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英国华人偷渡者:为什么遇难者不该是福建人?

对话英国华人偷渡者:为什么遇难者不该是福建人?

观察科技、数码和游戏

23日周三早间,伦敦以东约25英里的一个集装箱冷藏车内发现39具尸体,这条新闻震惊了全球,尤其是中国。因为事发不久当局表示,死者据信是中国人。(截至发稿,最新说法是可能至少有六人来自越南,具体身份还有待最终结果)不少网络上猜测是来自福建的偷渡者:一是福建“出国”的人特别多,二是因为有先例。2000年就发生过类似惨剧,58名来自福建的偷渡客在密闭闷热的货车里因窒息死亡。

25日,一位曾经从福建到英国的偷渡者联系到我,他比较肯定的说:“王记者,我觉得英国事件,中国公民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几年福建人偷渡去英国了已经不多了(他身边的朋友一个都没有),更别说这种大规模偷渡。2000年发生的悲剧,让蛇头和偷渡者都意识到这点安全问题。从2002年时蛇头已经开发出安全直飞的方法,今天还用集装箱的方式,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偷渡者叫刘毅(化名),福州人,1984年出生,2002年,家里凑了20万元,送17岁的他偷渡去英国,2010年选择回到了中国。他在英国8年,主要在中餐馆打工,他说遇到的福建偷渡者越来越少,基本洗碗工都很难招得到人了。

刘毅在中国城

在采访中刘毅向我讲述了他偷渡去英国的全过程。

蛇头培训

签证、机票与假护照

蛇头在帮刘毅办好护照后,先让他去泰国、马来西亚旅游一圈,然后护照上就有这些国家的签证了。之后他们再给他办另一个国家的签证。刘毅办的是非洲加纳。

2002年1月22日,刘毅拿着一张从香港飞往加纳的机票出发,历经三天,在25号抵达英国。中途他需要辗转多次,首先是过境香港,然后在荷兰转机去加纳。

蛇头还教刘毅说,如果问家里是做什么的,就说做服装的,服装名都想好了,叫“流行风”。

抵达荷兰后,刘毅并没有去加纳,那只是一个幌子,荷兰是他去英国的跳板。蛇头早已给他做了本假香港护照,登机牌都帮他贮备好了,就放在荷兰机场储物柜。

阿姆斯特丹机场储物柜

上飞机后,按照蛇头的安排,刘毅把护照撕了,特别是有相片的地方,扔到马桶冲掉。

瞒天过海

听完刘毅犹如谍战电影里的经历,我心中不由产生很多的疑问,估计很多人也会跟我有一样的问题吧,下面是我对刘毅的一段采访。

冰汝:律师后来还会继续负责帮你申请身份吗?

答:律师是援助律师,出来后移民局会给你一张纸,叫你每个星期去警察局报道一次。

冰汝:然后你坚持了多久?

答:但是我们出来后就打算黑了,也不会去警察局报道,赶紧叫亲戚找工作打工赚钱还债,2010年我回国的。

冰汝:到了英国后好找工作吗?看你说洗碗都不好找?在美国倒是真的很需要非法移民,因为工资极低。新闻上说花了两万五到三万英镑,你当时花了多少钱呢?

答:去英国费用在20万,当时家里也是亲戚借的。2万5英镑也是差不多,算上利息。

冰汝:你当时是自己想去吗?才17岁啊。

答:当时是我自己想去的,我妈是舍不得我去,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在2010年主动回国,身边很多朋友也都回来了。其实还好啦,就在餐馆外卖做洗碗打杂的话,3年可以把债还清了,包括利息。英国当时洗碗的周薪是200英镑,02年的汇率是1比11至12之间。

冰汝:那当时17岁来的时候你有计划吗?为什么这么多福建人出国呢?

答:风气。全村年轻都出国了!这真的不是跟你开玩笑的...长乐(福建)一些乡村就是这样。当然了,这也只是对于80后之前的。

冰汝:现在还是这样的风气吗?

答:现在没有了,现在90后跟00后,基本都不偷渡出国了。除非是家人拿到身份了,申请出去的。

冰汝:你这条路线听起来好顺利。其他认识的去英国的大部分都这么顺利吗?

冰汝:八年你都在英国,具体是哪个城市呢?

答:我先到英国的伯明翰,第一份工作就是伯明翰唐人街某家餐馆洗盘子。

冰汝:英国抓非法移民严吗?

答:不会,基本不抓。

跟刘毅一起打工的马来西亚移民

冰汝:你没有想过把身份合法化,长期定居吗?

答:想是肯定想的,说不想那是骗你的。但是哪有那么容易拿到哦,我朋友也回来好多,也有拿到的,但是只占极少数。

冰汝:说说你在英国那边的工作是怎样一种情况,生活条件又是怎样?

答:每天工作11-12小时,一周休一天,工资一个星期发一次,200英镑。

答:是的,英国跟美国不一样,当时偷渡客基本都在餐馆打黑工,除了05年海边拾贝淹死了十几福建人,后面也没人去干了。

逛完购物中心的刘毅

冰汝:为什么选英国而不是美国?

