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联三百副珍藏版201

[简注]飞云洞:在贵州黄平东坡山,又名飞云崖,似洞非洞,内部极宽。洞内石乳倒垂,形成各种天然的怪异形象。清代鄂尔泰曾称此为“黔南第一胜景”。龚学海,清湖北天门人。清代嘉庆年间曾任贵州地方官吏。抚:敲,拍。此谓轻轻敲打之意。输:输送、转运。此谓赠送的意思。联语自问自答,点明飞云洞天然胜景之美。语气输缓,韵味悠长。见《中华对联大典》

202、湖心亭陶澍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简注]湖心亭:在上海旧城东北区的豫园,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该园水石回环,轩亭四映,奇秀甲于东南。陶澍(1779-1839),字子霖,一字云汀,晚号髯翁,清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毅。有《印心石屋文集》等。陶澍小住园中,对各景点各题楹联以纪念。此联描绘豫园湖光,作者抓住“野烟”、“渔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湖心亭的景物特点。烟水渔舟,是我国诗画中的传统题材,作者这样淡写轻描,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见《中华对联大典》

203、会景楼联前人

曲槛遥通沧海月;

虚檐不隔泖峰云。

[简注]会景楼:在上海豫园。曲槛:曲折的栏杆。沧海月:从东海中升起的月亮。沧海,东海的别称。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初学记》六:“按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只称渤海,又通称之沧海。”虚檐:空檐,指楼檐雕琢的花格子,虚空透风。泖峰云:湖中映入的峰姿云影。泖,湖名。即泖湖,在上海松江县西。有上泖、中泖、下泖,称为三泖。元倪瓒《正月廿六日谩题》:“泖云汀树晚离离,饮罢人归野渡迟。”联语文字细腻,视野开阔,对仗工稳,涵盖远近,动静有趣。见《古今名人联话》

204、三穗堂联前人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简注]三穗堂:在上海豫园。“此即”二句: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上联是说:这里就是濠间了。“在山在水”句:《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有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故谓有“遗音”也。联语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富有哲理,极耐品味。

205、摩云书院前人

化雨无私,忆往昔踏雪来过,曾话春风一席;

摩云有志,愿诸生凌霄直上,毋忘灯火三更。

[简注]摩云书院:在四川彭水。化雨:教化人,像时雨沾溉田地一样。后用春风化雨比喻善教。踏雪:意即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唐孟郊《寒溪》诗:“晓饮一杯酒,踏雪过青溪。”此含往昔也曾立雪程门之意。“曾话”句:指曾沐浴春风,得到教益。春风,比喻教导温和可亲。灯火三更:指三更时分仍在灯火下学习。说明学习辛劳。上联立意在“化雨无私”,下联立意在“摩云有志”,奖掖后学,勉励读书上进,语重心长。联语现身说法,寄希望于诸生。见《古今名人联话》

206、江心寺楼李宗昉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简注]江心寺楼:在浙江温州。旧时祀唐代孟浩然和南朝宋谢灵运两位著名诗人的像。李宗昉(1779—1846),字静远,号芝龄,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黔记》等。“青山”两句:见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化用自然。孤屿: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写有《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双塔:指东塔和西塔。瓯江中有两座小屿,中贯川流,两屿上各有一塔。一曰东塔,一曰西塔。后填塞了中川,使二屿合而为一。初日:初出的太阳。南朝梁何逊《晓发》诗有“早霞丽初日”之句。晓风杨柳:见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楼”句:指谢灵运和初唐诗人孟浩然都曾题咏于此。联语化用古诗词中佳句,切景切情,自然熨贴,妙合天成。勾画了江心寺楼的自然风物,表达了对“两诗人”的敬慕之情。见《古今联语汇选》(二)

207、县署大堂张维屏

催科不免追呼,愿百姓早完国课;

省事无如忍耐,劝众人莫到公堂。

[简注]县署大堂:在湖北黄梅县城。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清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嘉庆进士。1822年任黄梅知县,后任南康知府。有《松心诗集》等。催科:按法令催缴赋税。追呼:指官吏到门号叫催租。国课:上交国家的赋税。省事:减少事务。忍耐:指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公堂:县署断案的厅事堂。此联一方面说催税免不了号叫,少一事赶不上忍耐一点,另一方面又用祈使语气,希望“早完国课”,“莫到公堂”。造语平稳,而国法人情尽体现于联语中。见《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黄梅分卷》

208、题陈园前人

闭门宛在深山,好花解笑,好鸟能歌,尽是性天活泼;

开卷如游往古,几辈英雄,几番事业,都成文字波澜。

209、听松园前人

为词客,为宰官,为老渔,卅载风尘,历几多人海波涛,才得小园成退步;

爱诗书,爱花木,爱丝竹,四围溪水,喜就近佛门烟雨,且营闲地养馀年。

[简注]听松园:在烟雨寺。南山之令嗣小蓬司马所筑。作为著书之所。风尘:风扬起的灰尘。喻指世俗的纷扰。人海波涛:喻人事的变迁。佛门烟雨:指烟雨寺。营:经营,治理。馀年:暮年,晚年。上联叙述卅年的行事生涯,年方五十,就引疾归田,表现素淡的宦情;下联叙述爱好,喜与佛门为邻,治理园林,增添晚年的乐趣。联语淡雅清高,洒脱自如,表现了作者淡泊的情操。见《楹联四话》

210、题景李堂彭邦畴

一序证前游,太白光芒神久在;

