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周晓虹集体记忆:命运共同体与个人叙事的社会建构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7.10江苏

魁阁62讲

讲座回顾

主讲人

周晓虹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

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讲座开始,主讲人周晓虹教授援引英国的集体记忆专家汤普逊,认为通过口述史我们应该确信共同体能够而且应该撰写自己的历史,大家能知道不同的共同体有自己不同的社会记忆。在汤普逊那本被人誉为“标准读物和全世界口述史学家的旗帜”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中,汤普森开篇就专辟了一章,谈到历史和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并且坚信凭借口述史,“职业历史学家不必再为解释和呈现而将历史信息和共同体分割开来”(Thompson,2000:17)。在周晓虹教授看来,实际上每一个亲历者就是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如果说汤普森以坚定的口吻证实了口述史及集体记忆和人群共同体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再进一步,揭示集体记忆和特定的人群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联,对于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理解集体记忆的建构和锻造显然更具有连城之价。

一、命运共同体:何为命运,何以共同?

费先生和杨静琨先生1931年时候,第一次把这个概念译成叫社区。但这只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所以费先生自己在讲中国传统的时候,他也用共同体这个词,而不是社区这个词。那共同体是什么呢?是单个的人以联合、集合,认同甚至想象等有机方式想象的群体,从家族、家庭、邻里、友伴、班组、社团、厂矿、村庄、街道、城镇都是常见的单位,直至宗教,所以又可以统称为人群共同体。最早使用人群共同体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推崇城邦共同体,并认为城邦共同体是一种秉承善意的道德共同体。他说,他人类在人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即在本性上他要与他人在一起。

但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强调,由于军权的存在,共同体失去了善;而卢梭认为依靠契约民众就有可能和社会结成某种共同体;此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成了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虚幻的共同体。但是马克思也说过,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所以马克思倡导以真正的共同体替代虚幻的共同体,因为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现代社会学的解释路径上,从下到上的个体和群体,群体主要是指库里讲的初级群体——组织和次级群体——社会,由此延伸到社区。社区是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组成的,以地域为空间的人类共同体的存在形式,可以简化为四类,就是个体、组织、群体、社会,这一纵向的维度。

在社会学里面滕尼斯为现代社会科学贡献了最好的分析单位——共同体。滕尼斯指出,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持久和真实的形式,是由“所有亲密的、私人的和排他性的生活”构成的“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Tonnies,1988:33-34)。所以他把共同体分成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三种基本关系,并认为维系一个共同体最重要的精神因素是建立在自然认同基础上的。当说到“我们”这个词的时候,实际上那说明它有一个维继共同体的精神因素存在。

除了滕尼斯以外,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这本书中,进一步丰富了滕尼斯的观点,尤其是强调了共同体的排他性特征(韦伯,1997:382)。沿着腾尼斯和韦伯的理论线索,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通过对墨西哥南部尤卡坦村的研究,将共同体界定为某种“同质性”的群体:他们做同样的工作,服从同样的规则,甚至有同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自给自足的“小共同体”(Redfield,1941:16)。根据前面讲过的共同体这个概念,一方面费先生和杨庆坤先生在1931年译成社区。但另外一方面,腾尼斯的两个概念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分别被费先生译成叫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而不是把它译为社区和社会。周晓虹教授认为社区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概念,Gemeinschaft这个词最合适的就是把它译成共同体,在乡土社会尤为如此。正如费先生所说,乡土社会里的人们聚族而居,因为彼此熟悉而产生会意,而从俗而行。

二、超越个体视域或命运共同体的突生功能

如果说集体记忆是命运共同体对个体视域超越的一种表征,那么可以将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seHalbwachs,1877-1945)的个人生命史作为这一概念的历史诠释。在过去的叙述中,学者曾仔细讨论过在口述历史中,个体的叙事究竟凭借何种路径实现了对个体记忆的超越,或一种哈布瓦赫式的集体记忆究竟是怎样通过个体的叙事实现的?在基本的叙事纹理上,周晓虹教授并没有偏离哈布瓦赫或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方向,尽管在有关突生机制的具体叙事方面可能更为绵密。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哈布瓦赫的讨论所依据的一般共同体不同。周晓虹教授将有关集体记忆的突生机制的叙事一开始就置于命运共同体之上,并将其称之为“提升个体经验的平台”。在中国的语境下,这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但不限于近年来学者们所研究的一系列口述史群体:1960年参加大庆油田“会战'的石油工人、1964年为“时刻准备打仗”从沿海城市携妇将雏迁往西南“三线”的工矿企业员工、1960-1970年代义乌甘三里镇的“敲糖帮”、1968年起“上山下乡”的“知青”群体、1977年后考取大学的“七七级”群体,以及抗美援朝老兵、赤脚医生、铁姑娘等等。