答:英国便宜,20多万就可以了,美国要50,60万,家里没地方借这么多钱。

冰汝:现在你身边通过这种方式,留下的人还多吗?

答:留下英国的多,回来的不是很多。当时在英国有个移民法,在英国黑14年可以申请永久身份,还有的就是在英国结婚生子的,小孩7岁以后可以申请父母绿卡。

冰汝:你有兄弟姐妹吗?

答:我有两个姐姐,我是最小的那个孩子。

冰汝:是什么原因决定回国了呢?八年之中您都在英国?有见过家人吗?

THE END
1.中国人才为何流失严重?华裔高管讲出原因,说出留学生不回国真相中国人才为何流失严重?华裔高管讲出原因,说出留学生不回国真相2024-11-03 10:26:00 圆元浅谈 福建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圆元浅谈 3粉丝 话经典文史,品百味人生。 04:29 香港富商在国内捞上千亿,不喜欢中国人身份,向美捐献200亿...https://www.163.com/v/video/VWF4O6NA3.html
2.出国打工回来工资不给怎么办出国打工回来工资不给怎么办 立即咨询 许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劳动纠纷问题 谢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劳动纠纷问题 杨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劳动纠纷问题 赵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劳动纠纷问题 许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劳动纠纷问题 谢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劳动纠纷问题 大家都在问 老公的工资不给,怎么办 讨薪 1.74万人问过 平台特邀...https://wap.findlaw.cn/wenda/q_32539086.html
3.当年赴日原因成谜,如今社会变化惊人:日本劳动力引进史由于受伤,我的工作很困难。好在孩子胸怀大志,学业有成,还成为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管,所以对他也很孝顺。到了最后,他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笑着说道:“我的日子确实过得很艰难,但转念一想,我觉得自己能过得马马虎虎,也挺好的。” ”这并没有白费。”我问他的年龄。他为什么还要出来打工?他笑称:“工作其实就是锻炼...http://www.qichelingyu.com/h-nd-330515.html
1.马东:像我这种老江湖,你说我是什么主义者,我都能给你找着道理...这样的人其实很难进辩论,因为辩论的逻辑是在一个狭小通道内战斗,所以卡姆在《奇葩说》现场肯定会吃亏,其实也是因为卡姆和其他人的出现才让我们重新想做《奇葩大会》。因为有很多人在这儿有精彩的表现,但是他未必非得要进《奇葩说》去辩论,他也未必有兴趣。你硬把他扳过去,就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遗憾。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3447.html
2.城乡连接者出国留学,农民工子女的另一种人生可能?王秀怎么说?她说自己最生气的一次,没让孩子们吃早饭,而是拉扯着3名孩子去了长海医院,站成一排不许动,看自己怎么上班——在长海医院的库房里,把一排排药分类码上货架,忙进忙出满头是汗。孩子们还知道,下午妈妈还要赶去超市打工,站上好几个小时。 很难说,这一次现场教育有怎样的效果,可是,王家三姐弟终究还是...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3641
3.好怕考公考编后就很难出国看外面的世界了谁懂双非一本文科,不想当老师,目前是想着准备本科后就考公考编,就算考不上以后也大概率往国企之类的,感觉之后就很难出国了。 之前没有那种实感,但是放假以后去了趟hk,感受到那种国际化的氛围,朋友圈里又好多留学的。曾经在梦想一栏填上“环游世界”,突然好像就变得无望起来。 现在又很有些踌躇了,也不知道应该怎么...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0930413/
4.去日本打工的出国劳务面试中要注意事项和问题解析这个时候,尽量问些有质量的问题,最好是跟工作内容有关的问题,最好不要问些让人觉得你好像很懒或是不肯吃苦的问题,没有人想要千里迢迢雇个难伺候的大爷,如果你确实不喜欢加班,那建议你就不要考虑出国劳务。都出国打工了,工资高,加班工资更高,不想加班不想多赚的人雇主也不喜欢,你自己也干不好。https://www.cglw.com/article/1702.html
5.探访“出国打工第一村”:楼房气派街道空旷(组图)(2)热点新闻当时没人敢去,李振英承诺去的人每家发30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数目。两年后,十几位村民“衣锦还乡”,带回了国内罕见的彩电、摩托车,还有近2万元的现金,这才开启了吕家庄村村民的出国打工之路,李振英也被大家称为出国打工的“领路人”。 谈起自己的成就,李振英没觉得有多自豪,他说自己没上过学,就是一文盲,...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14/0915/136885_2.shtml
6.欠网贷出国打工不回来了,很抱歉,我不能为这类不负责任和可能违法...在咱们的没收,出国打工已经成为多人改善生活的去了选择之一。部分人在出国打工的很多期间也许会遇到财务困难,引起他们无法偿还其在国内的是不是是网贷债务。 需要明确的中国是,无论一个人是不是身处国外,仍然有法律责任来偿还其在国内的起因债务。就算身处他国,该人仍然受到本国法律的不能管辖。 对出国打工欠网贷...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46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