三章怀绝调,牡丹时节我刚来。

211、题露筋祠周铭恩

千古死应无此法;

斯人奇在不知名。

[简注]露筋祠:在江苏高邮县南。又称露筋庙。俗称仙女庙。宋米芾《露筋庙碑》说有女子露宿郊野,义不寄宿农夫家,为蚊所咬叮。血竭筋露而死。后人于其地立祠以祀。一说庙本祀五代时将路金。因路先有德于兹土,故为立庙。后讹为露筋。周铭恩,字克生,号素生,湖南湘潭人。官知县。这是一副流水对。上联说死有多种死法,就是没有这样的死法,谐趣之语,值得玩味;下联说死的这个人奇在不知姓名,感慨之词,蕴含惋惜。联语构思别致,造语新奇,纤巧可诵。陶澍的露筋祠联以古代两位孝女比之,联云:“谁与共三秋,有江上曹娥,溪边蒋妹;我来游此地,正湖心月白,门外清风。”见《中华对联大典》

212、格言联金谔

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

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简注]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作为准则的话。金谔(?--约1871),字一士,清江苏江阴人。官训守。有《烬馀诗稿》。天空海阔:本指天地宽阔无边。后多用来形容气象广远,没有拘束。心田:佛教语。即心。南朝梁萧纲(简文帝)《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上联意在说,对于世间纷争的事,若能忍让三分,自会心胸开朗,不受拘束,安静是福;下联用比喻手法,意谓心存美德,后嗣克昌,家兴业旺。联语平淡而深沉,蕴含深邃,启智迪人。见《中华对联大典》

213、五咏堂王惟诚

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烟云,适开胜境;

会心原不远,就此眼前山水,犹见故人。

[简注]五咏堂:见前注。王惟诚,字孚远,号太仆,清嘉庆进士。道光间任广西布政使。造物:即造物主。指天,大自然。古代迷信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天上的造物主创造的。适开胜境:独秀峰五咏堂自宋以后就荒毁了,道光十九年(1839),由当时广西巡抚梁章钜发起重建五咏堂,堂成后,许多官吏来此集会。“会心”句:化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园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意谓领悟胜景,何必求远,就在眼前。故人:指颜延之。上联“造物本无私”一句:用否定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说明造物主有意“移来”自然风物,才使这里的山水奇甲天下。下联用“会心不远”,指出欣赏眼前山水之时,不要忘记在这里读书写《五君咏》。(五君即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的颜延之。联语立意明确,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寄寓于客观的山水之中,创造了一种物我同欣的意象。给人以启迪。见《中华对联大典》

214、题义塾费丙章

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

[简注]义塾:在浙江杭州。义塾立法甚善。费丙章,字会宣,号辛桥,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孤寒:意为身世寒微。伏案:指代埋头读书或写作。功夫:此指成就的程度。上联旨在激励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下联意谓要想取得成就,就看读书是否真的勤奋下了大力气。联语平白如话,但辞意恳切。见《楹联四话》

215、三苏祠郭尚先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简注]三苏祠:在四川眉山。为三苏故居。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明洪武年间把其故居改建为三苏祠。郭尚先(1785—1833),字开元,号兰石,清福建莆田人。嘉庆进士。官至大理寺卿。有《郭大理遗稿》。墨池:指代写作用的砚池。化用晋王羲之守永嘉时临池学书,以池水为墨的故实,隐喻三苏父子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的成就。烟:雾气。露:露水。茗鼎:三足两耳形状的金属煮茶器具。指煮茶。云:指游于空的水蒸气。联语以幽静的环境,清淡的情趣,烘托三苏祠人文景观的雅致,散溢着书画的芳香。见《三苏祠联选》

216、放鹤亭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简注]放鹤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纪念林逋。林逋: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钱塘(今杭州)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其诗大都反映隐居生活。有《林和靖诗集》。林则徐:见前注。遗草:犹遗稿,即指遗留下来的著作。名花:此指梅花。此联上联切“隐”,“隐”有无奈之慨,下联切“孤”,“转不孤”意谓虽“孤”而不孤之感。尤为工巧者,上联“世”与“士”相偕。林和靖本处士,不用“士”,而用“世”,更见意味,在世真能隐者,高洁之士也。下联用“名花”而不用“梅花”,亦见蕴藉。孤山的“梅花”为和靖的专属,人人皆知,用“梅”则显呆滞,无玩味之处。用“名花”比喻德行,表现出林和靖德范为人所共仰。“孤”而不孤也。联语即景着笔,虚实结合,义深言简,表达了作者对林和靖高尚情操的仰慕之情。见《楹联四话》

217、题故居前人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简注]故居:在福建福州文藻山。容膝:立足之地。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此指故居简陋。等身书:与人身高相等的书。宋朝贾黄中幼时十分聪明领悟,才五岁时,其父贾玭(pín)每天早晨令他站正,展开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教他诵读。(《宋史·贾黄中传》)此指藏书很丰富。联语平易而深刻,对“师友肯临”感到欣慰,对儿孙的期望恳挚情真,读之给人以启迪。见《中华对联大典》

218、自题联前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简注]这副自题,是林则徐遭诬陷被朝廷流放新疆伊犁的途中所作的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的颔联。全诗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是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道光皇帝听信谗言,罢了林则徐的官,并流放新疆。在受到极大的打击下,林则徐没有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而是“自念祸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在流放途中,他没有悲观和绝望,仍与妻子戏谈、吟咏。舒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怀。苟利:如果有利。岂因:那能因为。避趋:回避和趋向。上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自不计较;下联说,那能因祸就回避,是福就趋向。联语直抒胸臆,悲壮感慨,表现林则徐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和把个人的生死、祸福都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见《中华对联大典》

