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疫情?丨热点专题

这些“信息疫情”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还严重撕裂国际秩序。在新冠病毒疫情全球流行扩散的背景下,准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疫情”,把握其传播规律和控制手段,已成为全球合作开展信息治理,共同应对疫情,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

一、定义

“信息疫情”是指在传染病传播期间,与疫情有关的不实信息通过以社交网络为主的网络通信技术向全球公众即刻、广泛传播,对疫情的正确防控造成重大妨碍,撕裂全球抗疫共识,并进一步地助推疫情在全球蔓延。

二、生成逻辑

1.技术赋能:社交媒体催生不断发育的民意表达群体

“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活动。因此,对人类社会来说,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媒介变革带来了新的社会变革和观念变革。

2.社会记忆:寒蝉效应和公共心灵的集体化

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构建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集体记忆标识了个体经由记忆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它的构建过程是对符合当下观念秩序的“过去”加以形塑、重构、反思的结果。社会大众对某一事件产生反应,实质是特定价值取向和认知方式在人们内心深处长期积淀的结果,是社会记忆的唤起。社会记忆理论为我们理解“信息疫情”问题产生背后的集体表达行为和能动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释框架。

3.回音室效应: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圈层化传播

“信息疫情”是信息不对称间接影响下的产物。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二是新冠肺炎病毒扑朔迷离的未知性、高层次的专业性和公众常识性之间存在认知差;

四是公众对真相的渴求和部分部门信息发布不翔实、不透明之间存在矛盾;

五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信息鸿沟”。

信息不对称会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信息圈层”,并进一步强化“回音室效应”。在信息不对称或模糊的背景下,公众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认知体系去理解和解读未知的问题,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这就在无形中导致了许多信息只在限定的“圈子”内部流动,无法形成“圈际”间的信息交换。就像给人们打造出了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音室”,一些相近的信息被反复传播,一些相近的意见被不断重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加持下,一些疫情信息甚至可以实现精准推送,人们生活在“过滤气泡”中,不断强化信息偏好,从而加大了人们客观、全面、开放地了解信息、认识问题的难度。

三、传播特点

1.传播速度指数级

与以往瘟疫中谣言信息的传播模式不同,在前社交媒体时代,谣言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等人际传播方式实现,媒体由于有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把关过滤机制核实信源和信息内容,不实信息很难得到广泛传播,此类信息的传播机制一般是随着病疫的地区扩散而传播。

2.传播对象海量级

在全球社交媒体建构的空间中,全世界的事情几乎在同步发生,电子传播的速度超过了感官的速度,人的认知与互动通过网络相联系,而在信息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中,人难以像现实中的感染者一样被“隔离”,只能全方位地、不停息地暴露于信息的洪流之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网络成为新型全球公共舆论平台,是国际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全球重大事件舆论的放大器。由于全球社交媒体网络的深度联结,“信息疫情”一旦发生,面向的是全球的海量用户,并迅速实现跨国界、跨区域、跨种族的传递。

3.传播网络去中心化

从中心化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去中心化的群体传播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最主要的信息传播特征之一。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人人手持麦克风”的多主体信息传播模式成为现实,这意味着每一位社交媒体用户都可以成为传播各种虚假、有害信息的渠道。

4.传播效果疫情化

“信息疫情”与普通网络谣言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疫情”是在现实疫情的背景下产生,并与传染病疫情的发展相互交织,因而更容易利用公众焦虑、恐惧的心理,引发大规模的恐慌,并对疫情防控产生负面影响。大量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出现不仅会对疫情防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的公共健康危机。“信息疫情”不仅仅是错误的信息本身,还会误导民众根据错误信息采取实际的行动,如韩国的大规模集会、中国的“连夜抢购双黄连”、英国的人为纵火焚烧5G塔等,而这些聚集性的公众行为又进一步助推疫情的扩散。

四、传播内容

“信息疫情”的内容主要包括起源迷思、虚假治疗以及污名化等表达形态。

2.虚假治疗是指关于病毒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误导性谣言,包括在美国社交媒体网络中流传的“喝热的饮料可以杀死冠状病毒”“从吹风机吸入热空气可以帮助杀死冠状病毒”等。污名化现象常见于公共卫生事件当中,是“信息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指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将疾病风险与特定人群联系起来的行为。