命运共同体所以能够形成超越个体视域的能力。首先导源于这共同的“命运”使其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相同的时空中,经历共同的历史事件,并形成彼此关联甚至影响一生的复杂的社会结构;其次导源于这共同的“命运”派生出的建立在共同的认同与归属之上的“我们感”,以及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休戚与共的道德密度。在这里,使每一个单个的个体通过口头叙事复现集体记忆的有两重心理机制:一方面,外群成员对某一命运共同体及其成员的疏离、排斥和污名,会导致内成员对共同体的依赖和被动认同,甚至会产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的极化心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内群成员基于意义感的寻求而产生的对共同体的主动认同,这一过程会使其主动对照共同体及其他成员的认知与行为,强化与其一致的方面,同时修正与其不吻合或者相左的方面。

三、命运共同体与集体框架的建构

在《论集体记忆》中,哈布瓦赫通过对家庭、宗教和阶级共同体对其成员的集体记忆的塑造,成功地说明了个体如何“依靠社会记忆的框架,将回忆召唤到脑海中”。而接下来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个体记忆赖以实现的集体框架究竟从何而来如果它不是个体记忆及其技能的简单相加之和,就只能到个体成员置身其中的各类人群共同体中去找。而命运共同体的独特性及其对个体成员的巨大制约力量成了这种探寻的最佳源头。

四、命运共同体的后继影响

周晓虹教授留给大家思考的三个问题。其一,个体的早年经历尤其是在命运共同体中的经历为何会对一个人当下的生活及其解释存在意义?其二,如果个人生活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命运共同体已经不复存在,它们为何依旧会影响这群人对过往的记忆,甚至影响他们对当下的理解?其三,当这种影响关涉代际间的传承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异?也就是说,左右一代人历史叙事的集体记忆的框架在代际间为何会发生消解?

周晓虹教授对观众问题的解答

第一,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差别

个体记忆往往是一种基于生理性的能力。在个体记忆中涉及到两个维度:第一是在同一个集体中的无数个体对同一事件的共同记忆,形成了集体记忆;第二是他人关于这一事件的记忆以及整个社会对他的看法也一定会影响到个人乃至于有关这一记忆的具体表述。

第二,社会心理学以及集体记忆有怎么样的联系

第三,集体记忆研究和公众史学的联系

历史通常是从上往下叙述,比如史书中不会详细叙述普通人的生活,直到法国年鉴学派和英国的社会史学倡导另外一种历史,就是自上而下看历史转为自下而上看历史。那么我个人觉得历史需要双向甚至多向来看。过去被忽略的公众史学,即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史学现在受到了推崇,而且这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我个人觉得集体记忆的研究,口述史的研究可以为公众史学的推进做下很好的铺垫。原先的传统的史学自上而下的史学,往往根据的是官方的典籍文献档案。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要从普通人的生命世界中看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搜集他们的口述历史。例如我们过去写社会学史的时候往往根据文献,但是这一方法的缺陷在于看不到文献背后的这个人的具体的生命历程,以及这种历程对他的研究的影响。所以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公众史学的发展,例如今后我们对于社会学史的叙事很多会取自重建中国社会学的两卷110万字的社会学家的口述史。因此,我认为要把对生命史的研究带回到社会学史的研究中。