219、李纲祠前人

进退一身关庙社;

英灵千古镇湖山。

[简注]李纲祠:在福建福州西湖荷亭。原在越王山麓,道光九年(1825),由林则徐发起,移建于此。并制此联。李纲(1803—1140),字伯纪,祖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他曾任南宋兵部侍郎、宰相。力阻钦宗迁都,并亲率军民击退金兵。后又主张用两河义军抗金,多次上疏攻战守备方略,均未被采纳。进退:指做官和未做官。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庙社:宗庙、社稷。此指国家朝廷。《宋史·韩世忠传》:“性戆(zhuàng)直,勇敢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联语由史生发议论,语气伟重,思深旨远,情寓理中,表达对李纲的缅怀敬慕之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220、题后乐亭联前人

宦游到处身如寄;

农事何时手自亲。

[简注]后乐亭:在江苏府署后,乃一竹亭。后乐,取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此联集苏轼诗句。宦游:外出求官;做官。此指在外做官。寄:寄居,经常调动无定居。农事:耕种的活动。亲:指亲自种稻。上联即事生发感慨;下联抒情寄怀。林则徐在署后空隙之地垦田种稻,“盖以教吴民也”。体现了作者在勤政的同时,关心农事的思想。于此,先忧后乐的精神自见。

221、福州贡院前人

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若;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摘仙才。

[简注]福州贡院:原在福州城东南,是清代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场所。设有公堂,两旁为号舍,后有明远楼。攀桂:犹言折桂。指考试高中。八百孤寒:八百,约数。孤寒,指出身寒微者。修士;修身之士。指操行品德纯洁的人。此指应试的秀才。煎茶地胜:此借喻考生应到贡院通过考试以定优劣。好比各种茶叶只有通过水煮,然后才能品出好坏。五千文字:指老子的《道德经》。谪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上联写考试,由折桂之难,衬托学子读书之苦;下联写选才,以“煎茶”作喻,期望发现更多的奇才。联语于鼓励中强调竞争意识,典切工雅。见《楹联三话》

222、挽关天培、麦廷章联前人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晚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223、白公祠贺长龄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简注]白公祠:即白居易祠。在江苏苏州虎丘山脚下。贺长龄(1785-1850),字耦耕,号西崖,耐庵,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嘉庆进士。官至云贵总督。李杜:即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新乐府:指白居易所写的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著名作品《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为世人所称道,开中唐一代新诗风。刺史:州官,即太守。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湖山之曲:白公祠原在虎丘山脚下,依山傍水,水曲山弯。点明祠的地理环境。此联从议论入手,论诗亦论人。联中指出唐代自李杜之后,有影响的诗人就算白居易了。他的《新乐府》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所以,人民怀念他,他的“三亩旧祠堂”才保存下来。联语平白朴实,议论中肯。见《历代楹联选注》

224、风洞联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简注]风洞:在广西桂林叠彩山山腰,南北贯通,一年四季岩风不断。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舲,清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小重山房初稿》等。此联从一个“感”字上着笔。洞内清爽如春,这是同洞外炎热比较之后而生出来的感觉。进入这清凉之境,便觉“如坐春风”,舒适快意,欢喜心生。联语仅八个字,却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淡雅朴实,突出了风洞的特点。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225、岳阳楼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简注]岳阳楼:见前注。陈大纲,清陕西高陵人。嘉庆进士。历知巴陵。岳阳楼主楼三层,雄踞巴陵,下瞰洞庭,景色壮观。真个是“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胜状。“四面湖山归眼底”,这正是登临送目的真实感怀。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岳阳楼因此凭添声誉。《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凡咏岳阳楼之联,几乎无不化用这两句而生发感慨。“万家忧乐到心头”,化用自然。联语清雅风致,景中有情,言简而意深。见《中华对联大典》

226、题荡喧楼联萨迎阿

外域全归,坐揽关山皆胜境;

上游得据,笑谈西北有高楼。

[简注]荡喧楼:在甘肃兰州。道光乙酉(道光三年,1825),长懋亭将军、杨时斋督部,克复西域四城。兰州同官,于黄河南岸,对金城关石金山下建楼三楹,题额曰“荡喧”。萨迎阿(?--1857),钮祜禄氏,字湘林,清满洲镶黄旗人。嘉庆举人。历官伊犁将军,陕甘总督。卒谥恪僖。有《小太平室诗钞》。外域:此指西域,即新疆一带。全归:指收复四城,平服了新疆。坐揽:闲坐挹取。上游:指甘肃兰州居黄河的上游,喻指克复西域四城的战功居上。据:占据高处。高楼:指荡喧楼。联语即事写景抒情,于功成志得之喜悦中,寓坐对关山之胜慨;故着笔很有气势。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27、黄鹤楼前人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简注]黄鹤楼:见前注。萃:汇聚的意思。三楚:这里指长江流域的湘、鄂一带。“云鹤”句:化自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诗句。二水:长江、汉水。百川支流:指各个小河流都入长江和汉水。联语即景抒情,大处着笔。作者抓住黄鹤楼雄峙江边蛇山的特点,极力渲染三楚之精神,更衬“一楼”之宏伟的气势。“云鹤俱空横笛在”切黄鹤楼的特色,“古今无尽大江流”切二水之壮阔。给人以奋发向上之感。语言清新,用典自然,是写胜迹之佳构。见《古今名联谈趣》

