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家族墓遭偷挖

抗日英雄王亚樵是安徽合肥人,曾创建斧头帮,名震上海滩,策划刺杀过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杀手,后被戴笠暗杀于广西梧州。1997年,王亚樵遗骨从梧州迁往合肥磨店乡王圩村,合葬在家族墓中。昨日,记者获悉,该家族墓中王亚樵第三夫人李淑贞的墓后侧有挖洞痕迹,水泥砌的砖块豁开个大口子。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探访英雄家族墓被挖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磨店乡王圩村,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王亚樵家族墓地。家族墓由7座坟墓组成,均面向正东。而家族墓旁,竖立着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三月公布、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二一三年十月立的“王亚樵家族墓”石碑,石碑上写有“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而石碑的后侧,则记录着王亚樵的生平事迹。

据石碑上所记,王亚樵1936年10月在广西梧州被国民党特务刺杀,遗骸1997年由广西梧州迁至上海火化,后葬于合肥市王圩村,墓葬均朝向正东,王亚樵墓为自南向北第三座墓。

被盗的是王亚樵第三夫人李淑贞的墓,位于家族墓的南端。而在李淑贞墓的后侧,被水泥围砌起来的坟墓出现了一个大豁口,一大块水泥砖块倒在乱草上,坟墓上的大片封土被挖开,封土散落一地。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几名村民也闻讯赶来,他们告诉记者,是村里一位何姓老人报案的,老人和王亚樵的儿子联系多,平时负责给该家族墓添添土,守护守护。

案情外孙女上坟发现

“昨天下午,我大儿子请假回来一看,发现墓地真的被盗了,就赶紧来告诉我。”何朝森告诉记者,听说墓地真被盗了,他也赶到墓地查看,发现李淑贞的墓确实被盗,“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土也被盗墓的人填过了。”而对于为何盗墓者单单挖了李淑贞的墓,“估计是认为她在上海去世的,棺材里有值钱的东西。”

猜测墓里没值钱东西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王圩村村口,找到了今年84岁的村民何朝森,他的父亲当年和王亚樵一起闯荡上海,后来王亚樵去世了,加上家庭的变故,何朝森的父亲回到村里。而因为父辈的关系,何朝森至今仍然和王亚樵的儿子王继辅保持联系,“他和我同龄,基本上每年都来上坟,去年清明后,他还来过。”

何朝森介绍,李淑贞是王亚樵的第三房夫人,肥东油坊集人,和王亚樵沾点亲戚关系,双方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李淑贞30多岁在上海去世后,被运回王圩村安葬,一开始葬在王圩村的西边,三十多年前,搬到现在的位置。

“按讲墓里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部门文保公安介入调查对于王亚樵家族墓遭盗挖事件,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一名负责人称,当地居民已经向辖区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目前正在调查,具体结果还没出来。“现在由公安机关调查,文保部门只能配合。”

“墓地具体有没有财物?是否有物品被盗还不知情。”这名负责人称,王亚樵夫人的墓是后来被迁移到现在的位置的,1997年,王亚樵骨灰被家人从广西梧州迁回合肥,形成了现在的王亚樵家族墓,该墓地为现代墓,并不是古墓。

“虽然不是古墓,但在2011年已经被列为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挖墓的行为已经是违法犯罪。”这名负责人称,他们已安排村民,对被毁坏墓地进行维修。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许佳刘玉才摄影报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

提起浪奔浪涌的旧上海滩,人们自然会想到黄金荣、杜月笙等流氓大亨,但其实与他们平起平坐的还有一位特立独行、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行事风格多半有点类似于古代侠客的传奇人物王亚樵。

王亚樵(1889~1936),188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11年,王亚樵响应孙中山革命主张,在合肥组织军政府,宣布独立。1921年,创建斧头帮,斗败黄金荣、杜月笙,替穷人撑腰。1923年11月10日,暗杀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事发后投奔卢永祥,在湖州征兵,与戴笠、胡宗南结为金兰兄弟。1926年,任安徽副宣慰使,宣传北伐。1928年8月18日,暗杀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1930年7月24日暗杀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号称暗杀大王。

1931年6月14日,在庐山刺杀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未成,同年7月23日在上海北站枪击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1932年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刺杀汉奸日寇,同年4月29日暗杀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1935年11月1日,策划在南京刺杀汪精卫,同年12月25日,暗杀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

1936年10月20日,在即将投奔共产党之际,被戴笠暗杀于广西梧州。

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王亚樵墓碑上镌有碣文称:“纵观公之一生,可谓特立独行,无私无畏。公以暗杀大王名于世实则嫉恶如仇,从善如流。为人急公好义,宽厚仁慈……”同时,以“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也”等语,为王亚樵盖棺论定。

THE END
1.宝岛行下图:民国时期白玉花鸟瓶,汪精卫于民国三十年赠予日本天皇家族的礼物 洪明丽女士捐赠的桃红珊瑚,形成约500多年。洪明丽是台湾绮丽珊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向北京故宫和西藏布达拉宫分别赠送了名为“齐家兴邦”(重12.8公斤)和“至善天下”(重8.6公斤)的红珊瑚树,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这两株红珊瑚树早年从台湾流失到...https://www.meipian.cn/225m8iol
2.微博正文发表了博文《汪精卫家族世系》曾祖汪炌(1756--1832)。祖父汪云(1786一1844)。父亲汪琡(1824一1897)。生母吴氏(1852一1896)。叔父汪瑔(1828一1891)。长兄汪兆镛汪精卫家族世系 汪精卫家族世系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表字季新,别号精卫(亦为其笔名),历史多沿用其号,称其汪精卫。祖籍浙江山阴...https://m.weibo.cn/status/H2vAwflzz
3.《牢记:一个家族的抗战史》书汇本书作者沈宁,系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日子,他拿起笔,记录下沈氏家族在抗战时期一个又一个令人心跳,令人流泪的抗日故事。 【编辑推荐】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记述了嘉兴沈氏一族在抗战时期与日寇殊死抗争的历史;深情回忆了祖父陶希圣,堂...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5073-28500187.html
4.转:真实的汪精卫专业自动化论坛了婚。汪精卫在日本参加革命后,汪兆镛经常来信训斥汪精卫忘恩负义,拿了朝廷的公费出国,到国外却干背叛朝廷的反叛之事。汪兆镛要汪精卫立即悬崖勒马,放弃革命回国为朝廷尽忠。其实汪兆镛也并非坚决反对汪精卫搞革命,只是怕汪精卫成为朝廷的罪犯后连累他们整个家族。汪精卫也明白长兄的用心,在清政府发出对他的通缉令后...http://bbs.gongkong.com/d/200606/120177/120177_1.shtml
1.品学兼优,一表人才,汪精卫令人惊叹的童年履历《汪精卫与现代中国》(1):汪精卫家族 汪精卫,很多人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很好,精卫镇海。实际上精卫是他的号,他本名叫王兆铭,字季新,是广东番禺人,祖籍是浙江山阴,生于1883年5月4日,清光绪九年,民国纪元前二十九年,癸未,三月二十八日。汪精卫是在广东三水县出生,家庭是在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区)豪贤街。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94841515/