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361度股价盘中一度下跌超38%,最低报0.99港元,收盘报1.35港元,跌幅15.63%。此后公司股价保持低迷态势运行,截至11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已经跌至1.31港元,跌幅1.50%。相比同行业其他几家上市公司,“股价低迷”成了361度撕不掉的标签。
更换核数师引风波
引发股价大跌的原因,或许是一则更换核数师的公告。11月13日晚间,361度发布公告称,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辞任公司核数师,原因系毕马威与公司未能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年度审计服务费达成共识。董事会决议委任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新任核数师,自2019年11月13日起生效,以填补毕马威辞任后出现的临时空缺,大华马施云将留任至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为止。
业绩表现已经有所回暖
从具体业务上看,今年上半年公司童装业务及鞋底销售的业务分别贡献总营收的12%及1.2%。剩下的86.8%收益主要由销售361度核心品牌产品、361度国际及电子商务业务销量所贡献。海外业务今年上半年该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41.2%至6430万元,约占集团同期营收的2%。而童装业务的营收则同比增加6.6%至3.88亿元。
但对比同期安踏等企业的业绩,361度的上述业绩表现就颇为黯淡了。安踏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录得40.3%的增长,达到148.1亿元,净利润增长58.4%至42.58亿元。
此外,在零售网络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共开设5444间核心品牌门店,其中约73.9%为独立街铺。同时,约74.9%的门店位于三线或以下城市,而6.6%、18.5%的门店分别位于一线及二线城市。361度在中期业绩报告中表示,未来打算在商场及百货店多增开新店,并将继续专注提升门店效益及零售额。
公司市场定位遭质疑
业绩方面被“落下”的361度正在找“出路”。今年6月18日,361度在上市十周年之际正式发布品牌重塑计划。其在中期业绩报告中提及,相比于行业内国际巨头的“终点线”品牌,361度将自己定位于“起跑线”品牌,契合自身“大众专业体育”的定位。
但在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看来,即便专注“大众专业体育”,361度的市场空间也受到挤压,“国内本土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在大众品类继续夯实市场的同时,分别在跑步、篮球、户外、综训、时尚生活等方面脱颖而出,收入与毛利都在大幅增长中,但361度在成人与儿童大众市场上均无领先优势,也没有突出的细分运动品类率先冲顶,在国际运动品牌与本土品牌纷纷下沉之际,原本的三四五线优势市场争夺俨然成为热点,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进一步挤压了361度的生存空间。”
程伟雄进一步表示,“在大众化运动市场方面,随着移动互联商业模式快速迭代,诸如迪卡侬之类的标准化、规模化的全品类集成店也在冲击本土各级市场,所以定位于大众化运动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无异于是在红海中继续挣扎。”
唐小唐对361度的“起跑线”定位同样抱有担忧,其表示:“现在很多本土体育品牌都在做品牌形象提升,在开大的旗舰店,品类上也在扩张,而361度的门店依旧是小的网点,继续走这种路线增长很有限,随着这个行业市场逐渐到达天花板,在国际品牌和其他本土品牌的挤压下,其市场份额有可能会遭到蚕食。”
针对361度未来的发展,程伟雄认为,差异化竞争策略是首选,“其实在当下很多细分运动品类市场中,都还没有头部品牌出现,361度可以根据市场优缺点及机会点进行分析,快速切入有竞争力的细分蓝海市场。”程伟雄说道。
围绕公司业务布局及未来发展规划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11月15日联系361度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