228、题河楼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简注]河楼:在北京通县,为北运河的倚岸楼。俯视运河,景极雄旷。极目风物,别有一番山水画的景观。程德润,清湖北天门人。嘉庆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高处”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溯:逆流而上。沙鸟:岸边的水鸟。七十二沽:沽为古河名,分东西二沽:东沽即潮河、蓟运河;西沽即北运河、海河。天津一带以沽命名的村镇很多,相传共七十二沽。丁字水:在天津市内,东沽、西沽、大直沽、唐沽、草头沽等因沽水纵横成“丁”字形,故合称“丁字沽”,又称“丁字水”。“夕阳”句:语见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燕云:指燕山升起的云雾。蓟(jì)树:即蓟门烟树,为古代燕京八大景之一。米家山:宋代著名画家米芾(fú),字元章,又称米南宫。善画山水。其子米友仁,得其传授,亦善画山水,自成一派,被称为米家山。联语泼墨写意,形象地反映登楼胜览的感受。上联写河楼之高,登临可眺,七十二沽沙欧翔集,风帆竞发之景观;下联写晚景,燕蓟的云山烟树,宛如米氏的山水画卷。摘用古诗,工巧自然;绘景状物,画中有诗,别有一种美感。见《北京名胜楹联》

229、东城门楼联陈桂生

地轴转洪涛,月涌星垂,三楚江声分浦溆;

天关开重镇,烟霏雾敛,六朝山色拥台隍。

[简注]东城门楼:在江苏浦口,原为浦口镇城东门的堞楼。楼分三间,成“品”字形,背山面江,登楼可俯瞰大江东流。陈桂生(?--1840),字坚木,号云柯,又号芗谷,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优贡生。官至江苏巡抚。地轴:指大地。古人认为“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张华《博物志》)。古诗文中常称大地为“地轴”。三楚:古代楚国地域有东楚、西楚和南楚之称。浦溆:溆水是湖南沅江支流,有溆浦。此指水边。唐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天关:星名,属毕宿。此有天险意。庾信《哀江南赋》:“竞动天关,争回地轴。”烟霏:烟雨飞散。雾敛:云雾收聚。六朝:见前注。台隍:六朝时的台城,故址在南京鸡鸣山南。隍,即城池,城镇,此指建于高处的城池。联语生动地描绘浦口城的地位和风物特征,突现长江景色的壮丽。“地轴转洪涛”、“江声分浦溆”形象比喻大江东去的气势;“天关开重镇”、“山色拥台隍”抒写浦口城的重要地位。全联起句突兀,结句有力,气势宏大,值得一读。

230、海棠吟社麟庆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简注]海棠吟社:在北京东城区半亩园。半亩园在紫禁城东北角,今黄米胡同十号。为清代李渔所设计的著名私家园林之一。后归麟庆。吟社,诗社。麟庆(1791—1846),完颜氏,字见亭,号伯馀,清满洲镶黄旗人。嘉庆进士。官至南河河道总督。有《鸿雪因缘图记》等。逸兴遄飞:谓超逸的意兴勃发飞扬。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风风雨雨:刮风下雨。春光如许:春天风光这样美好。如许,如此,这样。燕燕莺莺:燕子黄莺。此联为诗社所题,上联写任他风雨相侵,也难抑诗人勃发的超逸的意兴;下联写如此美丽风光,招来燕舞莺歌,呈现一派生机活泼的春日景象。联语诗意淡荡,吟韵清扬。情在联中,而味在联外。见《北京名胜楹联》

231、三贤祠前人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简注]三贤祠:在河南开封东南郊古吹台。祀高适、李白、杜甫。苍茫:旷远无边。旧苑高台:指梁苑和禹王台。梁苑又名“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禹王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曾住于台上,故名。又据说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师旷在此奏乐,后来梁孝王筑吹台,被称为古吹台。两间:天地之间。《宋史·胡安传》:“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啸傲:一般指诗人的豪放的性格。此谓无拘无束吟咏歌唱。陶渊明诗有“啸傲东轩下”句。三人:指李白、杜甫和高适。联语凭吊古迹,咏景抒怀,表达赞美三位诗人的感情,用语贴切而风雅。见《中华对联大典》

232、退思斋前人

随遇而安,好领略半盏新茶,一炉宿火;

会心不远,最难忘别来旧雨,经过名山。

[简注]退思斋:在北京半亩园。退思,退而自思。随遇而安:指处于各种环境都能自安。领略:欣赏。宿火:隔夜未熄的火,埋于炉中的火种。《歧路灯》第五二回:“(谭绍闻)一直起来,剔了灯内灯草,拨开炉中宿火,坐在一条凳上,寻思梦中情景。”会心不远:见前注。“最难忘”两句引用“秦大士联”句。见前注。联语意蕴深沉,超然洒脱的情态跃然纸上,表现出作者襟怀淡泊,宁静生活的旨趣。见《北京名胜楹联》

