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的六个步骤skyme

运用换位思考,可以使沟通更有说服力,同时树立良好的信誉!

在工作中我们要完成一次有效的沟通,我们会把它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事前准备。

◇第二个步骤是确认需求。确认双方的需求,明确双方的目的是否是一致的。

◇第三个步骤是阐述观点。即如何发送你的信息,表达你的信息。

◇第四个步骤是处理异议。沟通中的异议就是没有达成协议,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或者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第五个步骤是达成协议。就是完成了沟通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协议,实际在沟通中,任何一个协议并不是一次工作的结束而是沟通的结束,意味着一项工作的开始。

◇第六个步骤是共同实施。

高效沟通的六大步骤

步骤一事前准备

步骤二确认需求

步骤三阐述观点

步骤四处理异议

步骤五达成协议

步骤六共同实施

发送信息的时候要准备好发送的方法、发送的内容和发送地点。我们在工作中,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要事前准备这样一些内容:

1.设立沟通的目标

这非常地重要,我们在与别人沟通之前,我们心里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我希望通过这次沟通达成什么样的一个效果,那么就要设立目标是我们沟通。

2.制定计划

有了目标要有计划,怎么与别人沟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3.预测可能遇到的异议和争执

4.对情况进行SWOT分析

就是明确双方的优劣势,设定一个更合理的目标,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目标。

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点是事前准备,这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第一个步骤;要准备目标,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会不知道目标是什么,当我们在沟通之前有了一个目标时,对方肯定也会有一个目标,双方能够通过沟通达成一致协议。完成这个步骤一定要注意:在我们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见到别人的时候,首先要说:我这次与你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确认需求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提问。第二步是积极聆听。要设身处地的去听,用心和脑去听,为的是理解对方的意思;第三步是及时确认。当你没有听清楚、没有理解对方的话时,要及时提出,一定要完全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作到有效沟通。

确认需求的三步骤

第一步:有效提问

第二步:积极聆听

第三步:及时确认

沟通中,提问和聆听是常用的沟通技巧。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无法最终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要了解别人的需求、了解别人的目标,就必须通过提问来达到。沟通过程中有三种行为:说、听、问。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沟通行为,因为提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所以,提问在沟通中会常用到。在开始的时候会提问,在结束的时候也会提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问在沟通中用得非常地多,同时提问还能够帮我们去控制沟通的方向、控制谈话的方向。现在我们就看一下,在沟通中,我们问的问题应当怎样去区分。

1.问题的两种类型

问题的两种类型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举例】

你向航空公司订一张去上海的机票。

◇开放式:

◇封闭式:

“有4点去上海的航班吗”?回答可能是没有,

你又问:“有5点的吗”?回答很有可能是没有,

“6点的吗”?也没有,

你会问:“那到底有几点的呢?”服务人员会告诉你:“有4点10分、4点40分、5点15分、5点45分的航班。”

所以,我们注意在沟通的过程中,区分两种不同问题特点,正确提问利于提高沟通的效果。

【忠告】

大多数只需简短回答的“封闭式”问题,都可变成“开放式”问题。

2.两种类型问题的优劣比较与提问技巧

(1)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问题的优劣势:

①封闭式问题的优点和劣势:

劣势:封闭式的问题不利于收集信息,简单说封闭的问题只是确认信息,确认是不是、认可不认可、同意不同意,不足之处就是收集信息不全面。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用封闭式问题提问的时候,对方会感到有一些紧张。

②开放式问题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收集信息全面,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谈话的气氛轻松,有助于帮助分析对方是否真正理解你的意思。

封闭式与开放式提问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风险

封闭式

控制谈话内容

收集信息不全

谈话气氛紧张

开放式

收集信息全面

谈话氛围愉快

谈话不容易控制

(2)提问技巧

在沟通中,通常是一开始沟通时,我们就希望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所以在开始谈话的时候问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当发现话题跑偏的时可问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当发现对方比较紧张时,可问开放式的问题,使气氛轻松。

在我们与别人沟通中,经常会听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口头禅“为什么?”当别人问我们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感受?或认为自己没有传达有效的、正确的信息;或没有传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或感觉自己和对方的交往沟通可能有一定的偏差;或沟通好像没有成功等等,所以对方才会说为什么。实际上他需要的就是让你再详细地介绍一下刚才说的内容。

