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名词解释

41、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并迫使组织相应采取行动的公众群体。

42、赌金持有人:是指积极公众。“赌金持有人”是与某一组织联系在一起、与该组织有着相互影响关系的人们。一个赌金持有人可能是影响该组织行为、决策、政策、策略或目标的;或受它们影响的任何人或集团。

43、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自觉(主动)地或不自觉(被动)地选择知觉对象和心理过程。

44、定型作用:即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也称“刻板印象”。

45、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46、晕轮效应:即一种片面的知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时,往往会从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

47、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

48、社交的需要:即希望与别人进行交往,避免孤独,希望与伙伴和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的需要。

49、态度:是人们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50、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到处可见,人而导致了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风”现象。

51、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值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52、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对自由、幸福、荣辱和平等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轻重主次之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53、逆反心理:是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56、需要:需要是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它反映了有机体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表现出的缺乏。这种缺乏既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心理的。

57、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它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一经发生传播极为迅速。

58、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这种管理同样包括一般管理的基本环节,也就是对组织的公众传播沟通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监督等。

59、自我形象:就是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这是一个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内在动力、方向、目的和标准。

60、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61、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即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做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指明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这是公共关系调查的第三个环节。

62、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63、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64、目标作业法:即先制定出公共关系期望达成的目标和工作计划,然后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项费用项目详细列举出来,核定单项活动和全年活动的预算。

65、宣传型公关:主要是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的信息,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其特点是主导性强,时效性强,传递面广,推广组织形象的效果快,特别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66、交际型公关:主要运用各种交际方法和沟通艺术,广交朋友,协调关系,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为组织创造“人

和”的社会环境。交际型公关的特点是直接沟通,形式灵活,信息反馈快,富有人情味,在加强感情联络方面效果突出。

67、服务型公关:主要以实际的服务行为作为特殊媒介,吸引公众,感化人心,获取好评,争取合作,使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为组织提高社会信誉。服务型公关的特点是以行动作为最有力的语言,实在实惠,最容易被公众所接受,特别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美誉度。

68、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69、两级传播: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菲尔德提出的。也提出了“两级传播”的假设,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即两级传播。

70、意见领袖:又称“舆论指导者”,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即“消息灵通人士”,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即“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71、预存立场:就是自己原有的意见、经验、兴趣和精神状态的总和,同时,也受到周围信息的影响。

72、议题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受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换言之,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73、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受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只能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

74、选择性记忆:人们往往只能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和会被遗忘。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

75、文字传播媒介: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

76、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和光碟等等。大多数电子媒介属大众传播媒介,其中广播、电视是最主要的电子媒介。

77、因特网:即Internet,是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主要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以及这个网络所包含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信息资源。

78、非语言文字符号:主要是指身势语言和表情语言(情态语言),在面对面沟通以及电视演讲中是很重要的一种传播手段,它们传播出来的无声的信息是语言或文字不能取代的,而且对声音起着强化或弱化的作用。

79、间隔随机抽样:就是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

80、整群抽样:就是将一个总体系统中的基层分支单位作为抽样的基本单位,用随机抽样方式整群地抽取,然后对各群中的个体进行全面调查。

81、配额抽样:先确定调查对象人口总体的各项特征,根据“抽样框”,按人口总体中具有各项规定特征的人口比例,确定样本中具有各种特征的人数比例。

82、分层异比抽样:就是将人口总体按特征分层后,根据特殊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中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抽样。

83、分区多级随机抽样:就是对数量广大而分布散乱的公众,按区域划分为若干群,分阶段渐次缩小选样的地区范围,直至家庭或小组单位。

84、面访调查:即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形式上可以个别面谈,也可以小组座谈。

85、深切调查:类似记者采访,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访问者按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重点,与调查对象深入交谈,以求获知对象的深层动机、大量的感性材料、真实细节以及广泛的背景资料。

86、新闻发布会: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例行方式。它是一种两级传播,先将消息告诉记者,再通过记者所属的大众媒介告知公众。新闻发布会的工作包括:确定主题、邀请记者、会前准备、主持会议和收集反馈信息。

87、策划新闻:即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也叫做“制造新闻”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

88、开幕典礼:又可称为开幕式。是指为第一次与公众见面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而举行的庄重而又热烈的活动形式。

89、展览:是指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等来展现成果或问题的一种宣传形式,它属于微缩了的、纵使性的传播媒介。

90、赞助:是组织或团体举办的一项社会活动,所获得的社会各界钱财或物质上的援助,就称为赞助。

91、公关礼仪:是指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要求,并不包括其他场合的礼仪。但是,公关礼仪与其他交际礼仪也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目的、对象有所不同罢了。