233、晴川阁宋鐄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日月过江来。

[简注]晴川阁:在湖北汉阳。阁为明代范之箴所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此联撰于道光年间。宋鐄,清江苏溧阳人。嘉庆道光年间在湖北任地方官。栋宇:此指晴川阁。逼:逼近。层霄:即九霄。此谓高空。仙人解佩:传说郑交甫在汉水岸边见二女,着丽服,佩珠,大盈寸。交甫上前索取,二女遂解佩赠交甫。这二位女子,即江妃。(见《列女传》)借用神话,说明晴川阁之美能使仙女下凡。佩,佩珠。装饰品。词客题襟:指文人墨客抒写襟怀。唐诗人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等,在汉水旁以诗相唱酬,诗集名《汉上题襟集》。坐倒金樽:形容久坐不愿离去,痛快畅饮。樽,酒杯。青山排闼至:化自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闼,门。指青山如同推门而至。川源:指汉水和长江。鄂渚:地名。在原武昌城外西江中。渚,江中小洲。汉阳树色:化自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句。卧吹玉笛:借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句,指黄鹤楼。“还随”句:意谓黄鹤楼的笛声伴随月光飞过长江而来,在晴川阁中亦清晰可闻。联语融神话、史实和自然环境于一体,思接往昔,心驰三楚,开合有致,虚实相衬,细致地描绘了晴川阁引人入胜的壮丽景色。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234、盟鸥馆龚自珍

别馆署盟鸥,列两行玉佩珠帘,幻出空中楼阁;

新巢容社燕,约几个星晨旧雨,来寻梦里家山。

[简注]盟鸥馆:在江苏武进。自珍来游,留题此联。龚自珍,见“赠龚自珍联”注。“别馆”句:指盟鸥馆,为毗陵(江苏武进)周仪伟先世所辟,结客极盛。后家道衰,买与别人。别馆,即别墅。盟鸥,与鸥鸟为盟友。玉佩:玉制佩挂的饰品。珠帘:以珍珠缀饰的帘。指馆内装饰华美。空中楼阁:空中幻现的楼台观阁,即海市蜃楼。此喻高明通达,玲珑奇巧。社燕: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称社燕。社,土地神。春社、秋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即春分和秋分前后。晨星:星至晨而渐没,后常用以比喻稀少。旧雨:见前注。“来寻”句:自珍《己亥杂诗》:“踏遍中华归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家山,家乡。联语立意婉曲,别有寄寓。作者游踪及此,感于馆堂易主,感慨良多,隐退情思涵蕴在“盟鸥”两字之中。正如周密《乳燕飞》词云:“知我者,燕朋鸥友”也。见《古今作家名联选》

235、多景楼李彦章

天与雄区,欲游目骋怀,一层更上;

地因多景,喜山光水色,四望皆通。

[简注]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的左边,是李彦章捐款重建的。李彦章(1794—1836),字兰卿,号榕园居士,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官至山东盐运使。有《榕园文钞》、《榕园楹帖》。雄区:指地势险要的北固山。游目骋怀:眺望四境,放怀抒意。一层更上:化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地因多景:多景楼居北固山高处,可俯瞰全江及附近诸山诸景致。联语构思缜密,抓住“雄区”与“多景”的特点,点出该楼的地理优势。再从“高”和“空”扩展开去,表现更上一层方能极目千里,“四望皆通”的壮阔心怀。写景抒情,层次分明。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236、山谷祠前人

直道莫能容,却听雨登楼,薄醉平生无此快;

大名长不死,慕落星结屋,论诗异代久相师。

237、于谦祠魏源

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

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简注]于谦祠:在北京西裱背胡同。原为于谦故宅。于谦(1398—1457),字延益,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兵部尚书。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也先入侵,英宗亲征被俘。于谦拥立代宗,率军民奋战保卫京城。英宗复辟后,于谦以“谋逆罪”被害。宪宗成化二年(1466)复官赐祭。并将其故宅改为忠肃公祠。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清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有《魏源集》。砥柱中流:比喻能顶住危局的坚强力量。砥柱,山名。亦名三门山。原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流。因山见水中若柱,故名砥柱。朱明:即明朝。明朝为朱氏所创,故称朱明。残祚:残缺的国家。庙容;即庙貌。祠中所祀的于谦像。此指祠堂。奂:鲜明、旺盛。史笔:历史记载。联语以史论之笔,评价历史,缅怀贤臣,于肃穆庄重中表达仰慕之忱。见《北京名胜楹联》

238、文游台前人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简注]文游台:在江苏高邮城东北。相传苏轼、孙党和秦观在此载酒论文。故名。“先天下”三句: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江淮:指高邮。堂庙:堂,殿堂。庙,宗庙。堂庙指代朝廷。“与古人”二句:语见《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稽,相合,一致。《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居:相处,止息。丘垤:小山丘。联语化典故而立论,抒写仰慕前贤之情怀,寄寓先忧后乐之志向,恰是作者爱国思想的写照。见《中华对联大典》

239、抱绿渔庄韦光黻

如此烟波,只应名士美人,消受溪山清福;

无边风月,好借琼楼玉宇,勾留诗画因缘。

[简注]抱绿渔庄:在江苏苏州虎丘山东山浜。渔庄两面临水,别墅内有假山、亭阁楼台,往来游船画舫不断,风景独具一格。明清时期,这里经常有文人墨客集会,挥毫泼墨,作画吟诗。渔庄今已不存。韦光黻,字连怀,号君绣,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有《在山草堂吟稿》。消受:享受,受用。清福:清闲之福。琼楼玉宇:传说中仙人的住所。此指华美的楼阁。勾留:逗留,停留。联语转承得当,浓淡有致。突出抱绿渔庄美丽风景,让人留连忘返,清雅可诵。见《中华对联大典》

240、咏炭徐宗幹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简注]徐宗幹(1796—1866),一字伯桢,清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嘉庆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卒谥清惠。有《斯未信斋集》。联语咏平凡物,兴非常慨,颇含哲理。铭诸座右,自警亦可警人。见《楹联四话》