几个不利于收集信息的问题

◇少说为什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少说为什么,用其它的话来代替。比如:你能不能再说得详细一些?你能不能再解释得清楚一些?这样给对方的感觉就会好一些。实际上在提问的过程中,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问题都会用到,但要注意,我们尽量要避免问过多的为什么。

◇少问带有引导性的问题。难道你不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吗?这样的问题不利于收集信息,会给对方不好的印象。

◇多重问题。就是一口气问了对方很多问题,使对方不知道如何去下手。这种问题也不利于收集信息。

3.积极聆听技巧

请你判断下面这些情况是不是积极聆听:

◇当别人在讲话的时候,你在想自己的事情。

那么,积极聆听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介绍几种

◇倾听回应。就是当你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些回应的动作。比如说:“好!我也这样认为的”、“不错!”。在听的过程中适当地去点头,这就是倾听回应,是积极聆听的一种,也会给对方带来非常好的鼓励。

◇提示问题。就是当你没有听清的时候,要及时去提问;

◇重复内容。在听完了一段话的时候,你要简单地重复一下内容。

◇归纳总结。在听的过程中,要善于将对方的话进行归纳总结,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意图,寻找准确的信息。

◇表达感受。在聆听的过程中要养成一个习惯,要及时地与对方进行回应,表达感受“非常好,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聆听的技巧。

聆听不是一种被动而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不仅能够帮你收集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同时它能够鼓励和引导对方更好地去表达。

【案例分析】

听比善辩更重要。

步骤三观点——介绍FAB原则

阐述观点就是怎么样把你的观点更好地表达给对方,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说我们的意思说完了,对方是否能够明白,是否能够接受。那么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FAB的原则。FAB是一个英文的缩写:F就是Feature,就是属性;A就是Advantage,这里翻译成作用;B就是Benefit就是利益。在阐述观点的时候,按这样的顺序来说,对方能够听懂、能够接受。

例如:卖沙发。

按FAB顺序来阐述:

没有用FAB顺序:

【结论】

采用FAB顺序表达时,对方更容易听得懂,而且印象会非常深。

在沟通中,有可能你会遇到对方的异议,就是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在工作中你想说服别人是非常地难,同样别人说服你也是非常地困难。因为成年人不容易被别人说服,只有可能被自己说服。所以在沟通中一旦遇到异议之后就会产生沟通的破裂。

当在沟通中遇到异议时,我们可以采用的一种类似于借力打力的方法,叫做的“柔道法”。你不是强行说服对方,而是用对方的观点来说服对方。在沟通中遇到异议之后,首先了解对方的某些观点,然后当对方说出了一个对你有利的观点的时候,再用这个观点去说服对方。即在沟通中遇到了异议要用“柔道法”让对方自己来说服自己。

处理异议时,态度要表现出具有“同理心”。

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中最具威力的三个字是“我理解”。在沟通过程中,塑造一个让客户可以畅所欲言、表达意见的环境,展现支持、理解、肯定的态度,尊重客户的情绪及意见,让他觉得与你交谈是件轻松愉快、获益良多的事。

沟通的结果就是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请你一定要注意:是否完成了沟通,取决于最后是否达成了协议。

在达成协议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感谢

善于发现别人的支持,并表示感谢

对别人的结果表示感谢

积极转达内外部的反馈意见

对合作者的杰出工作给以回报

◇赞美

◇庆祝

在达成协议之后,要共同实施。达成协议是沟通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工作中,任何沟通的结果意味着一项工作的开始,要共同按照协议去实施,如果我们达成了协议,可是没有按照协议去实施,那么对方会觉得你不守信用,就是失去了对你的信任。我们一定要注意,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如果你失去了对方的信任,那么下一次沟通就变得非常地困难,所以说作为一个职业人士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所有达成的协议一定要努力按照协议去实施。