3.污名化会导致针对特定群体的偏见甚至暴力,从而使得传染病管理复杂化。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大量社交媒体用户将新冠病毒称为ChineseVirus(中国病毒)或WuhanVirus(武汉病毒)正是新冠“信息疫情”污名化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而此类针对传染病的污名化行为以及公众对污名化的恐惧也将进一步加剧疾病的传播。

五、伴生危害

1.疫情“后真相”催生群体极化和道德相对主义

“信息疫情”蔓延扩散,网上大量信息真假难辨。网络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的同时,也容易使信息内容偏离真实性,媒介传递的信息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既不是事实性客观现实,也不是完全虚构的假象现实。在事件—信息、虚拟—现实、真相—假象的转换中,催生出了一种新的疫情内容语境,使人们处于一种情绪化的“客观性幻觉”中。“情感先行于事实”“立场胜过是非”“理性让位于感性”成为此次疫情中的常见思维,而这也印证了“后真相”的特征。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最早在1992年被美国《国家》杂志提出,为“情感对受众的影响力大于事实”之意。2016年“后真相”入选《牛津词典》年度词汇,描述以充满情感和态度的方式告知受众信息比客观地摆事实更能影响受众的立场和行动的一种情形。疫情“后真相”的出现是“信息疫情”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冗杂庞大,造成了公众接受信息的碎片化,人们难以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面对信息时便会缺乏准确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疫情”在社会上营造出了强大的舆论氛围,以情感、立场和态度为特点的主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2.谣言等疫情有害信息肆虐传播动摇人心激化矛盾

有害信息借助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成为“信息疫情”持续发酵的“燃料”。新冠肺炎疫情中传播的有害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失实谣言和恐慌性有害信息。疫情之始便有大量假新闻、伪科学、巫术、小道消息等在舆论场流传,各种“听说”“网传”层出不穷。如“熏烟、吸烟、放鞭炮可以杀毒除菌”“风油精能抑制病毒感染”“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武汉人逃离”,等等,使民众对疫情发展情势、严重程度、预防手段等客观情况产生误判,陷入恐慌情绪。

第二类是恶意攻击和诋毁性有害信息。当举国上下皆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仍有小部分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发布公然诋毁、侮辱一线医疗人员和仇恨祖国同胞的言论。这类有害信息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特别是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感情和斗志,破坏了社会团结,造成的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第三类是欺诈性有害信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民众、企业急于购置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的心理,在社交平台或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据公安部国家反诈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全国公安机关累计侦破利用疫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517起,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73亿元。与平时的传播行为相比,重大疫情时期捏造散布有害信息的危害要严重得多,不仅动摇人心,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阴谋论盛行,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3.“信息疫情”的扩散效应加大社会信任赤字风险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和社会信任紧密捆绑,密不可分。我们很难剥离网络信息来单独讨论社会信任体系的构建,也无法忽视当代社会信任体系中网络信息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社会既是一个风险社会,也是一个信任社会。健康、正面、真实的网络信息已经成为巩固社会信任体系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必要因素,也是激发公众正面期待、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的重要依托。反之,消极、负面、未经证实的信息盛行,将加速割裂现有的社会信任体系,不断消耗政府和社会各主体间的信任资本,产生并扩大社会信任赤字。

六、防治策略

视角一:防治策略:信息“消毒”+舆情应对+媒介素养

1.信息发布“做加法”,强化信息“消毒”能力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在《谣言》一书中指出,谣言总是从公众对事件自发地提出问题而未曾找到答案中产生的。因此,解决“信息疫情”问题,公开透明是最好的疫苗,真实阳光是最有效的消毒剂。此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我国多数地区都采取了包括新闻发布会、政务新媒体、政务网站、调查通报等在内的多种信息发布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将这一有效做法制度化,加快建立高效、权威、透明、严谨的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澄清谬误、消除猜忌、增信释疑、疏导情绪。同时,各党政部门必须调整公共话语表达方式,用公众容易接受的话语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以“对话感”的语态进行交流互动,以“守护者”的姿态传递真实信息。

