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交钱易退费难遭遇黑心培训机构怎么办?四招教你如何应对
近年来,学历、技能的培训异常火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增多。据湖北省消委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投诉报告,投诉最多的主要涉及学生培优、儿童早教、驾校培训、舞蹈培训、会计业务、出国留学、成人教育方面。
下面,小编带你看看一季度投诉最多的案例,让您防患于未然。
培训机构违约迁移规避责任
部分培训机构在教育培训期间更换培训地点,导致消费者本人不知情,上课时路程远,学习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发生消费争议时培训机构又规避相应责任。
案例一
恩施市消费者向女士花费7200元参加新天地亲亲袋鼠儿童早教课,培训开课几天后,该机构搬家至后山湾首府处,一直到今年3月份没有开门营业;
宜昌消费者汪女士花费6000元参加贝因美儿童早教培训服务,今年3月发现培训机构搬家了,多次诉求退学退款无果。
退学退款烦心事多
部分消费者对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协议未作深入调查了解,就盲目冲动的签了协议,往往只上了一节课,或两节课,就发现上当受骗,要求解除合同退还费用时却遭拒。
案例二
荆州消费者代女士于3月16日花费27075元参加儿童金博教育培训,上了一节课后,发现课时设计不合理,每两小时为一节课,中间不休息导致小孩受不了,于是协商要求退学退费,但商家又要扣除300元手续费,这与合同内容明显不符;
咸宁消费者李女士于2017年4月花费20800元参加信诺教育学生补习班,小孩补习两节课后,发现培训效果差,要求退还学费遭拒。
协议约定身心受损
部分培训机构拟制协议不规范,曲解协议条款内容,对消费者合理诉求采用模糊语言规避责任,发生争议时商家不配合,消费者难免身心受损。
案例三
培训管理有待提升
案例四
黄冈消费者黄女士于1月29日花费3000元参加会计培训班,缴费时发现收据没有盖章,于是索取正规发票也没有,要求退费时又遭拒。
夸大宣传误导学生
部分培训机构为招揽学生,推出套餐、团购价等低价策略吸引学生,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调整。学生往往因为轻信促销信息或贪图便宜,在没有核对协议内容的情况下,就匆忙交培训费,此时,如果消费者不认可,经营者也不退还消费者所交费用。
案例五
更换老师培训脱节
部分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以调换老师等理由,隐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双方约定不符,引发消费者不满。
案例六
宜昌消费者辛女士花费了25800元参加沃尔德儿童英语培训班,因经常更换老师,导致培训班无法正常授课,双方协商时退款金额无法达成一致。
针对教育培训类投诉突出的问题,省消协发布了以下消费提示:
查看培训机构资质
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正规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必须先获得教育部门资质许可,即《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查看协议约定条款
理性对待营销宣传
面对培训机构宣传促销、口头承诺等拉拢客户宣传时,需要理性甄别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冲动消费,同时注意保留促销宣传页面等证据,应将口头承诺的优惠条件写入正式合同再签约付款。
在培训过程中,如有场地更改或者更换老师等行为,应及时核实合同内容及违约条款,发生消费争议应与培训机构及时协商,延长相应的培训期等。如受客观条件限制,消费者可以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留存证据,以备后续出现纠纷维权使用。
谨防网络培训陷阱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记者:喻敏、郭妍捷
编辑:蔡佳圆
热文推荐
消费|消费投诉有何新变化?如何擦亮眼睛消费?大数据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