THE END
1.课程3.《公共关系与管理沟通》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应用型很强,适合个人及任何组织。 课程大纲 查看更多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第一章 总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 1.1 公共关系的定义 韩芳丽 ● 1.2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韩芳丽 ● 1.3 公共关系的角色与功能...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979906eace048ccb75
1.危机公关有哪些原则,如何妥善进行危机公关?作为组织,一旦遭遇公关危机事件,就应该坦然面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切忌遮遮掩掩、闪烁其辞,这样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如能坦然面对,把事实说清楚,相信公众是会理解的。 2.真诚沟通原则:当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与公众的沟通至关重要,尤其是组织与外部公众的沟通更为紧迫。此时的沟通必须以真诚为前提,如果不是...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20129671&efid=F-5mJMcLgYyTozDdTg1C4g
2.共情的密码:如何避免“鸡同鸭讲”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如何更好地在线沟通,有四条原则值得谨记:第一、礼多人不怪。第二、发言别作怪。第三、三思而后发言。最后一点,群里尽量不要公开批评,因为很容易适得其反,甚至失控。 作者:吴晨 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沟通的本质是一场谈判。第一步需要搞清楚我们到底在沟通什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51997
3.2021年第7期政府公报(总第75期)5 风险沟通 5.1 沟通目的 5.2 沟通原则 5.3 沟通方式 6 后期处置 6.1 事件评估 6.2 工作总结 6.3 善后与恢复 7 保障措施 7.1 信息保障 7.2 人员及技术保障 7.3 物质和经费保障 7.4 应急培训 7.5 应急宣传 8 预案实施 附件1 疫苗安全事件分级标准和响应级别 ...https://www.zhanjiang.gov.cn/zwgk/zfgb/2021/content/post_1454668.html
4.房地产营销方案13篇赞助是房地产营销公共关系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有目的的赞助一些社会活动,是企业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有效手段,既是回报社会又能扩大企业影响传播楼盘信息。赞助要达到一定的公关效应关键是如何操作。 国外企业在提供赞助时,多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赞助的单位是非赢利性组织。 https://www.ruiwen.com/fangan/7525263.html
5.有效沟通的原则和重要性有效沟通的原则和重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以人本管理为主流,有效沟通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效沟通的原则和重要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有效沟通的定义 所谓有效沟通,是由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https://www.yjbys.com/edu/guanligoutong/221727.html
6.校园危机范文12篇(全文)(3) 有效沟通原则。有效沟通原则指的是能将信息有效的传达给公众, 以避免公众的误解而产生更大的舆论危机。相关责任人应诚实、真诚地向公众说明情况, 不能隐瞒实情, 欺骗公众; (4) 速率高效原则。速率高效原则指的是遵守24小时法则 (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是化解危机最有效的黄金时间) 。危机发生后, 迅速动员危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9r9tyfx.html
7.有效沟通的七大原则什么是有效沟通的“七C原则”沟通管理字体大小:大中小 2010-05-26 16:34:20来源: 智库百科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森特在他们合著的被誉为“公关圣经”的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中提出了有效沟通的“七C原则”1、Credibility:可信赖性,即建立对传播者的信赖。2、Context: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环...https://m.renrendoc.com/paper/93296272.html
8.有效的沟通技巧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研究得出,小群体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沟通模式,即:链式、轮式和全通道式。其中,链式网络遵循的是正式的命令系统;轮式网络中沟通的核心是领导者;而全通式网络允许所有群体成员互相之间进行积极地沟通。 有效的沟通技巧2 原则1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 ...https://m.jy135.com/zhichang/510366.html
9.这5个必学必有效的沟通原则,一定要收藏!通常,我们把想说的内容向别人讲述完了,就以为是在交流;以为把谈话内容编辑好点了“发送”,就觉得完成了沟通的过程。但是所谓沟通,是双向的,你怎么能确定对方收到了你的信息且已经明白你所传达的意思呢? 本文将为你提供聪明人的5个沟通原则。你将了解到: ...https://www.douban.com/note/771213966/
10....与人际交往能力。课程中李教授讲到,沟通的原则有?本课程深入解析了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内容涵盖公众的定义、人际交往的本质、传播媒介类型、人际交往能力的要素等知识点。同时,强调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应秉持协作共赢的理念,并探讨了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课程还涉及了沟通的原则,如双向沟通和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际沟通中尊重对方。 https://blog.csdn.net/CNSA183_20/article/details/120899173
11.职场的沟通技巧(通用9篇)与客户沟通 感同身受,即站在客户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也就是“同理心”,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同时不断地降低自己习惯性防卫的程度。 高瞻远瞩,即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为了加强沟通有效性,必须不断学习与持续进步。 随机应变,即根据不同的沟通情境与沟通对象,采取不同的对策,正可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87f9jds.html
12.理论网将风险沟通嵌入风险评估与应对的全过程,形成制度化的完整链条;明确地方党委政府、风险评估机构、受决策风险影响利益相关者、媒体等多元主体在风险沟通中的定位与协同;把握利益相关者诉求,健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共同体;科学制定风险沟通原则,重视发挥全媒体作用。https://www.cntheory.com/zydxgjxzxybk/zgzydxgjxzxyxb/zdwztj/202305/t20230516_5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