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业绩增长的背后,开店速度也在放缓丨数读100个品牌

每一个品牌的诞生、崛起、辉煌或衰败,皆有迹可循。数据,作为最客观的“见证者”,记录着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真实表现和发展轨迹。

2024,品牌数读推出年度系列专题《数读100个品牌》,我们将通过数据去探寻和发现品牌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与行动,了解品牌的过去、现在,或许还有未来。

作者|王梓旭

编辑|童洁

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海底捞公布了2023全年业绩情况。

作为热搜的常客去年海底捞可谓动态不断,除了颇有话题性的“科目三”外,海底捞还开了露营、牛肉等各种主题店;同时海底捞还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开放加盟,作为行业的头部品牌海底捞的变化与调整通常更能说明问题。

那么财报透露出了海底捞的哪些情况?随着市场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未来海底捞准备如何应对?

1

翻台率上升,客单价下降

2023年海底捞的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

据财报显示,2023年海底捞营收达到了41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年内溢利更是达到了4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174.6%。值得注意的是,营收与净利润均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

海底捞表示,业绩提振主要得益于针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取消以及整体消费环境的复苏。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

这也使得消费者外出就餐次数相对增加,海底捞翻台率显著提升。2023年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比增长26.7%。950家同店翻台率为3.9次/天,增长约30%。

不过翻台率提升的同时,海底捞的客单价也在下调。可以看到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中国内地的海底捞无论高低线城市客单价均有所下降,总体来看如今海底捞的客单价已经进入百元以内。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止海底捞,如今九毛九、呷哺等餐饮企业都在降低客单价,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显然是受整体环境影响所致。

产品创新方面,海底捞2023年推出全国性新品共29款,升级了13款全国性菜品。新开发或更新优化本地菜品超过300款,其中包括30多款特色锅底,例如四川清油麻辣锅、七彩土豆、一次吃全牛肉拼盘等点单率较高的本地菜品。

在财报中海底捞总结称,2023年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在营门店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在过去一年中,紧扣“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管理理念,餐厅服务品质和经营效果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大幅度提升。

从数据上来看,海底捞是成功的,去年海底捞共接待顾客近4亿人次,较去年增加43.7%。同时,海底捞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0亿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4.8亿元。此外,海底捞还持有28.5亿元的定期存款。

对此,连锁品牌运营管理专家林雁告诉品牌数读,海底捞的业绩增长和亮眼的利润数据,说明其过往一年多的策略是正确的,包括谨慎开店、探索新的门店业态、增加揽客的渠道等等,翻台率也是很重要的支撑和基础,所以尽管客单价下降,也没有影响整个大盘的运作。

2

海底捞的谨慎

亮眼业绩的另一面是海底捞对拓店的审慎。

截至2023年末,海底捞共有1374家门店,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经营1351家,港澳台地区经营23家;全年仅新增9家门店,同时海底捞表示,期内重启了26家前期关停的门店,关闭了32家门店。

上一次大规模扩张让海底捞交了超过40亿元的学费,代价高昂,于是海底捞发起“啄木鸟计划”,永久关闭了260家海底捞餐厅,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从2023年的开店数量来看,海底捞不打算重蹈覆辙。

根据第三方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海底捞共开了12家门店,可以看到其中既有一线城市,也有二三线城市,虽然与财报中的数据有一定误差,不过大概可以归结为海底捞在开店的同时也在关店调整。

再结合海底捞线级门店数量对比海底捞的营收占比。可以看到对比2022年,海底捞一线城市的门店有所减少,二线城市门店数量没变,新增门店主要来自于下沉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海底捞宣布开放加盟。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便是一二线城市,虽然有不少海底捞了,但还可能有一些点位可以继续开店。不过,话说回来,即便不是以下沉市场为目标,但有可能会在加盟过程中自然实现,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市场潜力,以及机构投资或者企业的发展意愿和积极性,我想来自低线城市的申请数量会比较多。但我们不会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设定,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筛选结果,是真正体现了各方面潜力的一个更具市场参考价值的结果。”[1]

可见海底捞在下沉市场应该还有更多的扩张潜力。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同线级城市对海底捞的营收占比情况,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有限,因此营收贡献占比并不是大头,相较而言门店数量更多的二线、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才构成了海底捞的基本盘。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品牌数读也统计了目前海底捞的门店分布情况,广东、江苏和浙江是海底捞门店排名前三的省份,其次是北京、山东和上海,这些省市的门店数量加起来就要接近门店总数的一半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底捞覆盖了32个省份256个城市。

