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阳张素芬张敏实习生申继涛通讯员:李叶李福英
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加强新就业人群的团结凝聚,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课题。各区县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聚焦强化教育管理、聚焦搭建服务平台、聚焦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为强省会建设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和力量。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市中区魏家庄街道魏家庄社区“红·新·埠”暖心驿站内,环境整洁,设施齐全,不仅有空调、电视、冰箱、饮水机等,还有一些常备药品和充电设备。“我们平时出勤频率高,特别是节假日劳动强度非常大,困了、累了就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真的特别暖心。”暖心驿站内可以经常看到外卖小哥程祥的身影。
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加强新就业群体的团结凝聚,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一道课题。街道同时做好线下党建活动,探索推广支部+社团、网上主题党日、晨间党课等,灵活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让党建工作既有“党味”又有“青春味”,既接地气又得人心。通过组织开展新业态群体优秀党员评选活动,选树评选“最美小哥”“最美司机”等,切实提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魏家庄街道打造“魏新蜂”党建品牌,发挥好“红·新·埠”暖心驿站作用,依托“旗聚魏来”智慧党建平台建立积分奖励等兑换机制,鼓励外卖员主动学习及上报城市管理、食品安全、治安隐患等问题,聘任100名外卖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100名快递员为“反诈宣传员”,提供垃圾倾倒、违章停车、私拉电线、消防隐患等线索60余条,真正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前哨”,逐步实现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角色转变。
据悉,为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市中区创新打造“红·新·埠”新业态党建品牌,在外卖小哥集中的万达广场建设了户外综合性驿站,为400余名外卖、快递小哥提供30余项“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网格员与新就业群体“1+N”结对联系,200余名“黄骑士”“蓝骑士”被聘为兼职网格员,打造了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直播网红等共参共享共创的基层治理格局。
筑巢暖“新”厚植组织关爱传温暖
作为天桥区“商贸兴区”主战场,北村街道商贸繁盛,辖区新经济形态、就业形态不断涌现,衍生1个快递企业分支机构、4个快递企业末端网点,快递员82人、外卖骑手100余人。为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今年以来,北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凝“新”、筑巢暖“新”、赋能强“新”,不断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北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彦平介绍:“街道通过管理‘动态化’、组织‘规范化’和教育‘多样化’,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街道定期与辖区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等平台企业对接走访,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本情况,建立动态网格管理档案,形成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组织情况清、党员数量清的规范清晰的全“新”底数。为推动党建工作覆盖到末端网点,街道建立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区党委“结对”机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可就近到社区参加活动,并明确1名党建指导员管理服务。
街道紧密结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提供多样化教育方式,持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为65名快递小哥开通喜马拉雅软件会员,发放“红色随身听”;搭建“网上党支部”,开展“网上党课”展播;配套“幸福书屋”,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角”,建立暖“新”心语留言本;依托北村街道党校,开设“红色直播”“技能教学”等10余项课程。街道搭建5处行程驿家,整合组织部、工会、街道等单位资源,定期分行业分类别组织开展“暖新问需会”,同时用活“新新向党”小程序,完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微心愿”,解决工作生活困难5件。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为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北村街道创新打造融合共建“散热量”和奖励机制“蓄能量”,为新业态新就业领域基层治理带来新的活力。北村街道选树“新”领域“北村·微光”,每半年开展1次“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小哥”“最美网约车驾驶员”评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不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构建起双向融合、双向服务机制,不断擦亮新兴领域党建鲜红底色。
以“新新”党建引领“心心”向党
“在这里不仅可以休息乘凉,也可以翻阅书籍提升自己,还可以通过‘新新向党’小程序的‘随手拍’功能把问题反映给社区,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来。”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卧牛管理区“新新”驿站休息的快递员小哥如是说。近年来,华山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党建工作,“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坚持以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既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也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为体现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华山街道党工委多次组织“新新向党送清凉”活动,在“新新”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纸巾、饮用水等物资,同时还准备了手机充电等服务,方便他们休息乘凉,摆脱酷暑。
作为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活动主阵地,“新新”驿站的作用不仅仅是新就业群体的物资“补给站”,更是精神“加油站”。在华山街道卧牛管理区“新新”驿站,经常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帮助在休息的外卖小哥注册“新新向党”小程序,耐心介绍小程序的各项服务功能及“随手拍”“微心愿”等的使用方法,积极引导他们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同时,在“新新”驿站内还会不定期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垃圾分类等知识,全面提升新业态人员的知识储备,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积极打造“新新”驿站外,华山街道为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党建工作,精心选育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扎实的“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在工作中,党建指导员们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先锋”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助力“两新”组织全方位发展。
下一步,华山街道将积极围绕“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工作思路,以“党建+志愿服务”品牌化为引领,引导广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做有担当的奋斗者、有情怀的奉献者、有理想的追梦者,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全力推进“两新”领域党建工作,打造“两新”特色党建品牌,同“新”同力开创华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原标题:党建领航明方向凝“新”聚力再出发托起新就业群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