2.公众心态“重引导”,做好舆情跟踪研判应对

3.媒介素养“抓补课”,提升全民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

公众层面,要重点使人们具备面对不同信息时的思辨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养成科学、正面的媒介资源使用态度和方法。

首先,公众要建立媒介理性。面对鱼龙混杂的众多信息要有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有明辨真伪、是非、良莠、善恶的能力。

其次,公众要严守媒介伦理。作为传播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做到不散布包括虚假信息、恶俗炒作、地域歧视、仇恨言论、欺诈信息、语言暴力等在内的违背道德伦理的内容。

最后,公众要担当媒介责任。要尊重社会公益,尊重国家利益,树立媒介使用者的社会责任感,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积极参与对有害信息的打击、举报,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视角二:社交媒体“信息疫情”治理建议

1.理念层面

增进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信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对有关部门和机构信任度有关。全球防范工作监测委员会2019年的一份报告就强调了社会凝聚力和信任在促进有效应对中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努力提高公共机构的专业形象和权威性,增强公众对它们的信任。

2.监管层面

3.技术层面

加强“信息疫情”监测,健全监督预警体系。“信息疫情”的发生通常毫无征兆,需要有一套提前预警机制。通过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建立一套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信息疫情”监测系统。该系统要包含信息收集、处理评价、预警三个逻辑结构,可对海量的网上信息进行自动定向抓取、自动分类、主题检测等,全面分析评估了解事件的动态,掌握各阶层民众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倾向,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提前制定预警方案。通过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对不实言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努力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对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营造出一个有利于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

4.自律层面

结语

[1]徐剑,钱烨夫.“信息疫情”的定义、传播及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05):121-134.

[2]梅鹏超,张蓂,何勇伶.“信息疫情”现象分析:生成逻辑、伴生危害和防治策略[J].电视研究,2020(05):6-10.

[3]陈思达,张晶.“信息疫情”视角下的社交媒体管理[J].中国出版,2021(18):43-46.