对于2024年海底捞没有提及开店规划,仅表示会持续提升海底捞就餐体验,继续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以及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

3

不断“整活”的背后

去年海底捞做了更多的尝试。

不仅如此,还有海底捞夜市摆摊、“科目三”、包车接演唱会散场歌迷吃火锅,推出洗头服务等动作,海底捞可能是火锅界里最常上热搜的品牌。

而从外部视角来看,海底捞这些创新动作都是主动在拥抱变化,通过各种方式迎合消费需求同时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持续地营造新鲜感。换句话说,如今的竞争环境下,三十岁的海底捞同样也会焦虑。

图说:上述几家品牌中海底捞是开店数最少的一个,除了湊湊开店数量较多外,多数品牌的开店数量也不算高。此外,海底捞的体量仍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在新消费资深观察者夏芸阳看来,海底捞放缓开店一方面是因为谨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能达到要求的好店长难寻;在她看来人才储备及建设也是海底捞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此外,财报中也披露了海底捞的副牌情况。2023年海底捞在总部层面成立了创新创业办公室,调整创业品牌的策略规划。除主品牌外,还孵化了嗨捞火锅、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焰请烤肉铺子、汉舍等品牌,但未有更多介绍。

不过从财报数据可以窥见,其他餐厅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0.5%增长至2023年的0.9%,显然海底捞还未有明确的第二曲线。

