不仅仅涉及动画表达的内容——即使是内容也不仅仅限于神话、传说,还可以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当然“再民族化”对任何类型的民族题材的处理都需要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人类共同价值观。除此以外,“再民族化”还涉及到内容的民族表达方式,并且同样也应该是具有鲜明创新意识和现代性表现的对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形式、风格的传承。

(作者为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3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盘剑:《2019年中国动画电影观察与分析》,《当代电影》,2020年第2期。

THE END
1.[文艺里的新中国]中国动画发展历程正在播放[文艺里的新中国]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文艺里的新中国》 20241003 00:27:03 《文艺里的新中国》 20241005 00:22:08 《文艺里的新中国》 20241007 00:22:48 《文艺里的新中国》 20241015 00:25:18 节目看点 [文艺里的新中国]于海曾担任国庆70周年合唱团的艺术指导 00:01:42 [文艺里的新中国]于海...https://tv.cctv.com/2024/10/05/VIDElPGA8GwsbRj37w2B03O7241005.shtml
2.《中国动画片发展历程》课件.ppt《中国动画片发展历程》课件.ppt,那些伴随我们 成长的动画片 中国第一部水环保题材大型动画片《哈皮父子与水金刚》 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 《哪吒闹海》 我国第一部以变形机器人为主角的大型动画片《神龙拯救队之元气星魂》 历史上第一部几乎全部用海外资金拍摄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927/6143213003001221.shtm
3.新时代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与前景新时代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轨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画艺术演进》,盘剑著,科学出版社2024年1月版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以来,中国动漫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二十年来,伴随着产值的...https://cssn.cn/skgz/bwyc/202407/t20240731_5767768.shtml
4.2024年动漫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一、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现状分析 调 1、动画制作行业总产值分析 研 2、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 网 3、国产动画电影票房 w 4、中国动画片产量预测分析 w 二、中国国产动画片题材变化情况 w 三、中国动画制作行业重点企业 . 第二节 中国动画加工行业 C 一、中国动画加工发展历程 i 二、中国加工动画主要形式 r 三、中...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51/DongMan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5.中外动画专家支招“跨界时代动画学建设与发展”(下)来自《当代电影》杂志社、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国际动画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动画学会、北京迪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浙江传媒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外70余所机构和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围绕“艺术实践与理论构建:跨界时代的动画”的大会议题展开观点争鸣,共议“跨界时代动画学建设与发展之路”...https://news.cdu.edu.cn/index.php?m=news&a=show&news_id=21523
1.三分钟回顾中国百年动画前进历程:这都是童年的记忆三分钟回顾中国百年动画前进历程:这都是童年的记忆 ·视频http://news.cyol.com/gb/baobao/articles/index.html?share_post_id=jpj4vdTnRO
2....一下日本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所学科目及内容国产动漫的发展历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第一:强调内容的健康性。中国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血腥,更没有色情。 以上,就是前沿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简单的介绍一下日本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所学科目及内容 国产动漫的发展历程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www.feelingshoot.net/riben/754232.html
3.到底什么才是二次元?从中日不同的发展历程中看区别1.中国的二次元和日本的二次元发展历程不同 中国的二次元人群,年龄最大的也不过是70末80初生人,大部分人都是受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大量引进日本动画片的惠及,小时候看《龙珠》、《北斗神拳》、《圣斗士星矢》等动漫长大。还有就是80年代风靡世界的任天堂FC,也和很多80后的童年回忆割舍不开。 https://www.baijingapp.com/article/id-292
4.乐高:小积木塑造大生态,专注+创新成就玩具帝国回顾乐高90年发展历程,其经历早期快速发展成长,亦曾面临外部挑战、顺利度过危机,近年来维持稳健增长,2021年收入高达553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540亿元),同比增长26.5%,全球门店数共832家(截至2021年)。根据Euromonitor,乐高2021年在全球积木类玩具中市占率达到71.9%,在中国市占率为48.6%,稳坐积木行业龙头。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2489
5.2019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将启幕,近500部中外优秀影片将在上海47家...其中,上海电视节将举办“玉兰相伴,永在路上——上海电视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展览”,以展出一批历年来涌现的优秀中国电视剧和国庆70周年献礼片的剧目海报、视频片花、文字介绍等,让电视人和观众回望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光荣历程,增添面向未来砥砺奋进的信心。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的主题内容不仅将体现于电视、视频网站...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5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