241、芋园联李星沅

阅世倏中年,辛苦功名都历尽;

娱亲偕小隐,读书耕种总陶然。

[简注]芋园:在湖南长沙。为星沅自筑。芋园谐愚园意。李星沅(1797—1851),字子湘,号石梧,清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恭。有《芋香山馆集》。阅世:经历时世。倏:忽然。娱亲:使父母欢悦。偕:同。小隐:隐居于山林。陶然:见前注。联语清雅有谐趣,感慨之中有自得之乐,体现作者超脱之情怀。见《中华对联大典》

242、题菜圃小亭郭雄飞

笋瘦菱肥,无限天机凭管领;

蓼辛荼苦,者番风味耐平章。

[简注]菜圃小亭:在陕西榆林。其时郭备兵于此。郭雄飞,字次虎,清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进士。官直隶布政使。天机:此指造化的秘密。管领:领受。蓼:草本植物名。叶味辛香,古人用为调味品。风味:美味。平章:品评。陆游《自笑》诗:“平章春韭秋菘味,拆补天吴紫凤图。”联语造句妥贴自然。切“菜圃”二字,有自然之风味,表旷达之情韵,耐人品读,耳目为之一新。见《中华对联大典》

243、鸿雪轩曹汲珊

客已倦游,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风归去;

人生如寄,留得现前指爪,不妨踏雪寻来。

[简注]鸿雪轩:在江西永修吴城望湖亭旁。曹汲珊,清末文人。官知府。倦游:指游览已倦。小住:暂时停留。“便欲”句:见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形容急欲回乡的思想。人生如寄:指到处奔波流浪意。寄,托付。现前:眼前。指爪:化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如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指爪,指痕迹。上联说湖光山色虽美好,倦游而后便思归;下联意谓,纵是如寄的人生,亦不妨踏雪追寻往日留下的形迹。联语抒怀寄慨,别有寓意,其矛盾心境隐约可见。见《中华对联大典》

244、华亭寺李棠阶

南浦绿波,西山爽气;

春风落日,秋水长天。

[简注]华亭寺:在云南昆明西山太华寺大雄宝殿前。李棠阶(1798—1865),字树南,号文园,清河南河内(今沁阳)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清。南浦:指滇池,从西山的方向看,滇池在昆明之南。浦,水边。西山:本名碧鸡山,在昆明滇池之西,故又名西山。秋水长天: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联语寄情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见《历代楹联选注》

245、太白楼何绍基

诗犹称弟子;

酒不让先生。

[简注]太白楼:在四川江油太平镇。太白,即李白。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清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国史馆总纂。有《惜道味斋经说》、《楹联集贴》。此联宛如同太白在促膝谈心。联语雅俗相谐,妙趣横生。切人切楼切情,不能移易。见《中华对联大典》

246、吟诗楼前人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简注]吟诗楼:在四川成都碧鸡坊,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所建。花笺:相传女校书薛涛吸井水制作诗笺,别具一格,世称“薛涛笺”。茗椀:茗,茶。椀,同“碗”。吟诗楼附近有“薛涛井”,水极清洌,人们喜欢汲此井水煮沸泡茶。联语切景着笔,上联扣一“香”字,隐含女诗人的轶事趣谈,生发怀念之情;下联着一“活”字,变静态为动态,描绘了吟诗楼生动的景象。意境清新,耐人寻味。见《历代楹联选注》

247、厅堂联前人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

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简注]厅堂:在安徽桐城徐勇烈故居。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有“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尝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孤鹤:苏轼《后赤壁赋》中有“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句。见前注。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造语极有气势,堪可壮厅堂之气象。对仗工整,意境高远。见《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

248、东坡读书楼前人

江上此高台,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简注]东坡读书楼:在四川乐山凌云寺。江上此高台:江,这里指流经凌云山的三江。岷江由此向南流经凌云山,大渡河与青衣江由西向东流经凌云山。三江合为一流,浩荡东下。读书楼建于凌云山顶,故有“江上此高台”一句。坡颖:指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苏辙自号“颖滨老人”。他二人都曾在此读书。而还:以来。嘉峨:嘉,指嘉陵江,峨,指峨眉山。此泛指蜀中山水。亦含有他在四川学政任上对学子激励而有成之意。《清史稿·何绍基传》载:四川“士心翕感,文教蔚兴。”“扁舟”句:现在凌云寺的岩壁上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的题字。东坡诗亦有“载酒时作凌云游”句。此句中的“我”指作者自己,何于咸丰五年(1855)到凌云山游历,后离嘉州去峨眉山,同年秋何氏又重返凌云山,并作了这副对联。联语发怀古之幽思,抒纪游之慨叹,自然地生发出自苏氏兄弟以来“读书人几个”的疑问,转而暗示从自己掌四川学政后,蔚兴文教,奖掖各州县后进,取得“嘉峨并秀”的业绩。婉曲有致,于仰慕苏氏兄弟苦读成才之中,亦见自负之意。见《古今名人联话》

249、柳侯祠杨季鸾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250、榕阴山馆白让卿

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简注]榕阴山馆:在福建福州南台山。白让卿,字季生,清顺天(今北京通县)人。官道员。榕:常绿树。产于热带地方,树形高大,其阴极广。山馆:即山中别墅。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前两句见范仲淹《岳阳楼记》,后两句见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前两句见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后两句见苏轼的《放鹤亭记》。此集名家句进行再创作,尤见遣句的工巧,是对联创作的一种方式。联语清新自然,淡雅风致,好似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画中山水秀美,人物风致,诗情亦很浓郁。见《中华对联大典》

