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副秘书长单位: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学术指导单位: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交通实验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零碳建筑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秘书处
秘书长何继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副秘书长邹毅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秘书长何继江(左一),副秘书长邹毅(右一)和三位秘书(左二宋嘉茵,中,孙加恩,右二朱园园)。
骑向碳中和,真的可以!
邹毅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市民骑行通勤劳俱乐部副秘书长
清华大学有一位大博士-何继江,几年前发起了一个“骑向碳中和,争做大零蛋”的公众骑行活动,他认为公众通过骑行可以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做出贡献。何博士本人还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22年年初他的一部大作《欧洲碳中和2050》出版,售价158元。
昨天,骑行活动骑进了北京创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了一场与企业互动的调研会。在会上何博士送了我他的著作《欧洲碳中和2050》,还亲笔签了字:“赠邹毅,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气变碳中和”。我回应道:这送的不是一本书了啊,是一份责任!
何继江博士带着大家来到北京创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创今智能科技公司谢继星总裁等一起探讨“骑向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碳中和是2060年要达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全社会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都在以“双碳”目标调整各自行业、领域的发展战略,能源转型是当然不争的领头羊。
北京创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智慧能源大数据科技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强,能源监测数据多,智能节能效果好,是能源数字化领域的一面旗帜。作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先行者,其业务覆盖全国多个地区。
左何继江;中谢继星(创今世纪总经理);右邹毅
这种力量不仅来自他年轻身强力壮,更来自他的情怀,他说中国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上做出中国表率、做出中国贡献,做出中国奇迹。
“中国奇迹”,此话别人听了会觉得大了点,但我信。
十年前,有谁相信“北京奇迹”?有“北京奇迹”垫底,“中国奇迹”可期、可待、可实现。
“未来‘骑向碳中和’活动中骑行志愿者的每一个人、每一辆自行车、骑行的每一公里、减排的每一公斤碳,做出的每一份贡献,还有他们的感受等都会被记录下来。”创今科技的谢总说。
北京是世界上骑行道路最好、最多的城市,是最适合骑行的城市,也曾经是世界骑行人数比例最多的城市。但这个名份今天被北欧几个大城市抢走了,还抢走了好多年,北京连前十都进不去。他们骑行众多就是为了为碳中和做出个人的贡献。
记录“北京奇迹”的《北京一目了然》用十年记录下来的数据表明,北京最适合骑行的天数从2013年不足100天上升到2021年的200天,2022年将突破230天。北京的蓝天白云成了标配,骑上高科技感十足的助力自行车带给人们的体验完全不一样了。骑行还能为生态环境、碳中和做贡献,意义就更大了。
这画面感给足了吧,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我对助力自行车的认知是:助力自行车是自行车,是科技+自行车的产物,它不是电动车,与传统的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大不同。
因为新,所以少有人分得清楚。新概念需要传播,政府在这方面要投入、要出力、要宣传,要不然好路没有好车骑,可惜了。
10月20日的北京市民骑行俱乐部会议在会员单位创今世纪公司举行
美丽中国一目了然
邹毅与他坚持近十年的“一目了然”
骑向碳中和,欢迎你的加入
欢迎大家加入黑鸟单车APP中的北京骑行通勤俱乐部车队,车队号:571206
北京市民骑行通勤俱乐部002号低碳骑行驿站在怀柔区揭牌
10月15日-骑向碳中和——低碳骑行驿站BJ002号、BJ003号揭牌仪式暨骑行旅游怀柔美丽乡村活动
骑向碳中和:黄金周四天骑行200公里体验京郊骑行旅游
骑向碳中和:北京国庆骑行总结——火车+骑行旅行最低碳,应允许乘火车携带自行车
骑向碳中和:骑行考察北京光伏——筹划光伏供电的零碳骑行驿站
骑向碳中和:北京国庆骑行考察——顺义行记
骑向碳中和:北京国庆骑行考察——通州行记
何继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副秘书长
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清华MBA校友能源环保协会副会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每人一千瓦光伏课题组负责人
清华大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修复和可持续生计”项目部中方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