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传媒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网络与新媒体

面向专业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课程负责人

陈艳花

审核人

张建雄

先修课程

新闻学理论、数字摄影、数字图像处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后续课程

选用教材

戴元光主编《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参考书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力丹、陈俊妮.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表2-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知识传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类传播本质、传播规律等基本知识,了解传播的一般原理,理解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人类传播、社会传播历史、现状、趋势,了解传播媒介、传播技术、传播理论前沿、热点等问题。

课程目标2

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秉承“边学边练,学做合一”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在掌握人类传播本质、传播规律基础上,具备对人类传播活动、传播现象洞察与批判的思辨能力,重视传播策略,掌握一套可行的传播技巧与传播技能;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对人类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3

素养提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认识、分析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现象背后的本质及规律,理性认识传播发展动态与趋势,了解传媒如何影响社会,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具备良好媒介素养及专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传媒人才。

表2-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1:思想素养【H】

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立

德树人。有崇高的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遵从职业道德,有道德底线。

毕业要求2:家国情怀【H】

2.1: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2:具有热爱家乡、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

2.3: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精神。

2.4: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毕业要求4:学科素养【H】

4.1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素养。

4.2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具备健全的心理。

4.3具有从事新闻行业的职业精神,能适应社会需求,能动手实践和解决新闻行业实际问题。

毕业要求5:基本技能【H】

5.2了解新闻前沿动态和新闻行业发展规律,掌握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发展规律,能把握新闻传播业发展基本方向。

5.3了解新媒体技术、行业发展动态。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H】

8.1学会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掌握基本礼仪,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8.2掌握沟通与交流理论基础,掌握倾听、交谈、说服、谈判、辩论、演讲等沟通技巧和艺术,能够在团队合作、日常生活、职场、网络环境中有效沟通与交流。

8.3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活动中能够游刃有余。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绪论

1.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课前预习

重点:

1.传播与传播学

2传播学科的创立、传播学“四大先驱”等基本概念

3.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与当代中国传播实践的结合

难点:

1.人类传播的历史进程和规律

2.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理解交往理论

讲授法

6

2.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

3.传播学研究对象

小组作业

4.人类传播历史与发展

5.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传播学理论

2

传播·信息·符号

1.传播与信息

个人作业

1.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

2.符号的定义

3.从符号分析到话语分析

1.非语言符号

2.符号的基本功能

3.基于语言符号分析的宣传研究

专题研讨

8

2.传播与符号

五大传播类型

1.人内传播

1.人际传播

2.大众传播

1.群体传播

2.组织传播

案例教学

10(含2课时劳动实践)

2.人际传播

3.群体传播

4.组织传播

5.大众传播

4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的关系

代表性媒介规范理论

2.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5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传播媒介定义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2.新闻专业主义理论

3.新媒介发展趋势和现实冲击

1.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2.公共新闻运动

7

2.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3.大众传播与职业特性

4.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5.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全球化与现代传播

1.全球化定义

读书笔记

2.现代传播

3.跨国传播与文化帝国

4.反思性社会

1.依附理论

2.媒体融合与融合文化

讨论交流法

2.依附理论

3.跨国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霸权

4.全球传播理论构架与核心范畴

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批评与借鉴

1.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引进与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1.我国传播学研究现状和趋势

2.西方传播学在研究视野上的偏颇和局限

中国传播学理论的建设

2.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传播学理论

3.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表4-1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课程

目标1

学习模块1

×50%

平时作业+期末闭卷考核

2.传播学科的创立、传播学“四大先驱”等基本概念

3.人类传播的历史进程和规律

4.信息爆炸、信息匮乏、信息污染、信息侵略的定义

学习模块2

5.符号的定义、符号的分类、符号的功能

6.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定义

学习模块3

7.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

学习模块4

8.报刊的四种理论

9.传播媒介、媒介控制

学习模块5

10.拟态环境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12.意见领袖

13.沉默的螺旋理论

14.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

15.大众传播与职业特性

16.跨国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霸权

学习模块6

17.全球传播理论构架与核心范畴

目标2

1.拉斯韦尔“五W”要素

×40%

2.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

3.符号与意义

4.本我与客我理论、镜中我理论

5.冲突、情商

6.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模仿

7.组织形象传播、组织危机传播

8.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

9.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10.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目标3

×10%

3.现代性与现代传播

4.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引进与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学习模块7

表4-2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目标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60%

平时作业成绩比例20%

课堂参与成绩比例10%

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成绩

比例10%

50%

60%

40%

50%=60%*50%+20%*60%+10%*40%+10%*40%

20%

30%

34%=60%*40%+20%*20%+10%*30%+10%*30%

10%

16%=60%*10%+20%*20%+10%*30%+10%*3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总分100分)

(2)平时作业(40%):根据学生平时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完成情况,掌握课程学以致用情况。

(3)课堂笔记(10%):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梳理、记录、保存状况。

2.期末成绩评定(总分100分)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构成。

总成绩(100%)=平时考核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

本课程期末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试卷考核项目以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为准。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讨论制定,传媒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THE END
1.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docx 203.39 KB0个论坛币 GDP和人均GDP平减说明.xls 27 KB0个论坛币 关键词:期末复习传播学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465506-1-1.html
2.2006年3月9日随笔档案弦月摘星2006年3月9日 阅读全文https://www.cnblogs.com/yuanweiming84/archive/2006/03/09.html
3.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一)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https://www.jianshu.com/p/1eb92de96030
4.传播学概论芸窗慕课传播学概论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学员人数:4人 ( 0人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老师 课程信息 评价 笔记 符号与意义 排序:最新笔记 暂无笔记记录 任课老师 李春雷 最新学员http://www.ycmooc.com/course/964/notes?lessonId=29165&sort=latest
5.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总本文内容选自达聪学习网(https://dacai.100xuexi.com/)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00642)》历年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点在线阅读即可免费试看,持续更新中……点击获取资料 达聪学习网收录了各类考试真题、笔记、视频等复习资料,考研考证的同学可以点击对应分类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料或者直接点击搜索框搜索所需资料关键...http://dacai.100xuexi.com/SubItem/IndexInfoDetail.aspx?id=94d5c6bd-1a19-4e1f-aa55-0b1ae9edd230
1.传播学概论考研笔记(精选6篇)篇2:传播学概论考研笔记 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shdh0x9.html
2.《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传播学概论)书评施拉姆作为研究传播学的泰斗,他的书对于初学传播学的人来说就非常有价值。无奈遍寻各个书店和图书馆也找不到《传播学概论》这本书,只得每天对着电脑看电子版。虽然眼睛看得很累,而且电子版中还有很多错别字,但还是收获了很多。整本书语言轻松明快,通过大量的例子向我们娓娓道来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没有感到枯燥,倒...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603641/
3.《传播学教程》详细笔记《传播学教程》详细笔记 郭庆光 育明教育高端辅导:状元集训班 一对一辅导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 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 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 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 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 P4-5 三,播的定义和...https://etcnew.sdut.edu.cn/meol/analytics/resPdfShow.do?resId=203785
4.传播学读书笔记(精选9篇)新闻传播学概论,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第5章的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https://yjbys.com/dushubiji/188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