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涪江路小学教师赵晓琴表示,良好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紧密联系。要想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最重要是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
涪江路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开设了家长课程,引领和帮助家长做一些对孩子成长有益、有效的事。每一届新生入学时,学校都会组织一年级家长召开隆重并富有实效的家长学校开学典礼暨家校共育主题研讨会,缓解家长们的担忧和焦虑。
“当然,班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而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先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家长的认可来自于他们感受到我们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来自于他们看见了我们对孩子的好。”赵晓琴说。
“人们常说,每个大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孩子。家长所做的事情也需要被老师看见,需要得到肯定和表扬。”赵晓琴说。因此,她通过表扬优秀家长来提高全班家长的积极性,“这种表扬不只是精神上的鼓励,每学期的家长会上,我还会让孩子给优秀家长颁发奖状。我相信,获奖的家长既是幸福的,也是自豪的。”
“我们用骨干家长引领带动其他家长,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还有什么事情不容易做到呢?”赵晓琴希望,所有的老师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家校携手,用心耕耘,收获孩子们幸福美好的未来。
合理沟通,用爱育人
宁成旭说:“撬动学生勤学上进的内驱力是育人的关键。育人的工作做到位了,其他工作便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采用什么方法来助推学生勤奋上进、努力学习呢?宁成旭认为,有效的沟通是一个重要途径。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先决条件,良好的沟通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沟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氛围无声沟通;另一种则是有声有形的沟通,而有声有形的沟通可以表现为三个途径。”宁成旭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以人育人。在宁成旭看来,教育是高雅的、艺术的、温情的,教育最大的魅力是以人教人、以人育人。2017年,宁成旭担任初三某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还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和图书管理员,事务繁多,学生也马上要面临中考,确实有点忙不过来。“因为学校的工作,我必须尽快考个会计证。而我对这个考试非常陌生,于是报了个周中上课的培训班。”宁成旭回忆,他白天加紧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高效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晚上再去参加会计证的培训。
当时,宁成旭的女儿进入了学习瓶颈期,在学习上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为了给女儿做好表率,宁成旭下定决心,一定要一次性通过考试,拿到会计证。
于是,在培训期间,宁成旭每天下班后就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培训地点,风雨无阻。“我是这个班年龄最大的,但我也是最爱问问题的‘学生’,我坚信努力必有回报。”最终,宁成旭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会计证书。这段经历既鼓励了女儿,还鼓舞了那届即将中考的学生,这就是以身作则,也是以人育人的沟通。
第三,家校沟通。宁成旭谈到,教师除了与学生沟通,还要多与家长沟通。“家校沟通既能让学生及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怀,还可以解决个别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宁成旭坚持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做好记录,因材施教。
“我很欣慰,通过沟通,孩子们得到了爱的洗礼,勤学上进的内驱力得以撬动,每个孩子都收获了成长。”宁成旭说,未来,他还会和家长一起深入探讨家校沟通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