THE END
1.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 A.自我形象分析 B.实际形象分析 C.历史形象分析 D.形象差距分析 E.公众评议分析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平均幅度的让步又被称为()。 A.正拐式 B.反拐式 C.钓钩...https://m.ppkao.com/tiku/shiti/8766713.html
2.电大《公共关系学》机考题库大全A 形象观念 B 互惠观念 C 协调观念 D 公众观念 E 传播观念 2.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社会组织 B 传播 C 环境 D 资金 E 社会公众 3. 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主要有( )。 A 伦理学 B 管理学 C 社会学 D 营销学 E 传播学 4.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30/09/82785916_1090552489.shtml
3.中国企业的4个新驱动要素企业战略●组织形象地位分析 在公共关系管理中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就是组织形象地位图。 1.组织形象地位分析 组织形象地位图是以横轴表示知名度,以纵轴表示美誉度,并以知名度、美誉度的50 %为界,划分为四大区域,或者说四大象限,如下图所示。 组织形象地位图 https://www.ceconline.com/strategy/ma/8800094053/01/
1.面试技巧集体面试要注意什么?很多大中型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常会采用集体面试的方式,涉及的招聘岗位大多为销售、客服、管理者等。集体面试又称群面,一般出现在初试环节,多采取“多对多”的形式,即由一位以上的面试官,同时出席对多位应聘者的考察。 一、开展集体面试的原因 企业为何要采取集体面试的形式?原因大致有三: ...https://zjc.ybzy.cn/info/1011/1528.htm
2.职业形象有哪些(职业形象:仪容仪表礼仪)什么是形象?形象是你的容貌、表情、衣着、声音、仪态、态度、性格等给别人留下的一个总体的印象。 以貌取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有: 1、晕轮效应 当我们观察别人时,对对方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由局部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比如:我们看到餐厅的桌子很脏,...https://m.cenbaike.com/changshi/KQ95YY79lL.html
3.画龙点睛如何构建角色内核简介在文学创作中,一个人物的内核是其存在感的源泉,是故事情感共鸣的关键。要想让读者深入理解和感同身受,我们必须从人物素材摘抄20字出发,从最为微小的细节中挖掘出角色的核心。 1. 人物性格分析 首先,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对其进行性格分析。这包括对个性的描述、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情感反应等方面的...https://www.cttwnpgha.cn/li-zhi-ren-wu/164754.html
4.营销学四个阶段划分:从“点子”到“品牌”的蜕变之旅项目执行阶段充满挑战,它是最考验团队默契和执行力的部分。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条不紊地完成,而细节往往决定着成败。一个产品上线前的最后测试环节,往往是检验整个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执行阶段的任务往往最繁琐,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想当年,我们团队就曾因为一项小小...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19608.html
5.如何精准刻画人物特点?橡胶制品摘要:刻画一个人物的特点需要细致描绘其外貌、言行举止、性格、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如面容、身材、穿着等,可以初步展现其形象。进一步通过言行举止,如语言风格、动作习惯等,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展现其个性特点。情感和行为表现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面,通过描绘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决策,可以更加...https://xacygm.com/post/13147.html
6.如何做好干部画像?干部画像的目的在于为组织提供更精准的干部信息,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干部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进行更科学的干部管理决策。具体来说,干部画像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干部选拔:通过对干部的全面画像,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适合特定岗位的干部,提高干部选拔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https://blog.itpub.net/70040153/viewspace-3048516/
7.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E.公众评议分析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组织形象调查包括()。 A组织自我期待形象调查 B组织形象要素分析 C组织实际社会形象的分析 D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二个具体环节是组织实际形象分析。() ...https://www.educity.cn/souti/59ED4898.html
8.组织形象管理调查的第一个环节是()【单选题】组织形象管理调查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___ A. 组织实际形象分析 B. 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C. 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D. 竞争者形象评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常见的印象管理技术有哪几种?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政府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比较,其特点是( )。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1b90e145bad4f4498d456d58ea71ce7.html?fm=bd3e55b9a45b705f9be9b7074a4194d21a
9.《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介绍价值观与公众行为3.公共关系观念--表示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公共关系的职责 1.收集信息;2.辅助决策;3.传播推广;4.协调沟通;5.提供服务。 (四)公共关系的功能 1.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 (1)树立组织形象。(2)协调好关系网络 2.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 ...https://blog.csdn.net/pr2005/article/details/1472046
10.2023年公共关系学作业1.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ABD)E.过度暴露自己的“隐私”A.自我形象分析B.实际形象分析 五、问答题(共20分)C.历史形象分析D.形象差距分析E.公众评议分析 2.你认为良好的员工关系对公司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编制公关预算的具体方法涉及(BC)I答员工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是组织创一流产品或服务的主力军...https://www.yxfsz.com/view/1611212867515813890
11.作风建设年工作总结(通用12篇)一、查找薄弱环节,统一创建标准,在解决抓作风建设的主动性上下功夫 在今年2月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抓机关处室作风建设的要求后,我局没有简单地传达布置,而是首先对处室作风建设状况作了调研和分析。年初,局领导带队,组织六个调研组,开展了对100余家企业的走访,听取了企业对质监部门履行职责、服务企...https://mip.ruiwen.com/zongjie/1873493.html
12.精选学期计划26篇2.薄弱环节分析: (1)遇到困难的事情就退缩,不愿大胆尝试。 (2)任务意识不强,没有很强的责任心。 二、工作重点 1、因为本班幼儿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https://www.unjs.com/fanwenku/48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