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
2、各环节在经济活动中居何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交换是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过程,
分配是经济活动中的中间环节,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要性)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立足于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现实条件,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要集中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全称是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什么?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什么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什么是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两方面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什么是生产力?
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物的因素
劳动对象
2、什么是生产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各个社会集团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怎样?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劳动者的劳动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资本(分为货币形态、商品形态和货币形态)
经营管理——联结性要素
2、劳动者的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智力和综合素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愈显重要;3)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3、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生产关系的内容
构成社会生产
的基本
要素实体性要素
2)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都可以追溯到土地
3)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稀缺性)。
4、资本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资本是一种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3)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作用日益突出。
6、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2)节约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3)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使经济增长可持续进行。
7、经营管理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营管理是对其他要素其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是企业家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复杂老师,被称为“企业家才能”
2)经营管理要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经营管理要素还影响到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三、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2、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什么是信息化?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传统工业化道路是自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工业化进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二百年间铸造了几十个工业化国家,先后有英、法、德、美、日等强国通过工业化而崛起。是以大量人力或资本的投入为特征,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突出问题的工业化道路,被称为传统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就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现代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3、什么是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