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论文范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力的逐渐增强,公共危机爆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的管理危机,降低危机的损失,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危机管理体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危机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众;危机教育

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公众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能够提高社会成熟度,有利于获得政府的危机管理的良好效果。所以,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公众增强危机意识,使大众了解各种危机发生的过程,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危机管理技能。

对一个国家而言,社会成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社会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在危机面前,社会成熟度表现为:不害怕危机,努力寻找有效办法应对危机,团结一致克服危机。

日本政府在对公众进行危机教育方面,做得很到位。政府组织编写有关教材,一些政府官员还亲自写书,传播自己的危机管理经验。日本政府还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民“防灾日”,在每年的这一天,全国都要举行有首相和有关大臣参加的防灾演习,通过全民的防灾训练,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培养公众良好的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各种能力,是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战胜危机的必要条件,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全面、系统的工程。

一、公共危机教育的重要性

1.公共危机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前提是舆论公开。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信息公开有助于使公众建立起理性的心理防线,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判别能力及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如果公众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地判断;如果整个社会信息处在极不对称的状态下,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注定了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被封锁,当危机来临时,如果公众得不到政府公开、及时、权威的解释,谣言就会被迅速传播,人们心态的失衡会很容易造成集体的恐慌,从而使危机加剧。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无数经验证明,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危险信息,不仅不会造成社会性大恐慌,反而会有助于动员所有的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与政府立场一致的全民参与行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英国的疯牛病、欧洲大陆的二恶英以及美国发生的“9•11”事件,都是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并促发了事件的尽快解决。

2.公共危机教育为处于突发事件中的人们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的发展,长期的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于突发事件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广大公众普遍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充分显露了民众的觉醒程度、反应速度、处理力度方面的能力还不足。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如果具备了应对突发的灾情、疫情、敌情、战情的各种心理准备,无疑会提高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公共危机教育能唤起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危机处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在考虑问题时,一般不会仅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他往往还要考虑他做出某个行为时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利益和反应。在一个行为互相作用、个人信誉完全透明和违反契约必将受到社会制裁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全面看待权利和义务,兼顾自己和他人或组织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有保障的利益。

4.公共危机教育能监督政府及领导者及时、透明、有效地处理社会危机事件

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能在国家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一方面,及时了解事件,杜绝谣言;另一方面,还会积极配合各种组织和政府机构,承担起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尽可能将灾害和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更重要的一点,在某些组织及少数领导人抛弃公众利益、掩盖真相,企图瞒天过海之时,能及时受到公众的监督和纠正,以防止少数人或少数团体的利益侵犯公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5.公共危机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内容

(1)全社会对危机要有忧患意识:让公众提高对危机的认识程度,要时刻警惕各种危机的发生,大到社会性的危机,小到个人生活中的危机,时刻都要有提防的意识。

2.提升应对危机的防范意识

应对危机,重在预防。要及时、充分地掌握各种可能发生危机的信息,积极地做好防范,制定应对的预案,掌握各种防范危机的技能,以备应急之用。

(1)求生的意识与技能:让公众增强自信,培养强大的救生欲望,掌握各种救生技巧。

(2)求助的意识与方法:使公众学会积极寻求援助,解脱困境,掌握求助的基本方法。

(3)自救的意识与技能:让公众学会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自救。

(4)互救的意识与技能:要培养公众互救的意识,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提高社会的凝聚力。

例如:在1995年1月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日本人在危机面前表现出了良好的危机防范意识。地震发生后,关东地区及九州四国地区的医疗队携带医疗药品器械,集中到灾区,迅速并全面展开救治震灾活动,使死伤人数降到最低。

3.提高应对危机的道德意识

危机是对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检验。在应对危机中,道德的作用、道德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它往往决定着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成败。

(1)应对危机的职业道德:从事危机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危险,要有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2)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德:应对危机往往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整个社会的合作。社会的凝聚力、社会的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整个社会团结一致,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共同去克服困难,整个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所以加强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德的教育非常重要。

日本民众在阪神大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公德。一个人毕生甚至几代人的私有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许多人是在睡梦中被惊醒,穿着单衣逃生的,富翁瞬间变成赤贫。当地震发生后,没有看到有任何人在维持秩序,然而,对俯拾即是的财物,没有人去动一动,全都是“视而不见”。至于在混乱中抢劫更是闻所未闻。神户市政当局从未派一个警察上街维持秩序,所有警察及自卫队员都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投入挖掘、抢救埋在废墟中的伤亡者。

4.加强应对危机的科学意识

应对危机必须要有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增强应对危机的科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科学的态度和认识:让公众了解危机中的科学知识,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规律,防止各种封建迷信、谣言扰乱公众视听,增强公众信心,用科学战胜危机。

(2)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让公众掌握科学的方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整个危机的管理过程和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5.提高应对危机的心理承受意识

当危机爆发时,公众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对危机的控制,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1)危机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在平时的危机教育中要加强对公众应对危机的心理承受力的培养,特别是抗打击力、抗受挫力的培养,使公众临危不乱,井然有序。

(2)积极疏导,减少危机的压力。当危机爆发时,政府要积极疏导,以减轻公众的心理压力,恢复社会的信心,积极治疗心理创伤,鼓足勇气,面对困难。

这对于稳定遭受巨大冲击的民众的心理,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民众正常的生活,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6.培养应对危机的生存能力

