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营销公关;关系营销;和而不同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的生命力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树立良好形象,加大企业生存几率,企业的对外宣传方式逐渐从单纯的营销手段转为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的结合体,营销公关和关系营销正是二者结合的集中体现。公关与营销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二者总是以“双管齐下”的方式一起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而二者间的明显区别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和而不同”的微妙关系。
1营销公关——营销与公关嫁接、合成后的有力武器
“营销公关”的新概念是通过把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两大功能整合运作而得来的,是指把公关应用到营销领域的一种手段。它既是对公共关系所提供的营销作用的进一步肯定,又是将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嫁接、合成后产生的健康的第一代。营销公关能有效帮助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商品品牌形象,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商品销售。营销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公关的源头一为营销,二为公关,它对企业而言代表了一个重新发声的机会。”营销公关在具体操作中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公关宣传——树立企业基本形象
公关宣传是营销公关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提供有关企业的各种正面信息,其目的是实现企业营销需要,并提高自身的形象。公关宣传一般选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由于公关宣传以新闻报道形式出现,因此媒介在对这些事件进行报道时并不收取任何刊播费用,但这也决定了媒介并不保证这些事件一定得到报道。
1.2传媒炒作——集中制造热点事件
1.3危机公关——有效应对问题、威胁
1.4社会参与——架构广泛对话桥梁
运用社会参与也是营销公关的一个主要任务,其目的是在企业与社会之间架起对话桥梁,这种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很多情况下对企业营销也具有直接帮助。由此可见,营销公关是企业商战中的有力武器,二者融合在一起,可助企业叱咤风云、逐鹿商场!
2关系营销——公关服务于营销
2.1未能做到围绕“满足顾客真正需要”建立企业与顾客的稳固关系品牌
关系营销倡导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固的相互信任关系,这实际上是企业长期不断地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顾客满意的结果。马莎在英国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对客户需求的有效迎合。而在中国内地市场,马莎只是把自己在英国的模式直接照搬过来,中国真正知道马莎百货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它的目标客户群也正是这些较年轻的女性,而店里的服装却更适合四十岁以上的人来穿,导致其目标客户人群中几乎无人会在店里消费,其市场定位与实际消费者群体之间发生了明显错位。同时,马莎在门店设计、商品摆放等方面也未能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它的自有品牌从款式上直接沿用了英国市场的流行款式,没有将产品本地化,也没有根据亚洲人的体型而设计产品,在中国市场严重缺乏创新。而且门店内品类分区全部使用英文标识,没有对应中文,这一情况直到2015年开业的所谓“二代店”仍未改观。衣服尺码也没有变通为中国消费者熟悉的S、M、L这种字母分类,而是坚持用阿拉伯数字的欧码标签,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不便。种种“不走心”的品牌营销,使得马莎直到退出内地市场,都未能形成真正稳固的客户群体。
2.2通过规模经济盈利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化时代反成负累
3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和而不同”
3.1公关与营销的联系——“和”
在长期发展中,公关和营销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公关与营销有着很多联系,我们可以从历史、动态发展、实践整合角度来理解公关和营销的联系。(1)从历史角度而言。公关和营销的起源都是哲学。公关最早诞生于政治和战争,而后进入经济领域,成为4P观念中的一部分,所以公关是属于营销的一部分。(2)从动态发展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看到4P发展成为4C,后又发展成为4R、6P、6C、5R。在动态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公关与营销的某些部分走向融合、交叉、重叠。公关支持营销,但并不是营销的从属部分。(3)从实践整合的角度而言。它们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共同的产生条件,即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它们还有相似的传播媒介,即大众传媒。此外,还有关系营销、营销公关、消费者关系等二者的交叉部分体现了营销与公关之间的紧密联系。
3.2公关与营销的区别——“不同”
4结语
总的来说,公关解决的是组织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而营销解决的则是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如何被公众所接受的问题。没有市场营销,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其公关形象也全然无从谈起;然而没有公共关系,企业的发展又缺少持久的生命力。有效的公共关系可以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环境,从而促进市场营销工作顺利开展;而成功的市场营销会对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发挥有效助力。把握两者之间“和而不同”的关系,将营销与公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对于企业优质高效地完成略目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者:马越单位:北京市新闻出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钟育赣.营销公关:一种扩大视野的理解[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5).
[2]陈英毅.企业间营销关系:关系、互动和价值[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