THE END
1.商务与管理沟通(第五版)(缺21)商务与管理沟通技能pdf备注:本文章/文件仅为课件“商务与管理沟通技能”(或其中一个章节)的简单文本/文件预览版,可能不包括课件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相关素材,本文章/文件与课件详细内容可能有较大差异,部分音视频、flash等多媒体文件可能因客户端没有安装相关插件而无法预览,建议用户下载完整版课件。http://read.cucdc.com/cw/83585/77786.html
2.2018年9月QMS基础真题微信公众号:质量和管理D.组织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16.GB/T19001标准中表示的“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指的是 ()。 A.程序文件 B.作业文件 C.记录 D.图纸 17.纠正措施应与()相适应。 A.纠正 B.不合格的影响 C.预防措施 D.组织规模 18.依据GB/T19001标准10.1条款,改进的例子可包括()。 https://www.wjx.cn/jq/29719983.aspx
3.《公共关系学》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课后练习.docxA . 传播与沟通合一 B . 中介与媒介合一 C . 中介与公众合一 D . 知名度与美誉度合一 参考答案:C 4、 在社会组织的所有目标公众当中,( )是最主要、最敏感的公众群体。 A . 顾客公众 B . 内部公众 C . 社区公众 D . 媒介公众 参考答案:D 5、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总是一种群体而非少数的一个人...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0/1126/8140005042003021.shtm
4.孕产期降教育最新章节马良坤著指影响社区识别、动员和解决社会及大众健康问题能力的特征,是社区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组织实践的中心目标和结果。 (4)问题选择(issue selection): 指社区成员参与确定社区问题、干预重点和活动策略的过程,即社区健康行动的决策过程,是社区组织的首要步骤之一,是区别出困扰该社区的主要问题和该社区有强烈意识...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62441/18.html
1.《ChatGPT中文提示词(prompt)》入门必学!prompt提示词我希望你能充当一名公众演讲教练。你将制定清晰的沟通策略,提供专业建议关于肢体语言和声调的运用,教授有效的技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及如何克服与公众演讲相关的恐惧。我首先的建议是:“我需要帮助指导一位高管,在一场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 充当化妆师: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079659/article/details/130773969
2.《公共关系学(专)00182》贾玉红JYH^第3章^最新更新:202403一、公众的定义 公众一词源于英语 public,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特有的概念。所谓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 互影响和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 任何组织一旦建立,就存在着各种对内对外的关系。比如:顾客到商场购物,商场与顾客之间就会涉及商品的 卖与买,顾客就成了...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47702&chapterid=3
3.爱范儿#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原文链接·查看评论·新浪微博 ]]>https://www.ifanr.com/1604536/feed0爱范儿2 https://www.ifanr.com/1604495?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https://www.ifanr.com/1604495?utm_source=rss...https://www.ifanr.com/user/?g=Font&m=Upload
4.酒店营销策划方案(通用15篇)制定酒店销售计划,组织营销人员进行销售访问,招徕、开拓客源; 负责酒店广告策划和宣传资料的制作,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多种经营的推广和各种促销活动; 经常与公众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取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扩大酒店知名度,树立酒店形象;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cehuashu/519180.html
5.[荐]公关的礼仪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那么,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公关礼仪对组织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形象、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1659217.html
6.17种组织架构类型白睿一个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的例子自互联网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它是人力资本技术行业,它与其他 ERP 供应商组没有什么不同。 为了减轻负担,这些公司将其实施外包给独立的合作伙伴和分包商。他们处理空闲时间的一种创造性方法是聘请顾问开发软件产品和服务。 好处:它有助于计划、实施和控制;导致强大的团队专注于项目目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093243.html
7.巨匠与杰作项飙:培养勇敢项飙:除了评论,还有很多跟进。每次接受媒体的访谈,我获得东西是有限的。但是,访谈出来之后,我会收到很多来信,我会和这些读者建立联系,有时候我们会进行一对一的线上交流,有时候我会组织小组式的讨论。 ESQ:公众的评论里有负面评价,会对您造成干扰吗?会影响您继续交流的心意吗? https://i.ifeng.com/c/8UTAYfsej8l
8.学习管理学心得体会(通用22篇)在组织管理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首要因素,良性沟通要懂得迎合需求,同时要关心和指导他人去完成任务,这样沟通就能从理性沟通进入人格沟通再提升到情感沟通,进入沟通的最高境界,从而达到“实施权力沟通求信服,运作人际沟通得利益,掌握道理沟通谋发展”的目的。管理的思想最基本是信任,而思想重在引导而非教导,管理者如何...https://m.yjbys.com/xuexi/xinde/2634657.html
9.对当前中国企业危机公关的思考即当企业与外部环境发生整合上的困难与公众关系紧张时,通过有效的公关防御行为以及及时调整企业的结构、产品方针或经营方式等,适应环境变化和公众要求,预防对企业不利情况甚至危机的发生;当因管理不善导致经营危机,使企业形象遭到损害时,便采取一系列公关矫正措施,改变被损形象,挽回企业的良好声誉;当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80727095226_102498.html
10.为什么说真正的客户关系是建立在合同签订之后?界面新闻举个例子,客户企业做技术的工程师,觉得你这个公司的产品易用性很好,很容易安装,很容易交付,那客户就会认为你们的产品很好,这就是一种普遍客户关系。客户组织里大多数的人听到你这个公司的时候,都会对你的公司有一点点印象,觉得还不错,这就是对普遍关系的松土。在商业领域上建立客户关系,光让别人知道你是不够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352950_foxit.html
11.实录河源电厂二期怎么办?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公众沟通公众沟通是必须,政府对公众沟通的姿态一定是要坦诚的,公开的,但是我们要有底线,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超越这条底线。比如河源电厂二期的沟通,我们可以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反映民意提出诉求,但是底线就是,一不能损害社会公共秩序,二不能与境外组织发生勾连。我们河源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可以自己充分地沟通,充分地...http://www.hyrtv.cn/a/2015-03-19/77283.html
1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作用(通用20篇)然后是以企业核心价值为中心,对相应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任用、培训、绩效与激励、沟通),将组织的核心价值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并结合公司战略与目标,形成公司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组织文化的行为与制度层面的建设。 https://www.oh100.com/peixun/qiyewenhua/230254.html
13.社会心理学?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一直就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许多问题都和它有关,比如鲍姆斯特(Baumeister)、布斯(Buss)等人对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区分就被用在广告、说服等许多领域。 人格与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传统领域,它向人们展示了在个体的人格与...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