这里的生存能力指的是个人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或紧急状态下保护自己并尽可能对别人施助的能力。

(1)将生存教育列入义务教育中,通过对受难者的帮助和施救从深层次上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考虑到我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灾害事故发生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应尽快将有关生存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到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以提高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

(2)生存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还应尽快培养各类组织、特别是那些位于公众聚集场所的组织具备一定的危机防范能力,以及危机状态下疏导公众、实施灾害救助的能力。

三、当前公共危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危机认识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或许是出于“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习惯,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群众,忧患意识都比较缺乏,总是不喜欢将事情从最坏的方面去设想和准备,在思想上对危机管理也不重视,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希望天下无事。常言道,有备才能无患,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势必会造成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和处置能力,就不可能做好应急的管理工作。非典的初期传播失控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即使是意识到有可能出现公共危机,制定了应急预案,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由于不是从心理上真正重视,所以很多预案和措施也往往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并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例如国家已制定了各种安全防范的制度和措施,不可谓不科学不严密,但是在几乎所有的安全事故现场,都可以看到由于忽视这些制度所造成的灾难。像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就是因为当地有些领导图省事,不重视管理,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熟视无睹而造成的。

2.危机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

除了危机意识的缺乏之外,现有的很多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已经很陈旧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发生的事件中如果照此办理,很可能不但不能消灭灾害,反而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例如,告诉人们在遇到火灾时,应该用湿手巾按住口鼻,这在木制建筑物较多的时代是完全适用的,可是在今天的现代化建筑物中有99%以上使用了有机化学等有毒的建筑材料,燃烧时会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毒气,这些毒气绝大部分是抑制神经的。这是用湿手巾无法抵挡的。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随身携带防毒口罩,在进入公共场所前提前确认好避难出口。

面对越来越现实的越来越多的恐怖主义威胁,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管理者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许多基层民警往往还遵循着一般刑事案件的常识和经验来对付恐怖活动,这样只会导致延误时机和灾害的扩大化。

3.传统的危机教育存在片面性

传统的危机意识总是认为危机是社会发展不正常的病态现象,是和工作中的重大疏忽有根本的关系,是通过人为的努力完全可以避免的。公共危机就是给政府出难题,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就是捣乱,就是试图和政府对立,本身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任何的有机体只要是有生命的,自身就一定会有正常的部分,也有病变的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应该是不断斗争的,一旦病变的部分在局部或者整体取得优势,就会压制和排挤正常的部分,就会产生危机。了解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不是说根本不发生各种危机,而是在各种危机爆发以后,能够尽最大可能将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再进一步就是能够科学地预测到各种危机的爆发,能够将它消灭于无形之中或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2]冯惠玲公共危机启示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3]甘峰日美两国危机管理比较研究——阪神大地震与洛杉矶大地震[J]杭州大学学报,1996(2)

[4]潘光当代国际危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THE END
1.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 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 A.服务消费者 B.推销组织产品 C.占有市场 D.树立组织形象 正确答案:D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67639.html
2.公共关系的观念功能与作用以及遵循的行为规范。其核心是社会组织及个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内容是树立以公众为对象、以形象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传 播为手段、以真诚为信条、以长远为方针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作用土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组织的作用公共关系是社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6/0601/13/32673627_564172486.shtml
3.公共危机下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困境与对策二、公共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公共关系的作用分析 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对政府公信力进行维护,不断增强危机管理的透明性,强化政府的整体凝聚力。 (一)能够有效降低损失 在公共危机出现时,政府组织的各个阶层会形成综合协调联动系统,能够将各个部门有效融合在一起,并以此来对社会警报信息进行收集...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880.html
4.公共关系的客体是什么答案1社会组织2社会公众3信息传播...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有什么?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倡导和发展起来的,对组织的作用七要表现在:收集信息,检测环境.社会组织要运行得当,就必须确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运行的现实环境,尤其是现实环境中的公众.而通过公关获取大量信息,是了解自己与环境及其关系的最有效手段.组织的环境信息主要包括:政府的 法信息及决策信...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369da49878333ebb9062ac5e99dca40.html
1.危机公关的作用事实上,以上仅仅是危机公关管理中所常用的方法而已,而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应对危机公关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项必须的工作,因此,要想妥善处理危机,那么就应在企业内组建行之有效的应对系统,从而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可以有效处理。而从具体的实施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完善的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系统,除了包括必要的组织机构外,还应...https://www.yjbys.com/edu/weijiguanli/309186.html
2.社会公共组织范文12篇(全文)社会公共组织 第1篇 (一)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第二条对“政府采购”进行了界定:“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目前政府采购的范围包括了货物、工程和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g5rjr69.html
3.对公共关系的认识(精选十篇)对公共关系的认识(精选十篇) 对公共关系的认识 篇1 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职能和在当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决定了公共关系在社会实践中,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全局性的、方向性的、有重大影响的。从上面对公共关系的属性和功能的阐述中, 我们不难作出这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a9dx3b.html
4.公共关系学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公共关系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新兴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及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公共关系既是一种传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的管理职能。 ㈡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公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理论与社会化职业,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1020338.html
5.公共关系的观念功能与作用公共关系的观念 公共关系观念属于一种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原则,它是在总结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用以指导社会组织自身行为、树立组织良好形象、处理组织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的一整套具有哲学意义的指导思想。公共关系观念影响和指导着个人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03651285&efid=xdPL0yo5ELaVymK6eiIP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