THE END
1.樊榭山房集:七:文集v7~集外詩《汪君啸园传》 1 君讳士嘉字国英啸园其自号也世为歙人居芦溪祖良璧越国公七十四世孙父凤冠俱有隐德君生而颖悟读书能通大义期以科目自奋稍长食指日繁虑不足营养遂从事废著出游楚闲岁归必具兼珍承色笑以为常中年父母殁兴生日益饶每思亲不及见夜辄泪浃枕席君自奉者甚俭其然诺不茍抱义好施出自天性秦人有某...http://chinese.dsturgeon.net/wiki.pl?chapter=228387&if=en&remap=gb
2.词林正韵一东风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元末明初·刘基 在永嘉作 书声振悲风,莫次甑中尘。明·沈周 观补官 林杪下悲风,偃草栖寒霜。明·田登 古怨行 其五 金陀坊冷溯悲风,旧物流传纪倦翁。清·李富孙 岳倦翁家祭铜爵 游子感悲风,为君双袖湿。明末清初·施闰章 杨商贤力疾送别至流涕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盛唐·...https://sou-yun.cn/qr.aspx?ci=0&ct=%E6%9D%B1&c=%E9%A3%8E&qtype=4&page=1
3.耄年錄:八《寄传养心锦衣》 1 开说钱塘传锦衣尊贤敬老世间稀园开金谷石崇苑林构香山白俾扉海外仙入鸠杖过络南羽士鹤冠归蹄翁愿结西龟仰虺二杜十丑尽酉访翠狮沐似 《过法相寺》 1 连日西湖监歌舞忽投曲隙韩山林不将世幻风尘染惟听信钟焚明音身外流采典空谷耳闻啸膳与鸣禽到来法相己逃寂二读己了心 2 寸斟...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2697711&remap=gb
4.剧说欧阳永叔云:‘人间有《瀛府》、《献仙音》二曲。《瀛府》属黄锺宫。’《铁围山丛谈》云:‘唐开元时有若《望瀛法曲》者传于今,实黄锺之宫。’《嘉佑杂志》云:‘同州乐工翻河 中黄幡绰〈霓裳谱〉,钧容乐工程士守别依法曲造成。教坊伶人花日新见之,题其后云:“法曲虽精,莫近《望瀛》。”’”观此,则...https://www.guoxuemi.com/a/7353g/54695x.html
5.历代袁氏诗文集园蔬六首 良朋过我食无鱼,茅屋相寻只茹蔬。 莫道藜羹滋味薄,要知瓜祭必齐如。 园蔬六首 朱门终日饫甘肥,绮绣盘筵鱠缕飞。 宁识山林枯槁士,清风...传语白衣人记取,何须秋帽始关情。 潜圣汪君辱借诗编作小诗归之 是客胸中春百顷,日夜葩花落毛颍。 奇方珍艳亦不管,绿剩红余尽桃否。 定收三冬充...http://www.yuanscn.com/bbs/thread-8916-1-1.html
6.2022年新高考上海市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含详解...夫龟山没,使有若先生者相继讲明其间,龟山之学,邑之人将必有传,(1) !求当时从龟山游不无人矣,...日与钝翁扫叶烹茗,啸歌晏息,钝翁亦乐其恬旷,数赋诗以赠之,称相得也。钝翁应召入都,咸中复从...④余友汪君器之,天分甚高,求道尤敏,方日思所以守之。乃以闲名其读书之斋,属余为记之。惟君学识...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519/5320020123004231.shtm
7.镇海区教育局关于2022年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红烛奖...经学校推荐,镇海区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将镇海区教育系统2022年区级各类先进拟获评人员相关情况予以公示,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 1.在公示期限内,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可来人、来信、来电向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反映情况。 http://zh.nbsedu.com/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sid=330211&id=417291
8.精华区文章阅读以及山川之胜,风物之美,一纪之以诗”,少作“多英悍之气”,老年之作则“一归平淡”(《顾园诗话...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戴望《孝廉方正陈先生行状》、张星鉴《陈硕甫先生传》、管庆棋《征君https://www.newsmth.net/bbsanc.php?path=%2Fgroups%2Fliteral.faq%2FGuoXue%2Fctwh%2Fwenxue%2Fzhoguolidia%2FM.1155712800.50
9.以“静”字开头的诗句想不到诗人如此喜爱化用《绛州园池》 宋· 范仲淹 静坐一川微雨 《颂》 宋· 陈瓘 静若在岩谷 《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静传钟鼓建章闲 《入馆》 宋· 苏轼 静看机事枭群奕 《和敖教谕》 宋· 陈杰 ...《寄题汪君秀山高处》 宋· 方回 静看唐人刻 《下竺寺》 宋· 周野斋 静拂小屏图女几 ...https://www.meipian.cn/1wp3hnu3
1.《金山》原文及意思全解王洋作品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归坐沧浪亭,临流濯我足。绮语出金仙,冰衔换玉局。 自题画梅 : 拼繁原 野梅如雪缀寒条,梦断孤山月已凋。锦色千重应物累,春愁一点许君消。 贪泉穿石真迷眼,细柳经风竟折腰。不觉只今林下客,青毡自拥话前朝。 http://www.qxssspa.cn/shiwen/1972.html