THE END
1.商务与管理沟通(第五版)(缺21)商务与管理沟通技能pdf备注:本文章/文件仅为课件“商务与管理沟通技能”(或其中一个章节)的简单文本/文件预览版,可能不包括课件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相关素材,本文章/文件与课件详细内容可能有较大差异,部分音视频、flash等多媒体文件可能因客户端没有安装相关插件而无法预览,建议用户下载完整版课件。http://read.cucdc.com/cw/83585/77786.html
2.2018年9月QMS基础真题微信公众号:质量和管理D.组织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16.GB/T19001标准中表示的“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指的是 ()。 A.程序文件 B.作业文件 C.记录 D.图纸 17.纠正措施应与()相适应。 A.纠正 B.不合格的影响 C.预防措施 D.组织规模 18.依据GB/T19001标准10.1条款,改进的例子可包括()。 https://www.wjx.cn/jq/29719983.aspx
3.《公共关系学》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课后练习.docxA . 传播与沟通合一 B . 中介与媒介合一 C . 中介与公众合一 D . 知名度与美誉度合一 参考答案:C 4、 在社会组织的所有目标公众当中,( )是最主要、最敏感的公众群体。 A . 顾客公众 B . 内部公众 C . 社区公众 D . 媒介公众 参考答案:D 5、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总是一种群体而非少数的一个人...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0/1126/8140005042003021.shtm
4.孕产期降教育最新章节马良坤著指影响社区识别、动员和解决社会及大众健康问题能力的特征,是社区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组织实践的中心目标和结果。 (4)问题选择(issue selection): 指社区成员参与确定社区问题、干预重点和活动策略的过程,即社区健康行动的决策过程,是社区组织的首要步骤之一,是区别出困扰该社区的主要问题和该社区有强烈意识...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62441/18.html
1.《ChatGPT中文提示词(prompt)》入门必学!prompt提示词我希望你能充当一名公众演讲教练。你将制定清晰的沟通策略,提供专业建议关于肢体语言和声调的运用,教授有效的技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及如何克服与公众演讲相关的恐惧。我首先的建议是:“我需要帮助指导一位高管,在一场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 充当化妆师: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079659/article/details/130773969
2.《公共关系学(专)00182》贾玉红JYH^第3章^最新更新:202403一、公众的定义 公众一词源于英语 public,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特有的概念。所谓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 互影响和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 任何组织一旦建立,就存在着各种对内对外的关系。比如:顾客到商场购物,商场与顾客之间就会涉及商品的 卖与买,顾客就成了...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47702&chapterid=3
3.爱范儿#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原文链接·查看评论·新浪微博 ]]>https://www.ifanr.com/1604536/feed0爱范儿2 https://www.ifanr.com/1604495?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https://www.ifanr.com/1604495?utm_source=rss...https://www.ifanr.com/user/?g=Font&m=Upload
4.酒店营销策划方案(通用15篇)制定酒店销售计划,组织营销人员进行销售访问,招徕、开拓客源; 负责酒店广告策划和宣传资料的制作,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多种经营的推广和各种促销活动; 经常与公众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取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扩大酒店知名度,树立酒店形象;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cehuashu/519180.html
5.[荐]公关的礼仪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那么,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公关礼仪对组织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形象、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1659217.html
6.17种组织架构类型白睿一个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的例子自互联网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它是人力资本技术行业,它与其他 ERP 供应商组没有什么不同。 为了减轻负担,这些公司将其实施外包给独立的合作伙伴和分包商。他们处理空闲时间的一种创造性方法是聘请顾问开发软件产品和服务。 好处:它有助于计划、实施和控制;导致强大的团队专注于项目目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093243.html
7.巨匠与杰作项飙:培养勇敢项飙:除了评论,还有很多跟进。每次接受媒体的访谈,我获得东西是有限的。但是,访谈出来之后,我会收到很多来信,我会和这些读者建立联系,有时候我们会进行一对一的线上交流,有时候我会组织小组式的讨论。 ESQ:公众的评论里有负面评价,会对您造成干扰吗?会影响您继续交流的心意吗? https://i.ifeng.com/c/8UTAYfsej8l
8.学习管理学心得体会(通用22篇)在组织管理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首要因素,良性沟通要懂得迎合需求,同时要关心和指导他人去完成任务,这样沟通就能从理性沟通进入人格沟通再提升到情感沟通,进入沟通的最高境界,从而达到“实施权力沟通求信服,运作人际沟通得利益,掌握道理沟通谋发展”的目的。管理的思想最基本是信任,而思想重在引导而非教导,管理者如何...https://m.yjbys.com/xuexi/xinde/2634657.html
9.对当前中国企业危机公关的思考即当企业与外部环境发生整合上的困难与公众关系紧张时,通过有效的公关防御行为以及及时调整企业的结构、产品方针或经营方式等,适应环境变化和公众要求,预防对企业不利情况甚至危机的发生;当因管理不善导致经营危机,使企业形象遭到损害时,便采取一系列公关矫正措施,改变被损形象,挽回企业的良好声誉;当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80727095226_102498.html
10.为什么说真正的客户关系是建立在合同签订之后?界面新闻举个例子,客户企业做技术的工程师,觉得你这个公司的产品易用性很好,很容易安装,很容易交付,那客户就会认为你们的产品很好,这就是一种普遍客户关系。客户组织里大多数的人听到你这个公司的时候,都会对你的公司有一点点印象,觉得还不错,这就是对普遍关系的松土。在商业领域上建立客户关系,光让别人知道你是不够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352950_foxit.html
11.实录河源电厂二期怎么办?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公众沟通公众沟通是必须,政府对公众沟通的姿态一定是要坦诚的,公开的,但是我们要有底线,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超越这条底线。比如河源电厂二期的沟通,我们可以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反映民意提出诉求,但是底线就是,一不能损害社会公共秩序,二不能与境外组织发生勾连。我们河源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可以自己充分地沟通,充分地...http://www.hyrtv.cn/a/2015-03-19/77283.html
1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作用(通用20篇)然后是以企业核心价值为中心,对相应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任用、培训、绩效与激励、沟通),将组织的核心价值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并结合公司战略与目标,形成公司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组织文化的行为与制度层面的建设。 https://www.oh100.com/peixun/qiyewenhua/230254.html
13.社会心理学?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一直就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许多问题都和它有关,比如鲍姆斯特(Baumeister)、布斯(Buss)等人对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区分就被用在广告、说服等许多领域。 人格与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传统领域,它向人们展示了在个体的人格与...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