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

1、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指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掌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由于特定的经常性交流而形成的一群人,一般以感情为纽带,以维护共同的利益为特征,在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遵循大家所接受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甚至能左右组织中的每一个人

3、社会人:指在工作中将物质利益放在次要位置而将与周围人的友好相处、满足社会归属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的那种人

4、需求层次论:马斯洛。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⑴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⑵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

6、X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x理论:指⑴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方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⑶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工作

y理论:指人并不是懒惰的,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取决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超Y理论:指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这种人欢迎以X理论指导管理工作。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欢迎以Y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工作。此外,工作的性质、员工的素质也影响到管理理论的选择。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Z理论:是1980年代初由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首先提出,指相对于日本的J型文化和美国的A文化,而提出Z型文化,内容有⑴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该是长期而不是短期的;⑵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⑶实行个人负责制;⑷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⑸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⑹长期评价和稳步提升

7、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的“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偶然发生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例外问题”

8、整体性原理,综合性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果、效率、效益

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综合性原理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尊重人: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依靠人: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为了人: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责权利对等,具体包括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

9、企业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观,社会契约道德观

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伦理的本义指行为与辈份角色相吻合的原理,道指规律,德指按规律办事,企业伦理道德指企业行为应该与企业的社会角色相一致,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按经济规律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只有承担了社会责任才能真正获得社会认可,才能获取进一步的发展,二是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其本身就是构建社会的主体,是社会责任理所当然的承担者

伦理的综合社会契约理论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即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这种伦理观综合了两种“契约”:(1)经济参与人当中的一般社会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2)一个社区中特定数量的人当中的较特定的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

10、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管理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⑴管理辩证法;⑵管理认识论;⑶管理文化;⑷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二、问答题:

1、简要介绍西蒙、法约尔、泰罗关于管理的基本观点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调查情况;制定方案;选择并执行方案;评价执行情况。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每一项管理

THE END
1.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http://www.chinahrd.net/blog/264/1011645/263502.html
2.自考大专07481管理学基础总复习复习资料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具体包括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执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或过程。 4、计划职能 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计划职能一般包括:调查与预测,制定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工作。 http://www.mdgs-edu.com/fxzl/1730.html
3.MTP中层管理技能提升4)日常工作教导的关键:3告 5)做住个性做教导 6)做管理教练:抓住目标要善问 7)对培训的认知 判断:你是什么样的管理者 3.管理的4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辩析:管理VS领导(推力VS拉力) 讨论: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就是让团队或成员朝某一方向行动的影响力。 4.管理者的3个层次:高层、中层与基层 ...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1276.html
4.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必备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设计及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能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熟悉行业技术规范,能够胜任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一线实际工作岗位的高素质...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5.00163管理学概论自考考前重点串讲:第八章组织行为与管理答:一、直线式组织结构。这个种结构最初是用于军事系统,后来广泛的用于企业、机关、学校。所谓的“直线”是指在这种组织结构下,职权直接从高层开始向下分解,经过若干个管理层次达到组织最底层。 (1) 优点是高层权力集中,职权和职责分工明确,组织结构简单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 ...http://www.fjzikao.net/biji/2015/0826/6746.html
1.管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2.下列不属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内容的是( ) A.工作定额B.标准化 C.计件奖励工资制D.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3.下列不属于法约尔所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的是( ) A.统一指挥B.统一领导C.分工D.非正式组织 4.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五项修炼,下列不属于五项修炼的内容的是() ...https://mip.ruiwen.com/shiti/1174722.html
2.2019年中级国际注册人力第一章考点:企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远远不能使分工协作达到高效,它需要组织结构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organization design)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9-6/15616220259068.html
3.2024年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十六、学习型组织 代表人物:彼得?圣吉 主要内容: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第三章 管理与环境 一、环境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根据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把环境分为动态环境和稳态环境。 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衡量:一时环境的复杂性;二是环境的多变性。 https://zhujiang.tjufe.edu.cn/zsxjgl/2023/1127/c796a24465/page.htm
4.管理层次6层次分工 7层次结构 8管理方法 1基本简介 编辑 所谓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了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https://baike.sogou.com/v7608488.htm
5.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A.指导与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 C.控制工作 D.计划工作 二、判断题 1.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 (×) 2.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 ( √ ) 3.决策最终选择的一般只是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 ( √ ) 4.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应该适当才能进行有效的...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52064.html
6.初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要点:组织职能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系统。 2.组织工作:为实现既定目标,将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有效跨度原则,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将执行和监督各类活动所必需的职责、职权赋予各层次、各部门主管人员的活动...https://www.yjbys.com/edu/chujijingjishi/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