2.悲歌慷慨算成语吗没有“悲壮慷慨”这个词语,正确为:悲歌慷慨。沉郁顿挫和悲歌慷慨的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成语出处不同、成语用法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沉郁顿挫 意思是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悲歌慷慨 意思是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二、成语出处不同 ...https://www.pajkzuj.com/cyyy/16867.html
3.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将军魁林,提兵塞外,别其兄传公云:“君去松林莫回首,夕阳天外有孤鸿。”同年成城谪戍塞外,寄诗家人...园中竹上或题诗云:“孤忠愿逐水波清,闻说降幡竖石城。龙种已潜宁惜死,豸冠端坐俨如生。一拳石耸https://m.jy135.com/guwen/192799/21.html
4.2022年上海一模(文言文阅读)采苓子传 (明)宋濂 采苓子者,名濂,字仲德,姓郑氏。浦阳白麟溪人。颇潜心于《易》,人不能知,谓...园有堂,启北牖,□马鞍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④余友汪君器之,天分甚高,求道尤敏,方日思所以守之。乃以闲名其读书之斋,属余为记之。惟君学识才...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2567ct8135n210270.html
5.宋代胡氏名人诗词集一一胡志盛整理文化资料6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敢说麕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7辞朝不踏金堤新筑沙,却寻寂寞紫云家。一春弦管花间鸟,半夜笙歌水底蛙。荣悴安时犹竹柏,行藏有待岂匏瓜。独醒正渴杯中物,薄薄茅柴亦胜茶。8次...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062%20www.hszqw.com.cn
6.张潮《虞初新志》髯参军传 无锡徐瑶天璧 蒋翁性好酒,家贫无所得酒,辄过余索饮。闻说少时所见闻事,多新奇可喜,而...啸虹笔记 寄园寄所寄 篆学图书,多出于新安,为他郡所不及。如汪梦龙,休宁西门人,名涛,字山来,多...[张山来曰:仆与汪君同字山来,彼于书法精妙乃尔,仆则十指如悬锤,深以为憾。岂灵秀之气,为彼所独...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8883433.html
7.准予一级建造师注册人员名单(2024年第五批)李园超 孟文博 徐向华 何敏 王冠男 朱知言 武晴晴 田发龙 张小红 高全汉 孙磊 年海龙 李友玉 曹宣广 陈华根 徐盛琴 花倪飞 赵平平 孙壮 李刚强 曹腾 焦国庆 梁群 潘育生 靳卫刚 谭波 王海琨 卢宏强 王娟 周利玉 常传兵 葛翔 罗晟 连有铮 杨强强 宋鹏飞 王晓雪 章羽中 万成杰 阮传...https://www.mohurd.gov.cn/file/2024/20240207/2f57cc6a-fdaa-4619-8283-b63fb19caac7.pdf?n=%E5%87%86%E4%BA%88%E4%B8%80%E7%BA%A7%E5%BB%BA%E9%80%A0%E5%B8%88%E6%B3%A8%E5%86%8C%E4%BA%BA%E5%91%98%E5%90%8D%E5%8D%95%EF%BC%882024%E5%B9%B4%E7%AC%AC%E4%BA%94%E6%89%B9%EF%BC%89
8.印光法师戒杀吃素放生文选谓适有苏人沈君.以地一方.约六亩许.捐上海济生会.今可移捐分会.以为放生池园地址。中有一塘.掘池尤为省力。嗣将地契寄来.至十四年九月.分会会员杨君达全.介绍汪君吉庭.加入分会.首愿捐资建筑。复经同人等集资一万余圆.继续经营.掘池盖亭.布置一切。虽不华美.而雅致不俗.可称世外桃源。至十五年十二月...https://www.hrxfw.com/jtz/jtsxl/167215.html
9.戒庵老人漫笔戒庵老人漫笔(明)李诩撰下在线免费阅读太仓王氏园成,有题诗于壁以讽者,其诗曰:「丈夫垒石易,父祖积金难。未雪终天恨,翻成动地欢。峻岭...白猿传事相同 【「白猿传事相同」,明藏说小萃本作「辨依仿白猿传事」。细绎正文,明本标题较妥。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98970259795479578
10.严复:与熊纯如书一○九封清华园,周子 为之监督,以周管理财政。遂成近水楼台。闻已登告四月杪开学,但该堂从开办以来,殊少...教育部长汪君,亦自可人,静 听所为,或有以厌国人之意。而惠书以私我之故,遽谓非仆不可,亦系过...报馆传为新事,甚可哂也。国体之议初起,时谓当 弃共和而取君宪,虽步伐过骤,尚未大差。不幸有...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6214060/
11.曾文正公文集卷四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在线阅读道光之末,闻嘉兴钱衎石给事仪吉,仿明焦兹《献征录》,为国朝《征献录》,因属给事从子应溥写其目录,得将相、大臣、循良、忠节、儒林,文苑等凡八百余人,积二三百卷,借名人之碑传,存名人之事迹。自别京师,久从征役,而此目录册者不可复睹。同治初又得鄢陵苏源生文集,具述其师钱给事于《征献录》之外,...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leishuwenji/12760/252973.html
12.德育古鉴崧窃喜大父乐善之志,久而益著;而王君、汪君暨诸相好之同善集庆,尤为无量也。爰略书颠末。至大父与先子昆弟,两世之文学行谊,则已见吾师储画山太史所著之息庵道人传。又瞿君时夏尝并撰澹园、礼存两先生家传,兹弗复赘云。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十一月朔旦 孙男 崧峻升 字昭 百拜谨识旧序...https://www.fzzjgs.cn/boruo/books2/1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