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及考核一共分三个场次:一是文化测试,二是职业技能测试A,三是职业技能测试B(包括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商务英语专业考生)。
考试科目:文化测试(语文和数学合卷)考试分值为200分,职业技能测试A、职业技能测试B分值均为250分。
录取程序
(一)报考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必须参加职业技能B测试(教育与体育大类),否则不予录取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
(二)学校将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测试A或职业技能测试B(教育与体育大类)成绩相加,计算出考生的综合成绩,根据考生所报专业的综合成绩排名,按照梯度志愿(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录取原则择优录取,总分相同排序方法按照科目顺序,依次为职业技能测试A或职业技能测试B(教育与体育大类)、语文、数学。
(三)专业志愿录取后,如出现缺额专业,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调剂到未满额专业;对未录取到志愿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不予录取。
《语文》参考大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II、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三、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⑵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⑴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⑵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⑶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⑷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写作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数学》参考大纲
以教育部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赣教基字[2008]41号)文件中规定的数学科目的必修模块为主要考核内容。主要考核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兼顾一定的数学能力考查,重点知识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集合
1.了解集合的含义及表示、元素与集合的隶属关系;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3.会进行集合的交、并运算。
(二)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定义域和函数值,了解函数图像的平移关系;
2.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3.理解函数的四种特性,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5.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掌握诱导公式、基本恒等关系式,并能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应用;
(三)立体几何
1.认识并能画出简单的空间图形;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2.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常见的用于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会进行简单命题的判定。
(四)平面解析几何
2.了解直线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能判定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4.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图形、离心率和标准方程,了解双曲线的定义,知道它们简单的几何性质,会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
(五)平面向量
1.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概念、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的运算,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了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会用坐标进行有关运算;
3.理解并掌握平面向量的模和数量积的概念、性质,会用坐标进行有关运算。
(六)数列
2.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
(七)不等式
1.了解常见的不等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不等式求解,会从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2.通过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并会求解有关问题。
(八)统计与概率
1.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理解样本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基本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理解等可能事件的古典概型,会进行简单的古典概型概率计算;
4.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
《职业技能测试A》参考大纲
一、考试能力要求
《职业技能测试A》考试是以中学(含普高、职高、技校、中专)的知识为基础,结合高职教育学习的要求,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养和能力、人文素质、健康素质等内容。其目的是测试参考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
(1)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传统,热爱祖国,感恩父母。
(3)道德素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基本要求。
(4)法纪素质:具备基本的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
2.科学素养和能力
(1)分析推理能力: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对物体、形体在二维、三维空间中的图形或形体的感知、识别和想象能力。
(3)资料分析能力: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4)常识:基本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常识。
3.言语理解能力
(1)言语理解与表达:能正确理解、运用字、词、句,能准确、通顺地表达思想、观点。
(2)常识: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常识。
4.健康素质
(2)心理素质:具备乐观的心态,善于调节情绪,个性完整;具备克服学习、生活、交友、就业中挫折的能力;悦纳自我、善待他人、热爱生命,有吃苦耐劳精神。
《职业技能测试B》参考大纲
1.儿童卫生保健能力
(1)儿童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
(2)儿童体育运动基本常识
(3)儿童运动伤病预防与急救
2.儿童心理分析能力
(1)儿童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
(2)儿童心理现象的基本组成,如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言语、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
(3)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如婴幼儿的身体与动作、认知、个性、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小学生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及社会性、学习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征
3.教育与教学能力
(1)教育的内涵及其产生与发展
(2)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
(3)教育目的与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4)学生观与教师职业素养
(5)教学的基本环节与常用方法
(6)新时代德育内容与常用方法
(7)班级管理与建设能力
(8)基本的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
(9)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10)教师表达与沟通能力
4.英语理解能力
(1)基本的英语社会与文化常识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大道88号(濂溪校区)江西省九江市九瑞大道91号(鹤问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