今年是海底捞的30岁生日,走过“不惑之年”海底捞似乎还有很多可能性。

THE END
1.海底捞收购汉舍中国菜和HanNoodles...来自开店邦官方微博【海底捞收购“汉舍中国菜”和“HanNoodles”】 海底捞称,收购将加速其在中高端餐饮业的布局,对后者的收购,也有利于其吸取面馆和海外餐厅的运营经验。(界面) https://weibo.com/2989441253/JjEqOC66w
2.又亏3亿!“网红海底捞”彻底死了!为了开辟新的营收渠道,海底捞还在积极探索多品牌经营。截至2021年底,除海底捞餐厅外,还拥有若干自营餐厅如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 △图片来源:网友@宁静致远微博 但是,想要靠这些子品牌出圈,似乎很难。 时间来到2022年,海底捞自救步伐明显加快。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67362-1.html
3.暴跌2000亿!股价腰斩!海底捞到底怎么了?近年来,海底捞热衷跨界。在扩张、提价之后,海底捞还想出了其他“招”——开拓新的品牌,打造第N个品牌。 目前而言,海底捞通过内生外延等策略打造出不少新的品牌:外部方面,2019年先后并购“优鼎优”进入冒菜领域、并购“HaoNoodle” 和“汉舍中国菜”分别进入面食、各类中式餐饮领域;内部方面, 2019年通过孙公司陆续推...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97091?recid=2&ivk_sa
1.海底捞出海转型,从“移民餐饮”到“品牌餐饮”以“捞派十佳”系列招牌菜为例,海底捞根据各地消 费者的口味和文化特点,增加了适应当地市场的菜品选择, 从而提供更加多元的用餐体验。 进一步来看,在产品方面,包括食物配料、汤底和蘸 酱等,海底捞也进行了适度创新。例如,在美国市场,海 许铭 海底捞出海转型,从“移民餐饮”到“品牌餐饮” 海底捞出海的下一步,加码品...https://www.qingbaoyuan.vip/doc/70892/
2.海底捞:全资附属公司拟1.2亿元收购“汉舍中国菜”界面新闻·快讯9月4日晚,海底捞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欣然公布,于2020年9月4日,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四川新派与姚先生及朱先生订立汉舍协议。据此,四川新派已有条件同意由其本身或其指定的另一实体收购上海澍海(为将于汉舍重组后承接「汉舍中国菜」品牌旗下的所有餐饮业务及经营性资产的新控股公司)80%的股权。代价为人民...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937251.html
3.海底捞(06862.HK)落实收购汉舍品牌业务涉资1.2亿人民币原标题:海底捞(06862.HK)落实收购汉舍品牌业务 涉资1.2亿人民币 来源:阿思达克财经新闻 海底捞(06862.HK)公布,落实收购「汉舍中国菜」及「Hao...https://finance.sina.cn/stock/relnews/hk/2020-09-06/detail-iivhvpwy5205485.d.html
4.海底捞港股公司研究报告见龙在田!海底捞?1)逆势出击的)逆势出击的 2020 年年:疫情爆发首年公司选择果断出击,扩张持续超预期,伴随2020H2 防控形势向好,我们预计翻台率回升至 3.7 次/天,约 2019 年 80%水平。同时,公司并购汉舍中国菜及 Hao noodle 等品牌有望开启外延增长。公司基本面向好叠加市场情绪催化下股价持续演绎。2)续势承...https://www.sgpjbg.com/bgdown/116269.html
5.动静早报丨人民币汇率升值了,重返6时代;《少年的你》票房破12亿@新浪港股【海底捞业务多元化,拟收购汉舍及Hao Noodle】海底捞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与“汉舍中国菜”、“Hao Noodle”品牌的持有者就可能收购事项订立谅解备忘录。收购目标为“汉舍中国菜”及“Hao Noodles”品牌持有的餐饮业务。根据谅解备忘录,卖方已同意重组目标业务及目标资产,以筹备可能收购事项及公司已有条件同意自行...https://www.gzstv.com/a/4727374cb19540f890a5038d028db7fc
6.下一篇:消费升级推动中国餐饮食品企业大步出海此外,海底捞还在通过并购餐饮品牌来扩大市场规模和加速布局海外市场。11月5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有意收购2个品牌的餐饮业务,并已与卖方就可能收购事项订立了谅解备忘录。两个收购标的分别为“汉舍中国菜”和“Hao Noodles”品牌持有的餐饮业务。汉舍中国菜在背景、上海及杭州经营了9家中餐厅,Hao Noodles则分别在...https://www.yicai.com/news/100404687.html
7.海底捞(06862.HK)拟收购两餐饮品牌,能否应对翻台率下滑担忧?昨日,“餐饮界一哥”海底捞(06862.HK)公告称已与九名卖方就可能收购事项订立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公司已有条件同意通过股权转让或出资金的方式收购卖方所持有目标资产公司的控股权益。 而有关目标及目标资产则包括了上海缘澍在北京、上海及杭州以“汉舍中国菜”品牌经营的九家中餐厅;Hao Noodle & Tea LLC.及Hao...https://m.gelonghui.com/p/320693
8.瑞幸首次实现盈利,海底捞收购汉舍开启多元化布局餐饮半月报菁财...11月5日,海底捞发布公告,拟收购中式正餐品牌“汉舍中国菜”及旗下面馆品牌“Hao Noodle”。就此次收购,海底捞方面称,交易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公告,“汉舍中国菜”的运营方为上海缘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于2008年12月,创始人为老餐饮人朱蓉,目前在北京、上海及杭州经营9家中餐厅。 https://xueqiu.com/2789382111/135881520
9.海底捞拟收购汉舍及HaoNoodles创头条(ctoutiao.com),创业头条,创业·投资看新闻的网站,网罗全网创投圈新闻资讯.创头条聚焦创业、投资、融资、互联网、电商、移动互联网、财经、科技等创业热点新闻https://www.ctoutiao.com/v/9586.html
10.海底捞(06862):中餐赛道标杆龙头,未来成长边界几何?2020年9月4日,海底捞宣布最新收购计划,全资附属公司四川新派和上海澎海相关人员订立汉舍协议,有条件同意以1.2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澍海80%的股权,剩余20%股权,则由自然人朱安阳持有、上海澍海将收购上海缘澍的所有经营性资产及餐厅并承接上海缘澍目前持有的所有汉舍业务(收购先决条件)。上海缘澍成立于2008年12月17日...https://www.zhiguf.com/focusnews_detail/215227
11.海底捞2021年中报:净利润9650万元,翻台率下降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194亿元,其他餐厅经营为9153万元,去年同期,海底捞餐厅经营为91.5亿元,其他餐厅收入为1199万元,其他餐厅收入为2020年同期的7.6倍。从去年以来,海底捞一直在开其他形态的餐厅,包括十八汆、捞派有面儿、佰麸私房面、新秦派面馆、饭饭林和秦小贤,此外,海底捞还运营“汉舍中国菜”品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02658
12.海底捞张勇夫妇将赴美敲钟上市海外版图再扩张2023年,海底捞在总部层面成立了创新创业办公室,调整创业品牌的策略规划。除海底捞餐厅外,集团旗下亦拥有包括「嗨捞火锅」、「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焰请烤肉铺子」、「汉舍」等品牌,实现火锅、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种经营业态。 海底捞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期内利润分别为23.47亿元...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40515/4652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